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酸钾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水体中Cd(Ⅱ)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亚琢 周翔 +2 位作者 修磊 单锐 袁浩然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80-2386,共7页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金属铬Cd(Ⅱ)的过量排放将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用高铁酸钾(K_(2)FeO_(4))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磁性吸附剂(Fe-BC)用于吸附并降低水体中的Cd(II)。实验探究了吸附时间、溶液pH、Cd(...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金属铬Cd(Ⅱ)的过量排放将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用高铁酸钾(K_(2)FeO_(4))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磁性吸附剂(Fe-BC)用于吸附并降低水体中的Cd(II)。实验探究了吸附时间、溶液pH、Cd(II)质量浓度和生物炭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溶液pH为6、吸附饱和时间为2 h、饱和Cd(II)质量浓度为300 mg·L^(−1)、吸附剂添加量为4.0 g·L^(−1)时,Cd(II)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53.28 mg·g^(−1)。较高的pH值会导致Cd(II)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同时,多种表征手段表明,改性剂K_(2)FeO_(4)改善了生物炭表面的孔径结构,增加了生物炭表面C=C、C=O和−OH官能团的数量,FTIR还证明了吸附过程中官能团与Cd(II)发生络合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吸附效率。Fe-BC在第4次脱附-吸附实验中对Cd(II)的吸附量达79.38 mg·g^(−1),该生物炭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对该吸附过程进行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研究,结果表明Fe-BC生物炭对Cd(II)的吸附属于单层表面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综上所述,Fe-BC生物炭材料制备简单、经济环保,具有吸附速率快、吸附容量大、吸附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的优点,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Cd(II)含量,降低其生态风险,为废弃生物质资源化以及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 吸附特性 CD(II) 高铁酸钾 花生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高压热解及其反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顾菁 程磊磊 +2 位作者 王亚琢 张原翔 袁浩然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5-406,共12页
塑料废弃物数量日益增加,实现低能耗、高值化利用是促进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关键。在380℃设定温度和(1−5)×10^(5)Pa初始压力条件下分别开展聚乙烯高压热裂解和催化热解实验,记录反应过程温度曲线,分析聚乙烯高压热裂解/催化热解... 塑料废弃物数量日益增加,实现低能耗、高值化利用是促进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关键。在380℃设定温度和(1−5)×10^(5)Pa初始压力条件下分别开展聚乙烯高压热裂解和催化热解实验,记录反应过程温度曲线,分析聚乙烯高压热裂解/催化热解产物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相态是影响热解反应历程的重要因素;因反应路径而异,压力变化对聚乙烯热裂解和催化热解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聚乙烯高压热裂解实验过程中存在飞温现象,飞温峰值随初始压力的增加呈现单调增加的趋势;峰值温度的升高带来聚乙烯断链程度的加深,即获得更多小分子量产物。在相同设定温度和初始压力条件下的聚乙烯高压催化热解实验中不存在飞温现象,利用锌负载的ZSM-5催化剂实现聚乙烯高选择性制备芳香烃,液体产物中单环芳烃占比达82.53%,积炭产率在1.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高压 热裂解 催化热解 飞温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山竹壳炭对废水中Ni(Ⅱ)的吸附效果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单锐 谈莉 +2 位作者 陈凤鸣 李汇春 王亚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73-3483,共11页
选用山竹壳为原料,在100~500℃条件下慢速热解和KOH、K2 FeO4改性制得改性山竹壳生物炭,用于水中Ni(Ⅱ)的吸附和机理研究。XPS、FTIR、BET等表征手段表明:改性后的山竹壳生物炭表面出现了丰富的孔状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3.1 m^(2)/g,有利... 选用山竹壳为原料,在100~500℃条件下慢速热解和KOH、K2 FeO4改性制得改性山竹壳生物炭,用于水中Ni(Ⅱ)的吸附和机理研究。XPS、FTIR、BET等表征手段表明:改性后的山竹壳生物炭表面出现了丰富的孔状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3.1 m^(2)/g,有利于对Ni(Ⅱ)的吸收。—OH、C—C、C=O、C—O等官能团含量显著改变,促进了离子交换过程,有利于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改性后的山竹壳生物炭对Ni(Ⅱ)的吸附量从9.71 mg/g显著上升至75.91 mg/g。吸附量的上升可能是由于Ni(Ⅱ)与改性生物炭表面的金属阳离子发生了离子交换,部分Ni(Ⅱ)与改性山竹壳炭表面的—OH、—COOH等官能团发生了反应,并以络合物或沉淀的形式存在。改性生物炭吸附Ni(Ⅱ)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该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同时,改性生物炭在六次吸附脱附循环试验后对Ni(Ⅱ)的吸附量仍高达19.18 mg/g,与其他生物炭吸附量对比,证明了该改性山竹壳炭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改性山竹壳生物炭炭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处理废水中Ni(Ⅱ)的吸附剂,该改性以及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为后续水中污染物吸附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水体污染 Ni(Ⅱ) 吸附 生物炭 山竹壳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基材料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亚琢 李丹妮 +2 位作者 陈虹媛 单锐 袁浩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7,共10页
不同种类的生物质原料可通过热转化的方式制备生物炭,由于其独特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近期,随着生物炭合成方法的大规模涌现,生物炭及生物炭基材料相关的研究广受关注。总结了生物炭基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酯交换/酯化反... 不同种类的生物质原料可通过热转化的方式制备生物炭,由于其独特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近期,随着生物炭合成方法的大规模涌现,生物炭及生物炭基材料相关的研究广受关注。总结了生物炭基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酯交换/酯化反应)过程中的研究现状,简要描述了生物炭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方法,并总结了生物炭催化剂在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最后归纳了生物炭基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及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将来低成本生物炭基催化剂的制备以及生物柴油合成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催化剂 生物柴油 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与高密度聚乙烯共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苏德仁 王亚琢 +1 位作者 范洪刚 顾菁 《新能源进展》 2020年第6期462-469,共8页
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质利用方法之一,但由于生物质结构的复杂性,共热解过程的机理尚不明晰。木质素是生物质的主要组分之一,本文通过热重−质谱联用仪和裂解器−气相色谱质谱仪研究其与高密度聚乙烯共热解过程,获取共... 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质利用方法之一,但由于生物质结构的复杂性,共热解过程的机理尚不明晰。木质素是生物质的主要组分之一,本文通过热重−质谱联用仪和裂解器−气相色谱质谱仪研究其与高密度聚乙烯共热解过程,获取共热解特性及热解产物分布特性,以揭示共热解过程机制。结果显示,木质素与高密度聚乙烯共热解过程存在协同效应,使得热解失重速率加快,热解固体残渣含量减少。共热解过程有利于CH4、H2O、CO和C2H4的生成,抑制CO2的生成。同时,酚类、醇类和糖类等含氧化合物产量减少,烷烃和烯烃类化合物产量增加。结果表明,共热解过程会发生氢转移现象,氢与木质素衍生热解产物结合发生反应,从而抑制含氧化合物的生成,促进烷烃类和烯烃类化合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高密度聚乙烯 共热解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西瓜皮生物炭对废水中Pb^(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德仁 陈凤鸣 +2 位作者 李汇春 毕景望 王亚琢 《新能源进展》 2021年第6期496-505,共10页
以西瓜皮为原料制备生物炭(WM)吸附水中的Zn^(2+),再将吸附后的生物炭进行二次热解,制得WM-Zn并用于吸附水中的Pb^(2+)。研究表明,WM-Zn对Pb^(2+)的吸附容量(163.84 mg/g)高于WM的吸附容量(87.64 mg/g)。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 以西瓜皮为原料制备生物炭(WM)吸附水中的Zn^(2+),再将吸附后的生物炭进行二次热解,制得WM-Zn并用于吸附水中的Pb^(2+)。研究表明,WM-Zn对Pb^(2+)的吸附容量(163.84 mg/g)高于WM的吸附容量(87.64 mg/g)。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吸附比表面测试法(BET)和Zeta电位对生物炭进行了表征,发现WM-Zn表面孔结构的扩大和官能团的增多均有助于Pb^(2+)的去除,WM-Zn对Pb^(2+)的吸附可归结为官能团络合、静电吸附、物理吸附和沉淀作用。此外,WM吸附Zn^(2+)和WM-Zn吸附Pb^(2+)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吸附过程是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的化学吸附。在吸附−解吸循环实验中,WM-Zn在第6次循环中吸附量可达到87.36 mg/g,表明WM-Zn吸附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Pb^(2+) 生物炭 吸附剂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