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ap^TM血管内超声检测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坏死核心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Lp-PLA2相关性 被引量:17
1
作者 岑锦明 杨希立 +4 位作者 许兆延 张健瑜 蔡炜标 梅百强 熊卿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4-1139,共6页
目的探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NC)的关系。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示原位冠状动脉狭窄(40%~70%)患者,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iMap^(TM)血... 目的探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NC)的关系。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示原位冠状动脉狭窄(40%~70%)患者,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和iMap^(TM)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MLD)、病变长度(LL)、面积狭窄率(AS),iMap^(TM)IVUS检测靶病变最狭窄处外弹力膜横截面面积(EEMCSA)、最小管腔横截面面积(MLACSA)、斑块面积(PA)、斑块负荷(PB)及参考段EEMCSA(REEMCSA)、参考段MLACSA(RMLACSA),并检测靶病变NC面积及其占斑块总面积百分比。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分析传统危险因素、LP-PLA2与NC关系。结果与QCA检测比较,iMap^(TM)IVUS检测靶病变LL更长[(21.46±5.80) mm对(24.71±5.33) mm,P<0.05],AS更高[(58.21±6.57)%对(62.29±8.02)%,P<0.05]。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显示,LDL-C与PB呈正相关(P<0.05),HDL-C与NC所占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Lp-PLA2、LDL-C、伴糖尿病与NC所占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伴糖尿病、LDL-C、Lp-PLA2是NC所占百分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PB呈正相关,HDL-C与NC呈负相关。伴糖尿病、LDL-C、Lp-PLA2是斑块稳定性危险因素,与NC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斑块坏死核心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