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纬编双面摇粒绒面料生产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存珍 夏钰翔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6,共4页
以精梳棉赛络纺纱线和涤纶低弹丝为原料,在24针/25.4mm的中国台湾BCM针织双面大圆机上交织,采用双面小提花织造工艺和常规的染整工艺,开发纬编双面摇粒绒面料,详细介绍3种开发方案。生产的面料一面为棉,另一面即摇粒面为涤纶,面料具有... 以精梳棉赛络纺纱线和涤纶低弹丝为原料,在24针/25.4mm的中国台湾BCM针织双面大圆机上交织,采用双面小提花织造工艺和常规的染整工艺,开发纬编双面摇粒绒面料,详细介绍3种开发方案。生产的面料一面为棉,另一面即摇粒面为涤纶,面料具有蓬松柔软、弹性好、质量轻、手感厚实、亲肤感强、保暖性佳、结构稳定性好、缩水率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摇粒绒 纬编 双面小提花 涤纶低弹丝 编织工艺 染整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纬编针织小提花双面绉布生产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存珍 夏钰翔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0,共4页
选用19.5 tex(30~S)的半精梳棉赛络纺纱线和14.5 tex(40~S)精梳棉包覆4.4 tex(40 D)氨纶的棉氨包覆纱,在24针/25.4 mm的佰源JM3474型双面圆纬机上,结合独特的纬编针织小提花编织技巧,开发一款正面规则起皱、背面平整细腻的双面针织面料... 选用19.5 tex(30~S)的半精梳棉赛络纺纱线和14.5 tex(40~S)精梳棉包覆4.4 tex(40 D)氨纶的棉氨包覆纱,在24针/25.4 mm的佰源JM3474型双面圆纬机上,结合独特的纬编针织小提花编织技巧,开发一款正面规则起皱、背面平整细腻的双面针织面料。详细介绍面料的编织工艺和染整工艺,通过3种试织方案的筛选,分析编织工艺的关键参数调整,包括导纱器、筒口距、压针深度、成圈相对位置、进纱张力、撑布架、牵拉卷取张力,并测试面料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双面面料具有独特的树皮皱外观,又区别于褶裥组织织物,具有质量轻、手感厚实、亲肤感强、结构稳定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 针织小提花 双面绉布 绗缝组织 编织工艺 染整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衬纬卫衣外观风格变化织造工艺探讨
3
作者 夏钰翔 朱运荣 李存珍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18,共4页
三线衬纬大卫衣是这几年潮牌应用较多的纬编针织面料,传统的大卫衣面主要都是平纹效果的,偶尔也有排间或花灰色织的,底主要是耳仔,有抓毛或摇粒的,也有不抓毛追求齐耳仔效果的,部分服装运用甚至会反底为面,服装应用市场中,在针织面料产... 三线衬纬大卫衣是这几年潮牌应用较多的纬编针织面料,传统的大卫衣面主要都是平纹效果的,偶尔也有排间或花灰色织的,底主要是耳仔,有抓毛或摇粒的,也有不抓毛追求齐耳仔效果的,部分服装运用甚至会反底为面,服装应用市场中,在针织面料产品开发上都较少发现利用织造工艺在面上做创新开发的案例。文章在传统大卫衣的斜纹结构基础上,利用织造工艺中不同的三角排列,开发了网眼斜纹、竖条效果的两款新布面风格大卫衣。在这方面进行开拓探索,对丰富三线衬纬卫衣风格具有开拓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编针织三线衬纬布 网眼斜纹 竖条效果 织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竹节纱弹性纬编针织面料生产实践
4
作者 夏钰翔 李存珍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7,共4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竹节纱纺纱技术存在局限性,竹节纱工艺参数使布面风格呆板显现,竹节纱性价比劣势等问题,在普通针织大圆机上,选用常规纱线18.3 tex涤棉(混纺比为55:45)与4.4 tex氨纶,通过创新织造技术编织棉氨纶平纹布,采用棉涤混纺纱和... 针对目前市场上竹节纱纺纱技术存在局限性,竹节纱工艺参数使布面风格呆板显现,竹节纱性价比劣势等问题,在普通针织大圆机上,选用常规纱线18.3 tex涤棉(混纺比为55:45)与4.4 tex氨纶,通过创新织造技术编织棉氨纶平纹布,采用棉涤混纺纱和氨纶丝两种纱线的配制及织物结构的变化,直接编织出具有竹节纱外观和弹性的纬编针织面料。结果表明,氨纶丝不规则地局部裸露在针织面料表面,染色后上色偏浅的氨纶丝显现出光泽,使面料具有杂花加仿竹节效应,即通过普通的染整工艺就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竹节纱面料外观效果,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丰富了纬编针织产品织造环节的产品开发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纱 涤棉 棉氨纶平纹布 纬编针织面料 仿竹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