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动脉起源变异的MSCTA表现
1
作者 潘小舟 刘明山 +2 位作者 张应和 覃智颖 梁晓芬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10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睾丸动脉(TA)起源变异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为睾丸病变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及盆腔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正常成年男性250例,采用容积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睾丸动脉(TA)起源变异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为睾丸病变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及盆腔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正常成年男性250例,采用容积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观察TA异位开口的发生率、起始血管及部位。结果:250例TA中共223例双侧TA显影,显影率89.2%(223/250),19.3%(43/223)异位开口。一侧开口异常41例,其中6.3%(14/223)异位开口于肾主动脉或分支,5.4%(12/223)异位开口于肾副动脉或分支,4.0%(9/223)异位开口于肾动脉水平上方腹主动脉前外侧壁,2.7%(6/223)异位开口于肠系膜下动脉水平下方腹主动脉前外侧壁;1例双侧开口异常,均开口于肾主动脉或分支;另1例右侧双支动脉供血。结论:采用VR AV最能清楚、准确、直观地显示TA的起源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血管疾病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降糖组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江新湄 林秋雄 +3 位作者 何国东 侯兴华 单志新 杜耀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94-1800,共7页
目的:探讨青钱柳降糖组方(QQL组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霉素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中药高(300 mg·kg^(-1)·d^(-1))、中(150... 目的:探讨青钱柳降糖组方(QQL组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霉素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中药高(300 mg·kg^(-1)·d^(-1))、中(150 mg·kg^(-1)·d^(-1))、低(75 mg·kg^(-1)·d^(-1))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每日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6周。观察QQL组方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QQL组方中、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增加,血糖下降,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减少,胰岛组织损伤减轻,血清SOD和GSH增加,MDA、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结论:QQL组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症状和糖耐受情况有改善作用,对胰岛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叶 降糖药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语境下的医护人员医疗服务用语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萍 王艺蓉 +4 位作者 于文林 张园媛 秦艺蓉 赖红 王一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了解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医疗服务语言的使用现状,改善医患沟通,采用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某大型三甲中医院的骨伤科、乳腺科和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采用频数和构成比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调查... 为了解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医疗服务语言的使用现状,改善医患沟通,采用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某大型三甲中医院的骨伤科、乳腺科和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采用频数和构成比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调查共选择了107名医护人员,收集了580条语料。在与初诊和复诊患者沟通时,分别有97.73%和89.89%的人使用询问性语言;在采集患者住院病史时,74.64%的人使用询问性语言;在告知患者好消息时,46.30%的人使用诊断性语言;在告知患者坏消息时,47.33%的医生使用诊断性语言;出院谈话时,56.85%的人使用指导性言语。580条语料中,复合语言有163条(28.10%),主要在告知患者好消息和坏消息,以及出院谈话这3个语境中。得出医护人员不仅要加强医学语言学的理论学习,还应该在临床工作中积极主动地摸索医学语言应用的经验并长期修养磨炼,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医疗语言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非语言性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HPV感染对宫颈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促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唐敏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7期1996-1998,2002,共4页
目的:研究hrHPV感染情况对宫颈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促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48例进行研究,分... 目的:研究hrHPV感染情况对宫颈癌组织中抗凋亡基因、促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4例、慢性宫颈炎患者48例进行研究,分别纳入恶性组、癌前病变组、良性组。测定宫颈组织中hrHPV感染情况以及抗凋亡基因、促凋亡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恶性组患者宫颈组织中hrHPV的感染率以及病毒负荷量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良性组;恶性组宫颈组织中p27和p16的含量显著低于癌前病变组和良性组,K-ras、c-myc、Prdx4、TNFAIP8的含量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和良性组;HPV病毒负荷量越大,恶性组宫颈组织中p27和p16的含量越低,K-ras、c-myc、Prdx4、TNFAIP8的含量越高。结论:hrHPV感染能够造成抑癌基因p27和p16表达缺失、增加原癌基因和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危型HPV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