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辅助治疗儿科反复呼吸系统感染的效果
1
作者 李晓云 吴盛桥 曾振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2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辅助治疗反复呼吸系统感染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年龄<12岁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7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 目的:分析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辅助治疗反复呼吸系统感染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月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年龄<12岁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7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对症治疗,观察组接受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肺功能、复发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指标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感染的次数、病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加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能减少疾病复发次数,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感染 细菌溶解产物胶囊 免疫调节 肺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燕鸿 曾振华 曹晓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0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实用价值。方法 6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无患儿退出,对照组因各种原因退出3例患儿,研究结束时对照组27例,治疗组30例...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实用价值。方法 6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研究过程中,治疗组无患儿退出,对照组因各种原因退出3例患儿,研究结束时对照组27例,治疗组30例。治疗组按儿科常规护理治疗,同时给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对照组按儿科常规护理治疗,并予常规氧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评分及氧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h治疗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h,治疗组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缓解天数、心率恢复正常天数及住院治疗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舒适、安全、易于操作、疗效显著四大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郭伟中 蔡燕鸿 吴盛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7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30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入院的30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30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入院的30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患儿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诊断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PCT水平为(5.7±4.3)μg/L、CRP水平为(17.5±12.4)mg/L,高于对照组[PCT水平为(0.4±0.5)μg/L、CRP水平为(3.4±4.2)mg/L](P<0.05);PCT最佳临界值为0.51μg/L,低于CRP(8.01 mg/L)(P<0.05);PCT灵敏度为91.3%,高于CRP(P<0.05);PCT特异度为75.6%,阳性预测值为75.3%,低于CRP(P<0.05);PCT阴性预测值为88.1%,约登指数为0.63,高于PCT(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采用血清降钙素原诊断效果理想,更加有助于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诊断,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盛桥 区发强 黄建聪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141-143,147,共4页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联合布...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儿科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治疗,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的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峰流速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上,运用布地奈德联合维生素D治疗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维生素D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感染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晓云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出生的早产儿76例,按患儿母亲产前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成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为发生宫内感染者,对照组为未发生宫内感染者。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对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出生的早产儿76例,按患儿母亲产前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分成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为发生宫内感染者,对照组为未发生宫内感染者。比较两组早产儿脑损伤发病情况、脐带血炎性因子水平、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及早产儿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早产儿脑损伤发病率分别为47.2%(17/36)、7.5%(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脑损伤早产儿脐带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高于同组无脑损伤者,而IL-10水平低于同组无脑损伤者(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分别为(35.56±12.37)分、(37.78±11.25)分,住院时间分别为(14.87±2.31) d、(4.36±1.22) 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19、6.0748,均P<0.05)。结论:宫内感染显著提高了早产儿脑损伤发病率,可能与宫内炎症反应、炎性因子释放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感染 早产儿 脑损伤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吴盛桥 区发强 黄建聪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8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实施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实施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三凹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湿化 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