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寰椎沟桥分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
9
1
作者
万平华
高代平
+4 位作者
王本星
廖余胜
林润芳
凌志勇
陈桂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0-453,共4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探讨寰椎沟桥的涵义、分型及其对椎动脉影响。方法对头颈部MSCTA检查发现的92例沟桥原始数据采用VRT技术重建,观察沟桥的表现及其与椎动脉的关系。结果本组92例沟桥(133侧)中,单侧51例,双侧41例;单纯...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探讨寰椎沟桥的涵义、分型及其对椎动脉影响。方法对头颈部MSCTA检查发现的92例沟桥原始数据采用VRT技术重建,观察沟桥的表现及其与椎动脉的关系。结果本组92例沟桥(133侧)中,单侧51例,双侧41例;单纯沟桥112侧,复合桥21侧;单纯沟桥中,后桥(PP)、侧桥(PL)、边桥(PB)的检出率分别为68.75%(77/112)、19.64%(22/112)、11.61%(13/112),而半环型(HR)、断环型(DR)、全环型(WR)的检出率分别为51.79%(58/112)、25.89%(29/112)、22.32%(25/112)。对椎动脉造成影响23侧,其中受压变形15侧、长期痉挛性狭窄8侧、受激惹痉挛4侧、椎动脉走行异常3侧,部分为多种影响同时发生。结论应用MSCTA可观察沟桥形态及其对椎动脉的影响,有助于对沟桥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寰椎沟桥
血管造影术
容积再现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寰椎椎动脉沟桥DR分型及特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万平华
高代平
+3 位作者
费西平
张福康
王本星
廖余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8-640,共3页
寰椎椎动脉沟桥(以下简称沟桥)是一种较为细微的颈椎结构解剖学变异,对其报道较少,临床常被漏诊。本文结合文献分析DR表现及分型。
关键词
寰椎
椎动脉
沟桥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T诊断枕骨板障静脉池
3
作者
万平华
高代平
+3 位作者
费西平
林润芳
凌志勇
陈桂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枕板障静脉池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8例枕板障静脉池病例的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结果 68例枕板障静脉池的骨质缺损区域以枕内隆突附近或两侧枕板板障层为主,多呈管状、囊状、串珠样、花瓣样、不规则样;31例内板、15例外板及2...
目的探讨枕板障静脉池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8例枕板障静脉池病例的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结果 68例枕板障静脉池的骨质缺损区域以枕内隆突附近或两侧枕板板障层为主,多呈管状、囊状、串珠样、花瓣样、不规则样;31例内板、15例外板及25例邻近板障见边缘硬化细管道影;边缘清晰并轻微硬化,为软组织样密度,6例于CT静脉血管造影均呈静脉血管样强化,4例于骨压迫吸收区内外板附近出现与之相连通的引流静脉血管影。结论枕板障静脉池具有一定特征性的CT表现,CT静脉血管造影检查对枕板障静脉池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板障静脉
静脉池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寰椎沟桥分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
9
1
作者
万平华
高代平
王本星
廖余胜
林润芳
凌志勇
陈桂泉
机构
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0-453,共4页
文摘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探讨寰椎沟桥的涵义、分型及其对椎动脉影响。方法对头颈部MSCTA检查发现的92例沟桥原始数据采用VRT技术重建,观察沟桥的表现及其与椎动脉的关系。结果本组92例沟桥(133侧)中,单侧51例,双侧41例;单纯沟桥112侧,复合桥21侧;单纯沟桥中,后桥(PP)、侧桥(PL)、边桥(PB)的检出率分别为68.75%(77/112)、19.64%(22/112)、11.61%(13/112),而半环型(HR)、断环型(DR)、全环型(WR)的检出率分别为51.79%(58/112)、25.89%(29/112)、22.32%(25/112)。对椎动脉造成影响23侧,其中受压变形15侧、长期痉挛性狭窄8侧、受激惹痉挛4侧、椎动脉走行异常3侧,部分为多种影响同时发生。结论应用MSCTA可观察沟桥形态及其对椎动脉的影响,有助于对沟桥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寰椎沟桥
血管造影术
容积再现
分型
Keywords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d
Ponticulus of atlas
Angiography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82.19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寰椎椎动脉沟桥DR分型及特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万平华
高代平
费西平
张福康
王本星
廖余胜
机构
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8-640,共3页
文摘
寰椎椎动脉沟桥(以下简称沟桥)是一种较为细微的颈椎结构解剖学变异,对其报道较少,临床常被漏诊。本文结合文献分析DR表现及分型。
关键词
寰椎
椎动脉
沟桥
X线
Keywords
Atlas
Vertebral artery
Ditch bridge
X-rays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814.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T诊断枕骨板障静脉池
3
作者
万平华
高代平
费西平
林润芳
凌志勇
陈桂泉
机构
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枕板障静脉池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8例枕板障静脉池病例的CT表现,探讨其CT特征。结果 68例枕板障静脉池的骨质缺损区域以枕内隆突附近或两侧枕板板障层为主,多呈管状、囊状、串珠样、花瓣样、不规则样;31例内板、15例外板及25例邻近板障见边缘硬化细管道影;边缘清晰并轻微硬化,为软组织样密度,6例于CT静脉血管造影均呈静脉血管样强化,4例于骨压迫吸收区内外板附近出现与之相连通的引流静脉血管影。结论枕板障静脉池具有一定特征性的CT表现,CT静脉血管造影检查对枕板障静脉池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关键词
枕板障静脉
静脉池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Keywords
Occipital diploic vein
Vein pool
Diagnosis
differential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Angiography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寰椎沟桥分型及其临床价值
万平华
高代平
王本星
廖余胜
林润芳
凌志勇
陈桂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寰椎椎动脉沟桥DR分型及特征
万平华
高代平
费西平
张福康
王本星
廖余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T诊断枕骨板障静脉池
万平华
高代平
费西平
林润芳
凌志勇
陈桂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