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山市南海区降水成分及致酸因子分析
1
作者 黄斯乔 梁永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52-557,共6页
为了解广佛跨界区域佛山市南海区的降水化学组成特征和酸化趋势,于2016年1—12月在南海区采集降水样品,对降水pH、电导率及离子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降水pH年均值为5.05,降水的电导率和总离子浓度年均值分别为19.4μS/cm和6.41 mg/L... 为了解广佛跨界区域佛山市南海区的降水化学组成特征和酸化趋势,于2016年1—12月在南海区采集降水样品,对降水pH、电导率及离子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降水pH年均值为5.05,降水的电导率和总离子浓度年均值分别为19.4μS/cm和6.41 mg/L,南海区2016年的酸雨污染有所改善,但酸雨频率高达63.1%,降水酸化程度仍较高;人为源贡献的NO_3^-和SO_4^(2-)起主要致酸作用,通过分析S/N发现,NO_3^-在南海区降水中的致酸作用已超过SO_4^(2-),成为首要致酸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市 南海区 降水 离子成分 致酸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区空气中的O_3和NO_2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梁高亮 关远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0-112,共3页
利用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佛山市南海区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数据,比较分析O3、NO2浓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显示,O3和NO2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并且两者的变化趋势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O3浓度在夏秋季之间达到... 利用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期间佛山市南海区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数据,比较分析O3、NO2浓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显示,O3和NO2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并且两者的变化趋势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O3浓度在夏秋季之间达到最大值,NO2在冬季达到最大值。O3浓度在15:00前后出现峰值,NO2浓度则在8:00和20:00前后出现双峰态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NO2 负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实际工作问题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高亮 关远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90-492,共3页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过程大致可分为现场勘察、编写监测方案、现场监测和监测报告的编写等4个阶段。结合工作实际对各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工作重点展开探讨,为环保治理设施的验收监测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验收监测 现场勘察 况核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环境监测网——浅析政府外延实验室建设 被引量:4
4
作者 简颖涛 吴建勋 梁高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86,共4页
提出把环境监测成员单位作为政府实验室外延机构来管理的理念,以及环保部门应从现场监督管理为主逐步转变为现场监督与数据监管双结合的工作思路;引导社会力量,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构建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环境监测体系。探... 提出把环境监测成员单位作为政府实验室外延机构来管理的理念,以及环保部门应从现场监督管理为主逐步转变为现场监督与数据监管双结合的工作思路;引导社会力量,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构建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环境监测体系。探索把政府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移植到监测成员单位的方式运行,且政府的监测任务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以合同形式进行规范的管理模式。为此,必须完善监测站建设、加强企业自行监测能力的配置、开放和规范社会监测机构的运作,这样才能促使他们能够既符合监测社会化的要求也能按照环保体系中"监测站模式"提供环境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成员单位 政府实验室 外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验室改造和实验室认可谈监测站的能力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简颖涛 杜剑波 +3 位作者 吴建勋 谭洁艳 谢少涛 梁高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S1期198-200,共3页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实验室重新改造和实验室认可工作的体会,阐述了实验室硬件、软件改造工作对监测站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实验室 改造 认可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环保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文勇 刘晓莉 徐德伟 《绿色科技》 2009年第8期74-75,共2页
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传统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方法已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与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为了让环境监测跟随经济发展步伐,有效推进实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立起高效、快捷、高水平的环境监测数字平台成为环境管理... 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传统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方法已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与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为了让环境监测跟随经济发展步伐,有效推进实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立起高效、快捷、高水平的环境监测数字平台成为环境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环保监测系统信息化水平现状,提出了污染源数据库的设计方案,并相应地提出了系统运作管理的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经济发展 数字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 2001 COD水质在线监测仪现场验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梁高亮 陈灿云 霍妙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在线监测仪 现场验收 水质 COD 环境保护监测站 在线管理系统 点污染源 改进建议 南海区 佛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麓湖水-气界面多环芳烃的通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灿云 张干 +4 位作者 李军 祁士华 彭先芝 刘国卿 张伟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9-502,共4页
利用干湿沉降采样器、大流量采样器和半渗透膜装置对广州麓湖大气干湿沉降、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多环芳烃以及水体中溶解态多环芳烃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采样监测,并在此数据基础上依据多环芳烃在大气和水体间的作用规律,计算了广州麓湖水-... 利用干湿沉降采样器、大流量采样器和半渗透膜装置对广州麓湖大气干湿沉降、大气中气态和颗粒态多环芳烃以及水体中溶解态多环芳烃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采样监测,并在此数据基础上依据多环芳烃在大气和水体间的作用规律,计算了广州麓湖水-气界面上多环芳烃的交换通量.结果显示,每年大气将向麓湖中输送约1300g的多环芳烃,主要以菲为主,占总量的60%以上.而湖水向大气挥发约220g的多环芳烃,主要以萘为主,占总挥发的95%.不同化合物在气水交换中的主要作用方式是不同的,2-3环的化合物主要以气水界面交换为主,5-6环的化合物以颗粒物沉降为主.而4环的化合物则以三种方式并存.不同季节,除了4环的化合物的各种作用方式所占地比重有所变化外,其它化合物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交换 多环芳烃 通量 城市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进样及反吹技术在非甲烷总烃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鉴祥 冯毅明 杨文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在非甲烷总烃的分析中应用十通阀与六通阀的联用技术,实现双通道进样和反吹除残功能。通过标准曲线实验和实际样品测试,证实改进后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分析方法中存在的多个问题,并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与精密... 在非甲烷总烃的分析中应用十通阀与六通阀的联用技术,实现双通道进样和反吹除残功能。通过标准曲线实验和实际样品测试,证实改进后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分析方法中存在的多个问题,并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延长了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通阀 六通阀 反吹 非甲烷总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膜法测定工业废水中悬浮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少涛 谭洁艳 +1 位作者 梁高亮 陈兆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8-439,共2页
关键词 滤膜法 水中悬浮物 测定 工业 监测分析方法 标准分析方法 固体物 第四版 孔径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