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喂配合饲料和活饵对翘嘴鳜形体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汪福保 孙成飞 +4 位作者 董浚键 王淼 程光兆 卢迈新 叶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为了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在投喂配合饲料和活饵(以下分别简称饲料鳜和活饵鳜)后形体和肉质的差异,对两种饵料养殖的翘嘴鳜的形体指标、肌肉和肝脏的常规营养成分、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和质构特性分别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饲... 为了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在投喂配合饲料和活饵(以下分别简称饲料鳜和活饵鳜)后形体和肉质的差异,对两种饵料养殖的翘嘴鳜的形体指标、肌肉和肝脏的常规营养成分、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和质构特性分别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饲料鳜饵料转化率显著高于活饵鳜,形体指标中肥满度、脏体比与脂体比显著低于活饵鳜,而空壳率、肠胃体比、精体比和卵体比显著高于活饵鳜,肝体比差异不显著。(2)饲料鳜肌肉中无氮浸出物和肌糖原含量显著高于活饵鳜,粗脂肪显著低于活饵鳜,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差异不显著。饲料鳜肝脏中水分、粗灰分显著高于活饵鳜,而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肝糖原显著低于活饵鳜。(3)饲料鳜和活饵鳜肌肉中氨基酸组成、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之间差异不显著。饲料鳜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C18:2n6c、C20:5n3(EPA)、C22:6n3(DHA)显著高于活饵鳜,而饱和脂肪酸(SFA)中的C15:0、C17:0、C21:0、C22:0,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的C18:3n3、C20:3n6、C20:4n6、C22:2和反式脂肪酸及ω-6/ω-3比值显著低于活饵鳜。翘嘴鳜肌肉脂肪酸组成与饵料相关(R^(2)>0.95)。饲料鳜多烯指数(PI)、动脉粥样硬化指数(IA)和血栓形成指数(IT)优于活饵鳜。(4)肌肉质构特性方面,饲料鳜在咀嚼性和硬度上显著高于活饵鳜,肉质口感占优;弹性、粘性、回复性和黏聚性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翘嘴鳜在饵料转化率、形体指标、脂肪酸营养价值和肉质口感上明显优于活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配合饲料 活饵 营养价值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配合饲料池塘养殖翘嘴鳜广清1号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汪福保 程光兆 +4 位作者 董浚键 孙成飞 王淼 卢迈新 叶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125-132,共8页
【目的】了解池塘养殖模式下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广清1号(以下简称饲料鳜)的生长发育规律,为饲料鳜的选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对一个生产周期下不同月龄饲料鳜的形体参数和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应用Logis... 【目的】了解池塘养殖模式下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广清1号(以下简称饲料鳜)的生长发育规律,为饲料鳜的选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对一个生产周期下不同月龄饲料鳜的形体参数和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应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等3种非线性模型对其体重和体长进行生长模型构建。【结果】饲料鳜绝对增重最大值出现在5月龄,绝对增长出现在3月龄,而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则均在4月龄开始出现下降。形体参数中肥满度、脏体指数、脂体指数随月龄呈现上升趋势,肝体指数和肠胃体指数则呈现下降趋势。构建的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饲料鳜的生长曲线,拟合度(R^(2))≥0.97。模型预计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更优,相应的体重和体长生长模型分别为W_(t)=1230.808/(1+39.666e^(-0.760t)),R^(2)=0.989;L_(t)=40.871/(1+3.076e^(-0.387t)),R^(2)=0.990。体重生长拐点为4.843月龄,相应的体重为615.404 g,体长为20.436 cm。【结论】L ogistic模型更适合用于描述饲料鳜的生长过程,能对其各阶段的生长数据进行预测,为饲料鳜进一步选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生长模型 人工配合饲料 池塘养殖 形体参数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摄食配合饲料翘嘴鳜胃排空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汪福保 董浚键 +4 位作者 孙成飞 王淼 程光兆 卢迈新 叶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3-1012,共10页
为研究温度对不同规格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配合饲料后胃排空速率(gastric evacuation rate,GER)的影响,设定3种不同养殖温度(18、25、30℃),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分别对两种规格翘嘴鳜(89.50 g±10.21 g和246.65 g±11.34... 为研究温度对不同规格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配合饲料后胃排空速率(gastric evacuation rate,GER)的影响,设定3种不同养殖温度(18、25、30℃),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分别对两种规格翘嘴鳜(89.50 g±10.21 g和246.65 g±11.34 g)胃排空特征进行分析,共测定饱食后9个不同时间点翘嘴鳜胃含物的水分含量、相对湿质量和相对干质量,并采用3种数学模型进行拟合,筛选最佳胃排空模型,以确定养殖翘嘴鳜的最适投喂频率。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温度下,两种规格翘嘴鳜胃含物的水分含量均呈先快速后慢速上升至稳定的趋势,而胃含物的相对干质量则均为持续下降,且下降趋势呈先快速后慢速;同一规格鱼胃含物的相对干质量、相对湿质量与温度呈负相关(18℃组>25℃组>30℃组);不同养殖温度下,除小规格鱼30℃组胃含物排空时间为30 h外,其余各组鱼胃含物接近排空或完全排空时间均为48 h;鱼规格对胃含物的相对干质量和相对湿质量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温度对胃含物水分及相对干质量和相对湿质量也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利用胃含物相对干质量进行胃排空模式拟合效果较好,其中指数模型更适合描述翘嘴鳜的胃排空规律;拟合模型计算显示,在18、25、30℃温度下,小规格鱼80%干质量的胃排空时间分别为17.43、12.70、9.71 h,大规格鱼则分别为20.40、15.74、13.19 h。研究表明,温度与鱼规格影响翘嘴鳜饱食配合饲料后的胃排空时间,胃排空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随鱼规格增大而延长;在实际生产中冬季水温降低,投喂配合饲料的次数应减少至1次/d甚至更低,夏季可适当提高至2~3次/d;相同温度下适当增加小规格鱼投喂次数、减少大规格鱼投喂次数,可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胃排空时间 鱼规格 温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鳜鱼人工配合饲料生态养殖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汪福保 程光兆 +3 位作者 孙成飞 董浚键 卢迈新 叶星 《中国水产》 CAS 2022年第11期82-84,共3页
鳜鱼是我国特色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大部分鳜鱼养殖饵料仍以活鱼为主,存在诸多问题。本团队通过综合开发鳜鱼驯化技术、饲料配制技术以及膨化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在池塘配合饲料养殖鳜鱼方面取得进展。经试验,鳜鱼... 鳜鱼是我国特色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大部分鳜鱼养殖饵料仍以活鱼为主,存在诸多问题。本团队通过综合开发鳜鱼驯化技术、饲料配制技术以及膨化配合饲料生产工艺与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在池塘配合饲料养殖鳜鱼方面取得进展。经试验,鳜鱼驯化率可达70%以上,饲料系数约1.2,养殖成本32元/kg左右,最高亩利润能达到18万元,可供鳜鱼养殖户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养殖 养殖成本 生态养殖技术 饲料系数 饲料养殖 驯化技术 鳜鱼 诸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饵料鱼和配合饲料两种模式下广东养殖鳜鱼成本与收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汪福保 程光兆 +5 位作者 孙成飞 董浚键 可小丽 王淼 卢迈新 叶星 《科学养鱼》 2022年第3期68-70,共3页
翘嘴鳜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俗称“桂花鱼”(以下简称鳜鱼),肉质丰腴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据《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全国养殖鳜鱼产量37.7万吨,比2019年增长近4万吨,其中广东省产量14.3万吨,占比3... 翘嘴鳜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俗称“桂花鱼”(以下简称鳜鱼),肉质丰腴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据《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全国养殖鳜鱼产量37.7万吨,比2019年增长近4万吨,其中广东省产量14.3万吨,占比38%;2020年广东贡献了全国93%的鳜鱼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与收益分析 配合饲料 桂花鱼 饵料鱼 鲜美可口 翘嘴鳜 鳜鱼 淡水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人工饲料养殖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杭忠 罗莉 +7 位作者 朱健 陈拥军 梁毅 罗强 李虹 翟旭亮 薛洋 汪福保 《科学养鱼》 2020年第11期69-70,共2页
鳜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俗称“桂花鱼”,属于鲈形目、鳜亚科。鳜鱼肉质丰腴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无肌间刺,胆固醇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目前,我国鳜鱼产量已增至30多万吨,产值200多亿元,是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但... 鳜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俗称“桂花鱼”,属于鲈形目、鳜亚科。鳜鱼肉质丰腴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无肌间刺,胆固醇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目前,我国鳜鱼产量已增至30多万吨,产值200多亿元,是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但相比之下,鳜鱼长期以饵料鱼养殖为主,随之而来的是高养殖投入、高病害风险及药残问题,严重制约了鳜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鳜鱼传统饵料鱼养殖模式的短板,鳜鱼养殖亟须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饵料鱼 养殖模式 桂花鱼 饲料养殖 养殖品种 药残 鳜鱼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汪福保 董浚键 +3 位作者 孙成飞 程光兆 卢迈新 叶星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1-75,94,共6页
使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广东省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成本结构方面,低产量下单位苗种成本明显高于中、高产量,单位饲料和鱼药支出情况则是低产量明显低于中、高产量;单位水电... 使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广东省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成本结构方面,低产量下单位苗种成本明显高于中、高产量,单位饲料和鱼药支出情况则是低产量明显低于中、高产量;单位水电、单位塘租与单位人工的支出随着产量的提高明显下降;单位总成本在高产量时最低、低产量时最高;在养殖效益方面,净利润随着产量提升明显增加。低、中产量时单位净利润、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以及边际贡献率较为接近,高产量时明显较高;在盈亏平衡方面,低、中、高产量下的盈亏平衡产量分别为1284.00、1988.55、3239.10 kg/hm^(2)。从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价格、销售价格与盈亏平衡价格之差、安全边际率等角度来看,中、高产量情况下的抗风险能力更强;在养殖效益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对净利润影响较大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销售单价、单位总成本和单位产量,其中单位产量与净利润的相关性最高(R2=0.942)。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在使用配合饲料养殖鳜鱼时通过适当提高产量、选择合适放养模式实现错峰出鱼、降低饲料与种苗成本等措施可以获得更大的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 配合饲料 养殖 成本收益 盈亏平衡分析 CD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配合饲料驯化及养殖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杭忠 罗莉 +6 位作者 刘长江 汪福保 杜朝晖 腾树君 李虹 翟旭亮 薛洋 《科学养鱼》 2021年第11期39-41,共3页
在农业农村部实施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之一的“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推动下,水产工作者对鳜鱼的饲料驯化养殖工作取得了有效的进展,并逐步开展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的示范和推广工作。本文结合2020年重庆市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 在农业农村部实施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之一的“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推动下,水产工作者对鳜鱼的饲料驯化养殖工作取得了有效的进展,并逐步开展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的示范和推广工作。本文结合2020年重庆市生态渔产业技术体系“鳜鱼配合饲料驯化和养殖试验示范”项目在重庆市潼南区太安镇兴水渔场的开展情况,就鳜鱼配合饲料网箱养殖技术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体系 配合饲料 水产工作者 饲料养殖 重庆市潼南区 健康养殖 驯化养殖 鳜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小体积网箱高密度驯饲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汪福保 孙成飞 +5 位作者 程光兆 董浚键 叶志杰 王淼 卢迈新 叶星 《科学养鱼》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鳜鱼俗称桂鱼、季花鱼、花鲫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目前我国养殖的鳜鱼品种有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其中翘嘴鳜养殖量占总产量90%以上。《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鳜鱼养殖总产量首次突破40万吨,比2021年增... 鳜鱼俗称桂鱼、季花鱼、花鲫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目前我国养殖的鳜鱼品种有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其中翘嘴鳜养殖量占总产量90%以上。《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鳜鱼养殖总产量首次突破40万吨,比2021年增加2.75万吨。鳜鱼食性独特,自开口起以鲜活饵料为食,传统的养殖方式在不同阶段均需配套供给活饵料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量 统计数据 鲜活饵料 翘嘴鳜 养殖方式 鳜鱼 淡水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提取物对鳜鱼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肝脏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东来 刘凡 +7 位作者 汪福保 李庆荣 邝哲师 邢东旭 邹宇晓 刘振兴 杨琼 廖森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7-115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MLE)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驯化后体质健壮的鳜鱼[体重(42.35±0.07)g]540尾,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桑叶提取物(MLE)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及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驯化后体质健壮的鳜鱼[体重(42.35±0.07)g]540尾,随机分为4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MLE1组)、5(MLE5组)和10 g/kg(MLE10组)的MLE。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5尾鱼。试验期72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LE对鳜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饲料中MLE添加水平提高,鳜鱼的成活率逐渐升高。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MLE对鳜鱼的肝体指数、肠体指数和肥满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脏体指数随着MLE添加水平升高而降低,MLE添加水平为10 g/kg时脏体指数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MLE1组鳜鱼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提高(P<0.05),MLE5组鳜鱼血清ALT和溶菌酶(LYZ)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TP含量显著降低(P<0.05),MLE10组血清AST和LYZ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TP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MLE1组鳜鱼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MLE5组鳜鱼血清中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MLE10组鳜鱼血清中GSH和MDA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饲料中MLE添加水平升高,鳜鱼肠道褶皱增多,绒毛高度和数量增加,肠道空腔率降低,当MLE添加水平为10 g/kg时,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添加1~10 g/kg的MLE能够改善肝细胞空泡化现象。综上所述,在鳜鱼配合饲料中添加1~10 g/kg的MLE不影响鳜鱼的生长性能,但随着MLE添加水平的提高,鳜鱼的成活率不断提高;添加适量的MLE能够提高鳜鱼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改善鳜鱼的肝脏和肠道健康。根据本试验结果,鳜鱼配合饲料中MLE的推荐添加水平为1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 桑叶提取物 生长性能 免疫能力 抗氧化能力 肝脏和肠道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鲈冬季适宜投喂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福保 程光兆 +3 位作者 崔顺东 李建奋 伍笑梅 程明钧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4-17,共4页
选取平均体重(179.1±0.9)g的加州鲈300尾,随机分配到15个体积为500 L的循环水玻璃钢养殖桶中,试验分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 0尾鱼,以不同的投喂频率(两天1次、一天1次、一天2次,均为饱食投喂)和投喂水平(一天1次100%饱食、一天... 选取平均体重(179.1±0.9)g的加州鲈300尾,随机分配到15个体积为500 L的循环水玻璃钢养殖桶中,试验分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 0尾鱼,以不同的投喂频率(两天1次、一天1次、一天2次,均为饱食投喂)和投喂水平(一天1次100%饱食、一天1次75%饱食、一天1次50%饱食)持续投喂60 d,另在体积为10 m^3的水泥池按足量饱食投喂进行胃排空时间测试,同时每间隔11h记录水体溶解氧的变化,探讨了不同的投喂策略对加州鲈生长、形体和肝脏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的摄食量、增重、饲料系数、形体指标以及肝脏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正常肝比例均存在影响。胃排空时间曲线和溶解氧曲线显示在该条件下加州鲈完全消化饲料所需要的时间为20 h左右。综合认为:在水温17~20℃条件下,179~260 g加州鲈适宜的投喂频率为一天1次,适宜投喂水平为饱食投喂,胃排空时间和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可作为制定适宜投喂策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 投喂策略 胃排空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