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硅酸盐废弃物制备泡沫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健
包启富
+1 位作者
董伟霞
周健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8-81,共4页
以废瓷粉、废玻璃粉和钾钠低温砂等硅酸盐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稳定剂硼酸、发泡剂Si C,制备泡沫陶瓷。本文首先探索了配方组成及发泡剂的种类、加入量,硼酸的用量,烧成制度对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抗压强度11.01 MPa,气孔率72....
以废瓷粉、废玻璃粉和钾钠低温砂等硅酸盐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稳定剂硼酸、发泡剂Si C,制备泡沫陶瓷。本文首先探索了配方组成及发泡剂的种类、加入量,硼酸的用量,烧成制度对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抗压强度11.01 MPa,气孔率72.5%,体积密度0.66 g/cm3,吸水率0.12%性能优良的泡沫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瓷粉
废玻璃粉
抛光砖废渣
泡沫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烧成温度对稀土尾砂堇青石多孔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健
梁艳珍
+3 位作者
张小珍
汪永清
梁华银
周健儿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3-597,共5页
以赣南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烧结制备了低膨胀堇青石陶瓷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烧成收缩、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40-1340℃保温3h烧成可制备出多孔...
以赣南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烧结制备了低膨胀堇青石陶瓷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烧成收缩、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40-1340℃保温3h烧成可制备出多孔结构的堇青石陶瓷材料,其中1270℃烧成制备的试样表现出最大气孔尺寸和气孔率及最小的体积密度。烧成温度提高有利于促进低膨胀的堇青石晶相合成,降低试样的热膨胀系数。烧成温度从1200℃提高到1240℃以上时,试样的抗弯强度明显降低。在1240-1340℃保温3 h烧成制备的多孔堇青石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分别为3.1~3.6×10-6/℃和22.6-37.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
堇青石
多孔陶瓷
烧成温度
显微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健
黄晨
+1 位作者
梁艳珍
徐笑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9,共5页
以MgO-Al2O3-SiO2(MAS)系玻璃作为高温结合剂,经1430℃×2h的烧成和1350℃×2h的热处理,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并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对复相陶瓷的组成、结构及性...
以MgO-Al2O3-SiO2(MAS)系玻璃作为高温结合剂,经1430℃×2h的烧成和1350℃×2h的热处理,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并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对复相陶瓷的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30℃烧成MAS系玻璃可形成液相包裹SiC颗粒,起到填充气孔的作用,再经1350℃保温2 h热处理可使玻璃中析出呈团簇状且粒径小于1μm的堇青石微晶。提高烧成温度至1470℃导致SiC剧烈氧化和方石英的析出,不利于材料的热膨胀性能。适当提高玻璃中MgO的含量有利于堇青石的析出和热膨胀系数的降低,其中,经1430℃烧成SC-A2配方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最低,为5.2×1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微晶玻璃
碳化硅复相陶瓷
烧成温度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色油滴天目釉的研制
被引量:
13
4
作者
黄健
包启富
+2 位作者
董伟霞
汪永清
周健儿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7-491,共5页
主要研究油滴天目釉中的一种,称之为红油滴天目,作为一种釉面成橙红色的油滴釉,其表面会形成白色珠状的小油滴.该釉是利用长石、石英、方解石、氧化铁、骨灰、滑石、高岭土等陶瓷原料配制而成,通过考察釉料配方组成和烧成制度以及施釉...
主要研究油滴天目釉中的一种,称之为红油滴天目,作为一种釉面成橙红色的油滴釉,其表面会形成白色珠状的小油滴.该釉是利用长石、石英、方解石、氧化铁、骨灰、滑石、高岭土等陶瓷原料配制而成,通过考察釉料配方组成和烧成制度以及施釉厚度等制备工艺对油滴天目釉的影响,制备出呈色效果较好的红油滴天目釉.实验结果表明:配方组成为(wt%):长石24~30、石英30~36、苏州土10~14、方解石10~12、滑石4~6、骨灰4~8、氧化铁10~12,厚度为0.6~0.8 mm,烧成温度为1280℃,保温时间20 min,红油滴天目釉的呈色效果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油滴
天目釉
配方组成
烧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催化剂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氧化钛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廖奇丽
江伟辉
+1 位作者
冯果
彭永烽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四氯化钛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氧供体兼溶剂,通过引入催化剂碘化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88℃低温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借助XRD、TEM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对氧化钛低温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催化剂的引入促进了在溶胶...
以四氯化钛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氧供体兼溶剂,通过引入催化剂碘化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88℃低温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借助XRD、TEM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对氧化钛低温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催化剂的引入促进了在溶胶非水解缩聚反应过程中Ti-O-Ti键合的形成,有利于在后续的回流工艺中Ti-O-Ti键合的过饱和析晶,这是非水解低温制备氧化钛的关键;制备的纳米氧化钛具有非常高的光催化活性,加入甲基橙溶液后就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光降解率达38.8%;紫外光照2h后的光降解率达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乙醇
碘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烧成工艺对分相-析晶乳浊釉的结构及乳浊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廖奇丽
江伟辉
彭永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4,59,共5页
选择具有较大分相区的K2O-RO(CaO,MgO,ZnO)-Al2O3-B2O3-SiO2-P2O5系统,采用工业纯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法调整系统的组成范围并控制其工艺过程,实现了釉的自生分相乳浊,制备了釉面白度为82的分相-析晶乳浊釉;借助DTA、XRD、TEM和高温显微...
选择具有较大分相区的K2O-RO(CaO,MgO,ZnO)-Al2O3-B2O3-SiO2-P2O5系统,采用工业纯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法调整系统的组成范围并控制其工艺过程,实现了釉的自生分相乳浊,制备了釉面白度为82的分相-析晶乳浊釉;借助DTA、XRD、TEM和高温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着重研究了釉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化以及不同的烧成制度对釉面乳浊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釉中分相与析晶并存,分相促进析晶;尺寸接近于可见光波长的孤立液滴和析出的少量微晶是釉面产生乳浊的根本原因;在分相放热温度750℃和析晶温度810℃各保温10 min,有利于提高釉面白度;降温阶段,釉样缓冷比急冷更利于提高釉面的乳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分相
析晶
乳浊釉
烧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硅酸盐废弃物制备泡沫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健
包启富
董伟霞
周健儿
机构
景德镇
陶瓷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8-81,共4页
文摘
以废瓷粉、废玻璃粉和钾钠低温砂等硅酸盐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稳定剂硼酸、发泡剂Si C,制备泡沫陶瓷。本文首先探索了配方组成及发泡剂的种类、加入量,硼酸的用量,烧成制度对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抗压强度11.01 MPa,气孔率72.5%,体积密度0.66 g/cm3,吸水率0.12%性能优良的泡沫陶瓷。
关键词
废瓷粉
废玻璃粉
抛光砖废渣
泡沫陶瓷
Keywords
Porcelain powder
Waste glass powder
Polishing brick slag
Foam ceramics
分类号
TQ174.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烧成温度对稀土尾砂堇青石多孔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健
梁艳珍
张小珍
汪永清
梁华银
周健儿
机构
景德镇
陶瓷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3-597,共5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课题(编号:2012AA061903)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11BBG70002-1)
文摘
以赣南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烧结制备了低膨胀堇青石陶瓷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烧成收缩、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40-1340℃保温3h烧成可制备出多孔结构的堇青石陶瓷材料,其中1270℃烧成制备的试样表现出最大气孔尺寸和气孔率及最小的体积密度。烧成温度提高有利于促进低膨胀的堇青石晶相合成,降低试样的热膨胀系数。烧成温度从1200℃提高到1240℃以上时,试样的抗弯强度明显降低。在1240-1340℃保温3 h烧成制备的多孔堇青石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分别为3.1~3.6×10-6/℃和22.6-37.5 MPa。
关键词
稀土尾砂
堇青石
多孔陶瓷
烧成温度
显微结构
性能
Keywords
rare earth tailings cordierite porous ceramics ifring temperature microstructure property
分类号
TQ174.75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
1
3
作者
黄健
黄晨
梁艳珍
徐笑阳
机构
景德镇
陶瓷
大学
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2141)
江西省教育厅基金(GJJ160920)
文摘
以MgO-Al2O3-SiO2(MAS)系玻璃作为高温结合剂,经1430℃×2h的烧成和1350℃×2h的热处理,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并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对复相陶瓷的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30℃烧成MAS系玻璃可形成液相包裹SiC颗粒,起到填充气孔的作用,再经1350℃保温2 h热处理可使玻璃中析出呈团簇状且粒径小于1μm的堇青石微晶。提高烧成温度至1470℃导致SiC剧烈氧化和方石英的析出,不利于材料的热膨胀性能。适当提高玻璃中MgO的含量有利于堇青石的析出和热膨胀系数的降低,其中,经1430℃烧成SC-A2配方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最低,为5.2×10^-6·℃^-1。
关键词
堇青石微晶玻璃
碳化硅复相陶瓷
烧成温度
热膨胀系数
Keywords
Cordierite glass-ceramic
SiC composite ceramics
Firing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分类号
T0174.758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色油滴天目釉的研制
被引量:
13
4
作者
黄健
包启富
董伟霞
汪永清
周健儿
机构
景德镇
陶瓷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7-49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编号:51362015)
文摘
主要研究油滴天目釉中的一种,称之为红油滴天目,作为一种釉面成橙红色的油滴釉,其表面会形成白色珠状的小油滴.该釉是利用长石、石英、方解石、氧化铁、骨灰、滑石、高岭土等陶瓷原料配制而成,通过考察釉料配方组成和烧成制度以及施釉厚度等制备工艺对油滴天目釉的影响,制备出呈色效果较好的红油滴天目釉.实验结果表明:配方组成为(wt%):长石24~30、石英30~36、苏州土10~14、方解石10~12、滑石4~6、骨灰4~8、氧化铁10~12,厚度为0.6~0.8 mm,烧成温度为1280℃,保温时间20 min,红油滴天目釉的呈色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
红色油滴
天目釉
配方组成
烧成制度
Keywords
red oil droplets
temmoku glaze
formula composition
firing schedule
分类号
TQ174.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催化剂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氧化钛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廖奇丽
江伟辉
冯果
彭永烽
机构
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景德镇
陶瓷
学院
司马化工(
佛山
)
有限公司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基金
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项目编号:2011A091000024)专项资金资助
文摘
以四氯化钛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氧供体兼溶剂,通过引入催化剂碘化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88℃低温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借助XRD、TEM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对氧化钛低温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催化剂的引入促进了在溶胶非水解缩聚反应过程中Ti-O-Ti键合的形成,有利于在后续的回流工艺中Ti-O-Ti键合的过饱和析晶,这是非水解低温制备氧化钛的关键;制备的纳米氧化钛具有非常高的光催化活性,加入甲基橙溶液后就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光降解率达38.8%;紫外光照2h后的光降解率达76.8%。
关键词
氧化钛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乙醇
碘化锂
Keywords
titanium dioxide
nonhydrolytic sol-gel method
ethanol
lithium iodide
分类号
TQ174.75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烧成工艺对分相-析晶乳浊釉的结构及乳浊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廖奇丽
江伟辉
彭永烽
机构
佛山市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景德镇
陶瓷
学院
司马化工(
佛山
)
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4,59,共5页
基金
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1A091000024
2011B090400322)
文摘
选择具有较大分相区的K2O-RO(CaO,MgO,ZnO)-Al2O3-B2O3-SiO2-P2O5系统,采用工业纯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法调整系统的组成范围并控制其工艺过程,实现了釉的自生分相乳浊,制备了釉面白度为82的分相-析晶乳浊釉;借助DTA、XRD、TEM和高温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着重研究了釉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化以及不同的烧成制度对釉面乳浊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釉中分相与析晶并存,分相促进析晶;尺寸接近于可见光波长的孤立液滴和析出的少量微晶是釉面产生乳浊的根本原因;在分相放热温度750℃和析晶温度810℃各保温10 min,有利于提高釉面白度;降温阶段,釉样缓冷比急冷更利于提高釉面的乳浊效果。
关键词
自生分相
析晶
乳浊釉
烧成制度
Keywords
Spontaneous phase-separation
Crystallization
Opacified glaze
Firing schedule
分类号
TQ174.4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硅酸盐废弃物制备泡沫陶瓷的研究
黄健
包启富
董伟霞
周健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烧成温度对稀土尾砂堇青石多孔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黄健
梁艳珍
张小珍
汪永清
梁华银
周健儿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
黄健
黄晨
梁艳珍
徐笑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红色油滴天目釉的研制
黄健
包启富
董伟霞
汪永清
周健儿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催化剂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氧化钛的影响
廖奇丽
江伟辉
冯果
彭永烽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烧成工艺对分相-析晶乳浊釉的结构及乳浊程度的影响
廖奇丽
江伟辉
彭永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