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硅酸盐废弃物制备泡沫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健 包启富 +1 位作者 董伟霞 周健儿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8-81,共4页
以废瓷粉、废玻璃粉和钾钠低温砂等硅酸盐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稳定剂硼酸、发泡剂Si C,制备泡沫陶瓷。本文首先探索了配方组成及发泡剂的种类、加入量,硼酸的用量,烧成制度对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抗压强度11.01 MPa,气孔率72.... 以废瓷粉、废玻璃粉和钾钠低温砂等硅酸盐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添加稳定剂硼酸、发泡剂Si C,制备泡沫陶瓷。本文首先探索了配方组成及发泡剂的种类、加入量,硼酸的用量,烧成制度对泡沫陶瓷性能的影响;制备出了抗压强度11.01 MPa,气孔率72.5%,体积密度0.66 g/cm3,吸水率0.12%性能优良的泡沫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瓷粉 废玻璃粉 抛光砖废渣 泡沫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S掺杂的Ca_(0.3)(Li_(1/2)Sm_(1/2))_(0.7)TiO_3微波介质陶瓷的中温烧结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婷婷 李月明 +1 位作者 张斌 廖润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以42BaO-45B2O3-13SiO(2BBS)玻璃为烧结助剂,制备了可以中温烧结的Ca0.3(Li1/2Sm1/2)0.7TiO3微波介质陶瓷,对陶瓷的晶相组成、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液相烧结,BBS玻璃能有效降... 采用传统电子陶瓷制备工艺,以42BaO-45B2O3-13SiO(2BBS)玻璃为烧结助剂,制备了可以中温烧结的Ca0.3(Li1/2Sm1/2)0.7TiO3微波介质陶瓷,对陶瓷的晶相组成、烧结性能及微波介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液相烧结,BBS玻璃能有效降低Ca0.3(Li1/2Sm1/2)0.7TiO3陶瓷的烧结温度,由1300℃降低至1000℃。XRD结果显示陶瓷主晶相为斜方钙钛矿,没有发现杂相。随着BBS添加量的增大,陶瓷的介电常数,品质因素以及频率温度系数均呈下降趋势,当BBS的添加量为10wt%时,1000℃下保温5h烧结的陶瓷的致密度、体积密度以及介电常数达到最大值,并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r=62.5,Qf=1019GHz,τf=21.6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0.3(Li1/2Sm1/2)0.7TiO3 42BaO-45B2O3-13SiO2 中温烧结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建筑陶瓷泥浆分散剂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营刚 廖奇丽 +2 位作者 况学成 杨柯 程晓勤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0,32,共4页
通过一系列实验,制备出一种性能好、成本低的,含硅酸盐和铝酸盐的无机分散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并研究了制备分散剂的工艺条件,分散机理及其在泥浆中Zeta电位。
关键词 陶瓷 泥浆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成温度对稀土尾砂堇青石多孔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黄健 梁艳珍 +3 位作者 张小珍 汪永清 梁华银 周健儿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3-597,共5页
以赣南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烧结制备了低膨胀堇青石陶瓷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烧成收缩、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40-1340℃保温3h烧成可制备出多孔... 以赣南稀土尾砂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烧结制备了低膨胀堇青石陶瓷材料,研究了烧成温度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烧成收缩、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40-1340℃保温3h烧成可制备出多孔结构的堇青石陶瓷材料,其中1270℃烧成制备的试样表现出最大气孔尺寸和气孔率及最小的体积密度。烧成温度提高有利于促进低膨胀的堇青石晶相合成,降低试样的热膨胀系数。烧成温度从1200℃提高到1240℃以上时,试样的抗弯强度明显降低。在1240-1340℃保温3 h烧成制备的多孔堇青石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抗弯强度分别为3.1~3.6×10-6/℃和22.6-37.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砂 堇青石 多孔陶瓷 烧成温度 显微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BI-TE基热电材料及其热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况学成 宁小荣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5-39,共5页
Bi2Te3基半导体材料是目前室温下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块体Bi2Te3基材料的最高热电优值ZT一直徘徊在1左右。机械合金化是一种制备粉末材料的常用方法,能够将原始粉末通过球磨直接合成合金粉末,制备出熔炼法无法合成的材... Bi2Te3基半导体材料是目前室温下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块体Bi2Te3基材料的最高热电优值ZT一直徘徊在1左右。机械合金化是一种制备粉末材料的常用方法,能够将原始粉末通过球磨直接合成合金粉末,制备出熔炼法无法合成的材料,具有低成本的优势。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Bi2Te3系合金粉末,对其进行掺杂来提高性能,再在气氛保护下进行烧结,并系统研究各因素对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当机械球磨在20h以上,在520℃温度下可以得到较好热电性能的块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机械合金化 温差发电 SEEBECK系数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健 黄晨 +1 位作者 梁艳珍 徐笑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19,共5页
以MgO-Al2O3-SiO2(MAS)系玻璃作为高温结合剂,经1430℃×2h的烧成和1350℃×2h的热处理,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并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对复相陶瓷的组成、结构及性... 以MgO-Al2O3-SiO2(MAS)系玻璃作为高温结合剂,经1430℃×2h的烧成和1350℃×2h的热处理,制备了堇青石微晶玻璃结合碳化硅复相陶瓷材料,并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烧成温度和微晶玻璃的化学组成对复相陶瓷的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30℃烧成MAS系玻璃可形成液相包裹SiC颗粒,起到填充气孔的作用,再经1350℃保温2 h热处理可使玻璃中析出呈团簇状且粒径小于1μm的堇青石微晶。提高烧成温度至1470℃导致SiC剧烈氧化和方石英的析出,不利于材料的热膨胀性能。适当提高玻璃中MgO的含量有利于堇青石的析出和热膨胀系数的降低,其中,经1430℃烧成SC-A2配方样品的热膨胀系数最低,为5.2×1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微晶玻璃 碳化硅复相陶瓷 烧成温度 热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3Co_2O_6系热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况学成 郝恩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1-33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3Co2O6粉末。在常压烧结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烧成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利用元素掺杂来改善材料的热电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SEM对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元素掺杂有利于材料的热电性能的提高;要严格控制Ca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3Co2O6粉末。在常压烧结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烧成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利用元素掺杂来改善材料的热电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SEM对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元素掺杂有利于材料的热电性能的提高;要严格控制Ca3Co2O6晶体的大小,烧成温度在900℃左右热电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氧化物 热电性能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硅酸锆方法研究
8
作者 梁艳珍 黄健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9-754,共6页
以ZrSiO_4、SiO_2、ZrO_2、钾长石等标准物质及它们的合成标样来拟合校准曲线,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锆石等含锆化合物的精确测定,同时测定硅酸锆样品中SiO_2、Al_2O_3、Fe_2O_3、TiO_2、CaO、MgO、K_2O、Na_2O、P_2O_5、SO_3、Zr... 以ZrSiO_4、SiO_2、ZrO_2、钾长石等标准物质及它们的合成标样来拟合校准曲线,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锆石等含锆化合物的精确测定,同时测定硅酸锆样品中SiO_2、Al_2O_3、Fe_2O_3、TiO_2、CaO、MgO、K_2O、Na_2O、P_2O_5、SO_3、ZrO_2、HfO_2等主次组分。发现样品与99.5%的四硼酸锂做熔剂在熔融稀释比为1:10时混合均匀,加入NH_4Br为脱模剂的情况下,在1050-1100℃下预熔180 s后熔融900 s并静止10 s,制得测定熔融片,其结果与标准物质认定值基本一致,各组分测定结果的测量误差小于0.5%,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硅酸锆 校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油滴天目釉的研制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健 包启富 +2 位作者 董伟霞 汪永清 周健儿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7-491,共5页
主要研究油滴天目釉中的一种,称之为红油滴天目,作为一种釉面成橙红色的油滴釉,其表面会形成白色珠状的小油滴.该釉是利用长石、石英、方解石、氧化铁、骨灰、滑石、高岭土等陶瓷原料配制而成,通过考察釉料配方组成和烧成制度以及施釉... 主要研究油滴天目釉中的一种,称之为红油滴天目,作为一种釉面成橙红色的油滴釉,其表面会形成白色珠状的小油滴.该釉是利用长石、石英、方解石、氧化铁、骨灰、滑石、高岭土等陶瓷原料配制而成,通过考察釉料配方组成和烧成制度以及施釉厚度等制备工艺对油滴天目釉的影响,制备出呈色效果较好的红油滴天目釉.实验结果表明:配方组成为(wt%):长石24~30、石英30~36、苏州土10~14、方解石10~12、滑石4~6、骨灰4~8、氧化铁10~12,厚度为0.6~0.8 mm,烧成温度为1280℃,保温时间20 min,红油滴天目釉的呈色效果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油滴 天目釉 配方组成 烧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对非水解溶胶-凝胶法低温制备氧化钛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奇丽 江伟辉 +1 位作者 冯果 彭永烽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共5页
以四氯化钛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氧供体兼溶剂,通过引入催化剂碘化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88℃低温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借助XRD、TEM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对氧化钛低温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催化剂的引入促进了在溶胶... 以四氯化钛为钛源、无水乙醇为氧供体兼溶剂,通过引入催化剂碘化锂,采用非水解溶胶-凝胶法88℃低温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借助XRD、TEM和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对氧化钛低温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催化剂的引入促进了在溶胶非水解缩聚反应过程中Ti-O-Ti键合的形成,有利于在后续的回流工艺中Ti-O-Ti键合的过饱和析晶,这是非水解低温制备氧化钛的关键;制备的纳米氧化钛具有非常高的光催化活性,加入甲基橙溶液后就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光降解率达38.8%;紫外光照2h后的光降解率达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 非水解溶胶-凝胶法 乙醇 碘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成工艺对分相-析晶乳浊釉的结构及乳浊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奇丽 江伟辉 彭永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4,59,共5页
选择具有较大分相区的K2O-RO(CaO,MgO,ZnO)-Al2O3-B2O3-SiO2-P2O5系统,采用工业纯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法调整系统的组成范围并控制其工艺过程,实现了釉的自生分相乳浊,制备了釉面白度为82的分相-析晶乳浊釉;借助DTA、XRD、TEM和高温显微... 选择具有较大分相区的K2O-RO(CaO,MgO,ZnO)-Al2O3-B2O3-SiO2-P2O5系统,采用工业纯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法调整系统的组成范围并控制其工艺过程,实现了釉的自生分相乳浊,制备了釉面白度为82的分相-析晶乳浊釉;借助DTA、XRD、TEM和高温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着重研究了釉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化以及不同的烧成制度对釉面乳浊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釉中分相与析晶并存,分相促进析晶;尺寸接近于可见光波长的孤立液滴和析出的少量微晶是釉面产生乳浊的根本原因;在分相放热温度750℃和析晶温度810℃各保温10 min,有利于提高釉面白度;降温阶段,釉样缓冷比急冷更利于提高釉面的乳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分相 析晶 乳浊釉 烧成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铝-磷酸盐无机胶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柯 程晓勤 郝恩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3-45,共3页
研究了硫酸铝用量、基胶配制、引发剂选择、固化制度对硫酸铝-磷酸盐无机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铝用量增加,一定程度提高了胶粘剂耐高温性能;基胶配制过程中,磷酸与Al(OH)3的质量比为5∶1时,胶粘剂粘结性最佳;加入引发剂可降... 研究了硫酸铝用量、基胶配制、引发剂选择、固化制度对硫酸铝-磷酸盐无机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铝用量增加,一定程度提高了胶粘剂耐高温性能;基胶配制过程中,磷酸与Al(OH)3的质量比为5∶1时,胶粘剂粘结性最佳;加入引发剂可降低胶粘剂固化温度,但对粘接强度有一定影响;合理的固化制度非常关键,本实验选择40℃~4h,80℃~2h,250℃~1h的固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胶粘剂 磷酸盐 硫酸铝 粘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