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临床检验指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赖智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8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方法 142例肿瘤患者,均给予大量输血,比较输血前后临床检验指标。结果输血前,血小板(PLT)计数为(189.22±96.42)×10~9/L,凝血酶原时间(PT)为(15.07±2.67)s,国际标准化比值...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方法 142例肿瘤患者,均给予大量输血,比较输血前后临床检验指标。结果输血前,血小板(PLT)计数为(189.22±96.42)×10~9/L,凝血酶原时间(PT)为(15.07±2.67)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44±0.46),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为(37.61±6.13)s,纤维蛋白原(FIB)为(2.64±1.13)g/L,凝血酶时间(TT)为(16.11±2.38)s;输血后,PLT计数为(115.01±53.87)×10~9/L,PT为(16.67±5.21)s,INR为(1.26±0.28),APTT为(39.54±7.41)s,FIB为(2.21±0.88)g/L,TT为(18.33±4.57)s。输血后,患者PLT计数、INR、FIB均低于输血前,PT、APTT、TT均长于输血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对大失血的肿瘤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然而临床医生应该高度警惕大量输血以后的各种并发症,及时对患者的PLT输血、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给予检测,进而能够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当大失血的肿瘤患者出血已经停止,可以考虑限制性输血方式,进而降低输血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大量输血 临床检验指标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方钧墉 郑志民 《北方药学》 2022年第7期180-182,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疗,研...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入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疗+沙利度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管生成调控因子表达水平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68.00%),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血管生成调控因子VEGF、HGF、VEGFR、bFGF与对照组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管生成调控因子VEGF、HGF、VEGFR、bFGF均比对照组低,且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8.00%)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沙利度胺可有效改善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热、出血等临床症状,调节VEGF、HGF、VEGFR、bFGF的表达,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沙利度胺 急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