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的植被特征与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罗红波
魏兴琥
+2 位作者
李森
王金华
王明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5-339,共5页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为了确定石漠化对植被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选择英德市岩背镇等地为研究样地,系统地调查了不同石漠化程度的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为了确定石漠化对植被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选择英德市岩背镇等地为研究样地,系统地调查了不同石漠化程度的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石灰岩植被的生境向旱生化和岩生化发展,植物群落结构越来越趋于简单。植被盖度从轻度石漠化土地94.65%,降低到极重度石漠化的12.14%以下;现存生物量同样随着石漠化过程显著降低。同时,石漠化造成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从轻度石漠化到极重度石漠化,丰富度指数从1.61降到0.36,除从中度到重度石漠化阶段,丰富度指数都呈显著性下降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从轻度到中度、极重度显著下降;而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植被退化是石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
石漠化
植被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南岛西部八所组上部砂质沉积物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
8
2
作者
曾兰华
李森
+2 位作者
李保生
李会川
郑影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3-790,I0007,共9页
海南岛西海岸地区砂质沉积物广泛发育。对昌化棋子湾剖面砂质沉积物的TL(热释光)测年表明,该地层沉积于32.1±3.30-10.30±1.30kaBP间,归属于上更新统八所组上部。通过对该地层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和石英颗粒扫描电镜分...
海南岛西海岸地区砂质沉积物广泛发育。对昌化棋子湾剖面砂质沉积物的TL(热释光)测年表明,该地层沉积于32.1±3.30-10.30±1.30kaBP间,归属于上更新统八所组上部。通过对该地层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和石英颗粒扫描电镜分析,显示本区八所组上部自下而上为“风成砂—弱成壤—风成砂—冲积砂—风成砂”沉积“相序”,八所组上部总体上以厚层风成相为主,夹短周期气候波动引起的薄层河流相(Ⅱ层)和弱成壤风成相(Ⅳ层)沉积,与本区八所组陆相冲洪积成因地层为同期异相地层。由此说明,末次冰期时南海北部受冰期气候影响,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大陆架广泛出露,局部沙漠化,并成为海岸风成沉积的物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西部
八所组上部
砂质沉积物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北石漠化地区137Cs分布特征与背景值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素红
李森
+2 位作者
严平
魏兴琥
高尚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0-373,共4页
土壤侵蚀是决定土壤中^137Cs含量及其再分配的主要因素。粤北岩溶山区^137Cs背景值为1433.60±131.40 Bq/m^2,低于北半球的平均值,^137Cs剖面分布基本符合指数分布型式。石漠化地区土壤137Cs活度平均为6.54±0.57 Bq/kg,土壤中^...
土壤侵蚀是决定土壤中^137Cs含量及其再分配的主要因素。粤北岩溶山区^137Cs背景值为1433.60±131.40 Bq/m^2,低于北半球的平均值,^137Cs剖面分布基本符合指数分布型式。石漠化地区土壤137Cs活度平均为6.54±0.57 Bq/kg,土壤中^137Cs水平随石漠化程度增加有先降低然后升高的趋势,表明在重度石漠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137Cs法
背景值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北石漠化地区坡地入渗产流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明刚
李森
金昌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1,共5页
在粤北山区石漠化地区的裸地、草坡地和耕地等3种类型土地的坡面上,采用0.3,0.48,0.72,1.08mm/min4种降雨强度进行了36场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岩溶发育的石漠化地区,受基岩的非均质性因素影响,出流过程均呈现出具有一定波动性...
在粤北山区石漠化地区的裸地、草坡地和耕地等3种类型土地的坡面上,采用0.3,0.48,0.72,1.08mm/min4种降雨强度进行了36场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岩溶发育的石漠化地区,受基岩的非均质性因素影响,出流过程均呈现出具有一定波动性质的较为曲折的峰谷相间的特点;初期波动性较大,后渐趋稳定;达到稳定的坡面径流量与雨强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坡面径流量的增幅随雨强增大而显著增加;增幅最为明显的是裸地。其入渗率虽也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却在增幅上明显小于前者,其中,裸地的增幅最小,基本上能保持稳定。在土壤前期含水量影响较小的情况下,产流时间均随着雨强的增大而迅速缩短,表现为十分明显的幂函数关系,3种土地利用类型均需达到一定降雨量后才能产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模拟
石漠化
坡地
入渗
产流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的^(137)Cs法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素红
李森
+2 位作者
吴波
严平
魏兴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9-246,共8页
据2005年10月的野外调查及对TM卫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研究了粤北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137Cs区域分布以及土壤侵蚀速率特征。结果表明: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137Cs活度的平均值为(6.54±0.57)Bq·kg-1,土壤中13...
据2005年10月的野外调查及对TM卫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研究了粤北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137Cs区域分布以及土壤侵蚀速率特征。结果表明: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137Cs活度的平均值为(6.54±0.57)Bq·kg-1,土壤中137Cs水平随石漠化程度增加有先降低然后升高的趋势,表明在重度石漠化阶段,过高的基岩裸露率导致其周围土壤对137Cs的集中吸附,137Cs在某些沉积小环境内逐渐富集。研究区137Cs背景值为(1 433.60±131.40)Bq·m-2,低于北半球的平均值,137Cs剖面分布基本符合指数分布,最高值出现在2 4 cm深度范围内。在轻度、中度石漠化地区,非耕作土壤侵蚀速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 369.0、1 833.5 t·km-2.a-1;耕作土壤侵蚀速率远高于非耕作土壤,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137Cs法
背景值
侵蚀速率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
58
6
作者
李森
董玉祥
王金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9-284,共6页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是在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类似石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并对其内涵作出释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基准面的理论,以坡面形态、溶蚀岩溶地貌形态、基岩出露率、土壤厚度和土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群、土地利用类型等为景观指征,将石漠化土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并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拟定了区域性石漠化土地分级及其综合景观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石漠化概念
石漠化土地分级
石漠化景观指征
南方岩溶区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30年来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景观动态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张素红
李森
+2 位作者
王金华
郝俊民
吴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1-767,共7页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粤北岩溶山区进行了不同时期卫星影像的解译和制图,分析了近30年来该地区石漠化土地的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粤北石漠化景观呈逆转趋势,研究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1974年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04...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粤北岩溶山区进行了不同时期卫星影像的解译和制图,分析了近30年来该地区石漠化土地的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粤北石漠化景观呈逆转趋势,研究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1974年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042.43 km2,占喀斯特分布区的42.47%,1988年与2004年分别下降至33.95%和21.14%;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至2004年中度石漠化土地取代轻度石漠化土地成为分布面积最广的石漠化类型;研究区景观异质性持续降低,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连接度升高;石漠化土地斑块密度增大但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斑块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岩溶山区
景观格局
景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的植被特征与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罗红波
魏兴琥
李森
王金华
王明刚
机构
佛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华南师范
大学
地理
科学
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5-33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421)
文摘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为了确定石漠化对植被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选择英德市岩背镇等地为研究样地,系统地调查了不同石漠化程度的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石灰岩植被的生境向旱生化和岩生化发展,植物群落结构越来越趋于简单。植被盖度从轻度石漠化土地94.65%,降低到极重度石漠化的12.14%以下;现存生物量同样随着石漠化过程显著降低。同时,石漠化造成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发生变化,物种多样性显著降低,从轻度石漠化到极重度石漠化,丰富度指数从1.61降到0.36,除从中度到重度石漠化阶段,丰富度指数都呈显著性下降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从轻度到中度、极重度显著下降;而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植被退化是石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和标志。
关键词
粤北
石漠化
植被特征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
rocky desertification
vegetation feature
species diversity
分类号
P931.5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P94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南岛西部八所组上部砂质沉积物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
8
2
作者
曾兰华
李森
李保生
李会川
郑影华
机构
嘉应学院地理系
佛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
科学
院地球
环境
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佛山
市国土
资源
局顺德分局
北京师范
大学
中国沙漠
研究
中心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3-790,I000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671186
40271012
+1 种基金
4047113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04CB720206)的成果
文摘
海南岛西海岸地区砂质沉积物广泛发育。对昌化棋子湾剖面砂质沉积物的TL(热释光)测年表明,该地层沉积于32.1±3.30-10.30±1.30kaBP间,归属于上更新统八所组上部。通过对该地层沉积构造特征、粒度特征和石英颗粒扫描电镜分析,显示本区八所组上部自下而上为“风成砂—弱成壤—风成砂—冲积砂—风成砂”沉积“相序”,八所组上部总体上以厚层风成相为主,夹短周期气候波动引起的薄层河流相(Ⅱ层)和弱成壤风成相(Ⅳ层)沉积,与本区八所组陆相冲洪积成因地层为同期异相地层。由此说明,末次冰期时南海北部受冰期气候影响,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大陆架广泛出露,局部沙漠化,并成为海岸风成沉积的物源区。
关键词
海南岛西部
八所组上部
砂质沉积物
沉积环境
Keywords
Western Hainan Island
upper Basuo Formation
sandy sediment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北石漠化地区137Cs分布特征与背景值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素红
李森
严平
魏兴琥
高尚玉
机构
北京师范
大学
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
研究
中心中国沙漠
研究
中心
北京师范
大学
资源
学院
佛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0-37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421)
文摘
土壤侵蚀是决定土壤中^137Cs含量及其再分配的主要因素。粤北岩溶山区^137Cs背景值为1433.60±131.40 Bq/m^2,低于北半球的平均值,^137Cs剖面分布基本符合指数分布型式。石漠化地区土壤137Cs活度平均为6.54±0.57 Bq/kg,土壤中^137Cs水平随石漠化程度增加有先降低然后升高的趋势,表明在重度石漠化阶段。
关键词
石漠化137Cs法
背景值
粤北
Keywords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137Cs distribution
^137Cs reference inventory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北石漠化地区坡地入渗产流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王明刚
李森
金昌宁
机构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西北师范
大学
地理
与环境科学
学院
佛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6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0469)
文摘
在粤北山区石漠化地区的裸地、草坡地和耕地等3种类型土地的坡面上,采用0.3,0.48,0.72,1.08mm/min4种降雨强度进行了36场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岩溶发育的石漠化地区,受基岩的非均质性因素影响,出流过程均呈现出具有一定波动性质的较为曲折的峰谷相间的特点;初期波动性较大,后渐趋稳定;达到稳定的坡面径流量与雨强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坡面径流量的增幅随雨强增大而显著增加;增幅最为明显的是裸地。其入渗率虽也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却在增幅上明显小于前者,其中,裸地的增幅最小,基本上能保持稳定。在土壤前期含水量影响较小的情况下,产流时间均随着雨强的增大而迅速缩短,表现为十分明显的幂函数关系,3种土地利用类型均需达到一定降雨量后才能产流。
关键词
降雨模拟
石漠化
坡地
入渗
产流
粤北
Keywords
simulated rainfall
rocky desertification
slope
infiltration
runoff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
分类号
S152.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的^(137)Cs法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素红
李森
吴波
严平
魏兴琥
机构
中国林业
科学
研究
院林业
研究所
佛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
大学
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9-246,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03A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421)共同资助
文摘
据2005年10月的野外调查及对TM卫星影像解译分析结果,研究了粤北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区、不同利用类型土地的137Cs区域分布以及土壤侵蚀速率特征。结果表明: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137Cs活度的平均值为(6.54±0.57)Bq·kg-1,土壤中137Cs水平随石漠化程度增加有先降低然后升高的趋势,表明在重度石漠化阶段,过高的基岩裸露率导致其周围土壤对137Cs的集中吸附,137Cs在某些沉积小环境内逐渐富集。研究区137Cs背景值为(1 433.60±131.40)Bq·m-2,低于北半球的平均值,137Cs剖面分布基本符合指数分布,最高值出现在2 4 cm深度范围内。在轻度、中度石漠化地区,非耕作土壤侵蚀速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 369.0、1 833.5 t·km-2.a-1;耕作土壤侵蚀速率远高于非耕作土壤,坡度对土壤侵蚀影响非常明显。
关键词
石漠化
137Cs法
背景值
侵蚀速率
粤北
Key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
137Cs method
137↑Cs reference inventory
soil erosion rate
Northern Guangdong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
58
6
作者
李森
董玉祥
王金华
机构
佛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山
大学
地理
科学
与规划学院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9-28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421)~~
文摘
针对前人研究中将石漠化发生的地域限定在亚热带,将发生的时间限定在人类历史时期,将发生的原因均归结为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而忽视了石漠化可能发生的其它地域、其它时期和其它成因等问题,对土地石漠化概念作了修正。认为土地石漠化是在湿润、半湿润气候环境和岩溶环境中,由于人类活动和/或气候变化等因素作用,造成地表植被退化、土壤侵蚀、地表水流失、基岩裸露,形成类似石质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并对其内涵作出释义。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基准面的理论,以坡面形态、溶蚀岩溶地貌形态、基岩出露率、土壤厚度和土被覆盖度、土壤侵蚀程度、植被覆盖率和植物种群、土地利用类型等为景观指征,将石漠化土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个等级,并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拟定了区域性石漠化土地分级及其综合景观指征。
关键词
土地石漠化概念
石漠化土地分级
石漠化景观指征
南方岩溶区
粤北
Keywords
concept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landscape indications
South karst area
North Guangdong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30年来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景观动态分析
被引量:
6
7
作者
张素红
李森
王金华
郝俊民
吴波
机构
中国林业
科学
研究
院林业
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佛山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佛山
市顺德区容山中学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1-767,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03A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421)共同资助
文摘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粤北岩溶山区进行了不同时期卫星影像的解译和制图,分析了近30年来该地区石漠化土地的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粤北石漠化景观呈逆转趋势,研究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1974年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042.43 km2,占喀斯特分布区的42.47%,1988年与2004年分别下降至33.95%和21.14%;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至2004年中度石漠化土地取代轻度石漠化土地成为分布面积最广的石漠化类型;研究区景观异质性持续降低,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连接度升高;石漠化土地斑块密度增大但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斑块趋于均匀。
关键词
石漠化
岩溶山区
景观格局
景观动态
Keywords
rocky desertification
Karst mountainous region
landscape pattern
landscape dynamics
分类号
X8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的植被特征与多样性初步研究
罗红波
魏兴琥
李森
王金华
王明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海南岛西部八所组上部砂质沉积物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曾兰华
李森
李保生
李会川
郑影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粤北石漠化地区137Cs分布特征与背景值研究
张素红
李森
严平
魏兴琥
高尚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粤北石漠化地区坡地入渗产流规律试验研究
王明刚
李森
金昌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的^(137)Cs法研究
张素红
李森
吴波
严平
魏兴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土地石漠化概念与分级问题再探讨
李森
董玉祥
王金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近30年来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景观动态分析
张素红
李森
王金华
郝俊民
吴波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