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PID的真空蝶阀压力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乔健 罗磊 +1 位作者 托乎提努尔 杨振怀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真空蝶阀广泛应用于中、低真空环境下的压力控制,由于蝶阀压力控制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和时滞性,使得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无法满足真空蝶阀对高精度压力控制的需求。为了提高真空蝶阀的压力控制性能,文章设计了一种带校正函数的... 真空蝶阀广泛应用于中、低真空环境下的压力控制,由于蝶阀压力控制系统具有强非线性和时滞性,使得常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无法满足真空蝶阀对高精度压力控制的需求。为了提高真空蝶阀的压力控制性能,文章设计了一种带校正函数的改进模糊PID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模糊PID控制,新控制器在超调量和调节时间上远好于传统PID控制器;并且借助校正函数,新控制器可以明显改善系统的非线性影响,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控制精度。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在动态性能、控制误差和目标跟踪速度上均优于传统方法,显著提升了真空蝶阀的压力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蝶阀 模糊PID 压力控制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蚁群优化的含间隙机械臂迭代学习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新培 谢凌波 +1 位作者 蒋勉 杨铭健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3,共11页
磨损间隙严重制约长期重载工况下工业机械臂的精准控制。以含磨损间隙的选择顺应性装配机械臂(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SCARA)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参数蚁群优化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含间隙机械臂的高精度运动... 磨损间隙严重制约长期重载工况下工业机械臂的精准控制。以含磨损间隙的选择顺应性装配机械臂(selective compliance assembly robot arm,SCARA)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参数蚁群优化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用于实现含间隙机械臂的高精度运动控制。首先,基于改进的Archard磨损方程建立不同位姿的时变间隙模型,并结合无间隙机械臂运动学方程建立考虑磨损间隙的整体运动学模型。然后,鉴于机械臂的结构变形、检测误差等干扰影响,应用蚁群优化算法和迭代学习算法,设计机械臂的精准控制方法。同时,通过概率分析对此控制方法进行收敛性证明,并采用多种运动轨迹验证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参数蚁群优化的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可以在多种运动轨迹下保证含间隙机械臂的精准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械臂 间隙磨损 精准控制 蚁群优化 迭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BO算法优化的模糊PID轴承预紧力控制
3
作者 李学军 黎耀强 +2 位作者 蒋玲莉 李家皇 张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235,共9页
合适的预紧力可以使轴承系统达到减少系统振动和噪音、提高轴承刚度的目的,为满足轴承预紧力控制的需要,提出了基于牛顿-拉夫森优化算法(NRBO)优化模糊PID的预紧力控制策略。首先,确定轴承预紧力液压加载的方式以及建立传递函数;其次,结... 合适的预紧力可以使轴承系统达到减少系统振动和噪音、提高轴承刚度的目的,为满足轴承预紧力控制的需要,提出了基于牛顿-拉夫森优化算法(NRBO)优化模糊PID的预紧力控制策略。首先,确定轴承预紧力液压加载的方式以及建立传递函数;其次,结合AMESim/Smi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并与常规PID,模糊PID、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模糊PID进行了仿真对比;最后,开展了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NRBO算法优化模糊PID对比常规PID、模糊PID和PSO算法优化模糊PID超调量分别减少42.93%、27.78%、13.91%,调节时间分别减少了3、2.3、1.6 s。试验结果表明,轻载、中载、重载的径向力作用下,NRBO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相比于常规PID控制器,调节时间分别减少5.3、10.4、4.5 s,超调量分别减少43.78%、52.52%、72.36%;相比于模糊PID控制器调节时间分别减少2.7、5.2、2.6 s,超调量分别减少29.62%、46.24%、59.52%;相比PSO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调节时间分别减少1.7、3.2、2.3 s,超调量分别减少17.38%、30.02%、55.42%。表明了NRBO优化模糊PID控制器拥有更快、更精确的控制效果,能够很好的实现预紧力的精确施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预紧力 NRBO算法 模糊PID 预紧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条件分布域适应方法
4
作者 刘士亚 梁文生 +2 位作者 何俊 陈志文 戴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330,共8页
针对基于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域适应方法忽视两个域中类与类之间条件分布差异对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影响,而导致知识迁移精度低的问题。首先,以跨旋转机械的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条件分布域适应的故障诊断... 针对基于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域适应方法忽视两个域中类与类之间条件分布差异对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影响,而导致知识迁移精度低的问题。首先,以跨旋转机械的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条件分布域适应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种基于阈值局部子域相关性对齐的域间差异度量准则,并将该准则嵌入自编码器的输出层,以有效引导模型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伪标签将源域和目标域划分成多个子域进行域内细粒度对齐,并通过可靠性阈值对伪标签进行筛选,以提高域中类与类之间边界分布的可判别性;最后,采用三个轴承数据集进行跨机械的轴承故障迁移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适应 条件分布 自编码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MPE和并行双支路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
5
作者 陈康裕 王飞 +1 位作者 曾龙兴 陈尔佳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0-110,共11页
针对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多尺度排列熵(MPE)以及并行双支路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利用VMD技术对局部放电波形进行层次分解,分离出若干带限本征模态函数(IMF)... 针对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多尺度排列熵(MPE)以及并行双支路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利用VMD技术对局部放电波形进行层次分解,分离出若干带限本征模态函数(IMF),并基于MPE提取各阶IMF分量的深层特征信息,构建特征向量样本集。接着,设计了一个并行双支路模型,其中支路一通过Transformer Encoder的多头注意力机制提取全局特征,支路二利用堆叠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结合挤压与激励网络(SENet)进一步提取局部特征信息。通过特征融合拼接策略,将双支路提取的全局与局部特征信息有效融合,从而增强模式识别的表现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变压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中的准确率达到96.37%,且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能够有效提升变压器局部放电故障的诊断性能,为变压器设备的维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局部放电 变分模态分解 多尺度排列熵 Transformer Encoder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挤压与激励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金属焊接结构件多轴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平台设计
6
作者 黎海兵 路全彬 +2 位作者 黄俊兰 Renan Siqueira 丁宗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0,共10页
目的设计并开发一种基于液压驱动与Delta机器人概念的多自由度加载测试平台,用于异种金属焊接结构件力学性能的评估,以解决当前异种金属焊接结构件在多轴动态加载条件下力学性能测试精度不足的问题,进而提升焊接结构件在复杂工况下的力... 目的设计并开发一种基于液压驱动与Delta机器人概念的多自由度加载测试平台,用于异种金属焊接结构件力学性能的评估,以解决当前异种金属焊接结构件在多轴动态加载条件下力学性能测试精度不足的问题,进而提升焊接结构件在复杂工况下的力学性能测试能力。方法提出的测试平台结合了Delta机器人三自由度并联结构的灵活性与液压系统的大载荷能力,能够在多轴动态加载条件下对焊接结构件进行高精度的力学性能测试。平台采用了改进的滑模控制方法,以增强系统对未知参数和动态扰动的鲁棒性。测试平台通过集成LabVIEW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与控制,具备实时监测和反馈能力。在实验中,采用车辆悬架臂作为测试对象,通过施加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力来验证平台的性能。结果该平台能够在多轴动态加载条件下实现高精度的力学性能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平台对加载力的控制误差始终保持在±2%以内,并成功预测了悬架臂的受力分布和变形模式,验证了它在复杂力学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结论设计的测试平台能够满足异种金属焊接结构件在多自由度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需求,为焊接工艺优化和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金属焊接 Delta机器人 液压驱动 改进滑模控制 多轴力学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订单扰动的柔性作业车间动态调度方法
7
作者 朱赟海 罗陆锋 +3 位作者 卢清华 王金海 韦慧玲 黄国维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4-997,共14页
针对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以订单扰动为代表的任务扰动问题,建立了以完工时间、机器等待时间、总拖期时间和工件偏差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动态调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工件延迟容忍度的自适应调度策略,并设计了一种改进灰狼算法进行求解... 针对车间生产过程中出现以订单扰动为代表的任务扰动问题,建立了以完工时间、机器等待时间、总拖期时间和工件偏差时间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动态调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工件延迟容忍度的自适应调度策略,并设计了一种改进灰狼算法进行求解。在该算法中,根据车间调度的特点,采用了基于工序编码与解码的策略方法,提出了平面镜成像的反向学习策略以生成初始种群;通过改进鲶鱼效应策略,丰富了种群多样性;引入非线性收敛因子、交叉变异算子,以平衡算法搜索能力。在仿真环境下,针对订单扰动情形进行了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调度策略及改进灰狼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调度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扰动 柔性作业车间 动态调度 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多重不匹配扰动的非同元次不确定系统的分数阶抗扰控制
8
作者 郑伟佳 冯诗荣 +1 位作者 黄润权 陈阳泉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2-1100,共9页
现有的自抗扰控制(ADRC)方法主要针对整数阶系统或同元次分数阶系统,当应用于更一般的导数阶次互不相同的非同元次分数阶系统时,可能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针对具有多重外源干扰的非同元次分数阶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 现有的自抗扰控制(ADRC)方法主要针对整数阶系统或同元次分数阶系统,当应用于更一般的导数阶次互不相同的非同元次分数阶系统时,可能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针对具有多重外源干扰的非同元次分数阶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数阶抗干扰控制方案(EFADC).将非同元次分数阶特性当作模型不确定性,采用分数阶自抗扰控制(FOADRC)进行补偿.设计分数阶扰动观测器(FODO)来估计由外源模型描述的扰动.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和扰动补偿的分数阶滑模控制(FOSMC)方法,使系统具有快速响应性能和鲁棒性.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改善了非同元次分数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对外部扰动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扰动观测器 滑模控制 非同元次分数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果园虚拟交互系统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红军 林俊强 +5 位作者 邹湘军 张坡 周铭轩 邹伟锐 唐昀超 罗陆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3-1508,共16页
针对果园种植管理系统存在可视性低、实时性差、适应性弱和交互方式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种植管理过程的果园数字孪生系统六维模型。从管理要素实体建模、管理过程动态建模、管理系统仿真建模和管理策略优化建模4个方面论述了系统模... 针对果园种植管理系统存在可视性低、实时性差、适应性弱和交互方式单一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种植管理过程的果园数字孪生系统六维模型。从管理要素实体建模、管理过程动态建模、管理系统仿真建模和管理策略优化建模4个方面论述了系统模型构建理论与技术体系。以六维模型为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为支撑,设计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果园虚拟交互系统架构,并对系统开发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借助Unity3D仿真平台搭建了果园虚拟交互系统,实现对果园的三维可视化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农业物联网平台数据共享基础上,通过数据驱动、三维展示、人机交互、重构事件和智能决策方面提升了果园种植管理系统监测能力,为建设智慧果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果园种植管理 农业物联网 虚拟现实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经济性评价建模与应用
10
作者 郑汉东 陈意 +2 位作者 刘渤海 魏敏 史佩京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322,共10页
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是一种基于再制造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的商业整合系统,现有研究分析产品服务系统对企业实施再制造的促进作用,但是缺乏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研究企业实施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经济可行性。针对再制造产品服... 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是一种基于再制造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的商业整合系统,现有研究分析产品服务系统对企业实施再制造的促进作用,但是缺乏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研究企业实施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经济可行性。针对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经济性评价问题,首先分析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的运行体系及成本分解结构,然后构建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的经济性评价模型,最后以发动机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案例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企业实施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不仅可以成为企业的盈利增长点,还能够降低用户成本,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治理和资源消耗成本。所提出的分析模型可以为企业制定再制造实施策略,选择再制造技术和服务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产品服务系统 生命周期成本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CLPER-DDPG的车辆纵向速度规划 被引量:3
11
作者 柳鹏 赵克刚 +1 位作者 梁志豪 叶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2-710,共9页
为了解决车辆纵向速度规划任务中规划器不易收敛以及在多场景之间切换时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多层感知机设计了车辆纵向速度规划器,构建了结合优先经验回放机制和课程学习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该文设计了仿真场景进行模型的训... 为了解决车辆纵向速度规划任务中规划器不易收敛以及在多场景之间切换时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多层感知机设计了车辆纵向速度规划器,构建了结合优先经验回放机制和课程学习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该文设计了仿真场景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结合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PER-DDPG)、结合优先经验回放机制和课程学习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CLPER-DDPG)3种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并在园区内的真实道路上进行实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DDPG算法,CLPER-DDPG算法使规划器的收敛速度提高了56.45%,距离差均值降低了16.61%,速度差均值降低了15.25%,冲击度均值降低了18.96%。此外,当实验场景的环境气候和传感器硬件等参数发生改变时,模型能保证在安全的情况下完成纵向速度规划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纵向速度规划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 课程学习机制 优先经验回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增强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若梦 伍言龙 赵广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针对生物陶瓷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韧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字光处理技术和涂层工艺,制备了集高强度韧性一体化的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复合支架,并研究了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对复合支架抗压抗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针对生物陶瓷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韧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字光处理技术和涂层工艺,制备了集高强度韧性一体化的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复合支架,并研究了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对复合支架抗压抗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己内酯涂层可有效提高β-磷酸三钙陶瓷支架的力学性能,复合支架的强度和韧性均与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呈正相关性;随着聚己内酯涂层浓度的提高,复合支架的可靠性显著提高,涂层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但不均匀现象也越明显;结合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评价发现,0.20 g/mL聚己内酯增强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的综合性能最佳。该研究可为制备满足骨生长到骨强化两阶段力学性能要求的复合支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骨缺损 聚己内酯涂层 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并行混沌优化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祥慧 宋运豪 +1 位作者 史可 袁小芳 《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66-4174,共9页
横摆稳定性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DDEV)稳定性研究中的重要难题.为解决DDEV横摆稳定性结构复杂、强耦合等问题,基于DDEV轮毂电机的独立可控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并行混沌优化的DDEV横摆稳定性... 横摆稳定性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DDEV)稳定性研究中的重要难题.为解决DDEV横摆稳定性结构复杂、强耦合等问题,基于DDEV轮毂电机的独立可控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并行混沌优化的DDEV横摆稳定性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由2个部分组成;上层控制器利用多目标优化策略,通过多目标并行混沌优化算法来计算DDEV维持横摆稳定所需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和期望滑移率;下层控制器为执行单元,根据上层控制器输出的最优期望变量,采用2个模糊控制器分别修正主动前轮转向角和分配驱/制动转矩,改善DDEV横摆稳定性.模型构建和仿真过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完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优化协调主动前轮转向角和驱/制动转矩,保证了DDEV横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多目标优化 模糊控制 分布式驱动 横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摘机器人全果园视觉感知及自主作业综述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明猷 罗陆锋 +4 位作者 刘威 韦慧玲 王金海 卢清华 骆少明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5期20-39,共20页
[目的/意义]采摘机器人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感知、规划、控制相关基础方法理论目前已有系统化研究。然而,构建具备全果园“感知-移动-采摘”一体化作业能力的实用型采摘系统仍面临诸多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调研并报道了本领域... [目的/意义]采摘机器人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感知、规划、控制相关基础方法理论目前已有系统化研究。然而,构建具备全果园“感知-移动-采摘”一体化作业能力的实用型采摘系统仍面临诸多挑战。针对该问题,本文调研并报道了本领域近期案例,将全果园自主作业的关键技术划分为局部目标感知、全局地图构建和自主作业行为规划三个子问题并进行综述。[进展]首先回顾了近距离、局部范围内水果目标的精细视觉感知方法,包括基于低级特征融合、高级特征学习、RGB-D信息融合,以及多视角信息融合的4种方法;介绍与分析了全局尺度下的果园地图构建与大规模场景视觉感知案例;在感知的基础上,调研分析采摘机器人自主作业行为规划方法,包括底盘移动路径规划、机械臂视点规划与避障路径规划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最后对采摘机器人自主作业系统构建案例进行报道与分析。[结论/展望]感知、移动、采摘模块的高效协同是实现采摘机器人从基础功能样机进一步迈向实用型机器的关键,已有的视觉感知、规划与控制算法的鲁棒性与稳定性均需增强,协同程度需进一步提高。此外,提及了采摘机器人应用的几个开放性研究问题,并描述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自主作业 局部感知 全局建图 行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动态再结晶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黎小辉 黎子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7-2558,共12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金属材料动态再结晶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加工参数(温度、应变速率等)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程度,并对比多种输出变量(应力−应变曲线、再结晶体积分数等)在判定动态再结晶机制中的作用,构建了一套基...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金属材料动态再结晶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加工参数(温度、应变速率等)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程度,并对比多种输出变量(应力−应变曲线、再结晶体积分数等)在判定动态再结晶机制中的作用,构建了一套基于网络输入输出特征的筛选准则。本文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原始数据的预处理、超参数的整定以及评估指标的选择。最后,在总结当前人工神经网络在动态再结晶机制预测领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探索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动态再结晶 热变形 BP人工神经网络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三种冷却结构性能比较
16
作者 吕玉妹 王建华 +3 位作者 伍楠 吴万范 贺菲 麻玉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160,共8页
面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严峻热环境,需要通过改进设计以提高气膜冷却性能。本文用数值方法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于传统气膜冷却的结构:(1)沿冷气通道增加气膜孔直径的改进型气膜冷却结构;(2)增加冷气冲击与对流换热的层板冷却结构;(3)... 面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严峻热环境,需要通过改进设计以提高气膜冷却性能。本文用数值方法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于传统气膜冷却的结构:(1)沿冷气通道增加气膜孔直径的改进型气膜冷却结构;(2)增加冷气冲击与对流换热的层板冷却结构;(3)增加多孔板的发散气膜组合冷却结构。通过机理实验数据验证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利用经过验证的模型和方法,在真实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工况下,数值分析三种结构的冷却机理。在不同冷气注射量下,比较三种冷却结构热端冷却效率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结果表明组合冷却结构最高冷却效率高出其他结构的28%。此外,分析热障涂层对三种结构综合冷却特性的贡献,结果表明层板结构冷却效率在大冷气量下高出其他结构的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烧室 气膜冷却 层板冷却 发散气膜组合冷却 冷却效率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激光熔覆涂层缺陷检测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儒森 吉小超 +6 位作者 张梦清 于鹤龙 尹艳丽 周俊 魏敏 史佩京 张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37,共26页
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分支,通过算法分析数据,从中发现规律和模式,进而做出预测和决策,近年来在激光熔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熔覆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缺陷严重影响熔覆层的质量与性能,熔覆质量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是激光熔覆... 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分支,通过算法分析数据,从中发现规律和模式,进而做出预测和决策,近年来在激光熔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熔覆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缺陷严重影响熔覆层的质量与性能,熔覆质量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是激光熔覆技术面临的最大挑战。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算法可用于激光熔覆过程监测与缺陷检测、反馈调控熔覆工艺、优化抑制熔覆缺陷,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激光熔覆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类型与成形机制,概述激光熔覆过程中产生的信号特征及其监测原理与手段,总结机器学习方法在激光熔覆过程中信号特征提取、缺陷分类识别与预测的研究进展,归纳缺陷检测的典型机器学习模型与算法。结果表明,机器学习算法可有效用于激光熔覆涂层缺陷检测,构建特征信号与涂层缺陷及熔覆工艺间的关系。目前研究采用的机器学习算法以监督学习算法为主,无监督和半监督学习算法对数据标注要求低,已在激光熔覆过程监测领域获得关注,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研究结果为机器学习方法在激光熔覆领域的研究指出了热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机器学习 缺陷检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静电纺丝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童俊 关竣荣 +2 位作者 王志锋 李伟 张海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176,共6页
回顾了熔体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述了熔体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及材料特性对纤维沉积特性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基于熔体微分静电纺丝、熔体静电纺丝直写和熔体同轴静电纺丝等技术制备纤维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相变储能、生物医疗、环保过滤、... 回顾了熔体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述了熔体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及材料特性对纤维沉积特性的影响。重点介绍了基于熔体微分静电纺丝、熔体静电纺丝直写和熔体同轴静电纺丝等技术制备纤维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相变储能、生物医疗、环保过滤、光/电子器件和非织造布领域的应用,阐述了熔体静电纺丝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熔体微分 熔体直写 熔体同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形试样形状和尺寸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钛合金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杰 刘川 +3 位作者 胡全栋 刘琦 李怀学 徐建成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94,共6页
以TC4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方法直接成形直径16 mm的柱状试样,平行段直径7 mm、夹持段直径16 mm的疲劳试样以及厚度分别为10,22 mm的板状试样等4种形状与尺寸的试样,采用轮廓法测试了试样的z向(成形方向)残余应力,分... 以TC4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方法直接成形直径16 mm的柱状试样,平行段直径7 mm、夹持段直径16 mm的疲劳试样以及厚度分别为10,22 mm的板状试样等4种形状与尺寸的试样,采用轮廓法测试了试样的z向(成形方向)残余应力,分析了试样形状和尺寸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LM成形试样内部残余应力为压应力,表层为拉应力,残余压应力分布形状与试样切割截面形状类似,分别呈近圆形和近矩形;与22 mm厚板状试样相比,10 mm厚板状试样厚度方向中心线上的内部压应力分布跨度及幅值低,宽度方向中心线上的内部压应力分布跨度不变,压应力峰值降低近1/2。SLM成形试样的内部压应力分布和幅值受试样形状和尺寸的影响较大,归因于不同形状和尺寸试样成形时的拘束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选区熔化 残余应力 钛合金 试样形状和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胸部X线摄片筛查肺部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俊良 刘欣 +3 位作者 林峙渊 龙显荣 江志航 霍颖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8-1559,共12页
肺部疾病种类多样、危害严重,早期发现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肺部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可能。笔者回顾了近5年的相关研究,重点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模型及其... 肺部疾病种类多样、危害严重,早期发现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肺部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可能。笔者回顾了近5年的相关研究,重点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模型及其混合架构在胸部X线摄片图像分析中的应用。同时,也分析了多模型集成学习策略和注意力机制在提高肺部疾病精准诊断中的潜力,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在胸部X线摄片筛查肺部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透视检查 神经网络(计算机)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