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条件分布域适应方法
1
作者 刘士亚 梁文生 +2 位作者 何俊 陈志文 戴磊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330,共8页
针对基于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域适应方法忽视两个域中类与类之间条件分布差异对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影响,而导致知识迁移精度低的问题。首先,以跨旋转机械的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条件分布域适应的故障诊断... 针对基于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域适应方法忽视两个域中类与类之间条件分布差异对域间分布差异度量的影响,而导致知识迁移精度低的问题。首先,以跨旋转机械的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自编码器的条件分布域适应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一种基于阈值局部子域相关性对齐的域间差异度量准则,并将该准则嵌入自编码器的输出层,以有效引导模型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伪标签将源域和目标域划分成多个子域进行域内细粒度对齐,并通过可靠性阈值对伪标签进行筛选,以提高域中类与类之间边界分布的可判别性;最后,采用三个轴承数据集进行跨机械的轴承故障迁移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适应 条件分布 自编码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热板热阻性能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黎小辉 邓凯江 +1 位作者 罗达强 张瑞坤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3期439-450,共12页
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其性能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推动了电子产品向微型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然而,微型化与高性能化通常伴随着热流密度的急剧增加,给散热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中,若电子产品产生的热量... 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其性能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推动了电子产品向微型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然而,微型化与高性能化通常伴随着热流密度的急剧增加,给散热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中,若电子产品产生的热量无法被及时有效地导出,不仅会显著降低其工作效能,极端情况下还会导致设备损坏。所以,高效散热技术成为了电子产品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近年来,均热板散热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解决微型化电子产品高效散热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深入剖析了均热板散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详尽阐述其结构、工作原理及传热效能,构建全面框架体系。热阻性能作为衡量均热板散热效率的核心指标,其计算方法的解析对于实现高散热效率至关重要。为全面理解并提升均热板的热阻性能,系统阐述了影响热阻性能的两大因素:一是组成成分,主要包括吸液芯、外壳材料与工质,其中吸液芯类型与性能的研究是分析的重点;二是均热板工作时的外部环境条件,如热源特性、倾角、冷却条件等。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均热板的热阻性能具有显著影响。最后,基于均热板的结构特性和技术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电子产品 散热技术 均热板 传热性能 热阻 吸液芯 工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增强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若梦 伍言龙 赵广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针对生物陶瓷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韧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字光处理技术和涂层工艺,制备了集高强度韧性一体化的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复合支架,并研究了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对复合支架抗压抗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针对生物陶瓷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重建中韧性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字光处理技术和涂层工艺,制备了集高强度韧性一体化的生物陶瓷β-磷酸三钙/聚己内酯复合支架,并研究了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对复合支架抗压抗弯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己内酯涂层可有效提高β-磷酸三钙陶瓷支架的力学性能,复合支架的强度和韧性均与聚己内酯涂层浓度呈正相关性;随着聚己内酯涂层浓度的提高,复合支架的可靠性显著提高,涂层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但不均匀现象也越明显;结合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评价发现,0.20 g/mL聚己内酯增强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的综合性能最佳。该研究可为制备满足骨生长到骨强化两阶段力学性能要求的复合支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段骨缺损 聚己内酯涂层 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三种冷却结构性能比较
4
作者 吕玉妹 王建华 +3 位作者 伍楠 吴万范 贺菲 麻玉龙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160,共8页
面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严峻热环境,需要通过改进设计以提高气膜冷却性能。本文用数值方法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于传统气膜冷却的结构:(1)沿冷气通道增加气膜孔直径的改进型气膜冷却结构;(2)增加冷气冲击与对流换热的层板冷却结构;(3)... 面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严峻热环境,需要通过改进设计以提高气膜冷却性能。本文用数值方法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于传统气膜冷却的结构:(1)沿冷气通道增加气膜孔直径的改进型气膜冷却结构;(2)增加冷气冲击与对流换热的层板冷却结构;(3)增加多孔板的发散气膜组合冷却结构。通过机理实验数据验证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利用经过验证的模型和方法,在真实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工况下,数值分析三种结构的冷却机理。在不同冷气注射量下,比较三种冷却结构热端冷却效率及温度分布的均匀性,结果表明组合冷却结构最高冷却效率高出其他结构的28%。此外,分析热障涂层对三种结构综合冷却特性的贡献,结果表明层板结构冷却效率在大冷气量下高出其他结构的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燃烧室 气膜冷却 层板冷却 发散气膜组合冷却 冷却效率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CLPER-DDPG的车辆纵向速度规划
5
作者 柳鹏 赵克刚 +1 位作者 梁志豪 叶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2-710,共9页
为了解决车辆纵向速度规划任务中规划器不易收敛以及在多场景之间切换时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多层感知机设计了车辆纵向速度规划器,构建了结合优先经验回放机制和课程学习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该文设计了仿真场景进行模型的训... 为了解决车辆纵向速度规划任务中规划器不易收敛以及在多场景之间切换时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多层感知机设计了车辆纵向速度规划器,构建了结合优先经验回放机制和课程学习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该文设计了仿真场景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结合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PER-DDPG)、结合优先经验回放机制和课程学习机制的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CLPER-DDPG)3种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并在园区内的真实道路上进行实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DDPG算法,CLPER-DDPG算法使规划器的收敛速度提高了56.45%,距离差均值降低了16.61%,速度差均值降低了15.25%,冲击度均值降低了18.96%。此外,当实验场景的环境气候和传感器硬件等参数发生改变时,模型能保证在安全的情况下完成纵向速度规划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纵向速度规划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 课程学习机制 优先经验回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并行混沌优化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横摆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肖祥慧 宋运豪 +1 位作者 史可 袁小芳 《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66-4174,共9页
横摆稳定性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DDEV)稳定性研究中的重要难题.为解决DDEV横摆稳定性结构复杂、强耦合等问题,基于DDEV轮毂电机的独立可控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并行混沌优化的DDEV横摆稳定性... 横摆稳定性是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Distributed Drive Electric Vehicle,DDEV)稳定性研究中的重要难题.为解决DDEV横摆稳定性结构复杂、强耦合等问题,基于DDEV轮毂电机的独立可控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并行混沌优化的DDEV横摆稳定性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由2个部分组成;上层控制器利用多目标优化策略,通过多目标并行混沌优化算法来计算DDEV维持横摆稳定所需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和期望滑移率;下层控制器为执行单元,根据上层控制器输出的最优期望变量,采用2个模糊控制器分别修正主动前轮转向角和分配驱/制动转矩,改善DDEV横摆稳定性.模型构建和仿真过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完成,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优化协调主动前轮转向角和驱/制动转矩,保证了DDEV横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多目标优化 模糊控制 分布式驱动 横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体系研究
7
作者 王瑞英 魏敏 +5 位作者 丁海林 韦敬 王灿洋 姚鹏宇 卢世东 刘国帅 《汽车零部件》 2025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成为推动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管理尤为重要。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研究发现,当前行业面临技术标准体系缺失、管...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成为推动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管理尤为重要。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分析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研究发现,当前行业面临技术标准体系缺失、管理体系不完善、社会认知度低等主要挑战。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包括再制造管理体系框架构建、逆向物流智能化升级、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和专业化人员培训机制完善等在内的系统优化策略。旨在为汽车行业再制造管理体系优化提供决策依据,推动循环经济价值链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物流 再制造管理体系 汽车零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