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演示室的建设规范与使用方法探讨
1
作者 郑坚强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4-78,共5页
根据笔者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调查研究,针对目前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现状,笔者认为除了进行中学地理教材改革以外,加快中学地理演示室的建设步伐,推行地理多媒体教学是进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
关键词 地理演示室 多媒体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地理教育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地理演示室建设之我见
2
作者 郑坚强 《地理教学》 1998年第5期16-18,共3页
目前找国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之关键是推行地理多媒体教学,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加强直观性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外... 目前找国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之关键是推行地理多媒体教学,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加强直观性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外.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教育,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建设地理演示室即是为了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 演示 地理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高教 教师 建设 推行 高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那曲地区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 被引量:75
3
作者 鄢燕 张建国 +2 位作者 张锦华 范建容 李辉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818-2823,共6页
矮嵩草草甸、藏北嵩草草甸及紫花针茅草原是那曲地区主要的草地类型,通过对其地下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地下/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及其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发现:(1)这三类植物群落的地下生物量表现为总的T字形趋势下的锯齿状分布,主要分布在0... 矮嵩草草甸、藏北嵩草草甸及紫花针茅草原是那曲地区主要的草地类型,通过对其地下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地下/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及其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发现:(1)这三类植物群落的地下生物量表现为总的T字形趋势下的锯齿状分布,主要分布在0~10cm的草皮层中,而且不同的退化草地,其地下的生物量也不同;(2)各群落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密切相关,相关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地下/地上生物量的比值越大,地上生物量就越高.地上生物量的变化不大,而地下生物量变化显著;(3)在高山草甸土中,矮嵩草草甸的地下生物量和土壤的有机质,全N,碱解N的含量及土壤的容重呈相关关系,而与其他的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4)各群落的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环境的关系是植物长期适宜高寒生境条件的结果和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生物量 地上生物量 高山草甸土 高寒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退化评价与监测技术路线的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孙武 李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对 90年代后期国内外土地退化评价与监测主要进展分析基础上 ,归纳出了绝对、相对和差异三种退化的评价思想 ;直接运用图象处理软件 ,通过监督非监督分类选择几个基于RS、GIS的指标 ,给定不同的权重综合地确定土地退化类型和程度的两... 在对 90年代后期国内外土地退化评价与监测主要进展分析基础上 ,归纳出了绝对、相对和差异三种退化的评价思想 ;直接运用图象处理软件 ,通过监督非监督分类选择几个基于RS、GIS的指标 ,给定不同的权重综合地确定土地退化类型和程度的两种技术监测路线。最后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以沙质荒漠化为例提出了在绝对退化思想指导下 ,通过确定土地退化生态基准的时空尺度 ,建立监测区内典型土地退化类型与程度的标准信息资源库 ,GIS数据与RS数据相融合的土地退化评价与监测的技术路线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退化 评价 监测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田—和田绿洲沉积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保生 David Dian ZHANG +8 位作者 周兴佳 朱峰 袁宝印 穆桂金 李森 阎满存 靳鹤龄 高全洲 孙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7-287,共1页
根据对塔里木盆地南缘于田——和田绿洲沉积物调查,14C年代测定及粒度和化学元素等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于田——和田绿洲沉积物主体主要是由3.32~6.64φ的风成沙尘物质即亚沙土和黄土堆积后又经过成土作用而成的类似于该地现代绿洲表土... 根据对塔里木盆地南缘于田——和田绿洲沉积物调查,14C年代测定及粒度和化学元素等分析结果,本文认为:于田——和田绿洲沉积物主体主要是由3.32~6.64φ的风成沙尘物质即亚沙土和黄土堆积后又经过成土作用而成的类似于该地现代绿洲表土(棕漠土)的一套“绿洲土”构成。以绿洲土为代表的于田——和田古代绿洲在 13000 a B P的晚近地质时期业已存在,在过去 13000 a的冷期时,该地以沙尘暴堆积为主,并在绿洲环境的成土作用下,发育成为砂质绿洲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和田 绿洲 沉积物 碳年代测定 粒度 成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伟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2-134,共3页
本文从资源、环境和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分析了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因素 ,指出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瓶颈资源 人口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新路径设想与华北的可持续发展
7
作者 黄伟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64,共4页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和南水北调的主要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华北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新路径方案及其合理的路线:引用清澈的黄河上游来水,减少水土流失的中游流水,补充严重缺水下游用水.从社会经济、生态环...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和南水北调的主要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华北缺水问题的南水北调新路径方案及其合理的路线:引用清澈的黄河上游来水,减少水土流失的中游流水,补充严重缺水下游用水.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区域发展等方面对南水北调新路径方案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华北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 调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