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生菌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育诚 吴灌原 +3 位作者 杨海冬 方一诺 陈志胜 詹小舒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1-2114,共14页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普及,细菌性疾病频发和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成为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探索绿色高效的“减抗替抗”养殖模式显得尤为迫切。益生菌作为一类能在...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养殖方式的普及,细菌性疾病频发和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已成为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探索绿色高效的“减抗替抗”养殖模式显得尤为迫切。益生菌作为一类能在宿主体内定植并产生有益影响的活体微生物,其在动物健康管理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益生菌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益生作用,包括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生成短链脂肪酸、竞争性抑制病原菌以及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有效减少养殖业对抗生素的依赖,有助于提升动物的健康水平,为解决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提供了理想的替代方案。然而,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益生菌的安全性、稳定性、市场监管的缺乏,以及菌株更新筛选的效率低下等问题。作者对目前常见的益生菌种类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并深入探讨了其作用机理。未来研究应聚焦于解决上述问题,以推动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的广泛应用。因此,益生菌在畜禽养殖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有望为解决抗生素滥用和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抗菌 免疫功能 畜禽养殖 工程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减排策略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佳纯 赖洁微 +4 位作者 闵力 李大刚 谭昇 巴桑珠扎 杨舒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1,共6页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其错综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在整个消化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通过一系列厌氧代谢途径对饲料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同时生成甲烷(CH_(4))。作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CH_(4)的产生不仅导致能量的损失,还会加剧全球... 瘤胃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其错综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在整个消化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通过一系列厌氧代谢途径对饲料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同时生成甲烷(CH_(4))。作为一种强效温室气体,CH_(4)的产生不仅导致能量的损失,还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因此,寻找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来抑制瘤胃CH_(4)排放对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及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瘤胃微生物和饲粮营养是影响反刍动物CH_(4)排放的两大因素。文章阐述了产甲烷菌、细菌、原生动物和厌氧真菌在瘤胃CH_(4)生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归纳总结了调整饲粮组成、添加化学抑制剂、植物性饲料添加剂和直接饲喂微生物等方法在降低CH_(4)排放方面的作用效果,为反刍动物CH_(4)减排策略的实施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瘤胃微生物 甲烷排放 营养调控 减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油茶籽提取的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梁莉雯 李军星 +5 位作者 袁秀芳 余斌 叶十一 徐丽华 苏菲 刘璨颖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51-2465,共15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抑菌效果,并解析其抑菌机制,为防控ETEC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评估所选取的猪源ETEC菌株对一系列抗生... 本研究旨在探索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的抑菌效果,并解析其抑菌机制,为防控ETEC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首先采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法,评估所选取的猪源ETEC菌株对一系列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利用96孔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及茶皂素对该ETEC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对比有无茶皂素处理条件下,该ETEC菌株的生长曲线变化、超微结构变化,以及胞内核酸、蛋白质和碱性磷酸酶等物质的泄漏情况,明确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ETEC的抑菌作用。此外,还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有无茶皂素处理条件下细菌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揭示茶皂素对该猪源ETEC的抑菌作用机制。此外,利用CCK-8方法评估茶皂素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猪源ETEC菌株对临床常用的14种抗生素中的9种具有耐药性,属于多重耐药菌株。而茶皂素的MIC为50 mg·mL^(-1),在1×MIC和2×MIC的浓度下,它对猪源多重耐药ETEC菌株展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能在12 h的作用时间内有效抑制该ETEC菌株的生长和繁殖。经过1×MIC和2×MIC浓度的茶皂素处理后,细菌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细菌细胞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导致细菌胞外的核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浓度在最初的2 h内显著性上升,并且在整个12 h的观察期内,这些物质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最终导致细菌的死亡。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经过茶皂素处理的ETEC菌株,在相对分子质量15~25 ku的蛋白质条带明显减少。转录组分析进一步揭示,茶皂素的抑菌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抑制脂多糖的生物合成、影响核糖体的功能以及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等相关通路。此外,研究还发现,在0.781~12.5μg·mL^(-1)的浓度,茶皂素对IPEC-J2细胞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特别地,在12.5μg·mL^(-1)的浓度下,茶皂素能显著提高IPEC-J2细胞在受到ETEC感染后的存活率。综上所述,茶皂素对猪源多重耐药性ETEC菌株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机制复杂且多层面。研究结果为茶皂素作为天然抑菌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多重耐药 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规模化鸽场后备种鸽群混合感染病例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晓华 陈晓冰 +3 位作者 邹悦 谷幸格 白银山 刘国乾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该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分析、细菌分离鉴定及病毒检测,对广东地区某规模化鸽场后备种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多病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患病鸽群主要感染新城疫病毒(NDV)、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和... 该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分析、细菌分离鉴定及病毒检测,对广东地区某规模化鸽场后备种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多病原体感染及药物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患病鸽群主要感染新城疫病毒(NDV)、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和鸽圆环病毒(PiCV),并伴随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药敏试验表明,病原菌对庆大霉素高度敏感。研究发现,PiCV感染可能增强了鸽群对H9N2亚型禽流感的易感性,并在混合感染中起关键作用。该研究为揭示免疫力低下条件下鸽群混合感染机制提供了临床依据,并对鸽病综合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备种鸽 NDV H9N2 Pi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远麻鸡公鸡慢羽亚型羽毛成熟性的研究
5
作者 陈善婷 李庆山 +4 位作者 韦金兑 景栋林 陈小甜 于辉 李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5,共5页
为研究不同慢羽基因型和不同慢羽亚型对羽毛成熟性的影响,试验以1~11周龄清远麻鸡慢羽公鸡(基因型为Z^(K)Z^(K),简写为Ho)以及天农麻鸡商品代慢羽公鸡(基因型为Z^(K)Z^(k),简写为He)主翼羽为研究对象,量化各亚型不同周龄羽毛成熟性的数... 为研究不同慢羽基因型和不同慢羽亚型对羽毛成熟性的影响,试验以1~11周龄清远麻鸡慢羽公鸡(基因型为Z^(K)Z^(K),简写为Ho)以及天农麻鸡商品代慢羽公鸡(基因型为Z^(K)Z^(k),简写为He)主翼羽为研究对象,量化各亚型不同周龄羽毛成熟性的数量,观测主翼羽首次换羽周龄,首次比较不同纯合子和杂合子基因型对主翼羽羽毛成熟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天农麻鸡商品代慢羽公鸡主翼羽通管数和换羽时间均优于清远麻鸡慢羽公鸡;相对于未出型(L5和L6),等长型(L2)和倒长型(L4)的羽毛成熟性优,首次换羽时间较早。研究表明,纯系选育中可以优先选择等长型L2和倒长型L4等羽毛成熟性较好的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鸡 慢羽亚型 基因型 羽毛成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远麻鸡单冠的冠齿数分布及其与生长性能的相关分析
6
作者 程永豪 韦金兑 +3 位作者 姚尧 张正芬 于辉 李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了更好摸清保种群和选育群中清远麻鸡单冠的冠齿数的变异与分布,文章对清远麻鸡保种群、选育群中的快羽系以及慢羽系分别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探讨了慢羽系单冠不同冠齿数比较差异,以及冠齿数与不同日龄的体重(42、70、105)、体尺(冠高... 为了更好摸清保种群和选育群中清远麻鸡单冠的冠齿数的变异与分布,文章对清远麻鸡保种群、选育群中的快羽系以及慢羽系分别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探讨了慢羽系单冠不同冠齿数比较差异,以及冠齿数与不同日龄的体重(42、70、105)、体尺(冠高、胫长和胫围)等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清远麻鸡各品系的大冠齿数均以5齿为主,总冠齿数均以5、6和7齿为主,其中清远麻公鸡总冠齿数都大于4齿。大冠齿数和总冠齿数对清远麻公鸡各阶段体重和体尺均无影响和相关,大冠齿数≥6和总冠齿数为7的清远麻母鸡生长性能较好。在不同冠齿数相关性中,清远麻慢羽系母鸡的大冠齿数与42日龄体重极显著弱正相关(r=0.161,P<0.01),初步表明单冠中的大冠齿数可以对清远麻慢羽系母鸡早期的42日龄体重进行辅助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远麻鸡 单冠 冠齿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x2基因的细粒棘球绦虫RPA-CRISPR/Cas12a检测方法的建立
7
作者 周愉乐 唐文强 +5 位作者 李鑫 石斌 赵霞玲 马艳 炊文婷 黄福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613,共8页
为建立灵敏、特异的细粒棘球绦虫即时核酸检测方法,本研究结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和CRISPR/Cas12a系统,以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2(cox2)基因为靶标,设计5条RPA正向引物和5条反向引物,并根据确定的原间隔相邻基序... 为建立灵敏、特异的细粒棘球绦虫即时核酸检测方法,本研究结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和CRISPR/Cas12a系统,以细粒棘球绦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2(cox2)基因为靶标,设计5条RPA正向引物和5条反向引物,并根据确定的原间隔相邻基序(PAM)设计合成7条CRISPR RNA(crRNA:cox2-1/2/3/4/5/6/7),初步建立了细粒棘球绦虫RPA-CRISPR/Cas12a单管检测方法,并通过荧光结果筛选出最佳RPA扩增引物及最佳crRNA。利用建立的方法分别检测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带状泡尾绦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和肝片吸虫共7种寄生虫DNA,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可特异性检测细粒棘球绦虫DNA,其他寄生虫D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且可在20 min内得到检测结果;将重组质粒标准品稀释至1000拷贝/μL、500拷贝/μL、100拷贝/μL、50拷贝/μL、10拷贝/μL、1拷贝/μL,分别作为模板经建立的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可达50拷贝/μL;以检测限浓度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采用所建立的方法于不同时间检测,每次做两组平行对照,共做3次,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6组试验的荧光值差异较小。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对62份临床犬粪便样品检测,结果显示细粒棘球绦虫的阳性率约为0.16%(1/62),与qPCR的检测结果相符。本研究建立了RPA-CRISPR/Cas12a单管检测方法,并对次优PAM和次优结构的crRNA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完成特异、灵敏地检测,有望成为细粒棘球绦虫终末宿主现场筛查的新型替代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核酸扩增检测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 CRISPR/Cas12a crRNA cox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欧建存 黄健 +5 位作者 丘婷 岑明珠 郑朝军 王文河 黄威龙 张辉华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9-101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母鸡960只,按照体重无差异原则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1~3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母鸡960只,按照体重无差异原则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蛋白质水平为21%),3个试验组(A、B、C组)分别饲喂较基础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2%、3%的试验饲粮(蛋白质水平为分别为20%、19%、18%)。试验饲粮通过添加晶体氨基酸保持与基础饲粮一致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缬氨酸比值。试验期为30 d。结果显示:1)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C组清远麻鸡30日龄的粗蛋白质、粗灰分及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A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的十二指肠绒隐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清远麻鸡1~30日龄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或2%并平衡必需氨基酸,可显著改善清远麻鸡30日龄十二指肠组织形态;饲粮蛋白质水平降低3%并平衡必需氨基酸,可显著改善清远麻鸡30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形态,并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粗灰分及磷的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饲粮 必需氨基酸平衡 清远麻鸡 生长性能 肠道组织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构建和优化早期体尺性状对成年母鸡腹脂沉积的预测模型
9
作者 杨苗苗 谢莉 +6 位作者 简宝怡 罗超维 谢卓君 朱飘 周天日 李华 向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8-558,共11页
为探究活体、无创、简单、高效的母鸡腹脂沉积性状测定和选育技术方法,本研究以清远麻鸡为研究对象,将多体尺性状选择法与8种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分别构建不同日龄体尺性状对母鸡腹脂含量的回归预测模型和分类预测模型。利用58~136日龄... 为探究活体、无创、简单、高效的母鸡腹脂沉积性状测定和选育技术方法,本研究以清远麻鸡为研究对象,将多体尺性状选择法与8种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分别构建不同日龄体尺性状对母鸡腹脂含量的回归预测模型和分类预测模型。利用58~136日龄间各个日龄的多个早期体尺性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体尺测定日龄对预测成年清远麻母鸡腹脂含量的准确性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进行回归预测时,RF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拟合效果R 2为0.821~0.861,预测误差MAE为6.32~7.27;进行分类预测时,Bagging模型在二分类、三分类中均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二分类准确度ACC可达94.54%~100%,三分类准确度ACC可达99.58%~100%。本研究基于机器学习建立并优化了优质鸡腹脂沉积活体预测模型,能够为优质鸡腹脂早期活体选育等奠定技术基础,也为腹脂含量预测模型构建的相关技术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脂沉积 早期体尺性状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西药联用的体外抑菌试验
10
作者 杨映 黄静 +4 位作者 黄宇帆 黄春杏 黎建兴 赖明建 于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6,共8页
为了筛选出对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中西药联用配伍组合,试验采用细菌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与回归感染试验对黄颡鱼源的病原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为维氏气单胞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等方法测定中草药与中草药配伍最... 为了筛选出对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中西药联用配伍组合,试验采用细菌形态学观察、16S rDNA序列与回归感染试验对黄颡鱼源的病原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为维氏气单胞菌。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等方法测定中草药与中草药配伍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根据抑菌活性强弱进行筛选,对中草药与抗生素分别联用的抑菌浓度(FIC)指数进行研究,判定药物抑菌活性及中草药与抗生素联用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中草药与抗生素对维氏气单胞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活性。在抗生素中,病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麦迪霉素、林可霉素展现出显著的耐药性;在中草药中,黄连、五倍子抑菌效果最佳;在16种中草药与抗生素联用的组合中,四环素与黄连联用,多黏菌素B与黄连、石榴皮、五倍子联用,头孢他啶分别与五倍子、石榴皮联用,均表现出相加作用。四环素与黄芩、石榴皮联用,恩诺沙星与石榴皮、五倍子联用均表现出协同作用,其他组合均表现为无关作用与颉颃作用。综上研究表明,恩诺沙星与石榴皮、五倍子,四环素与黄芩、石榴皮联用的组合对黄颡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具有较好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抗生素 抑菌试验 维氏气单胞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a-miR-27b-3p在鸡脂肪代谢相关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关键靶基因的筛选
11
作者 杨苗苗 李瑞瑞 +3 位作者 吴香君 张耿铭 黄华云 向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解gga-miR-27b-3p在鸡脂肪沉积中的作用,试验以矮小品系S3和隐性白羽肉鸡为试验素材,荧光定量PCR检测gga-miR-27b-3p在腹脂、肝脏及脂肪细胞中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关键靶基因。结果显示:(1)gga-miR-27b-3p在腹脂、肝脏及... 为了解gga-miR-27b-3p在鸡脂肪沉积中的作用,试验以矮小品系S3和隐性白羽肉鸡为试验素材,荧光定量PCR检测gga-miR-27b-3p在腹脂、肝脏及脂肪细胞中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关键靶基因。结果显示:(1)gga-miR-27b-3p在腹脂、肝脏及脂肪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存在显著的组织和品种差异性(P<0.05)。在腹脂上,gga-miR-27b-3p在0周龄表达有品种差异(P<0.01),S3系在0周龄时显著高于14周龄(P<0.05)和16周龄(P<0.01),隐性白羽肉鸡在0周龄时极显著高于其他周龄(P<0.01);在肝脏上,gga-miR-27b-3p在16周龄有品种差异(P<0.01),S3系在16周龄显著高于其他周龄(P<0.01),隐性白羽肉鸡在16周龄显著高于0周龄(P<0.01)和8周龄(P<0.05)。(2)gga-miR-27b-3p腹脂脂肪细胞分化1 d的表达显著低于分化4 d和6 d(P<0.05);(3)KEGG及蛋白互作分析揭示GRB2、PIK3R3、PDGFRA、ERBB4、MET、KRAS和HGF是gga-miR-27b-3p的潜在靶基因,其中GRB2和PIK3R3尤为关键。Q-PCR结果表明,GRB2基因在腹脂脂肪细胞增殖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分化期(P<0.01),PIK3R3基因在分化1 d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分化4 d和6 d(P<0.01)。综上所述,gga-miR-27b-3p的表达存在显著的品种和组织差异,并可能是通过靶向GRB2和PIK3R3影响脂肪沉积,结果为深入探讨gga-miR-27b-3p的功能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a-miR-27b-3p 脂肪沉积 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缅因猫中耳炎继发鼓泡积脓的诊断与治疗
12
作者 修艺馨 万鹏菲 +1 位作者 周孝琼 王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96-99,共4页
猫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但容易复发,对猫的日常生活影响十分严重。该文报道一例由双侧中耳炎引起猫鼓泡积脓,通过血常规、fSAA、DR、CT等检查,确诊为双侧中耳炎伴随鼓泡积脓。经过腹侧鼓泡切开术取出鼓... 猫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低,但容易复发,对猫的日常生活影响十分严重。该文报道一例由双侧中耳炎引起猫鼓泡积脓,通过血常规、fSAA、DR、CT等检查,确诊为双侧中耳炎伴随鼓泡积脓。经过腹侧鼓泡切开术取出鼓泡内的积脓后,采用基础补液、抗菌消炎和补充营养等疗法,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且歪头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因猫 中耳炎 鼓泡积脓 腹侧鼓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姜超微粉质量控制研究
13
作者 王晓华 张艳玲 +2 位作者 马霞 郭振环 何永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0-36,F0002,共8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榴姜(石榴皮-干姜)超微粉的质量控制标准。将石榴皮与干姜按照1∶1的比例混合并制成超微粉,以激光粒度分析法测定榴姜超微粉粒径;采用显微鉴别法观察榴姜超微粉的显微特征;以薄层色谱分析法对干姜、石榴皮进行定性鉴别;... 本研究旨在建立榴姜(石榴皮-干姜)超微粉的质量控制标准。将石榴皮与干姜按照1∶1的比例混合并制成超微粉,以激光粒度分析法测定榴姜超微粉粒径;采用显微鉴别法观察榴姜超微粉的显微特征;以薄层色谱分析法对干姜、石榴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鞣花酸、6-姜辣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榴姜超微粉粒径均小于48µm;显微镜下未见明显纤维结构;薄层色谱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在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鞣花酸和6-姜辣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阴性样品无干扰,两者线性关系系数R^(2)≥0.999,精密度、重复性、系统耐受性、稳定性及含量测定RSD均小于2%,鞣花酸和6-姜辣素平均回收率均高于95%。对10批样品检测后,规定每1g榴姜超微粉中鞣花酸、6-姜辣素含量分别不得低于1.44mg、0.62mg。本试验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易于操作,可用于榴姜超微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干姜 超微粉 鞣花酸 6-姜辣素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型和新型鹅呼肠孤病毒的双重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14
作者 尹政浩 魏无缺 +5 位作者 梁昭平 李雨泽 徐杭 陆泳锟 梅堃 黄淑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鹅呼肠孤病毒(Goose reovirus, GRV)包括经典型(GRV)和新型鹅呼肠孤病毒(Novel Goose reovirus, NGRV),两者在流行病学特征和病毒基因序列上存在差异。目前针对这两种类型病毒的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尚未完善,使得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变... 鹅呼肠孤病毒(Goose reovirus, GRV)包括经典型(GRV)和新型鹅呼肠孤病毒(Novel Goose reovirus, NGRV),两者在流行病学特征和病毒基因序列上存在差异。目前针对这两种类型病毒的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尚未完善,使得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变得十分困难。为了区分GRV和NGRV,建立了一种基于染料法(SYBR Green I)的双重RT-q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通过熔解曲线可区分GRV(79.5℃)和NGRV(86.5℃),对常见的水禽流行疫病均未出现扩增,最低检出为6.466×10^(1)拷贝/μLGRV和4.979×10^(1)拷贝/μLNGRV,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0.55%。结果表明,这个研究所建立基于染料法的双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感染鹅群中不同型的GRV,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和有效防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呼肠孤病毒 GRV和NGRV 染料法 RT-qRCR 熔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雷兴芬 李舜 +3 位作者 黄云飞 李亚娟 孙芹芹 付强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05-4514,共10页
细菌感染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它通过破坏或利用自噬毒力蛋白或相关分子逃避自噬,影响多种器官和组织,对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细菌具有血... 细菌感染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它通过破坏或利用自噬毒力蛋白或相关分子逃避自噬,影响多种器官和组织,对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细菌具有血清型多样、耐药性高且在自然界中的存活时间长等特点,这使得其防治工作变得尤为复杂。细菌感染涉及多个通路,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代谢、核酸合成、毒素及毒力因子、免疫调控、炎症与免疫病理机制等方面,同时自噬与各机制密切相关,因此细菌感染与自噬的研究逐渐成为当前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热点之一。自噬在宿主防御细菌感染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细菌也可能通过干扰自噬通路逃逸宿主免疫清除。因此,深入解析细菌与自噬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探寻新的自噬调控靶点,对于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案具体重要意义。笔者总结了自噬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就宿主细胞如何通过自噬机制逃避机体细菌感染展开论述,以期为靶向自噬治疗细菌感染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自噬 自噬体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湿利肺消毒散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探究
16
作者 杨帆 周俊 +4 位作者 李绮婷 林巧儿 梁维佳 蔡仕楷 覃丽梅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1-490,共10页
[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制剂除湿利肺消毒散(简称XDS)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试验鸡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25枚9日龄SPF鸡胚随机分为5组,经尿囊腔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XDS(1.33、0.665、0.332、0.166、0 g/0.1 mL)与IBV病毒... [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制剂除湿利肺消毒散(简称XDS)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试验鸡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25枚9日龄SPF鸡胚随机分为5组,经尿囊腔分别接种不同剂量的XDS(1.33、0.665、0.332、0.166、0 g/0.1 mL)与IBV病毒液(10~3 EID_(50))混合液,对照组使用无菌PBS代替XDS。37℃孵育36 h,收集尿囊液用于病毒定量。将60只试验鸡随机分为预防组、治疗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前3组试验鸡在15日龄通过滴鼻点眼接种0.1 mL 10~5 EID_(50)/0.1 mL的IBV(gx2021/12-z株),对照组以相同的方式接种同体积无菌PBS。预防组鸡自12日龄通过饮水以含XDS生药量2.66 g/(d·只)给药3 d,治疗组鸡自感染后1 d以相同途径和剂量给药5 d,对照组和模型组鸡不给药。试验期间监测试验鸡死亡率、体重增长情况及临床症状,并在感染后3、7、14 d采集各组鸡肾脏及气管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组织后,用于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鸡气管中免疫相关基因(Toll样受体7(TLR7)、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α-干扰素(IFN-α)和IFN-β)、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8)的表达水平及气管和肾脏的病毒载量。[结果]给药浓度0.332、0.665和1.33 g/0.1 mL组鸡胚尿囊液病毒载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病毒载量随给药剂量增大而降低。预防组和治疗组鸡全部存活,而模型组鸡死亡率为20%。在临床症状方面,与模型组相比,预防组及治疗组中XDS可有效缓解IBV感染导致鸡的气管啰音、张口呼吸等临床症状;在感染后14 d,模型组鸡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各组鸡体重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IBV感染后7 d模型组鸡气管纤毛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而治疗组鸡气管黏膜层完整性较好;IBV感染后14 d模型组鸡肾小管结构破坏,而治疗组鸡肾脏未见明显病理改变,预防组气管及肾脏损伤程度介于模型组和治疗组之间。在病毒载量方面,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预防组鸡气管及肾脏的病毒载量在感染后3和14 d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鸡气管及肾脏的病毒载量在观察期内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预防组和治疗组鸡气管免疫相关基因TLR7、IFN-α表达水平在感染后3 d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IBV感染后7 d,预防组鸡气管TLR7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鸡气管基因TLR7、IRF7、IFN-α、IFN-β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在IBV感染后3和7 d预防组和治疗组鸡气管TNF-α、IL-1β、IL-6、IL-12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除湿利肺消毒散可有效缓解IBV感染鸡的临床症状,促进鸡体重增长,降低感染鸡气管及肾脏病毒载量并减轻组织病理损伤,维持鸡体内的免疫稳态,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除湿利肺消毒散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子宫蓄脓的诊治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坚仪 龙伦詹 +2 位作者 李欣然 黄飞翔 黄云飞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1期226-227,共2页
犬子宫蓄脓(Canine pyometra)是犬类发病率最高的生殖疾病之一,特征为在子宫内积聚脓性渗出物,类型分为子宫颈开放型和闭锁型,主要病因为激素失调和细菌感染。本文对3例患犬进行病史调查,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C-反应蛋白(CRP)和B超等... 犬子宫蓄脓(Canine pyometra)是犬类发病率最高的生殖疾病之一,特征为在子宫内积聚脓性渗出物,类型分为子宫颈开放型和闭锁型,主要病因为激素失调和细菌感染。本文对3例患犬进行病史调查,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C-反应蛋白(CRP)和B超等检查;经综合分析后确诊3例患犬均为犬子宫蓄脓,其中2例为子宫颈开放型,其余1例为子宫颈闭锁型;患犬均采用卵巢子宫摘除术治疗,均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子宫蓄脓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对91~12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黄健 欧建存 +5 位作者 郑朝军 郑可茹 张梦豫 陈杰 张辉华 龙丽娜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38-524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91~12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91~120日龄清远麻鸡饲粮适宜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本试验采用3×3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高(13.21 MJ/kg)、中(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对91~12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91~120日龄清远麻鸡饲粮适宜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本试验采用3×3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置高(13.21 MJ/kg)、中(12.70 MJ/kg)、低(12.19 MJ/kg)3种代谢能水平和高(15.50%)、中(14.50%)、低(13.50%) 3种粗蛋白质水平,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选取91日龄健康的清远麻母鸡2 160只,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1)高能量组平均末重显著高于中能量组(P <0.05),高能量组料重比显著低于中、低能量组(P<0.05),低能量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中、高能量组(P<0.05)。低蛋白质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中、高蛋白质组(P<0.05),高蛋白质组料重比显著低于中、低蛋白质组(P<0.05)。2)饲粮代谢能水平显著影响腹脂率(P<0.05)。腹脂率随着饲粮代谢能水平升高而升高,且高能量组显著高于低、中能量组(P<0.05)。3)饲粮代谢能与粗蛋白质水平的互作效应对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同时饲粮代谢能水平也显著影响血清中总蛋白含量(P<0.05),表现为中能量组显著低于低能量组(P <0.05)。本试验条件下,根据试验数据建立的91~120日龄清远麻鸡代谢能和粗蛋白质需要模型分别为ME_(i)=3.435 2×BW^(0.75)+18.027×ADG和CP_(i)=0.042 6×BW^(0.75)+0.120 7×ADG(ME_(i)表示代谢能需要;CP_(i)表示粗蛋白质需要;BW^(0.75)表示代谢体重;ADG表示平均日增重),利用模型得出91~120日龄清远麻鸡饲粮适宜代谢能水平为12.75 MJ/kg、粗蛋白质水平为1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能 粗蛋白质 清远麻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必需氨基酸平衡低蛋白质饲粮对31~6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养分消化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19
作者 欧建存 黄健 +5 位作者 丘婷 岑明珠 郑朝军 王文河 黄威龙 张辉华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12,共11页
【目的】研究7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平衡低蛋白质饲粮对31~6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及消化功能的影响,探讨低蛋白质饲粮在清远麻鸡上的应用。【方法】选取3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960只(母),... 【目的】研究7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平衡低蛋白质饲粮对31~60日龄清远麻鸡生长及消化功能的影响,探讨低蛋白质饲粮在清远麻鸡上的应用。【方法】选取31日龄健康清远麻鸡960只(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鸡饲喂基础饲粮(CON,粗蛋白质水平为17.5%),试验组鸡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6.5%(A组)、15.5%(B组)和14.5%(C组)的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水平同对照组),试验期为30 d。60日龄时称重、采血、屠宰取样,测定清远麻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肠道组织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试验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B组鸡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③对于十二指肠,3个试验组鸡隐窝深度均显著升高(P<0.05),A和B组鸡绒隐比均显著降低(P<0.05);对于空肠,C组鸡绒毛高度显著升高(P<0.05),B组鸡隐窝深度显著升高(P<0.05),绒隐比显著降低(P<0.05);对于回肠,A组鸡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平衡7种必需氨基酸的条件下,饲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至16.5%、15.5%、14.5%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清远麻鸡肠道组织形态的发育,但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等指标无明显负面影响。综合考虑,清远麻鸡氨基酸平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以15.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质饲粮 氨基酸平衡饲粮 清远麻鸡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羽病病毒非结构蛋白的作用及其机制
20
作者 黄俊杰 张苗苗 +7 位作者 赵登率 李平 张远航 赵孟孟 覃丽梅 陈胜锋 高寒 张克山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3,共7页
赤羽病毒也称阿卡斑病毒(AKAV),主要引起以牛羊流产、早产、死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A-H syndrome)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非结构蛋白NSs和NSm在病毒的复制、致病性和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非结构蛋... 赤羽病毒也称阿卡斑病毒(AKAV),主要引起以牛羊流产、早产、死胎、新生胎儿发生关节弯曲-积水性无脑综合征(A-H syndrome)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非结构蛋白NSs和NSm在病毒的复制、致病性和免疫逃逸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非结构蛋白NSs和NSm在AKAV中的功能和特点,对AKAV复制和进化的影响,以及引发的宿主细胞免疫反应,以期为深入了解AKAV非结构蛋白的致病机制,设计有效疫苗和免疫防控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羽病病毒 非结构蛋白 功能 免疫逃逸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