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层状材料MXene的制备及其在表面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康兵 王圣元 +3 位作者 李蒙倩 姜春敏 梁爽 安浩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阐述了MXene的组成和分类,详细描述了MXene的制备方法,分析了MXene化学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其在传感器、水处理、金属防腐、电磁屏蔽等表面涂层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对MXene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表面涂层应用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阐述了MXene的组成和分类,详细描述了MXene的制备方法,分析了MXene化学结构对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其在传感器、水处理、金属防腐、电磁屏蔽等表面涂层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对MXene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表面涂层应用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指出MXene的无毒或低毒刻蚀、高效插层剥离以及端基官能团调控等是MXene材料在制备环节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提升与其他材料的界面作用力则是MXene在应用领域亟需优化的设计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MXene 制备方法 表面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聚氯乙烯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敢 黄李纲 +5 位作者 杜元开 徐焕辉 朱雯雯 游峰 姚楚 江学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共6页
聚氯乙烯(PVC)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它也存在增塑剂迁移和生物相容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医用PVC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几种新型环保增塑剂(环氧植物油、柠檬酸酯、环己... 聚氯乙烯(PVC)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但它也存在增塑剂迁移和生物相容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医用PVC材料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几种新型环保增塑剂(环氧植物油、柠檬酸酯、环己二羧酸酯、聚酯、偏苯三酸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PVC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如表面涂层,表面交联和表面接枝。同时,也介绍了几种医用PVC材料替代聚合物(聚氨酯、聚硅氧烷、聚烯烃)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增塑剂 改性 医疗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玻璃微珠填充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吸声性能与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伟程 胡祥 +4 位作者 罗鸿兴 金卉 游峰 江学良 姚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5,共8页
以聚氨酯(PU)为基体、磷酸三甲酚酯(TCP)为增塑剂、中空玻璃微珠(HGB)和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软质PU/TCP、PU/TCP/HGB、PU/TCP/HGB/AC材料,研究了增塑剂TCP、填料HGB和AC发泡剂的含量对PU材料的吸声性能... 以聚氨酯(PU)为基体、磷酸三甲酚酯(TCP)为增塑剂、中空玻璃微珠(HGB)和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软质PU/TCP、PU/TCP/HGB、PU/TCP/HGB/AC材料,研究了增塑剂TCP、填料HGB和AC发泡剂的含量对PU材料的吸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塑剂TCP、填料HGB和AC发泡剂的加入显著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当TCP含量为25%(质量分数,下同)、HGB含量为10%、AC含量为2%时,材料的吸声性能最佳,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29,且频率为1 714 Hz时吸声系数最大,为0.55;以半峰宽衡量材料的吸声频率宽度,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塑剂TCP、填料HGB和AC发泡剂对半峰宽的长度分别有减少、增加的作用,为制备轻质宽频吸声材料提供了实验依据;对PU/TCP、PU/TCP/HGB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选用25%TCP和10%HGB配比对材料整体性能调控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微珠 吸声系数 半峰宽 聚氨酯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声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霍又嘉 朱雯雯 +5 位作者 潘博坤 徐焕辉 刘杨 游峰 江学良 刘仿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39,99,共6页
为了制备高降噪材料,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添加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硅藻土、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等填料,并利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硅藻土/AC/PVC和硅藻土/AC/ABS-PVC复合材料。研究了ABS和AC发泡剂的加入对硅藻... 为了制备高降噪材料,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添加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硅藻土、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等填料,并利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硅藻土/AC/PVC和硅藻土/AC/ABS-PVC复合材料。研究了ABS和AC发泡剂的加入对硅藻土/PVC复合材料的吸声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在PVC基体中的ABS起弹性体的作用,并增加体系的阻尼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当AC发泡剂质量分数为1.0%时,硅藻土/AC/ABS-PVC复合材料的发泡效果最佳。并且这种体系具有最佳吸声效果,在6300 Hz处吸声系数可达0.86,平均吸声系数为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声学性能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晶须改性聚乙烯/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兆阳 唐敢 +4 位作者 柯雪 王鑫 江学良 刘仿军 游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0,共6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硫酸钙晶须(CSW)进行化学改性制备GMA接枝的CSW(G-CSW),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和热失重分析仪(TG)对G-CSW的化学结构和GMA负载量进行表征;将改性前后的硫酸钙晶须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和聚酰胺6(PA6...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硫酸钙晶须(CSW)进行化学改性制备GMA接枝的CSW(G-CSW),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和热失重分析仪(TG)对G-CSW的化学结构和GMA负载量进行表征;将改性前后的硫酸钙晶须和高密度聚乙烯(PE-HD)和聚酰胺6(PA6)熔融共混以制备PE-HD/PA6/CSW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TG和万能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具有桥接结构的PE-HD/PA6/G-CSW复合材料有更好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由于CSW的长度大于PA6的直径,CSW在复合材料中穿过PA6相并插入PE-HD相中,形成桥接结构;G-CSW在复合材料结晶过程中有异相成核作用,有助于PA6的结晶过程,提高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晶须 改性 高密度聚乙烯 聚酰胺6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聚氯乙烯层状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雯雯 霍又嘉 +4 位作者 潘博坤 徐焕辉 刘仿军 游峰 江学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7-111,共5页
向极性聚氯乙烯(PVC)基体中引入改性氧化石墨烯(GO),通过溶液法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改善了GO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利用材料结构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氯乙烯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GO的含量及层状结构对聚氯乙烯基... 向极性聚氯乙烯(PVC)基体中引入改性氧化石墨烯(GO),通过溶液法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改善了GO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利用材料结构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氯乙烯层状复合材料。研究了GO的含量及层状结构对聚氯乙烯基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增加了体系的模量和动态力学性能,层状结构具有多种声学性能,能有效提升体系的隔声性能。当GO质量分数为1.5%时,GO/PVC复合材料在2000 Hz处隔声量可达51.52 dB,在1000~6300 Hz范围内平均隔声量为39.33 dB,而GO/PVC层状复合材料在1120 Hz处隔声量可达56.55 dB,在1000~6300 Hz范围内平均隔声量为45.1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氯乙烯 隔声性能 层状结构 动态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声材料制备、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杨 霍又嘉 +4 位作者 杜元开 胡祥 张伟程 赵培 游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73-2079,共7页
近年来,吸声材料的发展突飞猛进,在交通建筑等邻域应用广泛。综述了吸声材料的特点和研究进展,探讨了基本吸声原理。此外,从吸声材料的制备入手,着重介绍了多孔吸声材料、共振吸声材料和复合吸声材料各自的吸声特性及材料结构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吸声材料的发展突飞猛进,在交通建筑等邻域应用广泛。综述了吸声材料的特点和研究进展,探讨了基本吸声原理。此外,从吸声材料的制备入手,着重介绍了多孔吸声材料、共振吸声材料和复合吸声材料各自的吸声特性及材料结构的研究进展;如何利用材料内部结构的改善实现高效降噪是吸声材料科研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最后提出了如何将声学材料阻尼损耗因子和声学系数进行关联的问题。并由此关联性进行吸声性能研究,从而通过材料阻尼因子的设计来调控声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材料 高分子 吸声系数 损耗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收缩耐热耐油聚氯乙烯/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蔡梦莹 师雯 +4 位作者 张梓楠 朱雯雯 翁闯 耿飞 游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10-3114,3129,共6页
首先使用退火处理的方法使六方氮化硼(hBN)带上羟基,并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表面处理后的氮化硼(BN)。然后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出不同浓度的聚氯乙烯/氮化硼(PVC/BN)及聚氯乙烯/氮化硼/聚酰胺(PVC/BN/PA)复合材料。通过维卡软化点温... 首先使用退火处理的方法使六方氮化硼(hBN)带上羟基,并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表面处理后的氮化硼(BN)。然后用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出不同浓度的聚氯乙烯/氮化硼(PVC/BN)及聚氯乙烯/氮化硼/聚酰胺(PVC/BN/PA)复合材料。通过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游标卡尺、耐油性能测试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表明添加改性后BN粒子,可以使PVC和BN结合的更加紧密,复合体系的热学和耐油性能得到提高。同时添加BN含量为10%,PA6含量为25%(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和耐油性达到最佳,远好于PVC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氮化硼 聚酰胺 耐热性 耐油性 低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无铅压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超峰 龚文 +5 位作者 耿进锋 崔建业 秘立鹏 聂京凯 何强 黎家就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1,共10页
随着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温无铅压电材料的作用愈发重要。该文总结了具有高居里温度点无铅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钙钛矿型的BiFeO_(3)基和BiAlO_(3)基陶瓷、铋层状陶瓷、钙钛矿层状结... 随着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温无铅压电材料的作用愈发重要。该文总结了具有高居里温度点无铅压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钙钛矿型的BiFeO_(3)基和BiAlO_(3)基陶瓷、铋层状陶瓷、钙钛矿层状结构陶瓷以及铌酸锂、硅酸镓镧和硼酸氧钙稀土等压电单晶。最后总结了目前高温无铅压电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 高温压电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层薄膜技术提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介电储能密度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姬旭敏 孙滨洲 +1 位作者 李聪 胡澎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1-187,共7页
静电电容器是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电介质材料组成,其能够储存的能量密度取决于电介质材料的介电性能。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由于超高的击穿强度、易加工且成本低廉已经被广泛应用,但较低的介电常数限制了其能量密度的... 静电电容器是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电介质材料组成,其能够储存的能量密度取决于电介质材料的介电性能。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由于超高的击穿强度、易加工且成本低廉已经被广泛应用,但较低的介电常数限制了其能量密度的提升。向传统的单层聚合物薄膜中引入高介电常数的纳米填料能够实现介电常数的提升,但会显著降低聚合物的耐压性能。近几年来,利用共挤出薄膜技术和静电纺丝等方法将聚合物薄膜加工成多层薄膜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多层薄膜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复合薄膜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的倒置关系的矛盾。基于相场模拟的结果证明了多层薄膜的优异性能,其在维持聚合物本身的高耐压性能的同时,还实现了介电常数的提升,改善了聚合物薄膜的可释放能量密度,相比于商用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多层薄膜的能量密度提升了200%甚至更高。本文总结了近几年通过设计多层结构提高复合电介质能量密度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了复合材料中层间界面的结构设计及其对阻碍载流子传输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多层薄膜 介电 储能密度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稳定性优异的K_(0.5)Na_(0.5)NbO_(3)基压电陶瓷及其1-3型换能器
11
作者 高天宇 刘东 +3 位作者 赵思雪 邓伟 张波萍 朱立峰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7-304,共8页
铌酸钾钠(K_(0.5)Na_(0.5)NbO_(3),KNN)基压电陶瓷具有优异的压电系数(Piezoelectric Coefficient,d_(33))和高居里温度(Curie Temperature,TC),是最有潜力取代铅基压电陶瓷的无铅压电陶瓷体系。然而,相比铅基压电陶瓷体系,KNN基陶瓷体... 铌酸钾钠(K_(0.5)Na_(0.5)NbO_(3),KNN)基压电陶瓷具有优异的压电系数(Piezoelectric Coefficient,d_(33))和高居里温度(Curie Temperature,TC),是最有潜力取代铅基压电陶瓷的无铅压电陶瓷体系。然而,相比铅基压电陶瓷体系,KNN基陶瓷体系的d_(33)温度稳定性较差,影响了其实际应用。针对该问题,本研究采用常规固相烧结法和织构工程设计制备了具有单一四方相(T相)的(K_(0.5)Na_(0.5))_(0.96)Li_(0.04)(Nb_(0.95)Sb_(0.05))O_(3)-(Bi_(0.5)Na_(0.5))ZrO_(3)(KNLNS-BNZ)织构压电陶瓷。研究发现:相比非织构陶瓷,KNLNS-BNZ织构陶瓷不仅具有更优异的压电系数(d_(33)=256 pC·N^(–1))和纵向机电耦合系数(Longitudinal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Coefficient,k_(33)=34%),而且具有更优良的d_(33)和k_(33)温度稳定性。在温度范围25~250℃之间,KNLNS-BNZ织构陶瓷d_(33)和k_(33)的变化率分别为12%和4%。此外,本工作制备并研究了由KNLNS-BNZ织构陶瓷和环氧树脂组成的1-3型换能器。该1-3型换能器不仅具有大带宽(BW=61.2%)和优良的信号强度(f_(c)=1 MHz),而且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当测量温度升高到100℃时,其带宽BW和中心频率fc分别为58.7%和0.94 MHz,与室温下的测量结果相比其变化率分别为4%和6%。以上结果表明,KNLNS-BNZ无铅压电陶瓷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和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并且基于此制备的1-3型换能器可为新型无铅压电陶瓷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钾钠 织构陶瓷 压电性能 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改性BT增强PP复合材料导热与介电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军龙 王新瑞 +3 位作者 胡立 江学良 游峰 周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4,共5页
以酒石酸为改性剂,对钛酸钡(BT)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氧化铝(Al_(2)O_(3))/改性BT系列3相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介电频谱仪、导热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微观形貌、介电性能、导热性... 以酒石酸为改性剂,对钛酸钡(BT)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氧化铝(Al_(2)O_(3))/改性BT系列3相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介电频谱仪、导热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微观形貌、介电性能、导热性能等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酒石酸对BT颗粒的表面改性能有效改善BT、Al_(2)O_(3)等无机填料与PP聚合物的相容性,进而改善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连接,促进BT、Al_(2)O_(3)等颗粒在PP中的均匀分散,从而同时提升复合材料的导热和介电性能;当PP、BT与Al_(2)O_(3)的体积比为5∶4∶1时,改性BT/Al_(2)O_(3)/PP 3相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由0.90 W/m·K提升至1.24 W/m·K,在100 Hz时的相对介电常数由18提高到21.2,介电损耗同时由0.055降低至0.035,在25∼130℃的温度区间中,改性后的复合材料介电性能保持优异的温度稳定性,介电常数温度系数为-124×10^(-6)℃^(-1),比未改性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温度系数降低了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 聚丙烯 钛酸钡 导热系数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层状聚氯乙烯复合结构材料的制备和声学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霍又嘉 朱雯雯 +4 位作者 潘博坤 刘杨 游峰 沈佳斌 李菁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3-128,134,共7页
为了解决噪声污染问题,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添加硫酸钡(BaSO_(4))、硅藻土(DE)和AC发泡剂等填料,利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硬层PVC/BaSO_(4)复合材料和软层PVC/DE、PVC/DE/AC复合材料,通过热合层压的方法制备得到软硬层状PVC复合材... 为了解决噪声污染问题,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添加硫酸钡(BaSO_(4))、硅藻土(DE)和AC发泡剂等填料,利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硬层PVC/BaSO_(4)复合材料和软层PVC/DE、PVC/DE/AC复合材料,通过热合层压的方法制备得到软硬层状PVC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种类、添加量及材料结构对软硬层状结构材料的吸声、隔声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层状复合结构材料比单层复合材料的隔声效果大大增强,平均隔声量随BaSO_(4)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BaSO_(4)质量分数为50%时,软硬层状复合结构材料的平均隔声量最大,为40.3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钡 硅藻土 聚氯乙烯 声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的合成、表面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李纲 吕冲 +5 位作者 李欣欣 唐敢 游峰 张梦琪 刘仿军 江学良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5-4053,共9页
碳量子点(CDs)因其独特的物理或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与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相比,CDs的最大优点是低细胞毒性,高生物相容性,同时对环境友好。通过选择特定的合成或改性方法来获得满足应用条件的碳点,是研究人员的迫切需求。综述... 碳量子点(CDs)因其独特的物理或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与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相比,CDs的最大优点是低细胞毒性,高生物相容性,同时对环境友好。通过选择特定的合成或改性方法来获得满足应用条件的碳点,是研究人员的迫切需求。综述了CDs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各种合成方法并描述了其合成后的各种特性,其中自上而下法偏向于生产较大量的碳点,但尺寸和碳点形态难以控制。自下而上法能更好地控制碳点的尺寸及形状,但过程较为复杂耗时。再进一步探讨了CDs的表面改性包括表面钝化,表面功能化的研究进展。不同合成方法或改性方法制备的碳点特性具有较大差别,延伸出其在各方面的应用,包括细胞成像,荧光传感,药物递送,光催化,离子检测等。最后总结分析了碳点研究可进一步探索的方面,以期为碳点更深入的研究与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合成 表面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协同增强氮化碳锚定FeO_(x)纳米复合材料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丽娟 苏义平 +3 位作者 赵志成 魏启亮 李颖楷 李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163,共8页
光热协同催化是一种有效提升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高级氧化催化效率的方法。然而,对于常见的过渡金属基催化剂来说,反应过程中常常发生有毒金属离子溶出,限制了这类催化剂在实际水处理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效活化PMS能力的非金属基... 光热协同催化是一种有效提升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高级氧化催化效率的方法。然而,对于常见的过渡金属基催化剂来说,反应过程中常常发生有毒金属离子溶出,限制了这类催化剂在实际水处理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效活化PMS能力的非金属基催化剂至关重要。采用溶胶-热还原法制备一种新型氮化碳锚定FeO_(x)纳米复合物(FeO_(x)/CN)类芬顿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氮气吸附-脱附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光吸收性质进行表征。考察光热协同作用下FeO_(x)/CN催化剂活化PMS氧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近中性(pH=6)条件下,光热(水浴40℃,λ>420 nm光照)协同辅助反应30 min,CN/FeO_(x)/PMS体系对RhB的去除率达到98.0%。活性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空穴(h+)和羟基自由基(OH·)在污染物降解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 光热协同活化 过一硫酸盐 类芬顿反应 有机染料去除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2)(bcbpy)_(0.5)Cl_(4)的晶体结构与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国蓉 樊强文 +4 位作者 孙文杰 汪涛 任绘君 朱海波 罗屹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96-100,共5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配位聚合物Cd_(2)(bcbpy)_(0.5)Cl_(4),其中,bcbpy表示1,1′-二(4-羧基苯基)-4,4′-联吡啶。用X-射线单晶衍射(X-ray)、X-射线粉末衍射(PXRD)和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配位聚合物Cd_(2)(bcbpy)_(0.5)Cl_(4),其中,bcbpy表示1,1′-二(4-羧基苯基)-4,4′-联吡啶。用X-射线单晶衍射(X-ray)、X-射线粉末衍射(PXRD)和热重分析(TG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a=19.5763(6)A,b=12.5141(3)A,c=16.2902(4)A,α=90°,β=118.069(3)°,γ=90°,V=3521.38A^(3),分子式为C_(13)H_(10)Cd_(2)Cl_(4)NO_(2),Z=8,R_(1)=2.74%,wR^(2)=6.53%(I>2ó(I)),3709个可观衍射点,Cd_(2)(bcbpy)_(0.5)Cl_(4)沿Cd_(2)原子以Z字形径向无限延伸堆积。Cd_(2)(bcbpy)_(0.5)Cl_(4)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由淡黄色变为深紫色,置于暗处后,又恢复到淡黄色,呈现可逆的光致变色现象。光照前后PXRD测试结果表明,变色过程中晶体结构未变化,在光控开关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合成 表征 光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BT-HA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7
作者 王阮彬 程丽乾 +6 位作者 逯景桐 金若其 贺铭哲 闫树浩 蒋大梅 邓世捷 褚祥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4-1001,共8页
目前,人工骨由于力学性能不佳在应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在保证人工骨具有压电性能和生物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力学性能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以钛酸钡-羟基磷灰石(BT-HA)复合材料为基体,质量分数为5%的碳纤维(C_(f))作为增强体,利... 目前,人工骨由于力学性能不佳在应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如何在保证人工骨具有压电性能和生物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其力学性能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以钛酸钡-羟基磷灰石(BT-HA)复合材料为基体,质量分数为5%的碳纤维(C_(f))作为增强体,利用传统固相烧结法制备了C_(f)/BT-HA复合材料,目的是在保证电学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BT-HA复合材料中加入C_(f)后,电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样品具有较好的铁电性,压电常数d;为37 pC/N,居里温度为170℃,高于人工骨的使用温度。抗弯强度达到121.7 MPa,硬度达到3.56 GPa,均增大到未加C_(f)样品的3倍,断裂韧性增加了1倍,达到1.21 MPa·m^(1/2)。C_(f)/BT-HA复合材料没有细胞毒性且骨诱导性良好,有望应用于骨替代材料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 碳纤维 钛酸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压电性能 力学性能 细胞毒性 骨诱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辉钼精矿的氧化焙烧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璐 李梦超 +3 位作者 阙标华 薛正良 张国华 蓝文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52-1964,共13页
纯氧条件下对辉钼精矿的氧化焙烧行为展开基础研究,并结合最佳模型拟合法、TG-DTA、SEM-EDS和热力学软件FactSage 7.3等方法和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矿在723 K和773 K下不能完全氧化,然而当温度升至873 K时,精矿能完全氧... 纯氧条件下对辉钼精矿的氧化焙烧行为展开基础研究,并结合最佳模型拟合法、TG-DTA、SEM-EDS和热力学软件FactSage 7.3等方法和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矿在723 K和773 K下不能完全氧化,然而当温度升至873 K时,精矿能完全氧化生成三氧化钼(MoO_(3))。在较高温度下,如873 K和773 K时,精矿的氧化焙烧过程由界面化学反应控速;然而在较低温度下,如723 K时界面化学反应和形核长大模型共同发挥作用。反应过程中,产物由初始颗粒形态逐渐转变成具有层状结构的片状形貌,并且在晶面指数(020)、(040)、(060)和(0100)等晶面上衍射峰强度显著增加,表明生成的MoO_(3)具有一定的各向异性和择优长大倾向。辉钼精矿的氧化焙烧过程符合挥发−冷凝机理,期间伴随着少量中间产物二氧化钼(MoO2)的生成。焙烧过程中产生的烧结现象是局部温度的升高和低熔点共晶体的形成共同作用所致。结合热力学数据本文还理论分析了主要杂质元素在焙烧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及其对烧结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有效降低烧结现象发生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精矿 氧化焙烧 三氧化钼 烧结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参数辨识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速度环自调试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孙欣 肖曦 +2 位作者 韩继文 赵守军 王伟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在速度控制器未整定时辨识机械参数无法稳速控制的问题,采用了以bang-bang控制器控制转速的控制框架规避了参数辨识过程中的控制器盲调,并据此提出一种基于周期采样数据复频谱分析的伺服系统机械参数辨识方法,...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在速度控制器未整定时辨识机械参数无法稳速控制的问题,采用了以bang-bang控制器控制转速的控制框架规避了参数辨识过程中的控制器盲调,并据此提出一种基于周期采样数据复频谱分析的伺服系统机械参数辨识方法,同时能够快速辨识伺服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粘滞摩擦系数及库伦摩擦转矩。基于机械参数辨识结果设计了一种速度环PI参数自整定方法,根据速度环设计的期望相角裕度和开环截止频率自动实现速度环PI参数的计算。整个过程由伺服驱动器自动完成,实现了驱动器速度环的自调试。通过速度环正弦响应和阶跃响应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转动惯量和粘滞摩擦系数的辨识误差不超过3%,且整定后速度控制性能符合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参数辨识 速度环 自调试 控制器整定 BANG-BANG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n1-x-yFexCoyO3-δ钙钛矿载氧体用于化学链部分氧化 被引量:9
20
作者 苏迎辉 郑浩 +1 位作者 张磊 曾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265-5277,共1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位Fe和Co共取代的LaMn1-x-yFexCoyO3-δ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并用于化学链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Fe和Co均进入了LaMnO3的晶格形成钙钛矿晶相,活性和稳定性测试表明LaMn1/3Fe1/3Co1/3O3-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位Fe和Co共取代的LaMn1-x-yFexCoyO3-δ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并用于化学链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Fe和Co均进入了LaMnO3的晶格形成钙钛矿晶相,活性和稳定性测试表明LaMn1/3Fe1/3Co1/3O3-δ载氧体具有最佳的化学链甲烷部分氧化性能。CH4程序升温还原(CH4-TPR)表征发现LaMn1/3Fe1/3Co1/3O3-δ具有比LaBO3(B=Co,Mn,Fe)更高的甲烷活化能力和晶格氧迁移性能。甲烷恒温脉冲反应(CH4-pulsereaction)进一步证实了B位离子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LaBO3(B=Co,Mn,Fe)的表面反应速率。程序升温氢气还原(H2-TPR)表明,LaMn1/3Fe1/3Co1/3O3-δ中晶格氧具有适中的氧化还原能力,适合用于化学链甲烷部分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氧化 化学链 甲烷 钙钛矿 合成气 载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