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个大豆品种在余庆县带状复合种植中的表现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明杨 李康 +5 位作者 文西强 林莉 王定军 杨丽丹 吴秀琴 黄明刚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为筛选适宜余庆县带状复合种植的耐阴大豆品种,在余庆县观测比较10个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2+2)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性状、抗性、产量。结果表明:10个大豆品种的产量为28.90~57.81 kg/667m^(2),其中,品种油春1204的产量最高,为57.81 kg/6... 为筛选适宜余庆县带状复合种植的耐阴大豆品种,在余庆县观测比较10个大豆品种在大豆玉米(2+2)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性状、抗性、产量。结果表明:10个大豆品种的产量为28.90~57.81 kg/667m^(2),其中,品种油春1204的产量最高,为57.81 kg/667m^(2);安豆10号其次,为56.32 kg/667m^(2);黔豆7号第三,为49.65 kg/667m^(2);安豆7号第四,为44.22 kg/667m^(2);黔豆12号第五,为43.23 kg/667m^(2)。以上5个品种均表现为籽粒饱满、综合抗性较好,其中,油春1024的生育期为121 d,株高为70.2 cm,田间长势好,荚角黄熟整齐,综合抗性较好,产量较高,可在余庆县大豆适宜种植区域进一步展示示范后推广应用于带状复合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筛选 带状复合种植 产量 抗性 余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庆县中等肥力土壤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汪森富 田洪刚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4期17-18,共2页
通过余庆县中等肥力土壤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对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57.2kg/667m2,增产比率达10.18%;在水稻经济性状上,测... 通过余庆县中等肥力土壤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对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57.2kg/667m2,增产比率达10.18%;在水稻经济性状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有效穗数多0.84万/667m2、成穗率提高9.04%,穗实粒数多5.7粒、结实率提高2.10%,千粒重增重0.3g;而从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8.83%、4.14%和7.55%。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能达到水稻增产、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庆 水稻 产量 经济性状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庆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森富 陈林书 《耕作与栽培》 2015年第S1期37-38,共2页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的方法,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对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高65.3kg/667m2,高11.25%;而从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的方法,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对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高65.3kg/667m2,高11.25%;而从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40%、3.08%和6.22%。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能达到玉米增产、节本和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玉米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测土配方施肥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余庆县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方强 文西强 +2 位作者 陈忠文 王定军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21年第5期4-5,共2页
为探明适宜余庆县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通过7个水稻品种随机区组试验,分析其有效穗数、农艺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蓉7优523和双优505产量高,分别为692.2 kg/667m^(2)和676.7 kg/667m^(2),分别比对照品种湘优109(663.4 kg/667... 为探明适宜余庆县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通过7个水稻品种随机区组试验,分析其有效穗数、农艺及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蓉7优523和双优505产量高,分别为692.2 kg/667m^(2)和676.7 kg/667m^(2),分别比对照品种湘优109(663.4 kg/667m^(2))增产22.9%和20.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且2个品种田间抗病和抗倒性均表现较好,可在余庆县水稻适宜种植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筛选 余庆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播谷粒数对余庆县常规优质稻玉针香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方强 刘辉 +2 位作者 陈光玉 杨丽丹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21年第2期23-24,共2页
为探明常规优质稻玉针香产量与直播谷粒数的关系,2019年3—9月,余庆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在余庆县菊配家庭农场研究穴播谷粒数对常规优质稻玉针香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1.3万穴/667m_(2)控制下,5粒/穴播种的穗数、株高、穗长、有... 为探明常规优质稻玉针香产量与直播谷粒数的关系,2019年3—9月,余庆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在余庆县菊配家庭农场研究穴播谷粒数对常规优质稻玉针香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度1.3万穴/667m_(2)控制下,5粒/穴播种的穗数、株高、穗长、有效穗、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均表现出该品种的最佳特征特性,且产量最高,达587.8 kg/667m_(2),建议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粒数 水稻 直播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庆县鲜食玉米新品种的筛选
6
作者 田彪 田洪刚 +1 位作者 杨丽丹 刘辉 《农技服务》 2023年第10期6-8,共3页
为筛选适合余庆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开展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万糯2000产量最高,为1 097.9 kg/667m^(2),感官评分85.0分;金糯1913产量第二,为1 066.2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中鲜糯808产量第三,为1 018... 为筛选适合余庆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开展14个鲜食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万糯2000产量最高,为1 097.9 kg/667m^(2),感官评分85.0分;金糯1913产量第二,为1 066.2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中鲜糯808产量第三,为1 018.6 kg/667m^(2),感官评分85.5分;密甜糯2号产量第四,为1 013.3 kg/667m^(2),感官评分86.0分;双萃产量第五,为1 005.3 kg/667m^(2),感官评分90.0分。该5个品种鲜果穗产量较高且外观口感较好,建议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品种 筛选 余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喀斯特地貌上的(贵州中部地区)耐迟播大豆品种筛选试验
7
作者 黄明刚 陈忠文 +4 位作者 文西强 田洪刚 李康 赵明杨 凡迪 《大豆科技》 2025年第4期15-21,共7页
为筛选适宜喀斯特地貌上(贵州中部地区)种植的耐迟播大豆品种,文章以8个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在贵州北纬27°喀斯特地区延后至夏季(4月22—5月22日)播种条件下进行不同播期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生育期相差7~28 d,同品种随播... 为筛选适宜喀斯特地貌上(贵州中部地区)种植的耐迟播大豆品种,文章以8个大豆品种为研究对象,在贵州北纬27°喀斯特地区延后至夏季(4月22—5月22日)播种条件下进行不同播期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生育期相差7~28 d,同品种随播期延后表现为生育期缩短。其中5个参试品种产量达极显著性差异,不同播期品种产量达显著性差异。参试品种中,齐黄34、瑞黄2号和油春1204产量性状优异,为适宜喀斯特地貌上(贵州中部地区)种植的耐迟播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贵州中部 耐迟播大豆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家群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第7期58-58,共1页
畜牧业在生产实践经营的过程中会面临较多的问题,并且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疫情。而畜牧兽医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动物发生的疫病给予有效的治疗,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促进防疫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动物健康知识的传播。本文将结合... 畜牧业在生产实践经营的过程中会面临较多的问题,并且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疫情。而畜牧兽医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动物发生的疫病给予有效的治疗,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促进防疫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动物健康知识的传播。本文将结合健康传播在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对推动畜牧业更好地发展提出相对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传播 畜牧业 兽医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9
作者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18年第6期30-30,共1页
水稻直播技术省去了水稻育秧与插秧2个重要生产环节,这一技术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秧田和用工,而且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实现水稻产业增产又增收的技术措施。介绍了水稻直播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插秧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8期42-,共1页
水稻机械化插秧的作用一是节省秧田面积,二是节省育秧、栽秧劳动力,三是降低成本,减少薄膜用量和秧田管理的用工、用肥、用药等,四是能保证栽插密度达到增产增收,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插秧育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国秀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12年第9期1037-1038,共2页
施沼肥玉米纯收入568.46元/667 m2,比不施肥增收304.82元/667 m2,施化肥纯收入466.37元/667 m2,比不施肥增收202.73元/667 m2。在玉米生产上施用沼肥是一项节本增效,减少化肥施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好技术。
关键词 玉米 沼肥 化肥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5期35-,55,共2页
通过贵卓玉9号、康农玉108、先玉1171产量较高,分别比对照友玉12增产12.03%、5.63%、1.19%;参试品种均表现为产量高、抗病抗逆性较好。特别是"贵卓玉9号"、康农玉108产量高;株型半紧凑,中大穗,抗病抗逆性好。适合我地玉米种... 通过贵卓玉9号、康农玉108、先玉1171产量较高,分别比对照友玉12增产12.03%、5.63%、1.19%;参试品种均表现为产量高、抗病抗逆性较好。特别是"贵卓玉9号"、康农玉108产量高;株型半紧凑,中大穗,抗病抗逆性好。适合我地玉米种植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肥、农家肥和化肥在水稻生产上的使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璨灿 陈洪亮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13年第5期482-483,共2页
开展了沼肥、农家肥和化肥在水稻生产上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沼肥产量为603.6 kg/667 m2,纯收入1 083.7元/667 m2,比不施肥增收370.1元/667 m2,经济效益最好。施化肥产量为613.6 kg/667 m2,纯收入978.7元/667 m2,比不施肥增收265.1... 开展了沼肥、农家肥和化肥在水稻生产上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沼肥产量为603.6 kg/667 m2,纯收入1 083.7元/667 m2,比不施肥增收370.1元/667 m2,经济效益最好。施化肥产量为613.6 kg/667 m2,纯收入978.7元/667 m2,比不施肥增收265.1元/667m2,经济效益次之,施农家肥产量为563.6 kg/667 m2,纯收入975.7元/667 m2,比不施肥增收262.1元/667 m2,经济效益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沼肥 农家肥 化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富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14年第2期41-41,43,共2页
为筛选出适合我地种植的高产马铃薯品种,选择4个马铃薯品种与威芋5品种在农艺性状及主要的经济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宣薯2号、毕引1号比对照威芋5号明显高产。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经济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马铃薯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雪光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13年第6期568-568,共1页
开展了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余庆县海拔800 m左右地区,马铃薯播期在12月16日最好,产量最高,性状最好。
关键词 马铃薯 播期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冉茂琴 《农技服务》 2021年第4期49-50,共2页
蛋鸡一般分为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3个阶段。为蛋鸡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介绍了蛋鸡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词 蛋鸡 育雏期 育成期 产蛋期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及建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冉茂琴 《农技服务》 2014年第6期196-197,共2页
从养殖场选址、合理饲养。
关键词 养殖 污染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林下养鸡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冉茂琴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14年第6期191-191,共1页
从仔鸡保温、设置避雨棚、养殖密度、品种选择。
关键词 饲养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地膜覆盖栽培生产示范总结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坤强 田洪刚 《农技服务》 2014年第8期42-42,共1页
地膜覆盖栽培辣椒比露地栽培生育其短7d。地膜覆盖栽培产量为1327.6kg/667m2,比露地栽培产量1083.9kg/667m2高出243.7kg,增产22.48%。
关键词 辣椒 地膜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建春 《农技服务》 2015年第3期195-195,共1页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茶之故乡,中国人也经常以品茶为乐。中国的茶类很是丰富多样,历史最悠久的当属绿茶,生产地和消费地都很辽阔,销售量高。然而当今,绿茶生产现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乐观。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阐述绿茶的生产现状以及其...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称为茶之故乡,中国人也经常以品茶为乐。中国的茶类很是丰富多样,历史最悠久的当属绿茶,生产地和消费地都很辽阔,销售量高。然而当今,绿茶生产现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乐观。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阐述绿茶的生产现状以及其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生产地 生产现状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