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贵州余庆县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占祥
李照荣
李大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3期25-30,共6页
余庆县水稻田本田主要杂草共14科29种,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占总发生量的87.5%,莎草科杂草11.9%,禾本科杂草0.6%。杂草的发生以水稻移栽后15~30天和25~50天先后出现两个高峰期。1株/m^2稗草,水稻减产2%,10株/m^2稗草,减产38%。5....
余庆县水稻田本田主要杂草共14科29种,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占总发生量的87.5%,莎草科杂草11.9%,禾本科杂草0.6%。杂草的发生以水稻移栽后15~30天和25~50天先后出现两个高峰期。1株/m^2稗草,水稻减产2%,10株/m^2稗草,减产38%。5.3%去西合剂防除稻田多种一年生杂草效果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
稻田
稗草
水稻
化学防除
移裁
发生量
余庆县
减产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阳地区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占祥
李照荣
+1 位作者
奏立新
李大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6期31-36,共6页
贵阳地区稻田主要杂草有22科48种,其中优势种以鸭舌草、眼子菜、泽泻为主,其次是野荸荠、牛毛毡和稗草。不同类型田(高榜田、坝子田、泡冬田)杂草群落组成和发生时期也有所不同。杂草的发生一般于插秧后20~25天和40~45天先后出现两个...
贵阳地区稻田主要杂草有22科48种,其中优势种以鸭舌草、眼子菜、泽泻为主,其次是野荸荠、牛毛毡和稗草。不同类型田(高榜田、坝子田、泡冬田)杂草群落组成和发生时期也有所不同。杂草的发生一般于插秧后20~25天和40~45天先后出现两个高峰期。当眼子菜和野荸荠鲜茎密度达10个/m^2,水稻分别减产26%和22%。5.3%丁西颗粒剂和20%丁草净乳油对稻田多种杂草的防除效果在8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杂草种类
发生
化学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再学
《四川动物》
CSCD
1996年第3期119-120,共2页
贵州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杨再学贵州省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564400作者用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省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表明黔北和黔中的啮齿动物区系更加相似;黔东和黔南的啮齿动物区系较相似,而与其它地区的啮齿动...
贵州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杨再学贵州省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564400作者用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省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表明黔北和黔中的啮齿动物区系更加相似;黔东和黔南的啮齿动物区系较相似,而与其它地区的啮齿动物区系存在一定的差异。报告如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目
动物
地理分布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省西部地区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何占祥
李照荣
+2 位作者
秦立新
李大庆
黄学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6期19-23,共5页
贵州省西部地区稻田发生的杂草有27科61种,其中以稗草、鸭舌草、眼子菜为优势种,其次是慈菇和牛毛毡。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的发生分别在插秧后7~15天、15~20天、20~30天达到高峰。5.3%丁西颗粒剂对稻田杂草的群体防效...
贵州省西部地区稻田发生的杂草有27科61种,其中以稗草、鸭舌草、眼子菜为优势种,其次是慈菇和牛毛毡。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的发生分别在插秧后7~15天、15~20天、20~30天达到高峰。5.3%丁西颗粒剂对稻田杂草的群体防效在70%以上,其亩用药量为74克(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杂草
发生
防除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3%丁西G防除稻田杂草使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占祥
李照荣
+2 位作者
秦立新
李大庆
黄学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5期51-54,共4页
通过1989~1991年研究结果表明;5.3%丁西G对稻田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最佳施药量:低海拔(580m)地区为500~800g/亩,中海拔(1140m)地区和高海拔(1700m)地区为1500g/亩;最适施药期为水稻移栽后天5,毒土(或毒...
通过1989~1991年研究结果表明;5.3%丁西G对稻田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最佳施药量:低海拔(580m)地区为500~800g/亩,中海拔(1140m)地区和高海拔(1700m)地区为1500g/亩;最适施药期为水稻移栽后天5,毒土(或毒砂)撒施;对水稻安全,不会造成药害。通过21500亩大面积示范,防除杂草效果87.6~99.4%,稻田平均增产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杂草
丁西G
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油菜“秦油2号”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6
作者
郭世平
杨再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4期18-22,共5页
油菜菌核病子囊萌发率与时间呈极显著的对数规律。从生态学上讨论了模型K值与菌核萌发率的关系,其萌发率受2~3月的旬均温、旬降水的影响。盛花末期花朵带菌率高,当年发病重。秦油2号叶病株率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出现第一高峰,次年3月下...
油菜菌核病子囊萌发率与时间呈极显著的对数规律。从生态学上讨论了模型K值与菌核萌发率的关系,其萌发率受2~3月的旬均温、旬降水的影响。盛花末期花朵带菌率高,当年发病重。秦油2号叶病株率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出现第一高峰,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现第二高峰期。茎病株率的发展呈指数增长。病情危害稳定期病情指数(y)与茎发病率的关系为y=1.3215+0.5281x r=0.934~。我县播期以9月20~26日为宜,密度以每亩10000株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余庆县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占祥
李照荣
李大庆
机构
贵州省农科院
植保
所
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3期25-30,共6页
文摘
余庆县水稻田本田主要杂草共14科29种,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占总发生量的87.5%,莎草科杂草11.9%,禾本科杂草0.6%。杂草的发生以水稻移栽后15~30天和25~50天先后出现两个高峰期。1株/m^2稗草,水稻减产2%,10株/m^2稗草,减产38%。5.3%去西合剂防除稻田多种一年生杂草效果达85%以上。
关键词
杂草
稻田
稗草
水稻
化学防除
移裁
发生量
余庆县
减产
贵州
Keywords
kind of weeds
occurrence pattern
efficiency of control
分类号
S45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阳地区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占祥
李照荣
奏立新
李大庆
机构
贵州省
农业
科学院
植保
所
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6期31-36,共6页
文摘
贵阳地区稻田主要杂草有22科48种,其中优势种以鸭舌草、眼子菜、泽泻为主,其次是野荸荠、牛毛毡和稗草。不同类型田(高榜田、坝子田、泡冬田)杂草群落组成和发生时期也有所不同。杂草的发生一般于插秧后20~25天和40~45天先后出现两个高峰期。当眼子菜和野荸荠鲜茎密度达10个/m^2,水稻分别减产26%和22%。5.3%丁西颗粒剂和20%丁草净乳油对稻田多种杂草的防除效果在85~90%。
关键词
稻田
杂草种类
发生
化学防除
Keywords
kind of weeds
occurence
efficiency of control
分类号
S511.10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再学
机构
贵州省
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
出处
《四川动物》
CSCD
1996年第3期119-120,共2页
文摘
贵州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杨再学贵州省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564400作者用聚类分析法对贵州省啮齿动物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表明黔北和黔中的啮齿动物区系更加相似;黔东和黔南的啮齿动物区系较相似,而与其它地区的啮齿动物区系存在一定的差异。报告如下。1...
关键词
啮齿目
动物
地理分布
聚类分析
分类号
Q959.83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省西部地区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的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何占祥
李照荣
秦立新
李大庆
黄学昌
机构
贵州省农科院
植保
所
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6期19-23,共5页
文摘
贵州省西部地区稻田发生的杂草有27科61种,其中以稗草、鸭舌草、眼子菜为优势种,其次是慈菇和牛毛毡。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的发生分别在插秧后7~15天、15~20天、20~30天达到高峰。5.3%丁西颗粒剂对稻田杂草的群体防效在70%以上,其亩用药量为74克(ai)。
关键词
稻田
杂草
发生
防除
药剂
Keywords
kind of weeds
regularity of occurence
efficiency
分类号
S451.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3%丁西G防除稻田杂草使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占祥
李照荣
秦立新
李大庆
黄学昌
机构
贵州省农科院
植保
所
贵州省
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5期51-54,共4页
文摘
通过1989~1991年研究结果表明;5.3%丁西G对稻田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最佳施药量:低海拔(580m)地区为500~800g/亩,中海拔(1140m)地区和高海拔(1700m)地区为1500g/亩;最适施药期为水稻移栽后天5,毒土(或毒砂)撒施;对水稻安全,不会造成药害。通过21500亩大面积示范,防除杂草效果87.6~99.4%,稻田平均增产4.46%。
关键词
稻田
杂草
丁西G
防除
Keywords
application rate
application time
application method
分类号
S451.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油菜“秦油2号”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6
作者
郭世平
杨再学
机构
贵州省
余庆县农业局植保站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4期18-22,共5页
文摘
油菜菌核病子囊萌发率与时间呈极显著的对数规律。从生态学上讨论了模型K值与菌核萌发率的关系,其萌发率受2~3月的旬均温、旬降水的影响。盛花末期花朵带菌率高,当年发病重。秦油2号叶病株率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出现第一高峰,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现第二高峰期。茎病株率的发展呈指数增长。病情危害稳定期病情指数(y)与茎发病率的关系为y=1.3215+0.5281x r=0.934~。我县播期以9月20~26日为宜,密度以每亩10000株最佳。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Keywords
rape sclerotinia disease
sclerotia germination
分类号
S435.6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贵州余庆县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研究
何占祥
李照荣
李大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8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贵阳地区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研究
何占祥
李照荣
奏立新
李大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贵州省啮齿动物地理分布的聚类分析
杨再学
《四川动物》
CSCD
199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贵州省西部地区稻田主要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的研究
何占祥
李照荣
秦立新
李大庆
黄学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5.3%丁西G防除稻田杂草使用技术研究
何占祥
李照荣
秦立新
李大庆
黄学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杂交油菜“秦油2号”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郭世平
杨再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