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菜富民当好蔬菜机械化生产的领头羊——宁波市余姚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 被引量:3
1
作者 楼晓红 孙权 《现代农机》 2024年第1期4-5,共2页
宁波市余姚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门从事西兰花、青毛豆等蔬菜种苗供应、机械化种植、代加工代销售的农民合作社,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引进先进农机、打造“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示范基地等措施,实现蔬菜全程机械化生... 宁波市余姚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门从事西兰花、青毛豆等蔬菜种苗供应、机械化种植、代加工代销售的农民合作社,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引进先进农机、打造“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示范基地等措施,实现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智能化育苗,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助推实现共同富裕,并从中获得科技示范引领产业升级、“机器换人”效果显著、异地借力助推经济发展等启示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蔬菜 机械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余姚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被引量:1
2
作者 谢豪军 王忠水 祝杰文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高标准农田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保障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余姚市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地力提升并重、新建与改造提升并重、拓展建设规模与提高建设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管护利用并重、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 高标准农田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保障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余姚市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地力提升并重、新建与改造提升并重、拓展建设规模与提高建设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管护利用并重、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与促进强村富民并重,在黄家埠镇五车堰村进行先行试点,探索“小田并大田”实践。本文全方位探讨了余姚“小田并大田”实践和绿色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在凝聚经验、梳理问题困难的基础上,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从“分、建、用、管”四个层面提出加快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高标准农田 绿色农田 “小田并大田” 试点 体制机制创新 浙江省余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姚市康绿农机专业合作社:专注于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
3
作者 孙权 《现代农机》 2019年第6期14-15,共2页
余姚市康绿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1月,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现有社员89名。合作社以农业"机器换人"为契机,引进绿花菜、松花菜、各种甘蓝菜、青刀豆、毛豆、甜玉米等蔬菜种植用农业机械50余台,拥有智能化育苗温室5.1... 余姚市康绿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1月,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现有社员89名。合作社以农业"机器换人"为契机,引进绿花菜、松花菜、各种甘蓝菜、青刀豆、毛豆、甜玉米等蔬菜种植用农业机械50余台,拥有智能化育苗温室5.1 hm^2,其他蔬菜种植大棚10.3 hm^2,余姚蔬菜基地204.7hm^2,保鲜冷库7 300 m^3。已有3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认证,1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是余姚市蔬菜种植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合作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 标准化程度 浙江省余姚市 蔬菜基地 青刀豆 绿花菜 蔬菜种植 种植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诱剂与色板·诱虫灯组合对水稻和茭白田二化螟的引诱效果
4
作者 叶建海 罗海波 +4 位作者 郑胜龙 张珏锋 李芳 陈建明 钟海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6期121-124,140,共5页
为明确二化螟性诱剂与不同色板、灯光组合对水稻、茭白田二化螟成虫的诱集效果,筛选和确定适合二化螟诱捕监测的优选材料,为该害虫的虫情监测及其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将二化螟性诱剂分别与2种色板(黄色、绿色)和2种诱虫灯(黑光灯、... 为明确二化螟性诱剂与不同色板、灯光组合对水稻、茭白田二化螟成虫的诱集效果,筛选和确定适合二化螟诱捕监测的优选材料,为该害虫的虫情监测及其应用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将二化螟性诱剂分别与2种色板(黄色、绿色)和2种诱虫灯(黑光灯、紫外灯)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与绿板组合对二化螟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组合(P<0.01);黄板组合对天敌昆虫的诱捕效果显著,绿板则对非靶标害虫的诱捕效果显著;诱虫灯(尤其是黑光灯)组合对非靶标螟虫类的诱捕效果显著。虫情动态分析可知,余姚水稻田二化螟成虫的高峰期为5月中旬,茭白田二化螟成虫的发生高峰期为7月中旬。因此,在水稻、茭白田二化螟防控时应合理、适时、适地选择应用色板、诱虫灯及性诱剂组合,避开天敌昆虫的盛发期,达到二化螟成虫种群发生动态的精确监测和精准防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性诱剂 色板 诱虫灯 组合 引诱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施用对稻麦轮作区小麦产量和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褚军杰 郑佩君 +4 位作者 陶娟花 张金萍 邹平 刘迎夏 马进川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8,共7页
为筛选出适宜于稻麦轮作区镉(Cd)轻度污染农田小麦安全生产的土壤调理剂,对比了石灰、腐殖酸型土壤调理剂、高钙型土壤调理剂、钾镁型土壤调理剂和壳寡糖型土壤调理剂对小麦产量、土壤Cd有效性和小麦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调理... 为筛选出适宜于稻麦轮作区镉(Cd)轻度污染农田小麦安全生产的土壤调理剂,对比了石灰、腐殖酸型土壤调理剂、高钙型土壤调理剂、钾镁型土壤调理剂和壳寡糖型土壤调理剂对小麦产量、土壤Cd有效性和小麦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调理剂处理(CK)相比,土壤调理剂处理下小麦产量和土壤pH值均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5.05%~12.78%和6.44%~15.58%,以钾镁型土壤调理剂的效果最佳;土壤调理剂处理均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幅为10.94%~24.13%。钾镁型土壤调理剂和腐殖酸型土壤调理剂处理下小麦植株各部位中的Cd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籽粒Cd含量的降低与Cd从根系到茎秆、叶片到颖壳的转移系数降低紧密相关。这说明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酸碱平衡、Cd形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减少小麦植株对土壤Cd的吸收和累积,可增加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修复 土壤有效态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茭白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与结构特征
6
作者 艾然 何杰 +4 位作者 林海忠 翁丽青 陈照明 马军伟 王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58-2565,共8页
为探究茭白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浙江余姚和黄岩两地不同种植年限的茭白田土壤(黄岩的种植年限为0、5、15、30 a,余姚的种植年限为1、5、15 a)为对象,采集0~20、>20~4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颗粒有机碳(P... 为探究茭白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以浙江余姚和黄岩两地不同种植年限的茭白田土壤(黄岩的种植年限为0、5、15、30 a,余姚的种植年限为1、5、15 a)为对象,采集0~20、>20~4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并通过固态碳-13核磁共振技术(^(13)C NMR)对SOC官能团丰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黄岩试验点,0~20 cm茭白田的SOC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茭白种植年限对>20~40 cm土层的SOC含量无显著影响,与未种植茭白的农田相比,种植30 a茭白田的0~20 cm土层的SOC、POC含量分别显著(P<0.05)升高40.3%、86.4%,POC占SOC的比例显著增加12百分点,但土壤烷基碳比例显著降低5.96百分点,>20~40 cm土层的烷基碳比例显著下降9.53百分点,而芳香碳比例显著升高4.31百分点。在余姚试验点,各种植年限茭白田0~20、>20~40 cm土层的SOC官能团丰度和>20~40 cm土层的SOC、PO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与种植1 a茭白的相比,种植5 a茭白田0~20 cm土层的SOC、POC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1.0%、87.1%,POC占SOC的比例显著增加10百分点。综上,茭白种植可以提高0~20 cm土层的SOC含量和POC含量,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种植年限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碳-13核磁共振(^(13)C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棉区棉花高产优质化控栽培技术
7
作者 朱乾浩 俞碧霞 +2 位作者 陈宗道 吴云高 陆秀根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棉花 栽培 助壮素 施肥 化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田覆盖稻草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凤根 龚景春 +1 位作者 沈岳良 尹道明 《土壤肥料》 CSCD 1995年第4期18-21,共4页
在大麦田覆盖稻草有防冻保苗和改善大麦钾素营养作用。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衰老,增加株高,单株重,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稻草覆盖量以每亩200kg为宜,碎草覆盖优于整草覆盖。
关键词 稻草覆盖 整草 碎草 钾素营养 大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兔瘟”血清的制备和应用
9
作者 舒启松 罗仲振 +3 位作者 陈奎文 吴国栋 秦亚儿 张根祥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89年第2期83-85,共3页
用异种动物作材料,制备出抗“兔瘟”血清50000余ml,用于疫区紧急预防1694只,保护率达89.31%;用于疫区治疗病兔1404只,治愈率达87.1%。在疫区内作紧急预防接种,24小时后,即可基本控制疫情,预防有效时间可持续7~14天。“兔瘟”是一种... 用异种动物作材料,制备出抗“兔瘟”血清50000余ml,用于疫区紧急预防1694只,保护率达89.31%;用于疫区治疗病兔1404只,治愈率达87.1%。在疫区内作紧急预防接种,24小时后,即可基本控制疫情,预防有效时间可持续7~14天。“兔瘟”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至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仅可用灭能疫苗进行预防。我们用异种动物作材料,开展抗“兔瘟”血清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的试验,经过二年多的实验,获得了成功,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瘟 血清 血清制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多宝增效液对鸡的增重试验与应用
10
作者 吴国栋 罗仲振 +3 位作者 俞永裕 施建民 张根祥 秦亚儿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5-15,共1页
巢脾清膏含各种天然营养成分及抗菌活性物质等。我们用1~30日龄肉鸡雏4900只进行平均为期16.4天的增重试验。在饲喂全价饲料条件下,按每只每天0.3~0.4毫升剂量,连续作饮水添加。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平均多增重55.2克,总共多增重17... 巢脾清膏含各种天然营养成分及抗菌活性物质等。我们用1~30日龄肉鸡雏4900只进行平均为期16.4天的增重试验。在饲喂全价饲料条件下,按每只每天0.3~0.4毫升剂量,连续作饮水添加。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平均多增重55.2克,总共多增重178公斤,喂每毫升巢脾清膏平均可多增重7.12克,提高增重指数9.73个百分点,成活率提高1.2个百分点,饲料转换效率提高2.8%,投入产出比为1:6.5。经3万余只临床应用,反映良好,有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重 多宝增效液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318农药增效剂在棉铃虫防治中的增效作用
11
作者 张春芬 郑永利 姚登记 《中国棉花》 2000年第2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棉铃虫 化学防治 AO-318 农药增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窝内仔猪驱虫效果浅析
12
作者 施文军 戚羽凡 舒启松 《浙江畜牧兽医》 1990年第2期13-14,共2页
我市农民对窝内仔猪素有栏外放牧,任其自由觅食生料的传统习惯,致使仔猪自幼就有被感染蛔虫、肺丝虫等寄生虫的机会。据《浙江省畜禽寄生蠕虫志》记载,仔猪阶段是一生中寄生虫感染率最高时期。被感染的寄生虫有蛔虫、肺丝虫、毛首线虫... 我市农民对窝内仔猪素有栏外放牧,任其自由觅食生料的传统习惯,致使仔猪自幼就有被感染蛔虫、肺丝虫等寄生虫的机会。据《浙江省畜禽寄生蠕虫志》记载,仔猪阶段是一生中寄生虫感染率最高时期。被感染的寄生虫有蛔虫、肺丝虫、毛首线虫等九种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效果 毛首线虫 寄生蠕虫 丝虫 蛔虫卵 寄生虫感染 僵猪 驱虫药物 盐水浮集法 幼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展养鹅生产的建议
13
作者 任祖伊 谷夏先 《浙江畜牧兽医》 1989年第2期33-34,共2页
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以食草为主食的养鹅生产,是节省粮食;解决肉类供应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养鹅与饲养其他畜禽比较有其独特之处: 1.生长快,饲养期短。一般饲养60~70日龄,体重可达3干克以上。正如群众谓之:“边吃边拉,六十日好卖... 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以食草为主食的养鹅生产,是节省粮食;解决肉类供应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养鹅与饲养其他畜禽比较有其独特之处: 1.生长快,饲养期短。一般饲养60~70日龄,体重可达3干克以上。正如群众谓之:“边吃边拉,六十日好卖”。与肉鸡相比,同样饲养60天,活重将近重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重 饲养期 食草 产肉量 拔毛 鹅肉 种鹅 饲料经济 鹅产品 小鹅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菜富民 当好蔬菜机械化生产的领头羊
14
作者 《农机科技推广》 2023年第12期71-73,共3页
一、基本情况宁波市余姚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西兰花、青毛豆等蔬菜种苗供应、机械化种植、代加工代销售的农民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103名,智能化育苗温室大棚92亩,蔬菜基地6070亩(余姚2070亩、乌兰察布300... 一、基本情况宁波市余姚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西兰花、青毛豆等蔬菜种苗供应、机械化种植、代加工代销售的农民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103名,智能化育苗温室大棚92亩,蔬菜基地6070亩(余姚2070亩、乌兰察布3000亩、徐州1000亩),各类农业机械100余台(套)保鲜冷库8000立方米,生产管理用房2100平方米,设置了蔬菜标准化生产区、智能化育苗区、新机械试验区、产后分级包装区、新技术培训区等五个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代加工 分级包装 乌兰察布 蔬菜基地 农业机械 机械化种植 温室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病毒性肝炎免疫蛋黄防治技术及其效益
15
作者 吴国栋 任祖伊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10,共2页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点是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无季节性、死亡迅速、死亡率高.我市自1985年首次流行本病后,已成为雏鸭的首要疾病.据1985年4~9月份统计,全市饲养雏鸭1050群,发病的雏鸭389群,发病群占37%.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免疫蛋白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