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实施亚低温的效果及其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初步疗效观察
1
作者
徐康敏
陈启江
+5 位作者
葛子盛
沈荣荣
陈闯
叶森
陈晨松
胡东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实施治疗性亚低温的效果,以及初步观察其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连续选取2021年5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在宁波市内三家综合性医院包括宁海县第...
目的探讨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实施治疗性亚低温的效果,以及初步观察其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连续选取2021年5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在宁波市内三家综合性医院包括宁海县第一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和鄞州区第二医院实施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的心搏骤停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28例(77.8%)。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体表低温组19例和CRRT低温组17例。两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控温毯仪和CRRT机实施治疗性亚低温,目标体温设置为33℃,达标后维持33℃±0.5℃的温度至少24 h,再以0.25~0.5℃/h速率复温至37℃±0.5℃的正常体温并维持该温度。治疗前,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性亚低温实施期间,记录患者低温诱导期、低温维持期和复温期的数据资料。治疗后1和2 w时,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脑功能表现分级(CPC)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搏骤停原因和时间、心肺复苏时长、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性亚低温实施期间,CRRT低温组患者的低温启动时机慢于体表低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9.2)min比(23.8±9.9)min,t=-1.203,P=0.237];CRRT低温组患者的降温速率显著快于体表低温组[(3.65±1.28)℃/h比(2.04±0.22)℃/h,t=-5.419,P<0.001],且达标时长显著短于体表低温组[(1.36±0.49)h比(2.38±0.83)h,t=4.42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亚低温维持范围和时长、复温速率和时长基本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和2 w时,CRRT低温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体表低温组[1 w:(8.12±4.69)分比(5.11±3.81)分,t=-2.124;2 w:(10.24±5.55)分比(6.47±4.97)分,t=-2.145],且CPC评分显著低于体表低温组[1 w:(2.65±1.27)分比(3.68±1.16)分,t=2.562;2 w:(2.24±1.39)分比(3.53±1.39)分,t=2.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心搏骤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应用CRRT能较传统方法更快地诱导治疗性亚低温,且同等有效地维持低温与复温,并更为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治疗性亚低温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神经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氟醚、氯胺酮麻醉在门诊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戚建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七氟醚吸入麻醉
氯胺酮麻醉
手术中应用
小儿患者
小儿门诊
非住院手术麻醉
术后苏醒时间
恶心呕吐
临床意义
手术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鑫
魏武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2-623,共2页
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头痛性疾病,女性约为男性的3~4倍。头痛剧烈者还伴有呕吐,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尼莫地平是一种常用于降血压的钙通道阻滞剂,临床研究Ⅲ表明其在治疗偏头痛方...
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头痛性疾病,女性约为男性的3~4倍。头痛剧烈者还伴有呕吐,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尼莫地平是一种常用于降血压的钙通道阻滞剂,临床研究Ⅲ表明其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能调节头部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头部血流。临床研究能有效减少偏头痛发作。近年来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尼莫地平口服治疗偏头痛患者60例,现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偏头痛方
尼莫地平
疗效观察
治疗
联合应用
偏头痛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实施亚低温的效果及其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初步疗效观察
1
作者
徐康敏
陈启江
葛子盛
沈荣荣
陈闯
叶森
陈晨松
胡东军
机构
宁海县第一
医院
重症医学
科
余姚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浙江
医院
急诊
科
浙江省
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
科
象山县第一
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
科
鄞州区第二
医院
重症医学
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22KY1197、2022KY588)
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S123)。
文摘
目的探讨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实施治疗性亚低温的效果,以及初步观察其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连续选取2021年5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在宁波市内三家综合性医院包括宁海县第一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和鄞州区第二医院实施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的心搏骤停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28例(77.8%)。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体表低温组19例和CRRT低温组17例。两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控温毯仪和CRRT机实施治疗性亚低温,目标体温设置为33℃,达标后维持33℃±0.5℃的温度至少24 h,再以0.25~0.5℃/h速率复温至37℃±0.5℃的正常体温并维持该温度。治疗前,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性亚低温实施期间,记录患者低温诱导期、低温维持期和复温期的数据资料。治疗后1和2 w时,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脑功能表现分级(CPC)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搏骤停原因和时间、心肺复苏时长、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性亚低温实施期间,CRRT低温组患者的低温启动时机慢于体表低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9.2)min比(23.8±9.9)min,t=-1.203,P=0.237];CRRT低温组患者的降温速率显著快于体表低温组[(3.65±1.28)℃/h比(2.04±0.22)℃/h,t=-5.419,P<0.001],且达标时长显著短于体表低温组[(1.36±0.49)h比(2.38±0.83)h,t=4.42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亚低温维持范围和时长、复温速率和时长基本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和2 w时,CRRT低温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体表低温组[1 w:(8.12±4.69)分比(5.11±3.81)分,t=-2.124;2 w:(10.24±5.55)分比(6.47±4.97)分,t=-2.145],且CPC评分显著低于体表低温组[1 w:(2.65±1.27)分比(3.68±1.16)分,t=2.562;2 w:(2.24±1.39)分比(3.53±1.39)分,t=2.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心搏骤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应用CRRT能较传统方法更快地诱导治疗性亚低温,且同等有效地维持低温与复温,并更为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结局。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治疗性亚低温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神经功能
预后
Keywords
Sudden cardiac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herapeutic mild hypothermia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Neurological function
Prognosis
分类号
R541.78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氟醚、氯胺酮麻醉在门诊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戚建勋
机构
浙江省
余姚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七氟醚吸入麻醉
氯胺酮麻醉
手术中应用
小儿患者
小儿门诊
非住院手术麻醉
术后苏醒时间
恶心呕吐
临床意义
手术患儿
分类号
R726.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3
作者
杨鑫
魏武康
机构
浙江省
余姚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2-623,共2页
文摘
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搏动性疼痛为特征的常见头痛性疾病,女性约为男性的3~4倍。头痛剧烈者还伴有呕吐,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尼莫地平是一种常用于降血压的钙通道阻滞剂,临床研究Ⅲ表明其在治疗偏头痛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能调节头部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头部血流。临床研究能有效减少偏头痛发作。近年来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尼莫地平口服治疗偏头痛患者60例,现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偏头痛方
尼莫地平
疗效观察
治疗
联合应用
偏头痛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
分类号
R747.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实施亚低温的效果及其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初步疗效观察
徐康敏
陈启江
葛子盛
沈荣荣
陈闯
叶森
陈晨松
胡东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七氟醚、氯胺酮麻醉在门诊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戚建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星状神经节阻滞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杨鑫
魏武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