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把花根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脑IL-2和IFN-γ mRNA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和忠 许科闻 +4 位作者 易宏 董伟 王瑜兰 倪琪 翁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Wistar大鼠的治疗作用及IL-2和IFN-γmRNA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火把花根片(300 mg.kg-1,BID)治疗,观...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Wistar大鼠的治疗作用及IL-2和IFN-γmRNA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火把花根片(300 mg.kg-1,BID)治疗,观察症状并评分;HE染色和Loyez氏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RT-PCR法测定脑组织的IL-2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未出现EAE症状,脑组织IL-2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45±0.032、0.353±0.023,与模型组比较P<0.01;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结构完整。结论:火把花根片对EAE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了脑组织IL-2和IFR-γ的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药物疗法 火把花根 白细胞介素-2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外周血SIL-2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郑和忠 余昌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394-1396,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清SIL-2R表达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0.2mg/(kg.d),0.4mg/(kg.d)],...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外周血清SIL-2R表达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0.2mg/(kg.d),0.4mg/(kg.d)],观察临床表现并评分;HE染色和Loyez氏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的SIL-2R水平。结果:高剂量组未出现临床症状;低剂量组EAE临床症状较模型组轻。高剂量组SIL-2R浓度为(36.43±5.43)mg/mL,与模型组和低剂量Tri组比较P<0.01和P<0.05;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结构完整。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EAE的治疗有剂量相关性,其作用机制与抑制SIL-2R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雷公藤内酯醇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对EAE大鼠脑和脊髓L-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和忠 许科闻 +4 位作者 董伟 王瑜兰 倪琪 翁静 易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744-2745,共2页
目的:探讨火把化根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L-选择素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火把化根(600mg.kg-1.d-1)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并评分;H... 目的:探讨火把化根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L-选择素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火把化根(600mg.kg-1.d-1)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并评分;HE染色和Loyez氏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脑和脊髓的L-选择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未出现临床症状,L-选择素为1.88±0.64,与模型组比较P<0.05;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结构完整。结论:火把化根片对EAE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L-选择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火把化根 L-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对EAE大鼠治疗作用及VCAM-1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和忠 许科闻 +4 位作者 董伟 王瑜兰 倪琪 翁静 易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329-2331,共3页
目的:探讨火把化根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VCAM-1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火把化根片(600mg.kg-1.d-1,日2次口服),观察临床表现并... 目的:探讨火把化根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作用及VCAM-1的影响。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匀浆和福氏完全佐剂诱发大鼠急性EAE;治疗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以火把化根片(600mg.kg-1.d-1,日2次口服),观察临床表现并评分;HE染色和Loyez氏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脑和脊髓的VCAM-1水平。结果:治疗组未出现临床症状;VCAM-1为(2.13±0.99),与模型组比较P<0.05;脑和脊髓小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髓鞘结构完整。结论:火把化根片对EAE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VCAM-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火把化根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Wistar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和忠 余昌胤 《中医药学刊》 CAS 2006年第12期2235-2236,共2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和福氏完全佐剂及左旋咪唑诱发大鼠EAE;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予以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方法:模型组采用豚鼠髓鞘蛋白和福氏完全佐剂及左旋咪唑诱发大鼠EAE;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予以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观察各组的发病情况;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Loyez氏髓鞘染色法观察髓鞘改变。结果:低剂量组EAE临床症状较模型组轻;高剂量组未出现临床症状;脑和脊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EAE有治疗作用并与剂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碱性蛋白 多发性硬化 雷公藤内酯醇 实验性免疫性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谢江文 马甲 +3 位作者 颜颖颖 韩春赓 董伟 毛玲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葛根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葛根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脑梗死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和CRP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明显较对照组治疗后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均未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葛根素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葛根素 阿替普酶 疗效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自翔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48-250,254,共4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为更好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10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为更好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10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PCI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TnI、BN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LVEDD、LVESD)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cTn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h、24h,两组cTnI水平均较术前有所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4h的cTnI水平为(0.10±0.23)ng/mL低于对照组的(0.24±0.3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30d两组BN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术后7d,观察组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之间的LVEDD、LVE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观察组LVEDD、LVESD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肌钙蛋白、脑钠肽及心功能均有改善作用,在减轻心肌损伤的同时可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肌钙蛋白 脑钠肽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