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姚市农村儿童遗传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傅祖明 陈可权 +5 位作者 毛昭娣 童慎境 许德义 张继秀 秦文清 孙代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3-25,共3页
1990年,对9129名0-14岁儿童遗传病值况做了调查.发现遗传病及先天畸形共22种81例,患病率为8.87‰,山区及平原患病率分别为8.66‰和8.98‰。,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近亲组及非近亲组儿童道传病患病率分别为102.85‰和7... 1990年,对9129名0-14岁儿童遗传病值况做了调查.发现遗传病及先天畸形共22种81例,患病率为8.87‰,山区及平原患病率分别为8.66‰和8.98‰。,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近亲组及非近亲组儿童道传病患病率分别为102.85‰和7.04‰,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年龄越大者发病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近亲 遗传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实施亚低温的效果及其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初步疗效观察
2
作者 徐康敏 陈启江 +5 位作者 葛子盛 沈荣荣 陈闯 叶森 陈晨松 胡东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实施治疗性亚低温的效果,以及初步观察其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连续选取2021年5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在宁波市内三家综合性医院包括宁海县第... 目的探讨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实施治疗性亚低温的效果,以及初步观察其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连续选取2021年5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在宁波市内三家综合性医院包括宁海县第一医院、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和鄞州区第二医院实施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的心搏骤停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28例(77.8%)。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体表低温组19例和CRRT低温组17例。两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控温毯仪和CRRT机实施治疗性亚低温,目标体温设置为33℃,达标后维持33℃±0.5℃的温度至少24 h,再以0.25~0.5℃/h速率复温至37℃±0.5℃的正常体温并维持该温度。治疗前,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性亚低温实施期间,记录患者低温诱导期、低温维持期和复温期的数据资料。治疗后1和2 w时,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脑功能表现分级(CPC)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搏骤停原因和时间、心肺复苏时长、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性亚低温实施期间,CRRT低温组患者的低温启动时机慢于体表低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9.2)min比(23.8±9.9)min,t=-1.203,P=0.237];CRRT低温组患者的降温速率显著快于体表低温组[(3.65±1.28)℃/h比(2.04±0.22)℃/h,t=-5.419,P<0.001],且达标时长显著短于体表低温组[(1.36±0.49)h比(2.38±0.83)h,t=4.42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亚低温维持范围和时长、复温速率和时长基本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和2 w时,CRRT低温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体表低温组[1 w:(8.12±4.69)分比(5.11±3.81)分,t=-2.124;2 w:(10.24±5.55)分比(6.47±4.97)分,t=-2.145],且CPC评分显著低于体表低温组[1 w:(2.65±1.27)分比(3.68±1.16)分,t=2.562;2 w:(2.24±1.39)分比(3.53±1.39)分,t=2.7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心搏骤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应用CRRT能较传统方法更快地诱导治疗性亚低温,且同等有效地维持低温与复温,并更为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治疗性亚低温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神经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丙种球蛋白防治肾病综合征继发医院感染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糜丽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5-236,共2页
肾病综合征(NS)患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并发医院感染而使病情反复、恶化甚至死亡.我院儿科自1995年1月以来试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防止NS患儿继发医院感染,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医院内感染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医院床位利用指标的两种不同计算口径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优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床位利用指标 计算口径 病床使用率 病床周转次数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洁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7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需要评价 有效性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肺结核定点门诊诊治状况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志英 杨薇娜 +1 位作者 赵黎明 顾永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了解和分析综合性医院肺结核定点门诊诊治状况,发挥综合性医院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0月余姚市肺结核定点门诊患者的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 012例肺结核患者因症直接就诊者35例,占3.5%例;转诊者977例,... 目的了解和分析综合性医院肺结核定点门诊诊治状况,发挥综合性医院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0月余姚市肺结核定点门诊患者的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 012例肺结核患者因症直接就诊者35例,占3.5%例;转诊者977例,占96.5%;转诊科室分散,构成比依次为内科65%,呼吸科11.1%,口腔科8%,急诊科6.9%,外科5.6%,其他3.4%;痰菌阳性患者478例,阳性率47.2%;92例(9.1%)合并糖尿病,23例(2.3%)合并肺癌;在诊治随访中,869例(85.9%)完成治疗,治愈766例,好转80例;中断治疗143例,其中62例转至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39例死于严重合并症。结论综合性医院肺结核定点门诊诊治较为理想,但门诊点应该增加,管理应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肺预防和控制 综合性医院 肺结核患者 综合性医院 定点门诊 诊治 结核病防治 中断治疗 门诊患者 阳性患者 防治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门诊“一站式服务”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袁海鸿 高巍 +1 位作者 施晓冬 曹丽娟 《卫生经济研究》 2011年第7期42-43,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医院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医疗的结果,而是更注重医疗的全过程。基层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打造优质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医院的要求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医疗的结果,而是更注重医疗的全过程。基层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满足患者的需求,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服务流程 基层医院 一站式服务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服务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改革下县域医共体的经济运行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淑蓉 陈洁 +1 位作者 阮寅珊 孙统达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DRG支付改革后县域医共体的经济运行变化,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某市4个县域医共体为研究对象,收集牵头医院及分院2019-2022年的经济运行、费用水平、服务效率等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DRG支付改革... 目的:分析DRG支付改革后县域医共体的经济运行变化,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参考。方法:以某市4个县域医共体为研究对象,收集牵头医院及分院2019-2022年的经济运行、费用水平、服务效率等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结果:DRG支付改革后,医共体牵头医院和分院的总收入分别增长了15.67%和30.08%,医疗收入分别增长了7.10%和2.66%,但住院收入分别下降了0.04%和39.21%;除去财政补助收入后,总收支结余为负;均次费用明显增长,服务总量和服务效率出现下降趋势;病例数前十的病组中有3个病组出现亏损。结论:DRG支付改革下,县域医共体应进一步完善医保监管体系,规范诊疗行为;加强精细化全成本管理,有效控制医疗亏损;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有效控制患者费用;强化医共体协同和分级诊疗,提升分院诊疗技能和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DRG 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致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杜益维(综述) 马建婷(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据2021年世界范围的癌症数据统计[1],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乳腺癌手术后内分泌治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2]指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据2021年世界范围的癌症数据统计[1],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乳腺癌手术后内分泌治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2]指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应进行内分泌治疗,原则:①绝经前患者首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SERM),包括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和枸橼酸托瑞米芬;②中高复发风险的绝经前患者,推荐在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5年后仍未绝经,延长药物使用时间至10年,若用药期间绝经可改为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③绝经后患者优先选择AI;④不能耐受AI的绝经后患者可选择SERM[2]。ER主要分为ERα、ERβ和膜G蛋白偶联ER(GPER,也称GPR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内分泌治疗 子宫内膜病变 乳腺癌手术 浸润性乳腺癌 他莫昔芬 孕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9
10
作者 高金丹 方强 苏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因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医院获...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因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的16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其中77例患者使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A组),83例患者单独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B组),其使用均超过3d,观察及比较2组间临床特征、临床有效率、微生物清除率、28d病死率、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与C-反应蛋白(CRP)。结果在临床有效率及脱机成功率A组较B组明显升高(临床有效率:66.23%比50.60%,P=0.045;脱机成功率:62.33%比45.78%,P=0.036),28d病死率明显降低(22.08%比38.55%,P=0.024),而在微生物清除率、不良反应、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2组无统计学差异。主要炎症指标A组WBC、CRP与B组CRP治疗后有显著降低(均P<0.05),且A组CRP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多重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抗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多重耐药 泛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医院获得性肺炎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喷激素联合鼻腔冲洗对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1
作者 马迪将 诸琦 +2 位作者 杨金维 彭光华 王迪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鼻喷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咳嗽超过2周的239例患儿,且排除胃食管反流、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等心肺部疾病,行电子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冠状位C... 目的探讨鼻喷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咳嗽超过2周的239例患儿,且排除胃食管反流、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等心肺部疾病,行电子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冠状位CT扫描、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SPT)等检查后符合UACS诊断标准,并将其分为治疗组(129例)和对照组(110例)。治疗组联合使用鼻喷激素和鼻腔冲洗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鼻喷激素治疗。评估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并采用主观症状评分记录鼻喷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前后的喷嚏、流涕、鼻塞、咳嗽等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90例,好转24例,无效15例)疗效优于对照组(显效49例,好转38例,无效23例)(P<0.05)。治疗后治疗组鼻痒、咳嗽、鼻塞、喷嚏、流涕、咽痒症状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结论鼻喷激素联合鼻腔冲洗对UACS引起的儿童慢性咳嗽可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 鼻腔冲洗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疗联合体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 被引量:30
12
作者 袁海鸿 潘新宇 +1 位作者 谢月华 张樱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78,共2页
以医疗联合体为依托,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其平台系统集成并共享各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对居民在各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进行系统、连贯的有机整合;系统制定规范的分级诊疗流程、上转诊间预约、下转自动推送机制;在区域医疗联合体内部层... 以医疗联合体为依托,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其平台系统集成并共享各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对居民在各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进行系统、连贯的有机整合;系统制定规范的分级诊疗流程、上转诊间预约、下转自动推送机制;在区域医疗联合体内部层级医疗机构内,提供远程会诊、在线医学教育、病患健康宣教、区域临床统一知识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诊疗预约、信息共享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数据共享 医疗联合体 分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桂灵 石小枫 +2 位作者 冉长清 徐曼 朱照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212-2214,共3页
目的进一步观察三七总皂甙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牛血清白蛋白等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同时给予三七总皂甙60mg/kg和30mg/kg皮下注射治疗,共6周。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分离肝组织,作病理学纤维化程度分级和免疫组化观察... 目的进一步观察三七总皂甙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牛血清白蛋白等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同时给予三七总皂甙60mg/kg和30mg/kg皮下注射治疗,共6周。分离血清,检测肝功能;分离肝组织,作病理学纤维化程度分级和免疫组化观察Ⅰ、Ⅲ型胶原及TGF-β1的合成表达。结果三七总皂甙能降低血清转氨酶,增加肝脏白蛋白的合成,减轻肝纤维化程度,抑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及TGF-β1的合成表达。结论三七总皂甙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肝纤维化 Ⅲ型胶原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陟中 方一新 +2 位作者 黄海军 王牡丹 徐杰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7期810-813,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心肺复苏即刻给予参附注射液,于心肺复苏后0、24、4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心肺复苏即刻给予参附注射液,于心肺复苏后0、24、48 h,对比两组心肌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心肺复苏后CK-MB、cTnI、ALT、Cr、hs-CRP、TNF-α显著升高(P<0.05);心肺复苏后24、48 h,研究组的CK-MB、cTnI、ALT、Cr、hs-CRP、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率(36.67%)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6,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肺复苏 心肌功能 肝肾功能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61
15
作者 张翊 卢建平 叶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评估涂片、培养、PCR和增菌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4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可疑结核患者和非结核病人痰标本的涂片、培养、PCR和增菌PCR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涂片、培养、PCR和4及7 d的增菌PCR检测3... 目的评估涂片、培养、PCR和增菌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4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可疑结核患者和非结核病人痰标本的涂片、培养、PCR和增菌PCR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涂片、培养、PCR和4及7 d的增菌PCR检测31例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痰标本阳性率分别为22.5%、32.2%、54.8%、64.5%和87.1%;检测59例临床可疑肺结核病人痰标本阳性率分别为13.6%、18.6%、28.8%、37.3%和52.5%。比较四种方法的阳性检测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34例非结核病人痰标本,涂片、培养均为阴性,而PCR和增菌PCR均有1例假阳性,假阳性率2.9%。比较PCR与增菌PCR对菌阳和菌阴病人的痰标本阳性检测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种方法的假阳性率相同。结论增菌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结核病的有效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诊断 痰涂片 培养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的处理 被引量:15
16
作者 彭启平 周建春 +2 位作者 代朗月 金平 赵孝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7-120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床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中胆囊静脉血管出血1例,肝脏实质损伤出血3例,肝中静脉属支出血4例,胆囊动脉后支出血1例,采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出血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床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术中胆囊静脉血管出血1例,肝脏实质损伤出血3例,肝中静脉属支出血4例,胆囊动脉后支出血1例,采用电凝止血、止血纱布压迫、生物蛋白胶创面涂抹及镜下缝扎等止血措施获得较好的效果。1例肝中静脉属支出血难以控制,直接中转开腹,止血成功。术后均放置肝下引流管1~2d,术后无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胆囊床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针对不同的胆囊床出血原因,及时有效地酌情处理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床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9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情况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立军 任利珍 +2 位作者 干迪郁 郭慧群 姜映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0-240,I0001-I0003,共4页
目的分析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谱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方法对2009年度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259株,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其对17种抗生素的药敏谱,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铜绿... 目的分析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谱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情况。方法对2009年度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259株,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其对17种抗生素的药敏谱,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AMP、FTN、CTT、SAM等耐药率较高,对TOB、AMK、GEN、TZP等较敏感;金属β-内酰胺酶携带率为5.0%,产酶菌株耐药情况严重。结论结合细菌药敏谱慎用碳青霉烯类,合理利用抗生素,对治愈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及控制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腹腔探查术9例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秋兰 邵华江 +1 位作者 马建婷 苏晓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腹腔探查术患者的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产后出血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腹腔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探查术的发生率为...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腹腔探查术患者的临床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产后出血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再次腹腔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探查术的发生率为20.5%(9/44)。9例患者再次探查手术止血方式为行宫颈残端切除3例,残端及创面缝扎止血4例,未见活动性出血盆腹腔积血清除1例,盆腔填塞1例;9例患者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盆腔放置2条引流管引流。9例患者再次探查术前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8例,急性肾衰(ARF)4例,再次探查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例,术后感染3例。ICU入住率为100%,呼吸机使用率100%,平均出血量11544±7918 ml,平均输血量11100±8066 ml,8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结论:产后出血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因腹腔内出血行再次探查术患者并发症严重,再次探查术时注意手术技巧,可同时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放置盆腔引流管2条。对此类患者要及时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掌握大量输血方案,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急诊子宫切除术 腹腔内出血 腹腔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12SrRNA突变频谱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斌娇 彭光华 +9 位作者 陈波蓓 方芳 郑静 伍越 梁玲芝 南奔宇 唐霄雯 朱翌 吕建新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5-704,共10页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12S 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非综合征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标本318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12S 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非综合征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标本318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发现34个变异位点,已知的1555A>G、1494C>T和1095T>C突变分别占9.1%、0.6%和1.25%。结构和种系发生分析显示,839A>G和1452T>C突变位于12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且未在449例正常对照组中发现,可能增加了耳毒性药物的敏感性。其他变异位点为多态性位点。文章数据支持了12S rRNA基因是耳毒性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这一理论,为预测个体耳毒性的发生风险,提高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安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以期降低耳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rRNA基因 非综合征型耳聋 氨基糖甙类药物 突变频谱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光华 郑斌娇 +10 位作者 方芳 伍越 梁玲芝 郑静 南奔宇 余啸 唐霄雯 朱翌 吕建新 陈波蓓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72,共11页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是引起氨基糖甙类药物诱导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收集的25个携带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了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表明,这25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耳聋外显率、听力损...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是引起氨基糖甙类药物诱导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收集的25个携带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了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表明,这25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耳聋外显率、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当包括和不包括氨基糖甙类药物使用史时,耳聋的平均外显率分别为28.1%和21.5%,排除氨基糖甙类药物时,耳聋的平均发病年龄从1~15岁不等。线粒体全序列分析发现了16个新变异,不同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位点显示这25个家系分别属于东亚人群A、B、D、F、G、M、N和R单倍型,其中线粒体单倍型B的家系耳聋外显率和表现度较其他单倍型高。此外,7个继发突变位点和21个高保守性位点突变可能增加了这些家系的耳聋外显率。GJB2基因上未检测到与耳聋相关的突变,表明在本研究的耳聋家系中,GJB2基因可能没有参与A1555G突变的表型表达。以上各方面提示,线粒体单倍型和其他因素可能参与了这25个家系耳聋患者的表型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 非综合征型耳聋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