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烟气治理全过程的煤电行业SO_(3)减排潜力研究
1
作者
孙雪丽
李辉
+2 位作者
王圣
刘涛
赵秀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92-3101,I0020,共11页
摸清火电行业SO_(3)排放底数和减排潜力是制定行业污染控制政策及标准限值的基础。基于燃煤电厂SO_(3)产生和脱除机制,该文建立基于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全过程的SO_(3)减排量和排放量计算模型和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实测掌握燃煤电厂SO_(3...
摸清火电行业SO_(3)排放底数和减排潜力是制定行业污染控制政策及标准限值的基础。基于燃煤电厂SO_(3)产生和脱除机制,该文建立基于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全过程的SO_(3)减排量和排放量计算模型和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实测掌握燃煤电厂SO_(3)排放现状特征和规律,研究不同标准限值目标情景下电力行业未来SO_(3)减排潜力。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燃煤电厂SO_(3)产生量约63.60万t,排放总量约15.03万t,现有全过程污染治理技术对其综合协同脱除效率约76.37%;若未来标准制定时将限值设置在10mg/m^(3),预计可通过对约20%装机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满足达标要求,可在2020年SO_(3)排放总量基础上实现减排12.64%;若将SO_(3)限值设置在5mg/m^(3),预计通过约40%装机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满足达标要求,可实现34.84%的总量减排。该研究结果可为火电行业SO_(3)排放限值设定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SO_(3)
排放量
减排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流粉碎过程机械力化学效应对煤粉微晶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杨秀超
陈国庆
+3 位作者
周子宁
吴昉
刘建国
刘加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49-4758,I0018,共11页
明确机械力化学对煤粉物化性能的影响可以为基于微观精细结构定向调控煤粉洁净燃烧提供理论支撑。该文结合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和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igh 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HRXRD)精...
明确机械力化学对煤粉物化性能的影响可以为基于微观精细结构定向调控煤粉洁净燃烧提供理论支撑。该文结合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和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igh 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HRXRD)精确地表征煤粉的孔隙结构和微晶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煤粉粉碎过程中机械力化学对煤粉微晶形态和孔隙结构的影响机制,从而揭示孔隙结构和微晶形态之间的本质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增强,煤粉晶格结构参数:邻位分布标准差(σ_(1))、平均堆叠跨度(L_(a))、平均堆叠高度(L_(c))、堆叠平均层数(N)、层间隙标准差(σ_(3))、平均层间隙(a_(3))减小,而平均C—C键长度(l_(cc))、取向参数(q)增大。同时,单芳香层变形程度的增加伴随着煤粉颗粒大孔或中孔向微孔的转化。此外,无序芳香层的纵向堆叠所释放的空间贡献中孔的形成。另一方面,单芳香层面内的褶皱结构(凹陷或凸起)和微晶堆叠间隙的贯通都可以促进微孔的增加。该文结论可以为基于微观精细结构定向调控煤粉洁净燃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小角X射线散射
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
机械力化学
孔隙结构
微晶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烟气治理全过程的煤电行业SO_(3)减排潜力研究
1
作者
孙雪丽
李辉
王圣
刘涛
赵秀勇
机构
低
碳
智能
燃煤
发电与
超净
排放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
国家
能源
集团
科学技术
研究院
有限公司
)
国家
环境保护大气物理模拟与污染控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92-3101,I0020,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701504)。
文摘
摸清火电行业SO_(3)排放底数和减排潜力是制定行业污染控制政策及标准限值的基础。基于燃煤电厂SO_(3)产生和脱除机制,该文建立基于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全过程的SO_(3)减排量和排放量计算模型和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实测掌握燃煤电厂SO_(3)排放现状特征和规律,研究不同标准限值目标情景下电力行业未来SO_(3)减排潜力。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燃煤电厂SO_(3)产生量约63.60万t,排放总量约15.03万t,现有全过程污染治理技术对其综合协同脱除效率约76.37%;若未来标准制定时将限值设置在10mg/m^(3),预计可通过对约20%装机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满足达标要求,可在2020年SO_(3)排放总量基础上实现减排12.64%;若将SO_(3)限值设置在5mg/m^(3),预计通过约40%装机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满足达标要求,可实现34.84%的总量减排。该研究结果可为火电行业SO_(3)排放限值设定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关键词
燃煤电厂
SO_(3)
排放量
减排潜力
Keywords
coal-fired power plant
SO_(3)
total emissions
abatement potential
分类号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流粉碎过程机械力化学效应对煤粉微晶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杨秀超
陈国庆
周子宁
吴昉
刘建国
刘加勋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低
碳
智能
燃煤
发电与
超净
排放
全国
重点
实验室
(
国家
能源
集团
科学技术
研究院
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749-4758,I001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6133,51876124)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D2022FK089)。
文摘
明确机械力化学对煤粉物化性能的影响可以为基于微观精细结构定向调控煤粉洁净燃烧提供理论支撑。该文结合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SAXS)和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igh 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HRXRD)精确地表征煤粉的孔隙结构和微晶形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煤粉粉碎过程中机械力化学对煤粉微晶形态和孔隙结构的影响机制,从而揭示孔隙结构和微晶形态之间的本质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机械力化学效应的增强,煤粉晶格结构参数:邻位分布标准差(σ_(1))、平均堆叠跨度(L_(a))、平均堆叠高度(L_(c))、堆叠平均层数(N)、层间隙标准差(σ_(3))、平均层间隙(a_(3))减小,而平均C—C键长度(l_(cc))、取向参数(q)增大。同时,单芳香层变形程度的增加伴随着煤粉颗粒大孔或中孔向微孔的转化。此外,无序芳香层的纵向堆叠所释放的空间贡献中孔的形成。另一方面,单芳香层面内的褶皱结构(凹陷或凸起)和微晶堆叠间隙的贯通都可以促进微孔的增加。该文结论可以为基于微观精细结构定向调控煤粉洁净燃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同步辐射
小角X射线散射
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
机械力化学
孔隙结构
微晶形态
Keywords
synchrotron radiation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high re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
mechanochemistry
pore structure
microcrystalline morphology
分类号
TK22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烟气治理全过程的煤电行业SO_(3)减排潜力研究
孙雪丽
李辉
王圣
刘涛
赵秀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流粉碎过程机械力化学效应对煤粉微晶结构的影响
杨秀超
陈国庆
周子宁
吴昉
刘建国
刘加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