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品位金铜混合矿综合利用工业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伍赠玲 王春 +4 位作者 赖晓康 朱峰 巫銮东 沈贤德 简勇章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2,共5页
针对紫金山低品位金铜混合矿,采用生物堆浸—介质转换—氰化提金工艺进行千吨级工业试验,考察了生物堆浸过程中铜和铁的浸出行为、酸碱介质转换和氰化提金技术指标,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50mm、堆高5m条件下生物浸出... 针对紫金山低品位金铜混合矿,采用生物堆浸—介质转换—氰化提金工艺进行千吨级工业试验,考察了生物堆浸过程中铜和铁的浸出行为、酸碱介质转换和氰化提金技术指标,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50mm、堆高5m条件下生物浸出周期80d,氰化浸出30d,渣计铜、金浸出率分别为55.2%、50%;吨矿生产成本72.24元,产值75.1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金铜混合矿 生物堆浸 氰化 工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某低品位铜金矿选矿工艺优化及尾矿综合回收铁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魏转花 岳涛 +1 位作者 纪婉颖 黄裕卿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0,共7页
蒙古某低品位铜金矿原矿含金0.20 g/t、铜0.24%、硫1.80%、磁性铁1.70%。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微量斑铜矿及铜蓝,其他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磁性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可综合回收。针对该矿石中目标矿物含量低、嵌布粒度细的特点,采用... 蒙古某低品位铜金矿原矿含金0.20 g/t、铜0.24%、硫1.80%、磁性铁1.70%。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微量斑铜矿及铜蓝,其他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磁性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可综合回收。针对该矿石中目标矿物含量低、嵌布粒度细的特点,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浮选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混合浮选尾矿磁选回收铁”磁浮联合工艺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铜金混合精矿品位Cu 20.30%、Au 11.44 g/t,回收率Cu 86.00%、Au 69.40%;铁精矿铁品位65.34%,铁回收率23.80%,磁性铁回收率91.70%的试验指标。与原生产工艺相比,在显著提高铜金精矿品位的同时,综合回收了浮选尾矿中的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铜金矿 铜硫分离 综合回收铁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Au/S比难处理金精矿连续生物氧化—提金中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中省 王春 +2 位作者 贺登平 伍赠玲 衷水平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4期99-102,共4页
针对某低Au/S比难处理金精矿,在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连续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开展中试试验研究,考察工艺技术参数对后续氰化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时间7 d、矿浆浓度15%、溶解氧浓度2 mg/L、温度45℃、搅拌速度50 r/mi... 针对某低Au/S比难处理金精矿,在前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连续生物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开展中试试验研究,考察工艺技术参数对后续氰化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时间7 d、矿浆浓度15%、溶解氧浓度2 mg/L、温度45℃、搅拌速度50 r/min条件下,硫化物的氧化率达81.44%,氧化渣氰化提金浸出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精矿 低Au S比 生物预氧化 氰化提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质高砷硫化物包裹多重难处理金矿热压氧化-氰化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海彬 郭金溢 +3 位作者 谢洪珍 王乾坤 李有辉 邱耀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118,共8页
对某碳质高砷硫化物包裹多重难处理金矿进行了以热压氧化—氰化为主体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原矿全硫浮选—浮选精矿常规热压氧化—氰化金浸出率仅76.2%,采取了氧化渣脱碳、原矿预脱炭及硫砷分选等措施,均难以提高金回收率。热压氧化渣... 对某碳质高砷硫化物包裹多重难处理金矿进行了以热压氧化—氰化为主体工艺的试验。结果表明:原矿全硫浮选—浮选精矿常规热压氧化—氰化金浸出率仅76.2%,采取了氧化渣脱碳、原矿预脱炭及硫砷分选等措施,均难以提高金回收率。热压氧化渣采用中温焙烧预处理再氰化,可较彻底地消除有机碳的影响,金浸出率达到94.7%,且焙烧过程有害组分砷几乎不会进入气相,焙烧-氰化渣与热压氧化液中和渣混合后的毒性浸出结果满足一般固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 难处理金矿 热压氧化 焙烧 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浸渣处理工艺研究
5
作者 陈晨 王俊娥 +3 位作者 匡晨 董凯伟 薛祥 吴星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为了优化钼冶炼二次氨浸渣处理工艺,提高生产效益,本文考察了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氧压碳酸钠浸出、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三种方案处理氨浸渣的浸出效果及经济效益,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氨浸渣中钼形态主要为6.73%的氧化钼、0... 为了优化钼冶炼二次氨浸渣处理工艺,提高生产效益,本文考察了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氧压碳酸钠浸出、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三种方案处理氨浸渣的浸出效果及经济效益,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氨浸渣中钼形态主要为6.73%的氧化钼、0.67%的钼酸盐、0.36%的硫化钼,采用氧压浸出可以缩短浸出时间,提高钼浸出率;三种方案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钼浸出率分别为91.70%、97.22%、94.21%,渣含钼分别为0.89%、0.265%、0.60%,氧压碳酸钠浸出方案指标最优;该方案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碳酸钠50 g/L、液固比L/S=4、温度210℃、氧压0.5 MPa、搅拌浸出时间1 h,此条件下,处理1 t氨浸渣运行成本为1 441元,利润为3.73万元,可以弥补与其他两种方案对比的设备投资成本差额。氧压碳酸钠浸出方案具有钼回收率高、药剂消耗少、浸出杂质低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为含钼氨浸渣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冶炼 氨浸渣 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 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 氧压碳酸钠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含铜金矿柱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淑萍 王春 +9 位作者 伍赠玲 李廷励 黄涛 姜艳超 张焕然 张鹏 衷水平 蓝碧波 刘晓英 林冬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8,共5页
采用柱浸法对紫金山矿区含铜金矿进行浸出试验,分别考察矿样粒度、铜品位、喷淋强度、氰化钠喷淋浓度和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堆浸法处理该含铜金矿矿样是可行的,对-80mm粒级在15天内金浸出率大于86%,浸出前期金、铜同... 采用柱浸法对紫金山矿区含铜金矿进行浸出试验,分别考察矿样粒度、铜品位、喷淋强度、氰化钠喷淋浓度和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堆浸法处理该含铜金矿矿样是可行的,对-80mm粒级在15天内金浸出率大于86%,浸出前期金、铜同时浸出,在浸出后期出现沉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金矿 柱浸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伍赠玲 赖晓康 +2 位作者 张鹏 张兴勋 康锦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生产中浸出周期长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矿石粒度、不同堆高对铜、铁浸出影响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柱浸工业试验,优化了生物堆浸工艺,缩短浸出周期,提高了铜浸出率。结果表明,矿石粒度的降低可显著提高铜的浸出... 针对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堆浸生产中浸出周期长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矿石粒度、不同堆高对铜、铁浸出影响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柱浸工业试验,优化了生物堆浸工艺,缩短浸出周期,提高了铜浸出率。结果表明,矿石粒度的降低可显著提高铜的浸出率,且不提高铁的溶出。相同粒度条件下,堆高提高有利于堆内温度保持,铜浸出率随之升高。-40mm工业柱浸出194d,铜的浸出率为62.67%,比-80mm高出1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 生物堆浸 粒度 堆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生物柱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伍赠玲 赖晓康 +2 位作者 邹来昌 康锦程 邹刚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28,共5页
采用铜萃余液从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石中柱浸铜,研究了溶液pH、温度及铁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铜、铁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出过程中,铜、铁的浸出行为存在差异,铜先于铁被快速浸出,浸出后期铜浸出率增幅较小,铁浸出率... 采用铜萃余液从紫金山低品位次生硫化铜矿石中柱浸铜,研究了溶液pH、温度及铁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铜、铁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出过程中,铜、铁的浸出行为存在差异,铜先于铁被快速浸出,浸出后期铜浸出率增幅较小,铁浸出率快速升高。推荐的既有利于铜浸出又相对抑制铁浸出的最佳条件为:浸出温度60℃,溶液pH1.6~1.8,铁质量浓度2~5g/L。最佳条件下,铜浸出率达90%以上。也提出了工业生产工艺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次生硫化铜矿 生物浸出 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处理金精矿焙烧—氰化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智 黄中省 +2 位作者 臧宏 衷水平 伍赠玲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6期77-81,共5页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焙烧—氰化提金工艺。试验得到的最佳条件:金精矿粒度为-0.043 mm占52.85%,一段焙烧温度为450℃,焙烧时间为1 h(炉门关闭),二段焙烧温度为700℃(炉门稍开),焙烧时间为0.5 h;初始Na CN浓度为0.5‰,L/S=4,氰化时间...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采用焙烧—氰化提金工艺。试验得到的最佳条件:金精矿粒度为-0.043 mm占52.85%,一段焙烧温度为450℃,焙烧时间为1 h(炉门关闭),二段焙烧温度为700℃(炉门稍开),焙烧时间为0.5 h;初始Na CN浓度为0.5‰,L/S=4,氰化时间为24 h。在此条件下,硫、砷的脱除率分别为99.99%和52.56%,金的浸出率为8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精矿 焙烧氧化 提金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炭浸提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中省 伍赠玲 +2 位作者 衷水平 王瑞永 梁长利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117-122,共6页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了单因素及连续生物预氧化一炭浸提金试验,研究了矿石粒度、矿浆浓度、氧化时间、pH值及充气量等因素对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及氧化渣炭浸提金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浆浓度、氧化时间和充气速率是难处理金精矿生... 针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了单因素及连续生物预氧化一炭浸提金试验,研究了矿石粒度、矿浆浓度、氧化时间、pH值及充气量等因素对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及氧化渣炭浸提金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浆浓度、氧化时间和充气速率是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及氧化渣炭浸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磨矿细度为-0.034mm占75%、温度为45℃、矿浆浓度为14%和充气速率为0.25-35m^3/h^-1·L^-1的条件下,经生物氧化7~8d,单因素和连续生物氧化的硫氧化率和氧化渣炭浸提金浸出率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精矿 生物氧化 炭浸提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某低品位复杂铜钨多金属矿石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俊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8-64,共7页
江西某铜钨复杂多金属矿石铜品位为0.11%、硫品位为1.16%、WO_3含量为0.22%。矿石中白钨矿、黄铜矿均以中细粒嵌布为主,白钨矿在0.01~0.3 mm粒级占79.55%,黄铜矿在0.01~0.3 mm粒级占81.83%。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在矿石性质分... 江西某铜钨复杂多金属矿石铜品位为0.11%、硫品位为1.16%、WO_3含量为0.22%。矿石中白钨矿、黄铜矿均以中细粒嵌布为主,白钨矿在0.01~0.3 mm粒级占79.55%,黄铜矿在0.01~0.3 mm粒级占81.83%。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在矿石性质分析基础上,采用铜硫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混浮尾矿浮钨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磨细至-0.074 mm占65%,以水玻璃为抑制剂、SN-9为捕收剂、BK201为起泡剂经2粗3精2扫铜硫混合浮选,混合浮选精矿以石灰为抑制剂、Z-200为捕收剂经1粗4精2扫铜硫分离浮选,混合浮选尾矿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W-1205为捕收剂经1粗3精3扫常温钨浮选,常温浮选精矿经1粗5精2扫加温(90℃)钨浮选,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4.13%、回收率为68.90%,硫精矿硫品位为36.15%、回收率为60.77%,钨精矿WO_3品位为62.24%、回收率为73.68%,试验指标较好,可以作为该铜钨多金属矿开发利用的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多金属矿石 黄铜矿 白钨矿 黄铁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难处理金矿氨氰浸出矿浆选择性电积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蓝碧波 伍赠玲 +5 位作者 衷水平 王春 陈淑萍 王俊娥 张焕然 张鹏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5期91-95,共5页
对某含铜难处理金矿氨氰浸出矿浆进行了选择性电积金试验研究,最优工艺条件为:矿浆浓度约20%、电流密度15 A/m2,阳极为铅合金电极,阴极为不锈钢电极,电积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可实现从矿浆中选择性电积金,阴极沉积物形貌较好,附着力较... 对某含铜难处理金矿氨氰浸出矿浆进行了选择性电积金试验研究,最优工艺条件为:矿浆浓度约20%、电流密度15 A/m2,阳极为铅合金电极,阴极为不锈钢电极,电积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可实现从矿浆中选择性电积金,阴极沉积物形貌较好,附着力较强。氨氰浸出矿浆直接选择性电积金,可省去常规提金工艺的逆流洗涤、炭吸附和载金炭解吸—电积等工序,电积后的矿浆可排入到尾矿库,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投资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本研究可为含铜难处理金矿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难处理金矿 氨氰浸出 电积 提金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银难处理金精矿焙烧过程添加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衷水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针对含银难处理金精矿,研究焙烧过程添加剂种类及其用量、焙烧工艺主要参数包括温度、时间等对金、银、铜浸出率的影响,并对焙烧反应热力学及银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2%氢氧化钠作为添加剂,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2h,银浸出率由4... 针对含银难处理金精矿,研究焙烧过程添加剂种类及其用量、焙烧工艺主要参数包括温度、时间等对金、银、铜浸出率的影响,并对焙烧反应热力学及银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2%氢氧化钠作为添加剂,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2h,银浸出率由43.62%显著提高至75.65%,金、铜的浸出率亦有不同程度提高,其浸出率分别为91.73%、92.50%。焙烧反应热力学及银物相分析表明,加入氢氧化钠焙烧可降低硅酸盐对银的包裹。生产实践表明,焙烧过程添加氢氧化钠作为添加剂可取得良好技术经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 添加剂 浸出率 难处理金精矿 银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处理金精矿生物预氧化中试及其载金矿物电化学行为
14
作者 吴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44,共6页
采用连续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中试试验,考察工艺技术参数对金氰化浸出的影响,并利用电化学技术开展载金黄铁矿生物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单槽氧化试验中,硫、铁、砷的脱除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基本呈... 采用连续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对某难处理金精矿进行中试试验,考察工艺技术参数对金氰化浸出的影响,并利用电化学技术开展载金黄铁矿生物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单槽氧化试验中,硫、铁、砷的脱除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且基本呈直线关系,9d后氧化效果不再明显,采用氧化渣中SiO_2含量推算氧化渣率、硫脱除率、金浸出率,并计算氧化效果比较合理。连续氧化试验中,在氧化时间7d、矿浆浓度15%、温度42℃、搅拌速度60r/min的条件下,硫化物的氧化率达79.13%,氧化渣氰化提金浸出率为92.94%。电化学试验表明,浸矿微生物的加入并未改变载金黄铁矿的阳极氧化机制,但促进其阳极氧化反应,降低了腐蚀电位和反应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精矿 生物预氧化 中试 载金矿物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技术在难选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双林 马英强 +1 位作者 郭鑫捷 周璞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38,共9页
概况了难选氧化铜矿的相关研究,研究重点在于硫化浮选技术,综述了硫化预处理、高压电脉冲破碎预处理、焙烧预处理和超声波预处理等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氧化铜矿硫化浮选的影响。对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促进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 概况了难选氧化铜矿的相关研究,研究重点在于硫化浮选技术,综述了硫化预处理、高压电脉冲破碎预处理、焙烧预处理和超声波预处理等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氧化铜矿硫化浮选的影响。对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促进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认为部分难选氧化铜矿强化硫化浮选的预处理方式在现阶段虽使得浮选指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如何选择适宜的预处理方式进而强化硫化浮选效果是今后难选氧化铜矿硫化浮选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技术 难选氧化铜矿 硫化浮选 强化硫化 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含碳难处理金矿原矿的生物预处理—氰化提金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董博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7-49,54,共4页
某含砷含碳难处理卡琳型难选金矿中金主要以显微、亚显微形式被毒砂所包裹,浮选金矿的回收率不足40%,直接氰化回收率更是不足5%。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在矿石细度-74μm占81%、温度30℃、pH 1.6左右、矿浆浓度20%、细菌氧化4d的... 某含砷含碳难处理卡琳型难选金矿中金主要以显微、亚显微形式被毒砂所包裹,浮选金矿的回收率不足40%,直接氰化回收率更是不足5%。采用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工艺,在矿石细度-74μm占81%、温度30℃、pH 1.6左右、矿浆浓度20%、细菌氧化4d的条件下,硫氧化率达到95%以上,金浸出率提高到9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氧化 含砷含碳难处理金矿 浸出率 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处理金矿加压预氧化扩大连续试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创开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71,共6页
贵州水银洞金矿为含砷、炭质的"卡林型"难处理金矿,通过常规工艺处理无法产生效益,为开发这类金矿资源,通过工艺对比,选择加压预氧化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小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条件下,硫氧化率>99%,金浸出率>94%。为... 贵州水银洞金矿为含砷、炭质的"卡林型"难处理金矿,通过常规工艺处理无法产生效益,为开发这类金矿资源,通过工艺对比,选择加压预氧化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小型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条件下,硫氧化率>99%,金浸出率>94%。为获得工业设计需要的研究数据,自主建设一套可连续投料的加压预氧化中试系统,并顺利完成扩大连续试验,在温度210~220℃、加压氧化60~90min,氧分压0.6~0.8MPa条件下,硫平均氧化率大于97%,金平均浸出率96%,验证了小试结论,打通了整体工艺流程,为工业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 加压预氧化 扩大连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对难处理金精矿生物预氧化-炭浸氰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毓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1,共5页
高盐矿区往往缺乏淡水资源供生产使用。针对矿区盐水现状,进行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氰化提金试验,考查不同氯离子浓度对硫化物氧化率、金浸出率等技术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对金精矿生物氧化的不利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而... 高盐矿区往往缺乏淡水资源供生产使用。针对矿区盐水现状,进行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氰化提金试验,考查不同氯离子浓度对硫化物氧化率、金浸出率等技术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浓度对金精矿生物氧化的不利影响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氯离子浓度1.5 g L以上时,硫化物的氧化率显著降低,10 g L氯离子盐水生物氧化延长至18 d,砷浸出率88.4%,硫氧化率仅为35.3%。相同生物氧化渣在相同氰化条件下采用清水和10 g L氯离子盐水进行氰化浸出时,盐水将降低金的浸出率。1.5 g L、5 g L氯离子盐水生物氧化10 d后的氧化渣采用10 g L氯离子盐水氰化,金的浸出率分别比清水氰化时的分别低2.8、3.4个百分点。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氧化砷浸出率均高于硫氧化率,表明毒砂氧化率高于黄铁矿,金浸出率与毒砂氧化率的相关性较黄铁矿氧化率更加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难处理金精矿 氯离子 生物氧化 炭浸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液中砷净化及资源化利用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匡晨 王乾坤 +3 位作者 陈杭 王俊娥 钟萍丽 吴星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3,共10页
现有铜电解液净化的方法虽能实现砷的脱除,但仍存在环境污染,能耗高,锑、铋含量过高等问题。本文基于Ti—As—O化学键结合的机理,开发了“钛基沉淀剂脱砷-载砷渣碱浸再生-再生沉淀剂酸化脱钠-含砷碱浸液水合肼还原制备金属砷”工艺。脱... 现有铜电解液净化的方法虽能实现砷的脱除,但仍存在环境污染,能耗高,锑、铋含量过高等问题。本文基于Ti—As—O化学键结合的机理,开发了“钛基沉淀剂脱砷-载砷渣碱浸再生-再生沉淀剂酸化脱钠-含砷碱浸液水合肼还原制备金属砷”工艺。脱砷工序较佳工艺参数:硫酸氧钛-硫酸水合物添加量为总砷质量的1.2倍、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8 h,在该条件下,初次脱砷率达到60%左右;沉砷渣碱浸再生过程较佳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0∶1、NaOH浓度25 g/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5 h,在该条件下,砷的浸出率为65.3%,一次循环脱砷率达到50.6%;再生沉淀剂酸化脱钠,较佳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1、溶液终点pH=3.0、反应温度常温、反应时间1 h,该条件下,酸化后液中钠含量为926 mg/L,钛含量为0.21 mg/L;水合肼还原制备金属砷过程较佳工艺参数为水合肼过量系数3倍、稀释倍数5倍、反应温度80℃、溶液pH=7.0、反应时间2 h,在该条件下,砷的还原率为75%左右,获得金属砷纯度为93%左右。该工艺操作简单、对砷、锑的脱除具有较高选择性,脱砷后液可返回铜电解系统,含砷碱浸液经还原后可制备金属砷,实现了含砷物料资源化利用。砷的多次循环脱除率维持在50%左右,并不造成铜等有价金属的损失,后续需对沉砷药剂和还原剂进一步筛选以降低药剂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液净化 除砷 钛基沉淀剂 碱浸再生 酸化脱钠 砷资源利用 绿色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盐矿区难处理金矿石中浸出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伍赠玲 王乾坤 +3 位作者 王弘 陈水波 傅福金 季常青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1-346,共6页
针对某高盐矿区难处理金矿,研究了采用盐水浮选—脱盐水生物氧化—氰化浸出工艺浸出金。结果表明:用现场盐水浮选原矿,可产出Au品位29.89 g/t、As品位6.94%、金回收率91.78%的金精矿;通过电渗析脱盐工艺可将高氯盐水中氯离子质量浓度从1... 针对某高盐矿区难处理金矿,研究了采用盐水浮选—脱盐水生物氧化—氰化浸出工艺浸出金。结果表明:用现场盐水浮选原矿,可产出Au品位29.89 g/t、As品位6.94%、金回收率91.78%的金精矿;通过电渗析脱盐工艺可将高氯盐水中氯离子质量浓度从10 g/L降至1.5 g/L,减小对浮选金精矿生物预氧化的不利影响;氧化液返回酸化可促进生物预氧化效率;氧化渣氰化提金可以利用矿区盐水,金浸出率可达90.9%、尾渣金品位可降至0.62 g/t,相对于原矿的金综合回收率为83.0%。该工艺可有效利用高盐矿区盐水,大幅降低盐水对生产的影响,显著提高金综合回收率,达到有效开发高砷难处理金矿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盐水 难处理金矿 氰化浸出 生物预氧化 电渗析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