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政府政策对日本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一飞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日本经济经历了二战后的经济腾飞和20世纪末的衰落。政府干预政策也在发生变化,但一直困扰着学者们的是政府政策的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新世纪,如何定位并发挥产业政策以及经济政策的作用,仍... 日本经济经历了二战后的经济腾飞和20世纪末的衰落。政府干预政策也在发生变化,但一直困扰着学者们的是政府政策的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在新世纪,如何定位并发挥产业政策以及经济政策的作用,仍是日本政府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政府政策 经济萧条 经济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3
2
作者 郑重远 邵艳红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150,共6页
在全球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议题。文章根据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大特征,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以2011—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探讨数... 在全球经济转型与技术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新质生产力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要议题。文章根据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三大特征,构建企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以2011—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探讨数字金融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确实存在驱动作用。特别地,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传统金融中的“属性错配”和“领域错配”问题,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金融支持,具备较好的普惠特征。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新质生产力 融资约束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头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评估——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姜艺婧 宋国君 +1 位作者 习婧欣 曲思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3454,共13页
为实现低成本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目标,为政府提供收费、补贴和特许经营的决策依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源头分类的前提下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进行核算与评估.社会成本是指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由政府(和居民)承担的全部... 为实现低成本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目标,为政府提供收费、补贴和特许经营的决策依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源头分类的前提下对北京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进行核算与评估.社会成本是指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各环节中由政府(和居民)承担的全部影响的货币化成本.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评估是可行的,全生命周期各项成本均可实现比较.北京市生活垃圾社会成本为98亿元,约占GDP的0.24%,单位生活垃圾社会成本为1254元/t;其他垃圾单位社会成本最高为1487元/t,其次是厨余垃圾710元/t,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389元/t;其他垃圾焚烧排放的危险空气污染物导致的人群健康损失成本是其他垃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应继续加大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补贴以降低其他垃圾的处置量,通过优化管理达到降低社会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生命周期评价 社会成本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知识与农村居民金融诈骗损失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庆海 徐闻怡 郁杨成 《农村金融研究》 2020年第12期12-20,共9页
文章以CHFS2015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稀有事件Logit模型考察了金融知识对农户遭受金融诈骗损失的影响、异质性及其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通过提升农户的金融知识,会有效降低其遭受金融诈骗损失的可能性。异质性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金融诈... 文章以CHFS2015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稀有事件Logit模型考察了金融知识对农户遭受金融诈骗损失的影响、异质性及其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通过提升农户的金融知识,会有效降低其遭受金融诈骗损失的可能性。异质性结果表明,金融知识对金融诈骗损失的抑制作用在风险厌恶的农户中更加明显,但在不同年龄的农户间并无显著差异。调节效应表明,社会互动、信息关注和社会信任在金融知识和农户诈骗损失之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加强农户金融知识水平,从而降低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知识 金融诈骗损失 稀有事件Logit模型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全球化、进口中间品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行业层面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楠 孙湘淇 蔺凡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61,共9页
利用CEPII等数据库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和进口中间品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PSM-DID)从逆全球化视角实证分析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逆全球化对中国制造业质量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 利用CEPII等数据库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和进口中间品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PSM-DID)从逆全球化视角实证分析了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逆全球化对中国制造业质量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降低了高质量进口中间品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作用;通过行业对外开放和人力资本渠道,高质量进口中间品对中国制造业质量的影响作用明显减弱,研发对制造业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口中间品规模、行业规模、人力资本数量则对制造业质量产生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质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全球化 进口中间品 中国制造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