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兽共患传染病暴发流行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卢亮平 马芬 +5 位作者 王丽 阳波 曾宪嘉 潘利 李辉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人兽共患传染病暴发流行预警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会议法拟订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初始框架;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完成预警指标体系指标的筛选及其权重评分。结果共对55名专家进行了2轮问卷调查,确立了... 目的探讨建立人兽共患传染病暴发流行预警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专家会议法拟订人兽共患传染病的初始框架;通过Delphi专家咨询法完成预警指标体系指标的筛选及其权重评分。结果共对55名专家进行了2轮问卷调查,确立了包括宿主动物及媒介、病原、气象因素、易感人群、社会环境、新发病例、发病水平等7个一级预警指标,一级指标下又包括主要宿主动物数量和/或密度等在内的22个二级预警指标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暴发流行预警指标体系。结论该预警指标体系可为人兽共患传染病的早期预警提供理论基础,但需要利用历史疫情对该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并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预警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甲型H1N1流感和SARS看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防控 被引量:9
2
作者 卢亮平 苏琪茹 +8 位作者 陈园生 涂文校 孙闪华 潘静彬 张海滨 罗会明 倪大新 余宏杰 万康林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了解2009年甲型H1N1流感和2003年SARS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疫情高发地区的学校防控措施,为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各国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网站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和SARS高发国家和地区学校的疫情防控... 目的了解2009年甲型H1N1流感和2003年SARS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疫情高发地区的学校防控措施,为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各国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网站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和SARS高发国家和地区学校的疫情防控信息及科技文献中有关学校该疫情防控的内容并做比较。结论甲型H1N1流感、SARS疫情暴发后,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学校的疫情防控采取了不同的控制措施,与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比,SARS高发地区实施大规模关闭学校措施的相对较少,部分地区仅对密切接触者的班级进行隔离,随着对疫情的认识,甲型H1N1流感和SARS的学校防控措施均做了相应调整。结论学校应建立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应急体系,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针对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严重程度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SARS 学校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qMan-rRT-PCR检测猪霍乱沙门菌方法的建立和实验室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景山 李旭 +2 位作者 闫梅英 阚飙 樊粉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基于猪霍乱沙门菌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建立TaqMan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TaqMan-rRT-PCR)检测猪霍乱沙门菌的方法。方法利用基因组序列比对筛选到猪霍乱沙门菌特有的基因SC0358,通过普通PCR及利用多种血清型沙门菌及非沙门菌菌株共计... 目的基于猪霍乱沙门菌血清型特异性基因,建立TaqMan逆转录实时聚合酶链反应(TaqMan-rRT-PCR)检测猪霍乱沙门菌的方法。方法利用基因组序列比对筛选到猪霍乱沙门菌特有的基因SC0358,通过普通PCR及利用多种血清型沙门菌及非沙门菌菌株共计145株,评价该方法的菌株特异性,针对该基因设计TaqMan-rRT-PCR检测方法的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针对该靶基因的TaqMan-rRT-PCR检测方法,以纯菌及血液模拟标本RNA为模板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利用该方法检测26株猪霍乱沙门菌均为阳性,其余菌株扩增均阴性,对纯菌RNA检测中,TaqMan-rRT-PCR的最低检测限度为5 fg/反应,约为10个拷贝/反应。对全血液模拟样品分析中,敏感性达25 cfu/mL。结论以猪霍乱沙门菌保守、特异基因SC0358建立的TaqMan-rRT-PCR方法,能够简便快捷区分猪霍乱沙门菌与其他血清型沙门菌,尤其能够区分与其有抗原式相同的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此方法为猪霍乱沙门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简便的手段,可用于对猪霍乱沙门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霍乱沙门菌 TAQMAN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拉菌的实验室检测及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晓宇 海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84-688,704,共6页
关键词 土拉菌病 实验室检测 土拉弗朗西斯菌 淋巴结肿大 自然疫源地 北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梭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田丽娜 程颖 卢金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0-493,共4页
致病梭菌指一类可使人或动物致病的梭状芽孢杆菌,主要包括肉毒梭菌、艰难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破伤风梭菌。致病梭菌感染往往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是重要的一类人兽共患病。鉴定致病梭菌感染的传统方法一般检测周期长,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 致病梭菌指一类可使人或动物致病的梭状芽孢杆菌,主要包括肉毒梭菌、艰难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破伤风梭菌。致病梭菌感染往往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是重要的一类人兽共患病。鉴定致病梭菌感染的传统方法一般检测周期长,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高,因此,在常规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少。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因其快速灵敏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本文将近年国内外致病梭菌的实验室诊断相关研究综述如下,以期能够为致病梭菌临床诊断及流行病调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梭菌 诊断方法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多样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婷婷 苗娇娇 +4 位作者 强裕俊 李秀文 彭贤慧 张雯 韩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7-802,共6页
目的了解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多样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 036份不同来源的微生态样本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鉴定,研究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不同来源、不同国别、不... 目的了解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多样性。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 036份不同来源的微生态样本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鉴定,研究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不同来源、不同国别、不同人体部位的分布及耐药机制。结果2 036份样本中,四环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4.70%(910份),其中人源样本检出率最高,达78.99%(880/1 114),其次是动物样本,检出率40.98%(25/61)。共检出2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248份样本至少检出10种以上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人源性样本中28种基因全部检出,动物源样本中检出6种基因。28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中,包括10种编码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其中5种(tetQ、tet32、tet W、tetO、tet M)在50%以上的人源样本中检出,4种在动物源样本中检出率>16%。338份人源样本具有国别(中国、丹麦、西班牙、美国和日本)信息,耐药基因分析显示,tetO、tetQ和tet W 3种耐药基因在5个国家均有检出;来源于中国的样本均检出tet32、tet40、tetO、tetQ和tet W5种耐药基因,并匹配上24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型。在人体不同部位微生态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分布中,肠道中的耐药基因型分布最丰富,共有26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匹配到肠道样本中,其中tetQ、tet W、tetO、tet32、tet40 5种耐药基因型检出率>70%。结论在人体、动物微生态中存在着大量的、多样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巨大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四环素 耐药性 四环素耐药基因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松松 崔步云 +2 位作者 郑嵘炅 周延 张跃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6-420,共5页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意大利、德国、土耳其、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均有布病的流行。各国针对布病均采取了一些措...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意大利、德国、土耳其、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均有布病的流行。各国针对布病均采取了一些措施,动物感染前的疫苗接种和动物感染后的检疫-屠杀政策对控制布病起到明显的效果。控制患病家畜,做好养殖场卫生工作,加大对牧区居民的布病防治知识宣传,切断动物传染给人的途径,可有效控制人间布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点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城口地区家养山羊携带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情况及其分子特征分析
8
作者 彭晶晶 胡彬 +8 位作者 杨茜 李轶 黄海 刘文双 孟宇 王礼君 熊衍文 袁毅 侯配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9-536,共8页
目的了解重庆城口地区家养山羊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携带情况、耐药情况及分子特征。方法2023年8月采集重庆城口辖区内不同村镇养殖户的羊粪便样本283份。经EC肉汤增菌后接种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菌株分离,对stx1/s... 目的了解重庆城口地区家养山羊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携带情况、耐药情况及分子特征。方法2023年8月采集重庆城口辖区内不同村镇养殖户的羊粪便样本283份。经EC肉汤增菌后接种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菌株分离,对stx1/stx2阳性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菌株stx基因亚型、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283份羊粪样本中检出46株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6.25%。46株菌分为12种O∶H血清型,最常见的是O76∶H19和O8∶H7,各为9株;O157∶H7型5株。MLST型有11种,ST675、ST196为优势型别,均为9株菌,占比均为19.57%。菌株共分为7种不同stx亚型及组合,主要为stx1c亚型(26/46,56.52%),其次为stx2k亚型(9/46,19.57%),其中9株stx2k亚型菌株血清型和MLST型均为O8∶H7和ST196。在耐药表型检测实验中,46株菌中对氨苄西林耐药的有2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及头孢西丁耐药的各1株。鉴定出的9株产2k亚型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x2k-STEC)菌株虽然均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blaEC-18,但药敏试验显示对检测的15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系统进化分析显示9株Stx2k-STEC菌株高度相似,但与中国其他地区的Stx2k-STEC分离株的遗传差异较大。结论重庆城口地区家养山羊为STEC的重要动物宿主,并携带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克隆的Stx2k-STEC新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志贺毒素2k亚型 血清分型 药物敏感性检测 全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病理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振军 邱海燕 +1 位作者 王鑫 景怀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研究小鼠感染O∶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后肝脏和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状况。方法腹腔注射建立3组不同菌浓度的小鼠感染模型,取感染后各时间点的小鼠肝、脾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结果O∶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目的研究小鼠感染O∶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后肝脏和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状况。方法腹腔注射建立3组不同菌浓度的小鼠感染模型,取感染后各时间点的小鼠肝、脾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病理变化。结果O∶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后早期能够引起肝脏边缘灶性病变,以嗜酸性胞浆变性、核融合、核浓缩为主;脾脏则以生发中心变性为主,随后的严重病变主要为肝细胞及脾脏生发中心淋巴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特征,且在脾脏组织中显现出典型的"猫眼"病变。脾脏组织发生病变滞后于肝组织约6h。结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的病理学改变与感染菌量和不同的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贾雪洋 任红宇 +2 位作者 聂旭冬 秦天 李建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270,共8页
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RTI)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感染类型,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尽快确定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可以大大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率,因此病原体的... 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RTI)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感染类型,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尽快确定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可以大大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率,因此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对疾病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相当关键。目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技术较多,高通量、自动化和快速检测成为其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下呼吸道感染检测标本类型和下呼吸道感染常见及非常见病原体,并着重对目前常用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尤其是多种病原体同时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根据疾病采集相应的样本类型,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快速确定感染病原体并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 感染 病原体 检测 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尔巴克氏体控制媒介伊蚊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7
11
作者 龚君淘 刘起勇 +2 位作者 王以燕 洪晓月 奚志勇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10期20-29,共10页
近年来,沃尔巴克氏体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农药,已在世界多地蚊媒疾病流行地区的蚊媒防控现场崭露头角。沃尔巴克氏体在宿主媒介伊蚊体内诱导不育和抗病特性,使其在应用中产生种群压制和种群替换两种不同的防治模式。本文综述了近年世界... 近年来,沃尔巴克氏体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农药,已在世界多地蚊媒疾病流行地区的蚊媒防控现场崭露头角。沃尔巴克氏体在宿主媒介伊蚊体内诱导不育和抗病特性,使其在应用中产生种群压制和种群替换两种不同的防治模式。本文综述了近年世界范围采用这两种防治模式释放人工转染媒介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研究转化及现场应用经验,评估在应用中生物安全风险及经济效益,并展望此技术在未来蚊媒疾病防控相关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巴克氏体 伊蚊 种群压制 种群替换 微生物农药 风险和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正月 沈立萍 +4 位作者 吴晓舟 王晓莉 李颖 杨英捷 刘宏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6-818,共3页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乳腺癌,且近年来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明显,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发生的必需因子,目前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已经上市,但是疫苗的成本较高,发展中国家要实行全民注射疫苗仍有困...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乳腺癌,且近年来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明显,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发生的必需因子,目前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已经上市,但是疫苗的成本较高,发展中国家要实行全民注射疫苗仍有困难。本文就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成本效益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贴壁培养细胞感染病毒检测的简易光镜-电镜联用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红丽 彭宇宁 宋敬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适用于病毒检测的光镜-电镜联用技术。方法:使用Lab-Tek腔室玻片培养细胞并接种不同类型病毒,通过光学显微镜选取目标病变细胞或通过荧光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免疫荧光标记、量子点标记确定目标细胞并在腔...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适用于病毒检测的光镜-电镜联用技术。方法:使用Lab-Tek腔室玻片培养细胞并接种不同类型病毒,通过光学显微镜选取目标病变细胞或通过荧光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免疫荧光标记、量子点标记确定目标细胞并在腔室玻片上标记其部位。随后将腔室玻片改造为包埋模具,最后钻取目标细胞及其包埋树脂,并对目标细胞进行靶向性超薄切片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光镜下选取的目标细胞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顺利定位并进行观察。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腔室玻片包埋模具的可用于病毒检测的光镜-电镜联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光镜-电镜联用技术 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输入性类鼻疽的病原学诊断及溯源分析
14
作者 杨红霞 王春雨 +3 位作者 王洋 郝瑞娥 赵启玉 郑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对1例输入性类鼻疽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及溯源分析,为山西省类鼻疽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患者血培养阳性,分离菌株鉴定为泰国伯克霍尔德菌。采用生化试验及微生物质谱仪进行菌株鉴定,核酸提取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MLST型和耐药... 目的对1例输入性类鼻疽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及溯源分析,为山西省类鼻疽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患者血培养阳性,分离菌株鉴定为泰国伯克霍尔德菌。采用生化试验及微生物质谱仪进行菌株鉴定,核酸提取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MLST型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同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此次分离株经生化试验及微生物质谱仪检测均鉴定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MLST型为ST366,全基因测序分析与海南省3个分离株进化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较高。结论此例类鼻疽病例经分子溯源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为海南省输入,提示医疗机构及疾控部门应加强对类鼻疽的认识,提高诊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鼻疽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MLST分型 全基因测序 分子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市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5
作者 杨丽 张紫怡 +6 位作者 邵彤彤 李新婷 郑嵘炅 王世一 王远志 郝琴 鲁晓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莱姆病在人群中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选取2022-2023年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3个乡镇的体检人群血清795人份,其中芦草沟镇383人份、水西沟镇145人份和托里乡267人份,检测人群血清抗体IgG和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莱姆病在人群中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选取2022-2023年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3个乡镇的体检人群血清795人份,其中芦草沟镇383人份、水西沟镇145人份和托里乡267人份,检测人群血清抗体IgG和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进行确认,收集WB阳性者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进行病例诊断。结果ELISA共计检出阳性110人份,阳性率13.84%(110/795),男性、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0.69%(37/346)、16.26%(73/449),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χ^(2)=5.076,P=0.024)。不同年龄分层中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9,P=0.766)。水西沟镇、芦草沟镇和托里乡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98%(48/267)、14.48%(21/145)、10.70%(41/383),其中托里乡的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于芦草沟镇(χ^(2)=7.041,P=0.008)。将ELISA初筛阳性的110人的血清进一步行WB确认实验(分别检测IgG、IgM蛋白条带),共检出阳性82人,阳性率10.31%(82/795)。依据莱姆病诊断标准共确诊莱姆病患者20例,粗患病率为2.52%。结论乌鲁木齐市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感染和流行,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强莱姆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血清流行病学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天水及陇南部分地区虫媒病毒调查 被引量:34
16
作者 翟友刚 王焕琴 +4 位作者 许海魁 孟维珊 曹玉玺 付士红 梁国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对甘肃省天水陇南部分地区的吸血蚊虫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2006年8月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分离病毒和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软件进行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分离到19株病毒,鉴定结果显示... 目的对甘肃省天水陇南部分地区的吸血蚊虫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方法2006年8月在当地采集蚊虫标本,分离病毒和对病毒分离物进行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软件进行病毒的核苷酸序列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分离到19株病毒,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GS10-2为盖塔病毒,GS42-2为版纳病毒,其余分离株为一种基因组约8 000核苷酸的未知RNA病毒。盖塔病毒分离株3’UTR中具有与已往中国分离株相同的缺失序列和3个特异核苷酸位点。版纳病毒分离株基因组第12片段的进化关系同其它中国分离株有明显差异,位于一条独立的进化枝中。结论在该地区分离到1株盖塔病毒、1株版纳病毒和17株未知RNA病毒;盖塔病毒与以往我国分离株的遗传关系密切,版纳病毒与我国其它地区分离株有明显差异,在进化上相对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毒 盖塔病毒 版纳病毒 序列分析 系统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ligotyping对广西地区2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 被引量:18
17
作者 刘飞鹰 刘志广 +6 位作者 王喜文 赵秀琴 董海燕 刘洁 吕冰 董柏青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对广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北京家族菌株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应用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和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 目的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对广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北京家族菌株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应用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和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基因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rics软件。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共在广西地区收集到20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群,即北京家族(Beijingfamily)或称北京基因型(Beijinggenotype),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family),分别占55.3%(115/208)和44.7%(93/208),47种基因型,其中36株为独特类型,剩余172株分为11簇。北京家族菌株中,90.4%(104/115)为典型北京家族(TypicalBeijingfamily),非北京家族菌株表现为高度的基因多态性,可分为39个基因型,31株为独特的基因型。有耐药结果的205株菌株中,北京家族菌株,76.25%(76/113)表现为全敏感,而23.75%(37/113)表现为耐药;非北京家族菌株,75%表现为全敏感,而25%表现耐药,经卡方检验(Chi-SquareTests)(表2),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21,P>0.05)。结论广西结核分枝杆菌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本研究证实北京基因型与耐药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基因分型 北京基因型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一些地区生肉标本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马爱静 王艳 +5 位作者 王毅 李东迅 许华青 袁雪娇 刘凯 叶长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3-407,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一些地区生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北欧食品分析标准(NMKL)对北京市一些地区采集的340份牛、羊、猪、鸡和鸭生肉标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Serotypi... 目的了解北京市一些地区生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北欧食品分析标准(NMKL)对北京市一些地区采集的340份牛、羊、猪、鸡和鸭生肉标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Serotyping)、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结果生肉标本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为6.2%(21/340)。分离菌株含3种血清型(1/2a,1/2b和1/2c),以1/2c为优势血清型(占47.6%)。PFGE分析中,使用内切酶AscI酶切电泳将21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12个型别,可聚类为3个群。MLST分析将21株单增李斯特菌分为7个ST型,其中ST9型最多(10株)。结论北京市一些地区的生肉类食品中存在6.2%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率,这些单增李斯特菌以家系II菌株占据绝对优势(80.1%),其中1/2c型,GX6A16.CN0004和ST9型分别为血清型、PFGE带型以及MLST序列型的优势型别,与我国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优势菌群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血清型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株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18
19
作者 程颖 卢金星 +2 位作者 鄢盛恺 贾红兵 李文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常规PCR分别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的基因tcdA和tcdB、二元毒素(Binary toxin)的cdtA、cdt B基因、和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对其中的产毒艰难... 目的初步研究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常规PCR分别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的基因tcdA和tcdB、二元毒素(Binary toxin)的cdtA、cdt B基因、和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对其中的产毒艰难梭菌用常规PCR检测16S-23S间隔区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再用E-test检测对氨比西林(AC)、克林霉素(CM)、甲硝唑(MZ)、万古霉素(VA)的药物敏性。结果12株艰难梭菌中8株为毒素阳性,其中A+B+为5株,A-B+为3株,分别占62.5 %和37.5%;二元毒素均为阴性;耐药基因erm(B)阳性为4株,占50%。8株产毒株中有4个基因型别,以ZRI为主,占62.5%。产毒株对氨比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7 .5%、87.5 %、12.5 %、0。未发现027型和078型高致病株。结论艰难梭菌产毒株分离率高达66.7 %;中国产毒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分属于以ZRI为主的4个基因型别;艰难梭菌产毒株对氨比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均有一定耐药现象,但对万古霉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基因分型 毒力相关基因 耐药性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ligotyping和MLVA用于71株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晓萌 吕冰 +8 位作者 柳正卫 刘洁 何海波 蒋毅 张媛媛 董海燕 刘志广 赵秀芹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和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用于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型,以初步了解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常规培养,收集... 目的初步探讨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和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用于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型,以初步了解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常规培养,收集菌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整个DR区进行Spoligotyping分型,同时分别扩增15个VNTR位点进行MLVA分型。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rics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对70株菌进行了基因分型,Spoligotyping结果显示,可分为2个基因群,即北京家族(Beijing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family),分别占70和30,49株北京家族菌株中,89.8为典型北京家族;MLVA结果显示,可分4个基因群,分别为Ⅰ群占8.5,含5个基因型,Ⅱ群占18.3,含13个基因型,Ⅲ群占70.4,含38个基因型,Ⅳ群占2.8,含2个基因型。两种方法对菌株的基因分型结果非常吻合,Spoligotyping分型为北京家族的菌株均分布在MLVAⅢ型中,非北京家族菌株的基因多态性,分属于MLVAⅠ、Ⅱ和Ⅳ型。MLVA将70株菌分为58个基因型(含53个独特基因型),而Spoligotyping只分为18种基因型(含12个独特基因型)。结合对临床一线4种药物的耐药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分型结果均显示北京家族菌株中表现为全敏感者71.4(35/49),表现为耐药者为28.6(14/49);而非北京家族菌株中表现为全敏感者为66.7,表现为耐药者为33.3,经卡方检验,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05)。结论初步证实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主要流行型为北京家族。北京家族与耐药无明显相关性。MLVA株水平鉴定能力明显高于Spoligotyping,尤其是在鉴别北京家族菌株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北京家族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