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助服务系统在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菁 涂正波 罗威 《现代医院》 2024年第4期588-591,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助服务系统在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6月在红谷滩区预防医学门诊部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4768名从业人员和2022年1—6月在该门诊部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4544名从业人员分别... 目的分析评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助服务系统在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6月在红谷滩区预防医学门诊部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4768名从业人员和2022年1—6月在该门诊部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的4544名从业人员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健康检查通过线下预约、在纸质表登记体检结果和人工核验后反馈结果等传统流程进行,观察组使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自助服务系统进行健康检查,通过线上分时段预约、身份证读取信息、电脑端录入体检结果、系统自动核验及微信反馈结果等流程进行。记录并比较两组健康检查各环节消耗时间、检查信息完整率和准确率以及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信息录入、排队等待、检查全过程和检查后结果反馈环节消耗的时间更少(P<0.05);观察组健康检查数据完整率和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在结果获取及时、检查结果防伪性、流程公正及现场秩序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自助服务系统有助于提高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从业人员对体检机构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健康检查 微信平台 自助服务系统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贴壁培养细胞感染病毒检测的简易光镜-电镜联用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冯红丽 彭宇宁 宋敬东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适用于病毒检测的光镜-电镜联用技术。方法:使用Lab-Tek腔室玻片培养细胞并接种不同类型病毒,通过光学显微镜选取目标病变细胞或通过荧光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免疫荧光标记、量子点标记确定目标细胞并在腔...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适用于病毒检测的光镜-电镜联用技术。方法:使用Lab-Tek腔室玻片培养细胞并接种不同类型病毒,通过光学显微镜选取目标病变细胞或通过荧光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免疫荧光标记、量子点标记确定目标细胞并在腔室玻片上标记其部位。随后将腔室玻片改造为包埋模具,最后钻取目标细胞及其包埋树脂,并对目标细胞进行靶向性超薄切片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光镜下选取的目标细胞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顺利定位并进行观察。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腔室玻片包埋模具的可用于病毒检测的光镜-电镜联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光镜-电镜联用技术 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某地区健康人源及动物源肠球菌种属分布及耐药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佳 陈霞 +6 位作者 赵爱兰 袁敏 熊衍文 龚林 卢金星 李娟 梁建琴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177,共6页
为了解河南省某地区社区健康人源及动物(鸡、猪)源肠球菌种属分布及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受情况,以及研究不同来源肠球菌的流行分布和抗菌药物耐药表型特点,本试验应用肠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对220份人源及动物源粪便样本进行肠球菌的分离培养... 为了解河南省某地区社区健康人源及动物(鸡、猪)源肠球菌种属分布及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受情况,以及研究不同来源肠球菌的流行分布和抗菌药物耐药表型特点,本试验应用肠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对220份人源及动物源粪便样本进行肠球菌的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采用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API生化板条进行种属鉴定,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肠球菌进行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肠球菌分离及鉴定结果显示肠球菌总分离率、粪肠球菌分离率及屎肠球菌分离率在人源、鸡源、猪源3种来源间均差异显著(P<0.05):肠球菌总分离率为70.91%(156/220),猪源肠球菌分离率最高(86.00%),人源肠球菌分离率最低(62.63%),且人源与猪源肠球菌分离率差异显著(P<0.018);人源粪便样本中分离率最高的为屎肠球菌(31.36%),鸡源、猪源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分离率最高,分别为28.17%和32.00%。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肠球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在人源、鸡源、猪源3种来源间差异显著(P<0.05),且3种来源肠球菌的多药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源肠球菌对红霉素(69.35%)、环丙沙星(37.10%)、氨苄西林(19.35%)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其他来源的肠球菌要高;鸡源肠球菌对四环素(88.24%)、氟苯尼考(11.76%)、氯霉素(21.57%)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其他来源的肠球菌要高;猪源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总体较低,且其多药耐药率(7.84%)也低于人源(35.48%)及鸡源肠球菌(30.19%)。提示,健康人及动物粪便样本中肠球菌种属分布不同及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有差别,并对多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有关部门应加强社区人群及动物等非临床来源肠球菌耐药检查、监测,进而更好的了解中国耐药肠球菌的流行现状,更有效的控制耐药肠球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分离率 耐药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研究腹泻粪便中菌群分布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守印 张集 +3 位作者 叶长芸 李振军 卢金星 徐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建立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菌群的方法,用于临床标本菌群分布的检测。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提取核酸,用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纯化、连接、克隆和测序,建立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序列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通过16... 目的建立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菌群的方法,用于临床标本菌群分布的检测。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提取核酸,用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纯化、连接、克隆和测序,建立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序列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通过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腹泻标本中检出4种细菌,脆弱拟杆菌为绝对优势菌,占91%;腹泻恢复后的粪便标本中菌群呈多样性,检出12种确定种属的细菌,其中脆弱拟杆菌占14%。结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是一种较好地研究粪便标本菌群的方法,可直接进行粪便标本的菌群分析和研究各种细菌在腹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基因 序列分析 厌氧菌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x_1和stx_2基因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爱兰 孟琼 +3 位作者 白向宁 刘学通 刘凯 熊衍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方法根据stx1和stx2及其变种序列,设计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并对STEC模拟粪便标本及动物粪便标本进行...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方法根据stx1和stx2及其变种序列,设计PCR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并对STEC模拟粪便标本及动物粪便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含志贺毒素基因重组质粒的灵敏度为1×102copies/反应体系;该法对17种常见肠道病原菌均无特异性扩增,对47株不同志贺毒素类型及变种的已知STEC菌株的检测特异性为100%;对模拟粪便标本的检测下限为3.55×103CFU/g;对动物粪便标本的检测阳性率高于细菌分离培养。结论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作为不同志贺毒素类型及变种的STEC菌株的快速鉴定方法,亦可用于人感染性腹泻标本和动物粪便标本STEC感染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志贺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养殖场中耐药相关基因散播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霞 车洁 +6 位作者 骆鹏杰 张云飞 赵晓菲 袁敏 白雪梅 李文革 李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1-939,共9页
为研究耐药相关基因在肉鸡养殖场中的分布流行情况,本研究以河北省肉鸡养殖场待出栏肉鸡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采集肉鸡泄殖腔拭子样品264份,粪便污染地面样品9份,进行bla NDM、bla OXA、bla CTX-M、arm A、fex A、cfr、mcr-1、qn... 为研究耐药相关基因在肉鸡养殖场中的分布流行情况,本研究以河北省肉鸡养殖场待出栏肉鸡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采集肉鸡泄殖腔拭子样品264份,粪便污染地面样品9份,进行bla NDM、bla OXA、bla CTX-M、arm A、fex A、cfr、mcr-1、qnr S 8种耐药基因和int 1、IS CR 12种与耐药基因散布密切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10种基因在273份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检出率在4.03%~97.07%之间,检出率最低的为arm A基因,最高的为int 1基因;样品中有基因共存情况,并以3种耐药基因共存的情况最多,有4份样品存在1种耐药基因,6份样品未检出任何耐药基因,没有样品共存8种耐药基因;通过数据分析,共得到41种不同的耐药基因谱型,其中常见的耐药基因谱型为bla CTX-M-fex A-mcr-1和bla OXA-bla CTX-M-fex A-cfr-mcr-1-qnr S;分析发现样品携带两种及以上耐药基因时,与耐药基因散布相关的int 1和IS CR 1元件检出率越高,耐药基因在样品中检出的种类越多;耐药基因bla OXA、bla CTX-M、fex A、cfr、mcr-1、qnr S与int 1基因的共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基因bla NDM、bla OXA、bla CTX-M、fex A、cfr、qnr S与IS CR 1元件的共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为畜牧兽医养殖行业耐药性监测工作提供了基于样品的新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为有效预防耐药菌、耐药基因产生、控制耐药性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耐药基因 基因散播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伴侣动物源肠球菌的抗菌药物耐受情况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霞 赵晓菲 +4 位作者 白雪梅 车洁 张云飞 袁敏 李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19-4126,共8页
为研究北京市伴侣动物源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受情况,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以北京市某宠物医院门诊就诊犬、猫作为采样对象,采集犬、猫自然排出的粪便作为样品,共得到样本320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和VITEK-2型全自动... 为研究北京市伴侣动物源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受情况,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以北京市某宠物医院门诊就诊犬、猫作为采样对象,采集犬、猫自然排出的粪便作为样品,共得到样本320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和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肠球菌的鉴定;对分离鉴定的菌株进行8类11种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同时进行高水平庆大霉素和高水平链霉素耐受的检测试验,对受试肠球菌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进行分析。共得到菌落形态及生化特性不同的非重复的肠球菌318株,其中粪肠球菌(49.06%)和屎肠球菌(29.87%)分离率较高。受试肠球菌对高水平庆大霉素和高水平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94%和43.40%,对四环素(78.62%)、红霉素(67.30%)和奎诺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43.71%)较高,对替加环素全部敏感,对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非耐药率也很高(均为98.74%)。受试肠球菌对1类到7类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多重耐药率高达57.23%。耐受4类抗菌药物的数量最多(n=65株)。经分析共得到44种不同的耐药谱,以耐受4类药物的红霉素-奎诺普丁-达福普汀-四环素-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谱占比最高(45/318,14.15%)。本研究证实受试的北京市伴侣动物源肠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较高,多重耐药情况普遍存在,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侣动物 肠球菌 耐药性 多重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涛 熊衍文 +3 位作者 白雪梅 刘凯 叶长芸 徐建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多重PCR方法。方法针对O157:H7菌株的O157、H7抗原特异基因rfbEO157、fliCH7以及stx1、stx2、eaeA和hlyA四种毒力基因设计相应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反应,通过优化...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多重PCR方法。方法针对O157:H7菌株的O157、H7抗原特异基因rfbEO157、fliCH7以及stx1、stx2、eaeA和hlyA四种毒力基因设计相应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反应,通过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和循环参数,建立检测O157:H7菌株的多重PCR方法,并测定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 6对特异性引物各自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检测结果与常规PCR获得的结果一致。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33×104CFU。结论该多重PCR方法能在一次检测中同时反映待测菌株是否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可为O157:H7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O157:H7 特异性基因 毒力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萃取吸管-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淡水鱼中的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7
9
作者 马丽芳 胡贵祥 夏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4期8470-8478,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PC-GC/MS)联用法测定淡水鱼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技术和高效萃取吸管法对南昌地区淡... 目的建立一种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PC-GC/MS)联用法测定淡水鱼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技术和高效萃取吸管法对南昌地区淡水鱼样品净化处理,以乙腈为提取液,采用氯化钠去除水分后,经在线GPC-GC-MS系统进样分析,选择离子检测方式定量检测。结果25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6,方法的检出限为9.1×10^-5-3.1×10^-1mg/kg。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71.4%~103.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有机溶剂使用量少,适用于淡水鱼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萃取吸管 在线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 淡水鱼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食品源及动物源弯曲菌流行性及耐药性调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霞 李娟 +2 位作者 骆鹏杰 袁敏 吴永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0-236,共7页
弯曲菌是重要的食品源性致病微生物,在很多动物中属于正常携带细菌,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可引起人类肠炎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在畜牧养殖业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造成动物源弯曲菌耐药性日益增加,给人类带来健康风险。发达国家很早... 弯曲菌是重要的食品源性致病微生物,在很多动物中属于正常携带细菌,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可引起人类肠炎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在畜牧养殖业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造成动物源弯曲菌耐药性日益增加,给人类带来健康风险。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动物源性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对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监测越来越重视,文章将就近年来国内外动物源性弯曲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调查工作做简单的总结,为中国动物源性弯曲菌流行性和耐药性工作的开展提供比较及理论分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菌 流行性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内microRNA-135a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辰庚 郝婷 +2 位作者 杨婷婷 孟双 王培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3期22-25,30,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外泌体内micro RNA-135a(miR-135a)跨血脑屏障和细胞转运的现象。方法提取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脊液(CSF)的高miR-135a外泌体,将其注射入野生型小鼠脑室并干预SH-SY5Y细胞,检测小鼠外周血和培养基外泌体内miR-135a水平及SH... 目的初步研究外泌体内micro RNA-135a(miR-135a)跨血脑屏障和细胞转运的现象。方法提取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脊液(CSF)的高miR-135a外泌体,将其注射入野生型小鼠脑室并干预SH-SY5Y细胞,检测小鼠外周血和培养基外泌体内miR-135a水平及SH-SY5Y细胞β分泌酶-1(BACE-1)的表达和活性。结果高miR-135a外泌体脑室注射能使野生型小鼠CSF和血浆外泌体miR-135a显著升高(P<0.05);经APP/PS1双转基因小鼠CSF源外泌体干预的SH-SY5Y细胞,其细胞内的miR-135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SH-SY5Y细胞的BACE-1活性显著降低(P<0.05),且其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与活性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外泌体可将脑脊液中的"高miR-135a"这一生物信号跨越血脑屏障传递至外周血,这为将血浆外泌体miR-135a作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更坚实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MICRORNA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7N9禽流感病毒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董志珍 郑文杰 +7 位作者 王乃福 赵祥平 吴冬雪 王玉玲 马晶 贾润清 王建华 张晓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7期72-77,共6页
目的建立H7N9禽流感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从GISAID数据库中获得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MegAlign程序分析其序列,利用PrimerExplorer V4软件在序列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 目的建立H7N9禽流感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从GISAID数据库中获得H7N9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软件MegAlign程序分析其序列,利用PrimerExplorer V4软件在序列保守区域设计LAMP引物,即外引物、内引物,同时以所克隆的阳性质粒为模板,建立H7N9禽流感病毒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结果LAMP检测方法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灵敏度达到10个拷贝,所用引物对于H1、H3、H5亚型禽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无非特异性扩增,表现出良好特异性。结论建立的H7N9禽流感病毒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为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 禽流感病毒 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带棒状杆菌耐药性及院内传播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帅 王雪冰 +6 位作者 周海健 崔尧 马小涵 娄静 李丹 李振军 陈东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817-821,共5页
目的揭示纹带棒状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特征,为制定纹带棒状杆菌感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4株纹带棒状杆菌,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16S rRNA鉴定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 目的揭示纹带棒状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特征,为制定纹带棒状杆菌感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4株纹带棒状杆菌,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16S rRNA鉴定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分析交叉耐药情况;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有菌株均对环丙沙星耐药,96.0%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124株纹带棒状杆菌可分为28个耐药谱,其中,美罗培南-克林霉素-四环素-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红霉素-青霉素为主要的耐药表型(37.9%,47/124)。克林霉素与红霉素、头孢噻肟与青霉素、美罗培南与青霉素之间存在交叉耐药。124株纹带棒状杆菌共分为44个型别,其中优势型别为CSS01.CN0058、CSS01.CN0022、CSS01.CN0055、CSS01.CN0015,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耐药谱。结论纹带棒状杆菌已逐渐发展为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在院内传播过程中具有4个优势型别,耐药严重,传播能力强,应加强纹带棒状杆菌的系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带棒状杆菌 药物敏感性 交叉耐药 分子分型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和耐药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付燕燕 张茂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2664-2669,共6页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都称之为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兽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其中以食源...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都称之为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兽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其中以食源性致病菌最为突出。食源性疾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轻则腹泻,重则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死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食品的消费水平持续增长,食品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抗生素有促生长作用,导致畜牧业中滥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严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抗生素滥用导致食源性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食品中的多重耐药致病菌传播到人体中的情况日益严重,应从各方面入手杜绝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耐药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型病毒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深伟 孟庆来 张晓燕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1期1-3,共3页
一种病毒的核酸被另一种病毒编码的包膜蛋白所包被,称为假型病毒。假型病毒在细胞内只能进行单一周期复制,安全性好,并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更高的转染效率,更容易浓缩成高滴度,能抵抗血清补体的攻击,非细胞周期依赖性地高效转染静止细... 一种病毒的核酸被另一种病毒编码的包膜蛋白所包被,称为假型病毒。假型病毒在细胞内只能进行单一周期复制,安全性好,并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更高的转染效率,更容易浓缩成高滴度,能抵抗血清补体的攻击,非细胞周期依赖性地高效转染静止细胞等优点,因而假型病毒在研究病毒进入过程、受体鉴定、中和抗体检测、疫苗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型病毒 报告基因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副溶血弧菌环境菌株的基于碱基序列和肽链序列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嘉良 杜小莉 卢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95-99,共5页
为了了解来自全球的副溶血弧菌环境菌株的群组结构和克隆复合体构成,利用PubMLST公共数据的数据,筛选其中具有完整序列分型(sequence type,ST)及肽序列型(peptide sequence type,pST)的来自全球的副溶血弧菌环境菌株数据,进行亚群... 为了了解来自全球的副溶血弧菌环境菌株的群组结构和克隆复合体构成,利用PubMLST公共数据的数据,筛选其中具有完整序列分型(sequence type,ST)及肽序列型(peptide sequence type,pST)的来自全球的副溶血弧菌环境菌株数据,进行亚群分析和克隆复合体分析,并分别构建了基于ST型和pST型的最小生成树。结果表明,从数据库中共筛选到具有ST型及pST型的来自全球的副溶血弧菌环境菌株数据886条,共含有663个ST型,以ST3型为最多,但也仅含27条菌株信息。其中,有436条菌株数据来自中国(包括大陆、香港和台湾),覆盖了410个ST型,每个ST型含1~4条菌株数据,这436条菌株数据又可分为128个pST型,其中pST1型为最多,达116条菌株数据。利用eBURS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共发现了73个组,483个单体。STRUCTURE软件分析显示来自全球的副溶血弧菌环境菌株的适宜亚群数为4,各亚群内的样品平均距离为0.981 7。综上结果表明,来自全球的副溶血弧菌环境菌株具有高度多态性,可更细分为4个亚群,MLST分型时以ST3型为多,AA-MLST分型时以pST1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基于碱基序列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基于肽链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克隆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度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动物源性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霞 杨晓霞 +1 位作者 骆朋辉 骆鹏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33-236,共4页
本试验旨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动物组织中氯霉素的残留。根据试剂盒操作说明对样本进行前处理,样品中的氯霉素与氯霉素酶结合物竞争结合酶标板微孔中固相化的氯霉素特异性抗体,根据酶催化显色剂显色的深浅来判断样品中氯霉... 本试验旨在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动物组织中氯霉素的残留。根据试剂盒操作说明对样本进行前处理,样品中的氯霉素与氯霉素酶结合物竞争结合酶标板微孔中固相化的氯霉素特异性抗体,根据酶催化显色剂显色的深浅来判断样品中氯霉素含量。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样品的检测限在0.1μg/kg以下;以20~300ng/kg浓度的氯霉素添加到动物源性产品中,其回收率范围74.4%~105.4%;变异系数在15%以下。结果表明建立的ELISA试剂盒能满足检测动物源性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酶联免疫吸附法 动物源性产品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荞麦HPLC条件优化及表儿茶素鉴定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海涛 陈玥 +1 位作者 杨微 吴灵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80-86,133,共8页
采用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金荞麦药材醇提物中的黄烷醇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别,并对药典方法中的HPLC条件进行优化(如流动相种类、洗脱方式、检测波长)。色谱条件为:采用Symmetry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 采用薄层层析(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金荞麦药材醇提物中的黄烷醇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别,并对药典方法中的HPLC条件进行优化(如流动相种类、洗脱方式、检测波长)。色谱条件为:采用Symmetry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酸水溶液(pH=3.0)等度洗脱,7.5∶92.5的比例,1.0 mL·min^(-1)的流速,280 nm的检测波长,35℃的柱温。结果表明,金荞麦提取物和表儿茶素标准品溶液在相同的保留时间下有相同的峰出现。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金荞麦片的质量控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薄层层析 高效液相色谱 表儿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oppel蛋白及其类似蛋白PrPΔ32-121对SH-SY5Y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19
作者 徐琨 王新 +7 位作者 田婵 石崧 王桂荣 石琦 周瑞敏 姜惠英 楚雍烈 董小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5,46,共5页
目的体外观察细胞瞬时表达的人Dpl(doppel)蛋白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作用,并与其结构类似蛋白——截短型PrP(PrPΔ32-121)加以比较。方法通过PCR方法获得人PRND基因及截短型PRNP基因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SH-SY5Y细胞... 目的体外观察细胞瞬时表达的人Dpl(doppel)蛋白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作用,并与其结构类似蛋白——截短型PrP(PrPΔ32-121)加以比较。方法通过PCR方法获得人PRND基因及截短型PRNP基因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SH-SY5Y细胞后,观察蛋白表达及其定位情况;采用MTT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生长状态;用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状态。结果两种蛋白均可在转染细胞中表达,并存在于细胞膜上;MTT结果显示,在转染24 h后均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凋亡相关实验发现,转染细胞AnnexinV/PI双染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ro-casepase-3和Bcl-2因子水平降低。结论瞬时表达的Dpl蛋白与截短型PrP可产生类似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并诱导启动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el蛋白 朊蛋白 细胞毒性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屠宰场猪粪便中单增李斯特菌携带调查
20
作者 刘凯 王艳 +9 位作者 王天姝 贺春月 代航 于波 袁雪娇 叶正兴 王毅 许华青 孟双 叶长芸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6期47-49,67,共4页
为了初步探索猪的李斯特菌携带情况以及屠宰加工环境中污染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对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型分析,以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李斯特菌病提供参考。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每月月初定点采集某一屠宰场的... 为了初步探索猪的李斯特菌携带情况以及屠宰加工环境中污染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对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型分析,以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食源性李斯特菌病提供参考。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每月月初定点采集某一屠宰场的猪粪便标本和加工场所环境水样标本,进行李斯特菌的病原学分离,对分离到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电泳分型(PFGE)分析。1322份猪粪便标本和104份环境标本中,共分离到7株单增李斯特菌、56株无害李斯特菌。5株单增李斯特菌属于1/2c血清型(ST9型),1株1/2a血清型(ST199型),1株1/2b血清型(ST5型)。4株1/2c型菌株具有完全相同的PFEG带型,与另外1株1/2c型菌株具有相似带型,而与其他2株菌株(分别为1/2a型和1/2b型)的带型具有较大差异。猪的单增李斯特菌携带率较低,但存在污染加工环境的可能性,进而导致生猪肉食品受到污染。对屠宰及加工场所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能够避免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猪粪便标本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