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滋养层细胞内丙型肝炎病毒样颗粒的免疫电镜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亚飞 聂青和 +3 位作者 罗新栋 黄晓峰 邵彬 苟艳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674-676,681,共4页
目的: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情况。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以HCV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实验,胶体金免疫电镜检... 目的: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情况。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及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培养人胎盘组织中滋养层细胞,以HCVRNA阳性血清对滋养层细胞进行体外感染实验,胶体金免疫电镜检测滋养层细胞内的HCV病毒颗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性检测滋养层细胞内HCVRNA。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内可观察到胶体金颗粒吸附的病毒样颗粒,形态及直径符合HCV特点。RT-PCR定性检测结果阳性,进一步证实所观察到的病毒样颗粒为HCV。结论:HCV可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细胞 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免疫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B和C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 T细胞交叉应答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庄严 翟嵩 +5 位作者 王少扬 康文臻 李新红 于旭 Marcus Altfeld 孙永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596-599,62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B(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在B、C亚型间的交叉反应性。方法:选取51例H IV-1B亚型感染者,采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合成的54个H IV-1B、C亚型Nef全基因序列肽库作为抗原,酶联...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B(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在B、C亚型间的交叉反应性。方法:选取51例H IV-1B亚型感染者,采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合成的54个H IV-1B、C亚型Nef全基因序列肽库作为抗原,酶联免疫斑点吸附试验(ELISpot)方法检测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对B、C亚型抗原的应答反应。结果:在产生特异性应答效应的个体中,82.9%(29/35)感染个体同时识别B和C亚型肽段。感染个体在对两个亚型肽段的识别数量及应答强度上无显著差异(P=0.529和P=0.754)。H IV-1B亚型特异性CD8+T细胞能针对70.4%无论B还是C亚型的Nef肽段产生应答反应。被特异性CD8+T细胞同时识别的B、C亚型Nef肽段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显著高于仅能被识别的B亚型或C亚型肽段的氨基酸序列(P=0.01)。结论:H IV-1B亚型Nef蛋白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在B、C亚型间具有良好的交叉反应性,能产生交叉反应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亚型间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B亚型 C亚型 基因 CD8^T细胞反应 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C的获取与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的表达
3
作者 李军 冯志华 +3 位作者 李光玉 牟丹蕾 王平忠 徐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2期1066-1068,i0018,共4页
目的:证实体外诱导分化的人树突状细胞(DC)表面高效表达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丙型肝炎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F 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黏附... 目的:证实体外诱导分化的人树突状细胞(DC)表面高效表达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丙型肝炎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F 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黏附2 h后接种于完全培养液中,并加入rhGM-CSF、rhIL-4刺激分化,共培养7天,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以DC表面特异性标志DC-SIGN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荧光染色,检测DC-SIGN的表达。结果:经诱导产生的细胞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高表达DC特异性标志物DC-SIGN。结论:GM-CSF与IL-4联合刺激PBMC可分化为DC,且高表达DC-SIGN,为后续研究DC-SIGN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融合蛋白Ag85B-ESAT6和Rv2031c-Rv2626c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丽梅 姜泓 +1 位作者 康健 靳芊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多阶段抗原融合蛋白Ag85B-ESAT6(AE)和Rv2031c-Rv2626c(R2)的重组腺病毒,为其用于结核病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合成人延长因子1α(EF1α)启动子DNA序列,将其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 目的构建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多阶段抗原融合蛋白Ag85B-ESAT6(AE)和Rv2031c-Rv2626c(R2)的重组腺病毒,为其用于结核病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合成人延长因子1α(EF1α)启动子DNA序列,将其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构建含有CMV、EF1α双启动子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CR扩增课题组前期构建的AE、R2融合蛋白基因,并依次亚克隆至上述腺病毒穿梭载体的CMV和EF1启动子下游,阳性重组穿梭质粒命名为pAd-AE-R2。将pAd-AE-R2与骨架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命名为Ad-AE-R2。RT-PCR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重组腺病毒表达的AE、R2融合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鉴定。结果Ad-AE-R2瞬时转染的HEK293细胞中可转录表达AE、R2融合蛋白基因。IFA法采用Ag85B、ESAT-6、Rv2626c和Rv2031c 4种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可分别检测到Ad-AE-R2感染的巨噬细胞中具有特异性的绿色荧光,表明Ad-AE-R2能够在宿主细胞内表达AE、R2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并包装获得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多阶段抗原融合蛋白AE、R2的重组腺病毒,为其用于结核病新型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多阶段抗原 AG85B ESAT-6 Rv2031c Rv2626c 重组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泳动族蛋白B1和自噬在急性肺损伤致病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艳 李璟 +3 位作者 胡海峰 姜泓 王平忠 杜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55-1259,共5页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危重患者病程中出现的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鉴定早期诊断AL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高速泳动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一种...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危重患者病程中出现的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鉴定早期诊断AL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高速泳动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一种与脓毒症、恶性肿瘤和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的晚期炎症介质。HMGB1水平表达可反映机体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提示其在ALI患者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作用,以及作为阻断机体炎症通路的潜在靶点。多项研究表明,HMGB1可调节自噬。自噬或称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物学过程。研究显示,HMGB1和自噬参与包括ALI在内的多种肺部疾病的致病过程,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本文系统阐述HMGB1和自噬在ALI致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自噬 高速泳动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