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属陶瓷基自润滑涂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
作者
陈强
张而耕
+7 位作者
周琼
黄彪
梁丹丹
柯汉银
戴群
李朝明
潘文高
李想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共11页
硬质金属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硬度、耐磨损、防腐蚀等,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精密加工、核电、航空、微电子、汽车及新能源等。然而,金属陶瓷涂层与自润滑涂层(DLC、MoS_(2)、WS_(2)等)的性能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够相互替代...
硬质金属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硬度、耐磨损、防腐蚀等,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精密加工、核电、航空、微电子、汽车及新能源等。然而,金属陶瓷涂层与自润滑涂层(DLC、MoS_(2)、WS_(2)等)的性能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够相互替代。因此,若将金属陶瓷涂层与自润滑涂层进行系统设计,研发兼具金属陶瓷涂层及自润滑涂层优异性能的“第三类”硬质金属陶瓷自润滑涂层,使涂层具备“一机多能”的通用性特点,对于扩展涂层的应用范围、提高涂层的工程服役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指出了金属陶瓷涂层在应用中的不足,综述了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其强化机理、增韧机制;随后介绍了金属陶瓷自润滑涂层的研究现状以及设计方法,即涂层结构多层化、自润滑元素掺杂;接着分析了金属陶瓷自润滑涂层在应用中的局限性,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非金属、金属掺杂金属陶瓷涂层作为固体润滑剂提高金属陶瓷自润滑涂层性能的方法,并强调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元素掺杂金属陶瓷的作用机制、涂层界面结合机理及金属陶瓷/金属复合结构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自润滑
固体润滑剂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明星
沈云海
沈家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为了改善玻璃纤维(GF)增强聚乙烯(PE)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情况,通过在GF表面涂覆接枝极性基团的功能化聚烯烃及对基体树脂进行功能化改性,研究了改性方法对GF增强PE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性基团马来酸酐(MAH)接枝高密度PE(PE-HD-...
为了改善玻璃纤维(GF)增强聚乙烯(PE)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情况,通过在GF表面涂覆接枝极性基团的功能化聚烯烃及对基体树脂进行功能化改性,研究了改性方法对GF增强PE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性基团马来酸酐(MAH)接枝高密度PE(PE-HD-g-MAH)、MAH接枝低密度PE(PE-LD-g-MAH)、MAH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溶解后涂覆于GF表面可以有效地改善GF与PE复合体系的界面黏结,可考虑在GF的浸润剂中加入接枝MAH极性基团的功能化聚烯烃组分作为浸润剂中的成膜剂来实现工业化应用。在基体中添加接枝MAH基团的PE-LD-g-MAH、POE-g-MAH可显著提升GF与PE基体的界面黏结,随着接枝极性基团的功能化聚烯烃添加量增加,复合体系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添加质量分数达到7.5%以后达到较大值,进一步增加至10%,体系的界面剪切强度未出现明显增加;在功能化聚烯烃添加量较少的情况下,功能化聚烯烃的接枝率越高,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性能就越好;对于极性基团接枝率较低的功能化聚烯烃,通过增加其在基体中添加量,亦可显著提升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乙烯
界面
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保型杂化乳液对PP/GF界面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燚
沈家麟
+2 位作者
谢明星
马辉煌
周晓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130,共7页
通过溶液乳化法合成了环保型水性杂化聚丙烯(PP)蜡乳液,并对玻璃纤维(GF)进行表面涂覆改性处理。测定水性杂化乳液粒径和Zeta电位,观察水性杂化乳液处理前后GF的表面微观形貌,并测试改性前后玻璃纤维单丝的拉伸强度和PP/GF复合材料的界...
通过溶液乳化法合成了环保型水性杂化聚丙烯(PP)蜡乳液,并对玻璃纤维(GF)进行表面涂覆改性处理。测定水性杂化乳液粒径和Zeta电位,观察水性杂化乳液处理前后GF的表面微观形貌,并测试改性前后玻璃纤维单丝的拉伸强度和PP/GF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结果表明,制备的水性杂化乳液粒径较小,稳定性好,适当添加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能减少乳化剂的使用量。经过水性杂化乳液改性后,GF与PP的IFSS显著改善,质量分数为3%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杂化乳液效果最佳,复合材料的IFSS为9.83 MPa,提高了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丙烯
涂层改性
杂化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属陶瓷基自润滑涂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
作者
陈强
张而耕
周琼
黄彪
梁丹丹
柯汉银
戴群
李朝明
潘文高
李想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浙江翎宇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共11页
基金
上海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10110N230079-A07)
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项目(22XD1434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1138)。
文摘
硬质金属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性能,如高硬度、耐磨损、防腐蚀等,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精密加工、核电、航空、微电子、汽车及新能源等。然而,金属陶瓷涂层与自润滑涂层(DLC、MoS_(2)、WS_(2)等)的性能差异较大,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够相互替代。因此,若将金属陶瓷涂层与自润滑涂层进行系统设计,研发兼具金属陶瓷涂层及自润滑涂层优异性能的“第三类”硬质金属陶瓷自润滑涂层,使涂层具备“一机多能”的通用性特点,对于扩展涂层的应用范围、提高涂层的工程服役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指出了金属陶瓷涂层在应用中的不足,综述了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其强化机理、增韧机制;随后介绍了金属陶瓷自润滑涂层的研究现状以及设计方法,即涂层结构多层化、自润滑元素掺杂;接着分析了金属陶瓷自润滑涂层在应用中的局限性,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非金属、金属掺杂金属陶瓷涂层作为固体润滑剂提高金属陶瓷自润滑涂层性能的方法,并强调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元素掺杂金属陶瓷的作用机制、涂层界面结合机理及金属陶瓷/金属复合结构涂层。
关键词
金属陶瓷
自润滑
固体润滑剂
涂层
Keywords
Cermet
Self-lubrication
Solid lubricant
Coating
分类号
TQ174.75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明星
沈云海
沈家麟
机构
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文摘
为了改善玻璃纤维(GF)增强聚乙烯(PE)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情况,通过在GF表面涂覆接枝极性基团的功能化聚烯烃及对基体树脂进行功能化改性,研究了改性方法对GF增强PE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极性基团马来酸酐(MAH)接枝高密度PE(PE-HD-g-MAH)、MAH接枝低密度PE(PE-LD-g-MAH)、MAH接枝聚烯烃弹性体(POE-g-MAH),溶解后涂覆于GF表面可以有效地改善GF与PE复合体系的界面黏结,可考虑在GF的浸润剂中加入接枝MAH极性基团的功能化聚烯烃组分作为浸润剂中的成膜剂来实现工业化应用。在基体中添加接枝MAH基团的PE-LD-g-MAH、POE-g-MAH可显著提升GF与PE基体的界面黏结,随着接枝极性基团的功能化聚烯烃添加量增加,复合体系的界面结合强度提高,添加质量分数达到7.5%以后达到较大值,进一步增加至10%,体系的界面剪切强度未出现明显增加;在功能化聚烯烃添加量较少的情况下,功能化聚烯烃的接枝率越高,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性能就越好;对于极性基团接枝率较低的功能化聚烯烃,通过增加其在基体中添加量,亦可显著提升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性能。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乙烯
界面
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
复合材料
Keywords
glass fiber
polyethylene
interface
polyolefins grafted with maleic anhydride
composite
分类号
TQ325.3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保型杂化乳液对PP/GF界面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燚
沈家麟
谢明星
马辉煌
周晓东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130,共7页
文摘
通过溶液乳化法合成了环保型水性杂化聚丙烯(PP)蜡乳液,并对玻璃纤维(GF)进行表面涂覆改性处理。测定水性杂化乳液粒径和Zeta电位,观察水性杂化乳液处理前后GF的表面微观形貌,并测试改性前后玻璃纤维单丝的拉伸强度和PP/GF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结果表明,制备的水性杂化乳液粒径较小,稳定性好,适当添加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能减少乳化剂的使用量。经过水性杂化乳液改性后,GF与PP的IFSS显著改善,质量分数为3%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杂化乳液效果最佳,复合材料的IFSS为9.83 MPa,提高了128%。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聚丙烯
涂层改性
杂化乳液
Keywords
glass fiber
polypropylene
coating modification
heterogeneous emulsions
分类号
TQ327.11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属陶瓷基自润滑涂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陈强
张而耕
周琼
黄彪
梁丹丹
柯汉银
戴群
李朝明
潘文高
李想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
谢明星
沈云海
沈家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环保型杂化乳液对PP/GF界面性能的影响
王燚
沈家麟
谢明星
马辉煌
周晓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