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宁县旱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育比较试验
1
作者 李斌 刘宏胜 +1 位作者 武江燕 杨建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23-24,26,共3页
在会宁县半干旱区,对会宁县近年来引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6081-3-3、甘春27号、陇春35号、05152-1-6-8、甘春25号等品种(系)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33%以上。综合... 在会宁县半干旱区,对会宁县近年来引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6081-3-3、甘春27号、陇春35号、05152-1-6-8、甘春25号等品种(系)抗逆性强,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33%以上。综合2年试验结果,甘春27号、陇春27号、甘春25号、定西42号2年试验均表现较好,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根据品种特性可在会宁适宜区域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性状 产量 旱地 甘肃会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霜冻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
2
作者 南炳江 刘宏胜 +1 位作者 武江燕 杨建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206-206,211,共2页
本文分析了会宁县霜冻发生规律,针对会宁县农作物生育期间发生霜冻及危害情况,提出了在农作物生育期间对霜冻害防御的有效措施,主要为避霜冻、抗霜冻和防霜冻,以期避免或减轻霜冻造成的危害,促进作物稳产、高产、优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霜冻害 发生规律 防御措施 甘肃会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旱地春小麦品种(系)花后旗叶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宏胜 李映 +5 位作者 牛俊义 高玉红 吴兵 崔红艳 常瑜 田雪梅 《土壤与作物》 2018年第3期356-364,共9页
为了明确干旱地区春小麦品种花后旗叶抗旱生理特性对籽粒产量形成的贡献,以7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为品种材料,研究了不同春小麦品种(系)花后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结果表明:在旱地栽培条件下,各春小麦品种(系)的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 为了明确干旱地区春小麦品种花后旗叶抗旱生理特性对籽粒产量形成的贡献,以7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种(系)为品种材料,研究了不同春小麦品种(系)花后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形成。结果表明:在旱地栽培条件下,各春小麦品种(系)的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花后21 d明显降低,较花后14 d降低了24. 1%。与对照西旱2号相比,甘春25号的旗叶SOD活性在花后7 d、14 d、21 d、28 d分别增加2. 30%、5. 01%、3. 00%和2. 33%。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小麦开花后旗叶丙二醛(MDA)含量逐渐递增,而且07001-2-5品系的旗叶MDA含量增加迅速,在开花后28 d旗叶MDA含量较花后21 d的明显增加了31. 2%。小麦开花后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与MDA含量相反,花后28 d甘春25号的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10. 7%~44. 1%。在产量构成方面,06044-3-7-12品系的穗长明显长于对照9. 2%,而甘春25号的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最大,显著高于西旱2号12. 8%、32%和22. 6%。不同旱地春小麦品种(系)的籽粒产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以甘春25号的产量最高,其次是06044-3-7-12品系,分别比西旱2号显著增产了6. 15%和3. 17%。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甘春25号能维持一个相对较优的生理状态,代谢功能较强,最终较其它品种增产2. 89%~29.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春小麦 花后 旗叶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春小麦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艳春 吴兵 +5 位作者 刘宏胜 李映 高玉红 牛俊义 杨建红 武江燕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231-234,共4页
为能更好地培育出适合会宁旱地农业区种植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春小麦新品种利用和更新换代,在会宁半干旱春麦种植区对近年来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轮选07068-3-16生育期为100 d... 为能更好地培育出适合会宁旱地农业区种植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小麦新品种,加快当地春小麦新品种利用和更新换代,在会宁半干旱春麦种植区对近年来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轮选07068-3-16生育期为100 d,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早熟4 d;出苗率高,抗倒性强;丰产性优,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9.06%,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06083-7-6、06024-10-9抗逆性较强,成熟落黄好,籽粒饱满,色泽好,产量较高,均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7.25%。综合考虑,轮选07068-3-16、06083-7-6,06024-10-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建议进入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小麦 新品系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旱地春小麦新品系性状比较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艳春 刘宏胜 +5 位作者 吴兵 李映 高玉红 牛俊义 杨建红 武江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26-29,共4页
在半干旱区的会宁旱地春麦种植区,对新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丰产性、抗旱性、抗病性等性状鉴定。结果显示,06004-3-1、1105-7-1-8和1102-1-5-3共3个品系抗逆性强、籽粒饱满、产量高,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94%以上,差异达极... 在半干旱区的会宁旱地春麦种植区,对新选育出的9个旱地春小麦新品系进行了丰产性、抗旱性、抗病性等性状鉴定。结果显示,06004-3-1、1105-7-1-8和1102-1-5-3共3个品系抗逆性强、籽粒饱满、产量高,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2.94%以上,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06004-3-1保苗、成穗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6.40%,居参试材料1位;1105-7-1-8和1102-1-5-3分别较对照西旱2号增产5.66%、2.94%,分别居参试材料2、3位。综合分析了新选育出的9个参试材料的生育期、产量、抗逆性及田间长势等,06004-3-1、1105-7-1-8共2个品系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建议推荐进入区域试验,1102-1-5-3等材料继续参加品系比较试验进一步鉴定相关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小麦 品比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春小麦新品种会宁19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宏胜 李映 +4 位作者 牛俊义 吴兵 高玉红 杨建红 李艳春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70-73,共4页
春小麦新品种会宁19号是以94-672为母本,会宁15号/78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5—2016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有8点(次)增产,2 a折合平均产量2673.20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6.76%。在2017年甘肃省旱... 春小麦新品种会宁19号是以94-672为母本,会宁15号/78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5—2016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有8点(次)增产,2 a折合平均产量2673.20 kg/hm2,较统一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6.76%。在2017年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906.10 kg/hm2,5点均显著增产。该品种表现抗旱、耐瘠、抗病、优质、丰产、稳产、千粒重高,成熟落黄好,适宜在甘肃中部旱地春麦区及类似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蛋白 高面筋 抗旱耐瘠 春小麦 会宁19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宏胜 高玉红 +3 位作者 吴兵 李映 牛俊义 剡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67-72,共6页
为了解秸秆不同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以常规小麦秸秆覆盖量10500 kg/hm2为对照,在会宁县旱川地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微垄上覆盖粉碎小麦秸秆量为30... 为了解秸秆不同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以常规小麦秸秆覆盖量10500 kg/hm2为对照,在会宁县旱川地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旱地微垄沟播春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微垄上覆盖粉碎小麦秸秆量为3000 kg/hm2时有利于提高小麦苗期0~20 cm土层土壤温度。小麦生育进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逐渐缩短,微垄上覆盖粉碎小麦秸秆量为3000 kg/hm2时,处理小麦生育期较对照延迟5 d;保苗数和成穗数分别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30.90%~35.47%和13.49%~18.18%;籽粒折合产量最高,为3900.0 kg/hm2,较对照显著增产,增产率为9.22%。是会宁县旱川地微垄沟播春小麦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秸秆覆盖量 微垄沟播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