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生境土壤碳氮磷密度
- 1
-
-
作者
刘龙
魏亚娟
李敏
李惠
刘霞
高亮
高玉寒
-
机构
内蒙古两宜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包头师范学院
伊金霍洛旗农牧事业发展中心
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人民政府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
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5QN03127)
包头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TTCRCQD2025-202)。
-
文摘
为探究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生境对土壤碳(C)、氮(N)、磷(P)密度分配特征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以流动沙地为对照,3种生境(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盐碱滩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植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碳、氮、磷密度的空间异质性及相关性,结合冗余分析明确关键环境因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4种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24~1.41、0.53~0.68、0.47~1.18、0.79~0.96。由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植物多样性逐渐增加。4种生境间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其中,盐碱滩地土壤有机碳(SOC)质量分数最大,固定沙地的次之,半固定沙地的最小。各生境间土壤全氮(TN)及全磷(TP)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荒漠绿洲过渡带的土壤碳密度高,土壤氮、磷密度较低。各生境土壤深度(h)为0<h≤30 cm处土壤碳密度差异显著(P<0.05),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不同生境及土层深度的土壤氮、磷密度均无显著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土壤SOC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碳密度、氮密度、磷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植被及土壤因子对土壤碳、氮、磷密度的累计解释率为86.78%。土壤SOC质量分数及TN质量分数是影响土壤碳、氮、磷密度的主要因子。荒漠绿洲过渡带沙地固定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增加,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及土壤碳、氮、磷固存。沙地固定导致的生境变化是影响土壤碳、氮、磷物质循环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土壤养分
碳氮磷密度
荒漠绿洲过渡带
吉兰泰盐湖区
-
Keywords
Plant diversity
Soil nutrients
Carbon,nitrogen,and phosphorus densities
Desert-oasis ecotone
Jilantai Salt Lake Area
-
分类号
Q948.113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