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产业组分调整对于生态建设重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长林 《现代园艺》 2021年第9期180-182,共3页
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时代的主体。如何抓住生态建设的工作重点,全面开展林业产业经济建设,真正走出一条利用资源带动发展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已然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林业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 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时代的主体。如何抓住生态建设的工作重点,全面开展林业产业经济建设,真正走出一条利用资源带动发展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已然成为当下的热点问题。林业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构成,林业产业还承担着林产品供给以及生态建设的重要责任。因此,正确对待林业产业和生态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从当前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林业产业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在环境保护工作和落实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给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林业产业重点在于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组成,就此对林业产业组成成分的优化调整对于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突出作用进行阐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生态建设 组分调整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松干蚧(同翅目:松干蚧科)发育过程中形态、习性及天敌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卫敏 谢映平 +8 位作者 薛皎亮 张艳峰 田芬 杨钤 吴俊 唐喜军 耿以龙 张英伟 赵常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83,共15页
【目的】研究日本松干蚧各龄期在我国3个气候区的发生时间、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天敌昆虫,为有效监测日本松干蚧发育和种群动态、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日本松干蚧在我国的分布现状,选择辽宁省抚顺市(LNFS)、山东... 【目的】研究日本松干蚧各龄期在我国3个气候区的发生时间、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天敌昆虫,为有效监测日本松干蚧发育和种群动态、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日本松干蚧在我国的分布现状,选择辽宁省抚顺市(LNFS)、山东省青岛市(SDQD)和浙江省金华市(ZJJH)作为3个气候区的代表,于2011—2013年,在日本松干蚧危害的林区布点,采用野外连续调查和室内显微镜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日本松干蚧在3个气候区1年都发生2代,以1龄寄生若虫越冬,但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明显不同,ZJJH种群3月上旬开始出蛰,SDQD和LNFS种群4月下旬—5月上旬才出蛰,LNFS种群在10月份进入越冬期,而ZJJH种群在12月才开始越冬。2)日本松干蚧雌雄两性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泌蜡特点,初孵化的1龄若虫具有发达的触角和足,虫体表面未分泌蜡质;1龄若虫固定寄生后,开始分泌白色蜡丝,隐蔽于树皮缝隙下;2龄若虫的触角、眼和足均消失,虫体表面具有薄的蜡质层,称"珠形期";春季2龄若虫大量取食后,虫体膨大部分暴露,可见虫体表面蜡质,为"显露期";雄性3龄若虫具有发达的触角和足,初期爬行灵活,寻找化蛹场所,随后虫体表面的蜡腺分泌白色蜡丝,形成蜡茧;在蜡茧内经历预蛹和蛹期2个阶段;雄成虫头部具有1对长的触角和1对复眼,胸部具1对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的第7腹节背面有成簇的柱状管腺分泌白色的长蜡丝,腹部末端具交配器;雌成虫与3龄雄若虫形态相似,但胸部和腹部肥大;雌成虫初期体表泌蜡不明显,交尾后,分泌蜡丝形成卵囊。3)日本松干蚧的天敌昆虫已记录14科59种,其中半翅目的花蝽科、脉翅目的草蛉科和鞘翅目的瓢虫科是主要类群。【结论】本研究首次系统描述了日本松干蚧各龄期的发育过程和形态特征变化,特别是2龄若虫珠形期和显露期的特点,3龄雄若虫分泌蜡丝、结茧和化蛹过程,雄成虫的羽化、求偶和交配行为,雌成虫的分泌卵囊和产卵行为;日本松干蚧各虫态在3个气候区发育历期不同,出蛰和越冬时间不同,是由当地气温变化决定的;春季2龄若虫显露期到雄性3龄若虫和雌成虫的活动期是防治的关键期;天敌活动春季以瓢虫为主,夏季和秋季以花蝽和草蛉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松干蚧 生物学特性 形态学和发育 天敌昆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松干蚧3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钤 谢映平 +5 位作者 樊金华 邵生富 吴俊 王彦士 赵常胜 张英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96,共9页
选择我国松干蚧分布的代表性地区——浙江金华(ZJJH)、山东青岛(SDQD)、辽宁抚顺(LNFS)采集松干蚧雌成虫,采用优化的RAPD技术和筛选的4条长度为10 bp的随机引物,测定分析3个地理种群松干蚧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结果表明:从松干蚧单... 选择我国松干蚧分布的代表性地区——浙江金华(ZJJH)、山东青岛(SDQD)、辽宁抚顺(LNFS)采集松干蚧雌成虫,采用优化的RAPD技术和筛选的4条长度为10 bp的随机引物,测定分析3个地理种群松干蚧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结果表明:从松干蚧单头雌成虫抽提总DNA可以获得足量用于RAPD-PCR反应的模板DNA,雌成虫总DNA分子质量为9 416 bp;在物种水平上,3次重复的种群间分化系数(G st)分别为0.207 8,0.191 9和0.207 5,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分别有20.78%,19.19%和20.75%的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79.22%,80.81%和79.25%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3次重复中ZJJH与SDQD的Nei's遗传距离均为最小,分别是0.040 7,0.035 5和0.044 9,SDQD与LNFS的遗传距离均为最大,分别是0.065 0,0.056 2和0.067 3,表明3个地理种群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属于同一虫种;基于Nei's遗传距离,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3个地理种群都属于同一物种,并且在3次重复中ZJJH种群均与SDQD种群先聚为一簇,说明这2个种群间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干蚧 日本松干蚧 地理种群 遗传分化 RAP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红松的阿扁叶峰属中国一新纪录种(膜翅目,扁叶蜂科) 被引量:5
4
作者 萧刚柔 赵常胜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4,共2页
文章报道了阿扁叶蜂属中国一新纪录种———帕克阿扁叶蜂Acantholydaparki。该种在吉林省伊通县严重危害红松Pinuskoraiensis。
关键词 膜翅目 扁叶蜂科 阿扁叶蜂属 新纪录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苗木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秋颖 王太海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8-10,19,共4页
采用固定样方和定期观测的方法研究红松苗木高生长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松2 a生和3 a生苗木的高生长与气温、土壤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方程通式为:Y=a+bX+cX2,最小的相关系数R为0.8... 采用固定样方和定期观测的方法研究红松苗木高生长和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松2 a生和3 a生苗木的高生长与气温、土壤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方程通式为:Y=a+bX+cX2,最小的相关系数R为0.86005。2 a生红松苗生长的适宜气温为17.5℃~22.5℃,地温为27.5℃~32.5℃,相对湿度为75.0%~80.0%;3a生红松苗生长的适宜气温为20.0℃~25.0℃,地温为27.5℃~32.5℃,相对湿度为77.5%~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苗木 高生长 气象因子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林冠下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爽 《吉林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51-51,共1页
本文从林地选择、硬枝扦插育苗、移栽和田间管理、采收四个方面介绍了刺五加林冠下栽培技术。
关键词 刺五加 林冠下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容器苗与换床苗造林对比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孙英科 李玉泉 赵云龙 《吉林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4-5,8,共3页
以长白落叶松2 a生容器苗为材料、采用2 a生换床苗做对照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苗的平均成活率为97.0%,换床苗则为57.4%,两者具有显著差异。长白落叶松容器苗造林技术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容器苗 造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丝有机肥在樟子松苗培育中的应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爽 《吉林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8-9,共2页
应用天目丝有机肥对1 a生樟子松苗进行浸根移栽试验,结果表明:苗高比对照增长了32%;地径比对照增长了20%;主根长比对照增长了19%;侧根数比对照增长了17%。天目丝有机肥溶液配制的最佳质量浓度为500 mg·L-1。
关键词 天目丝有机肥 樟子松 育苗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扦插期病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尹唐立 洪诗卢 楚秋冬 《吉林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43-44,共2页
杨树扦插期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叶绣病和灰斑病等。黑斑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喷洒65%的代森锌250倍或1:1:170的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叶绣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在发病期喷洒0.3%石硫合剂、65%代森锰锌500倍或敌锈钠200倍;灰斑... 杨树扦插期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叶绣病和灰斑病等。黑斑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喷洒65%的代森锌250倍或1:1:170的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叶绣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在发病期喷洒0.3%石硫合剂、65%代森锰锌500倍或敌锈钠200倍;灰斑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是喷洒65%代森锌500倍或1:1:125—1:1:170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扦插期 病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旅游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尹唐立 胡长林 宁东华 《现代园艺》 2009年第9期70-72,共3页
本文分析了伊通森林旅游资源的优势,介绍了伊通主要森林旅游景点,指出了伊通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
关键词 伊通 森林旅游资源 开发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环保型药剂防治林地害鼠试验
11
作者 胡长林 尹东林 王安德 《吉林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8-19,30,共3页
本文通过投放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雷公藤甲素饵剂进行了防治林地鼠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饵剂对森林鼠害防治有一定作用,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的防治效果为12.69%,雷公藤甲素饵剂防治效果为22.33%。
关键词 20.02%地芬·硫酸钡饵剂 雷公藤甲素饵剂 森林鼠害 防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落叶病与林地土壤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唐广 张建军 +1 位作者 谢崇敬 于明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11-14,共4页
通过对吉林省伊通县落叶松人工纯林落叶病病情与林地土壤关系调查发现:生长在白浆土类土壤上的落叶松纯林病情明显重于生长在暗棕壤土类土壤上的落叶松纯林。经两个土类A层(腐殖质层)、B层(淀积层)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测定及落叶松根际施... 通过对吉林省伊通县落叶松人工纯林落叶病病情与林地土壤关系调查发现:生长在白浆土类土壤上的落叶松纯林病情明显重于生长在暗棕壤土类土壤上的落叶松纯林。经两个土类A层(腐殖质层)、B层(淀积层)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测定及落叶松根际施肥试验表明:林分病情的轻重与林地A层(腐殖质层)、B层(淀积层)土壤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含量关系不显著,与B层(淀积层)土壤的吸湿水含量、pH值,容重等关系显著,而与A层腐殖质层的关系不显著。确定了林地B层(淀积层)土壤质地粘重、板结、透水透气性差及酸性增强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病 土类A、B层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