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26期200-200,共1页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语言、文化和受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困难。如何有效提高...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语言、文化和受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困难。如何有效提高这些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对主要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非计算机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线阵推扫激光3D成像雷达光束整形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兴雨 苏金善 +2 位作者 王元庆 张冰清 沈略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9-94,共6页
针对传统光束整形的窄带激光束能量主要集中在光束的中间部分,这种能量分布近似于高斯分布,无法满足大视场线阵推扫激光3D成像雷达的技术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光束整形技术来解决推扫式激光雷达需要窄带状激光束的问题。该方法根据... 针对传统光束整形的窄带激光束能量主要集中在光束的中间部分,这种能量分布近似于高斯分布,无法满足大视场线阵推扫激光3D成像雷达的技术要求。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光束整形技术来解决推扫式激光雷达需要窄带状激光束的问题。该方法根据锥镜的光学特性,采用双轴锥改变激光束的空间能量分布,再经过柱面镜后激光束整形为"U"型窄带状激光束。实验结果表明,整形后的"U"型窄带状激光束能够满足大视场线阵推扫激光三维成像雷达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扫式激光雷达 光束整形 3D成像 窄带激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激光成像雷达系统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兴雨 苏金善 +3 位作者 王元庆 徐帆 邓正芳 张冰清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激光成像雷达技术在军事、商业等各个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数据成图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论述了激光成像雷达的基本原理及性能优势,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在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成像雷达系统、半导体... 近年来激光成像雷达技术在军事、商业等各个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数据成图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论述了激光成像雷达的基本原理及性能优势,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在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成像雷达系统、半导体激光成像雷达系统、条纹管激光成像雷达系统及凝视成像激光雷达的历史和现状,对比出不同激光成像雷达系统的优缺点,展望现代激光成像雷达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数据成图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视域成像系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雪峰 陈兴稣 +1 位作者 苏金善 王元庆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3,共6页
传统的光学成像技术是通过探测器对视线区域内的场景成像,而非视域成像技术是对观察者视线之外的区域进行成像,它通过一个中介面,对被其他物体遮挡住的隐藏物体成像(如拐角处、烟雾后等),是近年来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光学探测技术。该... 传统的光学成像技术是通过探测器对视线区域内的场景成像,而非视域成像技术是对观察者视线之外的区域进行成像,它通过一个中介面,对被其他物体遮挡住的隐藏物体成像(如拐角处、烟雾后等),是近年来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光学探测技术。该项技术对于反恐、灾难救援、城市交通等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国内外非视域成像系统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成像系统的成像机制不同,将目前非视域成像系统分为4种主要类型,分析其应用的优缺点,并从成像装置、成像分辨率和重建算法几个方面分析其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域成像 激光距离选通 超快激光成像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 数字全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激光三维成像雷达技术的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兴雨 李晨 +2 位作者 郝丽婷 王元庆 古丽孜热.艾尼外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激光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探测距离远、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密度、快速成像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新式雷达。尤其是激光三维成像雷达技术,在科学实验领域、民用领域、商用领域以及军事领域迫切需求的刺激下,各种... 激光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探测距离远、高分辨率、高精度、高密度、快速成像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新式雷达。尤其是激光三维成像雷达技术,在科学实验领域、民用领域、商用领域以及军事领域迫切需求的刺激下,各种先进激光三维成像雷达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了。详细描述了不同体制下的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的研究现状,分别以国内外最先进的激光三维成像雷达为例,分析其基本成像原理,归纳其性能,对比不同体制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的优势与缺陷,总结出激光三维成像雷达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展望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先进激光雷达 研究进展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激光雷达中激光编码器的驱动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兴雨 苏金善 +3 位作者 王元庆 张冰清 邓正芳 曹利群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5,109,共4页
目的是解决激光器出光稳定性问题,3D激光雷达系统通过计算激光的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得到目标的距离信息,经过处理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恢复出探测目标的三维图像。激光雷达系统常用的调Q激光器存在着出光抖动的问题,而激光器的出... 目的是解决激光器出光稳定性问题,3D激光雷达系统通过计算激光的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得到目标的距离信息,经过处理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恢复出探测目标的三维图像。激光雷达系统常用的调Q激光器存在着出光抖动的问题,而激光器的出光选通抖动直接影响了成像效果,所以解决激光器出光稳定性问题成为了提高TOF激光雷达性能的主要目标之一。方法是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外置出光选通控制器,由高精度电机控制编码器高速旋转产生光通断信号,光电对管(光遮断器)将激光器发出的光脉冲信号转换为TTL触发电频信号来启动接收端数据采集器工作。结果获得更加稳定的选通时间。结论是这种控制方式减弱了3D激光雷达光选通时间的抖动,增强了3D激光雷达系统实时监测和可控性,使得激光雷达系统发射端能够长期稳定有效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激光雷达 电机控制 编码器 光电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等离子体中电磁波频率漂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利霞 于萍萍 +2 位作者 马辉 石雁祥 葛德彪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推导一维瞬变磁化等离子体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递推式,并以一维金属谐振腔作为计算模型,分析了瞬变等离子体中电磁波频率漂移特性。从理论分析出发,得到了一维瞬变等离子体对电磁波作用的解析解。通过选取相同的模型和参数,将FDTD数值... 推导一维瞬变磁化等离子体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递推式,并以一维金属谐振腔作为计算模型,分析了瞬变等离子体中电磁波频率漂移特性。从理论分析出发,得到了一维瞬变等离子体对电磁波作用的解析解。通过选取相同的模型和参数,将FDTD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所用FDTD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瞬变等离子体中电磁波的频率漂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 瞬变等离子体 频率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地磁数据的中低纬度磁暴感应地电场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伟丽 刘连光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7-623,共7页
强磁暴产生的地磁感应电流是诱发电力系统灾害性事故的关键因素,预防与控制地磁感应电流的必要途径是评估其在系统中的水平.掌握磁暴感应地电场的时空分布是评估所在区域电网地磁感应电流的基础,可为研究与防治电网磁暴灾害提供参考.在... 强磁暴产生的地磁感应电流是诱发电力系统灾害性事故的关键因素,预防与控制地磁感应电流的必要途径是评估其在系统中的水平.掌握磁暴感应地电场的时空分布是评估所在区域电网地磁感应电流的基础,可为研究与防治电网磁暴灾害提供参考.在中国现有稀疏分布的地磁台观测数据基础上,建立了电离层等效球面元电流系统模型,并将其与复镜像法结合,建立了磁暴感应地电场和地磁场的计算模型.利用磁暴期间实测的地磁台站数据进行了计算,算例结果与平面波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计算结果可直接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地磁感应电流计算,为分析电力系统磁暴灾害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元电流 复镜像法 磁暴 地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囊泡在胺端基和羧端基修饰金表面的沉积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国梁 尼亚孜别克 +1 位作者 杨方源 盛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磷脂囊泡与阴,阳离子性表面作用的深入理解对磷脂的生物纳米科技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石英电子微天平及耗散系数测量仪,研究了不同离子性磷脂囊泡在胺端基和羧端基修饰Au衬底的沉积行为.实验观察到四条囊泡沉积路径:(ⅰ)吸附至临界值... 磷脂囊泡与阴,阳离子性表面作用的深入理解对磷脂的生物纳米科技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石英电子微天平及耗散系数测量仪,研究了不同离子性磷脂囊泡在胺端基和羧端基修饰Au衬底的沉积行为.实验观察到四条囊泡沉积路径:(ⅰ)吸附至临界值后破裂成膜;(ⅱ)吸附即破裂成膜;(ⅲ)吸附不破裂;(ⅳ)不吸附.沉积路径由囊泡与衬底的双电层相互作用决定,离子可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沉积 支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路翀 徐辉 杨永春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18期1-3,共3页
首先采用企业的客户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客户的稳定性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ID3算法的改进分类算法,该分类新的算法是在经典ID3算法基础上引入粗糙组合属性的思想,使得期望非叶节点到各叶节点的平均路径最短,从而提升分类的速度和... 首先采用企业的客户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客户的稳定性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ID3算法的改进分类算法,该分类新的算法是在经典ID3算法基础上引入粗糙组合属性的思想,使得期望非叶节点到各叶节点的平均路径最短,从而提升分类的速度和准确率。通过实例对改进算法生成决策树产生的结果分析,表明了该算法生成的决策树结构更简单,时间复杂度更优,算法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ID3算法 分裂属性 粗糙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近红外光谱在大脑成像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兴稣 王雪峰 王元庆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3-439,共7页
近红外光谱的650~1000 nm是大脑成像的“光学窗口”,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大脑成像具有非侵入、无需注射造影剂、成本低和方便等优点,被应用于脑成像。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在大脑成像中的原理、方法及发展,总结分析了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 近红外光谱的650~1000 nm是大脑成像的“光学窗口”,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大脑成像具有非侵入、无需注射造影剂、成本低和方便等优点,被应用于脑成像。概述了近红外光谱在大脑成像中的原理、方法及发展,总结分析了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大脑探测在提高系统分辨率方法的3个主要阶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近红外光谱 大脑成像 多通道探测 高密度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小波有限元法在扩散光层析图像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兴稣 王雪峰 王元庆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8-51,共4页
基于有限元法能够快速求解扩散光层析成像的正向过程,即扩散方程(微分方程)的数值解。传统方法一般采用多项式插值作为有限元方程的基函数,易造成其精度不高及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多小波函数作为有限元方法中的基函数,可以更快的逼近数值... 基于有限元法能够快速求解扩散光层析成像的正向过程,即扩散方程(微分方程)的数值解。传统方法一般采用多项式插值作为有限元方程的基函数,易造成其精度不高及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多小波函数作为有限元方法中的基函数,可以更快的逼近数值解,且精度更高。实验完成了有限元方法对正向过程的求解和牛顿迭代法对逆向过程的图像重建。通过对于非均匀组织体的实验仿真,分析了基于多小波有限元方法对于正向过程求解的有效性,以及有限元的不同网格划分方式对于重建结果的速度和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小波 有限元方法 扩散光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域反褶积Gabor谱图地震信号谱分解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琳 彭真明 张启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4,1,共6页
应用Gabor谱图可以将地震信号映射到二维时频域,可提供地震信号的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而Gabor谱图的分辨率受到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的限制,时频分辨率较低。为此,本文将分数域自适应的最优窗函数引入Gabor谱图,得到分数域Gabor谱图。... 应用Gabor谱图可以将地震信号映射到二维时频域,可提供地震信号的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然而Gabor谱图的分辨率受到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的限制,时频分辨率较低。为此,本文将分数域自适应的最优窗函数引入Gabor谱图,得到分数域Gabor谱图。为了提高分数域Gabor谱图的时频分辨率,将自适应最优窗函数的Wigner-Ville分布(WVD)作为点扩散函数(PSF),再由分数域Gabor谱图和PSF做反褶积得到分数域反褶积Gabor谱图,同时给出了反褶积分数域Gabor谱图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复杂度分析。测试信号和实际地震信号的谱分解结果都证明了分数域反褶积Gabor谱图在提高信号时频分辨率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Gabor谱图 反褶积 时频分辨率 谱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光层析成像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兴稣 王雪峰 +1 位作者 苏金善 王元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3-658,共6页
对国内外有关扩散光成像系统进行总结分析,将成像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对每部分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介绍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扩散光层析成像系统,总结了成像系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扩散光层析成像 激光探测 成像系统 近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耦合的耐压绝缘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5
作者 常莉丽 路翀 +1 位作者 可晓海 古丽江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4期15-18,22,共5页
应用集成光电耦合器TLP521-4,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耦合的耐压绝缘测试系统,详细说明了光电耦合隔离的耐压绝缘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硬件电路结构。这种基于光电耦合的耐压绝缘测试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强、成本低廉的优点,能极大提高测试... 应用集成光电耦合器TLP521-4,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电耦合的耐压绝缘测试系统,详细说明了光电耦合隔离的耐压绝缘测试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硬件电路结构。这种基于光电耦合的耐压绝缘测试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强、成本低廉的优点,能极大提高测试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绝缘测试 光电耦合 TLP521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扩散光光场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兴稣 王雪峰 郜参观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3,共4页
蒙特卡洛算法作为一种数学统计方法,能够对很多随机问题进行概率估计分析,并能够得到与真实情况相近的结果。扩散光在生物组织体中的传输是光在组织体中随机的吸收和散射的过程,扩散光的光场分布是逆向图像重建的正向过程,对图像重建至... 蒙特卡洛算法作为一种数学统计方法,能够对很多随机问题进行概率估计分析,并能够得到与真实情况相近的结果。扩散光在生物组织体中的传输是光在组织体中随机的吸收和散射的过程,扩散光的光场分布是逆向图像重建的正向过程,对图像重建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蒙特卡洛算法对扩散光在组织体中的传输进行建模,通过对不同照射光源、边界问题及多个异质子进行仿真,分析扩散光在组织体中传输过程的散射特点以及探测边界的选择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洛 扩散光 光场 光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中的氢键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新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317,共5页
我们把关联模型(association models)推广应用到高分子凝胶体系,研究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和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在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中的作用.首先通过分析凝胶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发现,由于两种氢键作用,随着温度变化高... 我们把关联模型(association models)推广应用到高分子凝胶体系,研究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和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在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中的作用.首先通过分析凝胶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发现,由于两种氢键作用,随着温度变化高分子凝胶出现连续、不连续体积相变,结果表明在体积相变过程中两种氢键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对不同氢键分数条件下的旋节线的研究发现,对于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中出现的UCST和LCST(上临界共溶温度和下临界共溶温度)现象也是由于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氢键和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氢键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凝胶 体积相变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制备及检测乙醇-水溶液组分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国梁 哈丽旦.居马汗 +2 位作者 靳浪平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1-376,共6页
采用改进的非完全脱水碳化方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产物尺寸约6 nm,激发峰355 nm,发射峰458 nm.基于乙醇对石墨烯锯齿边质子化的抑制效应,发现可通过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光强检测乙醇-水混合溶液组分.在0.01-100%范围内,乙醇体积百分比与发... 采用改进的非完全脱水碳化方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产物尺寸约6 nm,激发峰355 nm,发射峰458 nm.基于乙醇对石墨烯锯齿边质子化的抑制效应,发现可通过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光强检测乙醇-水混合溶液组分.在0.01-100%范围内,乙醇体积百分比与发射峰光强增量呈线性关系.本研究为制备石墨烯量子点提供参考,提出了简易的较宽范围的乙醇水溶液含量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石墨烯量子点 乙醇含量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辨率群像素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兴雨 古丽孜热.艾尼外 +1 位作者 王元庆 郝丽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10,共4页
激光器件的快速发展以及探测器件的性能不断提高,使得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得到更为迅猛的进步,目前的激光三维成像技术主要基于时间飞行技术、干涉技术等。这些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的成像效果严重依赖于探测器单元的规模以及激光源的能量。提... 激光器件的快速发展以及探测器件的性能不断提高,使得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得到更为迅猛的进步,目前的激光三维成像技术主要基于时间飞行技术、干涉技术等。这些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的成像效果严重依赖于探测器单元的规模以及激光源的能量。提出一种新型的远距离群像素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群像素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可在获取相同像素点数的条件下大大减少探测器单元规模,并且在相同能量条件下能获取到更高信噪比的回波信号。通过对群像素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系统样机的分析与研究表明,这种群像素激光三维成像雷达与相同条件下传统机制下的激光成像雷达相比,具有超高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像素 三维成像 激光雷达 探测器规模 超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对金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表面吸附影响的荧光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盛洁 蒋中英 +1 位作者 薛永培 马淑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2-407,共6页
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表面的吸附行为是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问题.采用正、倒置实验,通过荧光显微镜定量研究了重力对金纳米颗粒在支撑磷脂膜表面吸附的影响.研究发现,颗粒尺寸决定其在顶或底层支撑膜表面吸附的差异性.吸附量的差异与颗... 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表面的吸附行为是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问题.采用正、倒置实验,通过荧光显微镜定量研究了重力对金纳米颗粒在支撑磷脂膜表面吸附的影响.研究发现,颗粒尺寸决定其在顶或底层支撑膜表面吸附的差异性.吸附量的差异与颗粒的沉淀速率和扩散速率之比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粒径小于14 nm时,不考虑重力在吸附时的影响;粒径大于176 nm时,重力在吸附中占主导地位.为药物载体研究和理解颗粒-生物膜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膜 纳米颗粒 重力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