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中的氢键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新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317,共5页
我们把关联模型(association models)推广应用到高分子凝胶体系,研究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和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在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中的作用.首先通过分析凝胶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发现,由于两种氢键作用,随着温度变化高... 我们把关联模型(association models)推广应用到高分子凝胶体系,研究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和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氢键在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中的作用.首先通过分析凝胶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发现,由于两种氢键作用,随着温度变化高分子凝胶出现连续、不连续体积相变,结果表明在体积相变过程中两种氢键都起着重要作用.其次,对不同氢键分数条件下的旋节线的研究发现,对于高分子凝胶体积相变中出现的UCST和LCST(上临界共溶温度和下临界共溶温度)现象也是由于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氢键和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间氢键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凝胶 体积相变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吸附二氧化硅团簇的几何结构、光电及磁学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智丽丽 李艳青 +1 位作者 杨莲红 张保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5-140,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系统地研究了Co(SiO2)n(n=1-7)团簇的几何结构、光电特性和磁学性质。结果表明:受悬挂键和电子云分布影响,单个Co原子以一定倾角吸附在稳定性很好的(SiO2)n(n=1-7)链状团簇上,多个Co原子却在其上...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系统地研究了Co(SiO2)n(n=1-7)团簇的几何结构、光电特性和磁学性质。结果表明:受悬挂键和电子云分布影响,单个Co原子以一定倾角吸附在稳定性很好的(SiO2)n(n=1-7)链状团簇上,多个Co原子却在其上发生团聚作用;不断减小的垂直电离势和不断增大的电子亲和势使得Co(SiO2)n(n=1-7)团簇的硬度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而降低;Co原子的吸附使得非磁性二氧化硅转化为磁性复合团簇,随着Co原子数目的增多磁矩不断增大,结合该团簇的近红外光吸收特性,从理论上证实了二氧化硅磁性复合材料既具有超顺磁性又可以吸收可见-近红外光,为其在医学界被用作光动力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iO2)n 团簇 几何结构 光电特性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DPPC磷脂多层膜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新军 张国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5-291,共7页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首先研究了在蔗糖溶液中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磷脂双层膜的结构,分析了其力学性能;其次,研究了在纯水中、CaCl2溶液中的DPPC磷脂多层膜的结构特性和杨氏模量.实验结果表明,在CaCl2溶液中DPPC多层膜的水层厚度...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首先研究了在蔗糖溶液中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磷脂双层膜的结构,分析了其力学性能;其次,研究了在纯水中、CaCl2溶液中的DPPC磷脂多层膜的结构特性和杨氏模量.实验结果表明,在CaCl2溶液中DPPC多层膜的水层厚度大于在纯水中厚度,在CaCl2溶液中多层膜的杨氏模量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DPPC磷脂多层膜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聚氧化乙烯(PEO)相变过程中的氢键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新军 李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9-746,共8页
我们把Flory-Huggins模型推广应用到聚合物/离子液体体系,研究聚氧化乙烯(PEO)在离子液体[EMIM][BF4]中相变过程中的氢键效应,理论模型考虑了三种类型氢键(I型:PEO-[EMIM]+氢键,II型:PEO-[BF4]-氢键和III型:[EMIM]+-[BF4]-氢键)的形成,... 我们把Flory-Huggins模型推广应用到聚合物/离子液体体系,研究聚氧化乙烯(PEO)在离子液体[EMIM][BF4]中相变过程中的氢键效应,理论模型考虑了三种类型氢键(I型:PEO-[EMIM]+氢键,II型:PEO-[BF4]-氢键和III型:[EMIM]+-[BF4]-氢键)的形成,分析了三种类型的氢键分数随温度、PEO体积分数的变化.研究发现,三种类型的氢键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较小PEO体积分数条件下,增加PEO体积分数,I型、II型氢键分数轻微地减小;在较大PEO体积分数条件下,增加PEO体积分数,I型、II型氢键分数急剧减少.III型氢键分数随着PEO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急剧降低.由于三种氢键效应,第二维里系数A2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通过计算分析不同分子量的PEO在[EMIM][BF4]中的相图发现,在PEO体积分数较低的条件下,I型、II型和III型氢键是PEO相变的主要驱动力;在PEO体积分数较高的条件下,I型和II型氢键在PEO相变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烯(PEO) 离子液体([EMIM][BF4]) 相变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拓扑结构对嵌段共聚物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丽 陈巧悦 +2 位作者 周恒为 石彤非 黄以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832-1837,共6页
通过等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聚苯乙烯(PS)合成了H型(PS)2-PEG-(PS)2(PEG链接在PS链的中间)和线型PS-PEG-PS(PEG链接在PS链的一端)三嵌段共聚物,并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SAXS)、X射线广角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 通过等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聚苯乙烯(PS)合成了H型(PS)2-PEG-(PS)2(PEG链接在PS链的中间)和线型PS-PEG-PS(PEG链接在PS链的一端)三嵌段共聚物,并通过X射线小角散射(SAXS)、X射线广角衍射(WAX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晶行为,结果表明2种共聚物中PEG的晶型相同,但是H型比线形结晶温度更低,PEG片晶厚度更小,在相同温度下PEG结晶速度更慢,这是由于H型分岔结构引起空间位阻较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结晶行为 动力学 聚乙二醇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Co_3O_4水热法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6
作者 王兴磊 何晓燕 +1 位作者 胡云霞 欧阳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6-1118,共3页
以硝酸钴为原料,柠檬酸三钠为模板,六次甲基四胺为成沉淀剂水热制备了核壳结构Co3O4,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柠檬酸三钠的加入使制备的Co3O4呈现核壳状结构,循环伏安等电化学研究表明该材料的电化学电容性能较好,单电... 以硝酸钴为原料,柠檬酸三钠为模板,六次甲基四胺为成沉淀剂水热制备了核壳结构Co3O4,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柠檬酸三钠的加入使制备的Co3O4呈现核壳状结构,循环伏安等电化学研究表明该材料的电化学电容性能较好,单电极比电容达到333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核壳结构Co3O4 电化学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团簇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智丽丽 李艳青 +2 位作者 古丽姗 张保花 赵高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80,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d_n(2≤n≤13)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其基态结构由较为松散平面结构向紧凑型堆积,主要以三角或四角双锥结构为基本单元,通过边戴帽或面戴帽形成较为稳定的Cd_n团簇.随着原子数目增加,Cd_n(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Cd_n(2≤n≤13)团簇进行了结构优化.其基态结构由较为松散平面结构向紧凑型堆积,主要以三角或四角双锥结构为基本单元,通过边戴帽或面戴帽形成较为稳定的Cd_n团簇.随着原子数目增加,Cd_n(2≤n≤13)团簇的稳定性在增强,结合该团簇的HOMO-LUMO能隙分布,发现n=4,10是镉团簇的幻数.通过电荷转移和垂直电离势(VIPs)计算发现n=6是Cd_n团簇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由范德华力向共价键结合方式转变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含理论 Cd_n团簇 能隙 垂直电离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诱导两性离子聚合物刷的构象转变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新军 李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7-313,共7页
我们把Flory Huggins模型(association models)推广应用到暴露于水蒸气中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刷体系,考虑两性离子聚合物-水氢键(P-W氢键)与两性离子聚合物链间两亲离子单体-单体键合(zwitterions complex)、形成氢键与两性离子聚合物链构... 我们把Flory Huggins模型(association models)推广应用到暴露于水蒸气中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刷体系,考虑两性离子聚合物-水氢键(P-W氢键)与两性离子聚合物链间两亲离子单体-单体键合(zwitterions complex)、形成氢键与两性离子聚合物链构象的耦合特性,研究水蒸气诱导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刷构象转变的机理和相行为.研究发现,随着水蒸气浓度的增加,P-W氢键效应会使得两性离子聚合物刷溶胀;两亲离子单体-单体键合效应会导致水分子将会被排出刷外,并会导致两性离子聚合物刷塌缩.通过分析两性离子聚合物刷的相图发现,P-W氢键效应在决定两性离子聚合物刷的相行为中起到主导作用,在水蒸气增加过程中两性离子聚合物刷将会单调溶胀.基于本文的分析,可以预言,由于P-W氢键效应,两性离子聚合物刷可以吸附水蒸气,当两性离子聚合物链接枝密度足够高时,两性离子聚合物刷内的水分子将会被排出,并会形成两亲离子单体-单体键合连接的凝胶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 两性离子聚合物刷 氢键 构象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诱导聚电解质刷的构象转变
9
作者 赵新军 李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2-838,共7页
我们把Flory-Huggins模型(association models)推广应用到暴露于水蒸气中的聚电解质刷体系,考虑聚电解质-水氢键(P-W氢键)与水-水氢键(W-W氢键)、形成氢键与聚电解质链构象的耦合特性,研究水蒸气诱导的聚电解质刷构象转变的机理.研究发... 我们把Flory-Huggins模型(association models)推广应用到暴露于水蒸气中的聚电解质刷体系,考虑聚电解质-水氢键(P-W氢键)与水-水氢键(W-W氢键)、形成氢键与聚电解质链构象的耦合特性,研究水蒸气诱导的聚电解质刷构象转变的机理.研究发现,当P-W氢键效应起主导作用时,随着水蒸气浓度的增加,聚电解质刷会单调溶胀;P-W和W-W两种氢键效应,则会导致随着水蒸气浓度的增加,聚电解质刷的构象首先塌缩,然后开始溶胀的反常转变行为.基于本文的分析,可以预言,由于P-W氢键效应,聚电解质刷可以吸附水蒸气,吸附能力随聚电解质链长的增加而增强;当聚电解质链接枝密度足够高时,由于P-W和W-W两种氢键效应,增加体系中的水蒸气,会在聚电解质刷体系中形成由P-W氢键和W-W氢键交错链接的三维网络状凝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 聚电解质刷 氢键 构象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