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对伊犁草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俏 崔东 +1 位作者 王兴磊 朱振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4-251,共8页
以伊犁托乎拉苏大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0~20 cm草地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多点采集,实验室内依据干筛法取得各粒级大团聚体,模拟不同含水率、冻融试验,利用湿筛法获得每种粒级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草地土壤... 以伊犁托乎拉苏大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0~20 cm草地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多点采集,实验室内依据干筛法取得各粒级大团聚体,模拟不同含水率、冻融试验,利用湿筛法获得每种粒级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草地土壤在冻融环境条件下其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初始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关键因素。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提高,>5 mm、5~4mm、4~2 mm、2~1 mm四个粒径组水稳性团聚体,呈现出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0.5 mm、0.5~0.25 mm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冻融循环次数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重要因素。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各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表现出的规律性不尽相同,>1 mm水稳性团聚体整体有降低趋势,1~0.5 mm、0.5~0.25 mm两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则整体呈现增加趋势。(3)冻结温度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5 mm与5~4 mm水稳性团聚体有降低的趋势,1~0.5 mm与0.5~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升高的趋势,4~2 mm与2~1 mm两个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并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性大团聚体 草地土壤 冻融作用 湿筛法 冻融循环次数 冻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燃煤灰放射性核素水平与富集因子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加尔肯居马肯·爱特 马浩亚·艾斯江 +1 位作者 巴哈尔古丽·别克吐尔逊 王兴磊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13-316,共4页
为了探明新疆伊犁家用燃煤灰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本底值,分析了新疆伊犁河谷各矿区的48个有效燃煤炉灰样。分析结果表明:燃煤灰238 U、232 Th、226 Ra和40 K比活度范围分别为11.5~682.0、7.5~88.7、11.4~926.0、LLD^372.0Bg/kg;比活度均值... 为了探明新疆伊犁家用燃煤灰放射性核素比活度本底值,分析了新疆伊犁河谷各矿区的48个有效燃煤炉灰样。分析结果表明:燃煤灰238 U、232 Th、226 Ra和40 K比活度范围分别为11.5~682.0、7.5~88.7、11.4~926.0、LLD^372.0Bg/kg;比活度均值分别为104.4、37.6、126.7、101.7Bq/kg。计算得到41对燃煤与燃煤炉底灰放射性核素238 U、232 Th、226 Ra、40 K的富集因子为0.1~26.6、3.3~309.2、0.4~284.0和1.7~225.5,238 U、232 Th、226 Ra相对富集因子为0.01~19.97、0.06~77.9和0.02~54.5。研究表明,此次调查的家用燃煤灰放射性核素数据与其它地区和国家数据相比为最小,燃煤与家用燃煤灰的富集因子与文献报道的相似,根据联合国电离辐射效应委员会统计的全球煤及煤灰背景值资料,此次数据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8U 232Th 226RA 40K 比活度 家用燃煤灰 富集因子 新疆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设计策略在高中化学创新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石春婷 李紫薇 《现代盐化工》 2018年第3期99-101,共3页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多种化学实验设计策略对高中教材中"钠与水的反应"、"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进行了创新研究,完成了具有科学性、绿色化、安全性的实验创新设计,在...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多种化学实验设计策略对高中教材中"钠与水的反应"、"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进行了创新研究,完成了具有科学性、绿色化、安全性的实验创新设计,在课堂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从化学实验教学中获得理论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实验创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多酚的促排铅功效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艾志录 王育红 +2 位作者 塔西买买提.马合苏木 王娜 李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8-470,共3页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乙酸铅溶液10d,建立染铅小鼠模型,连续15d灌胃给予苹果多酚,研究苹果多酚的促排铅作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试血铅、尿铅、粪铅和股骨、肝脏中铅含量。结果表明:染毒小鼠给予苹果多酚后,血铅和股骨、肝脏中铅含量明显...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乙酸铅溶液10d,建立染铅小鼠模型,连续15d灌胃给予苹果多酚,研究苹果多酚的促排铅作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试血铅、尿铅、粪铅和股骨、肝脏中铅含量。结果表明:染毒小鼠给予苹果多酚后,血铅和股骨、肝脏中铅含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而尿铅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苹果多酚具有明显的促排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苹果多酚 排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向日葵秸杆、棉杆吸附剂对水体中孔雀石绿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紫薇 欧阳艳 +2 位作者 张艺 宋丽君 宋彦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6-218,221,共4页
对NaOH改性向日葵秸杆和棉杆用于水体中孔雀石绿(MG)的去除进行研究,考察了改性吸附剂添加量、溶液pH、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吸附剂对MG的吸附... 对NaOH改性向日葵秸杆和棉杆用于水体中孔雀石绿(MG)的去除进行研究,考察了改性吸附剂添加量、溶液pH、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拟合、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吸附剂对MG的吸附量较其改性前有明显提高;MG溶液在pH=5~8时有利于吸附,最大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改性棉杆吸附剂(MCS)和改性向日葵杆吸附剂(MSS)对MG的吸附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改性吸附剂对MG的吸附特性,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为124.38和48.99mg/g。红外光谱分析,O—H、C—O在吸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杆 向日葵秸秆 孔雀石绿 化学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黏土吸附净化水中染料污染物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望香 李强 +3 位作者 朱振华 王兴磊 闫俊杰 刘云庆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6-122,共7页
【目的】探究一种新的污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方法,为受污染的河道水体净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壳聚糖(CTS)复合改性蛭石作为一种新的吸附材料,以典型染料酸性大红模拟受污染水体,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 【目的】探究一种新的污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方法,为受污染的河道水体净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壳聚糖(CTS)复合改性蛭石作为一种新的吸附材料,以典型染料酸性大红模拟受污染水体,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投加量、吸附温度和粒径3种因素为影响因子,酸性大红的去除率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投加量和吸附温度为显著因素,复合改性蛭石对酸性大红吸附的最佳条件为:复合改性蛭石投加量为0.35 g,吸附温度为25℃,粒径60~80目,在此条件下酸性大红的去除率可达95.9%。【结论】复合改性蛭石对模拟污染水体中酸性大红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使其在河道净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 污染物 吸附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叶损伤对苦豆子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影 赵玉 +2 位作者 崔东 冷家明 董芳慧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5,共7页
为探讨子叶损伤对新疆伊犁河谷常见的本土恶性入侵植物苦豆子幼苗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盆播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子叶切除处理(切除0.5、2×0.5、1、1.5和2片子叶,以不切除子叶为对照)对苦豆子幼苗早期生长的影... 为探讨子叶损伤对新疆伊犁河谷常见的本土恶性入侵植物苦豆子幼苗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盆播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子叶切除处理(切除0.5、2×0.5、1、1.5和2片子叶,以不切除子叶为对照)对苦豆子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切除的程度对幼苗的死亡率、株高和叶面积均影响显著;高强度处理下,幼苗的主根长与对照及低强度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而侧根数和侧根长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低强度处理组。即使是低强度的子叶切除,苦豆子幼苗的茎、叶生物量以及幼苗的总生物量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而根生物量和根冠比受影响较小;子叶切除对幼苗各构件的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表现为:茎的生物量分配不受影响,根的显著提高,而叶则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果表明,子叶损伤是苦豆子幼苗建成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幼苗 子叶损伤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荧光探针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艺 朱振华 玛依努尔.卡迪尔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69-373,共5页
近十几年来,荧光分析法因其高灵敏度、廉价、操作简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量子点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在分析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总结了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量... 近十几年来,荧光分析法因其高灵敏度、廉价、操作简便等特点越来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量子点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在分析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能。总结了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和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量子点在测试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探针 重金属离子 生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O4下转换发光材料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艺 瞿腾飞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9年第9期598-601,共4页
以Ce(NO3)3·6H2O为铈源,采用水热法,190℃条件下,反应12h合成了CePO4发光材料。研究了三种不同的PO4∶Ce物质的量比对材料形貌、尺寸及荧光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荧光光谱分析(FS)对所... 以Ce(NO3)3·6H2O为铈源,采用水热法,190℃条件下,反应12h合成了CePO4发光材料。研究了三种不同的PO4∶Ce物质的量比对材料形貌、尺寸及荧光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荧光光谱分析(FS)对所合成的CePO4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八面体形貌的CePO4发光材料,在230~270nm范围内出现多个激发峰;在430~530nm范围内有多个发射峰。随着磷酸根摩尔数的增大,CePO4八面体越大,荧光峰位置及强度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O4 下转换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入侵植物刺苍耳浸出液对油麦菜种子的化感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董芳慧 刘影 +2 位作者 冷家明 于玮利 赵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刺苍耳被我国列为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在我国的伊犁河谷地区大规模侵入草原、农田、荒漠、森林生态系统,给当地的生态安全、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揭示刺苍耳在入侵地群落演替中的作用及恶性入侵的化学生态... 刺苍耳被我国列为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在我国的伊犁河谷地区大规模侵入草原、农田、荒漠、森林生态系统,给当地的生态安全、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揭示刺苍耳在入侵地群落演替中的作用及恶性入侵的化学生态学机制,以刺苍耳整株的水提液对油麦菜种子进行处理,探讨刺苍耳水提液对油麦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刺苍耳水提液浓度的增加,受体植物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均显著受到抑制,种子萌发进程也表现出显著的推迟现象。与对照相比,刺苍耳水提液在0.01g/mL水平即可使油麦菜幼苗的根长受到显著抑制。随着刺苍耳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油麦菜幼苗的根长逐渐缩短,各处理组与对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当浓度增至0.08g/mL则表现为完全抑制效应。同时,随着刺苍耳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油麦菜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指数RI逐渐降低。在同一浸取液浓度下,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指数随萌发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刺苍耳植株水提液含有对油麦菜有害的化感物质,抑制其种子萌发和根的伸长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苍耳 油麦菜 萌发 生长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库尔班江.巴拉提 赵静 张小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89-95,共7页
建立提取石榴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有效利用石榴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提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别采用清除D... 建立提取石榴皮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有效利用石榴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提取物得率为考察指标,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石榴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别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对石榴皮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石榴皮总黄酮的回流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石榴皮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22.56%。影响石榴皮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石榴皮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80.59%,其IC_(50)值为31.59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旦木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淡玄玄 李小敏 刘玲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3,共5页
以巴旦木壳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在马弗炉中600℃烧制50 min制备了巴旦木壳活性炭。探讨了活化剂、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及吸附剂用量对孔雀石绿(MG)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旦木壳活性炭吸附效果优于未加入活化... 以巴旦木壳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在马弗炉中600℃烧制50 min制备了巴旦木壳活性炭。探讨了活化剂、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及吸附剂用量对孔雀石绿(MG)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旦木壳活性炭吸附效果优于未加入活化剂制备的活性炭。巴旦木壳活性炭对孔雀石绿的吸附为吸热过程,且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R2=0.978 23),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86 89)。经正交实验极差和方差分析可知,最佳吸附效果影响因素组合为:染料质量浓度600 mg/L,吸附剂用量0.40g,吸附时间240 min,吸附温度50℃,其中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旦木壳 孔雀石绿 活性炭 吸附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噻氟隆和炔草隆残留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均 粟有志 +3 位作者 李芳 辛芳 陆平 谢丽琼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540,共6页
建立了QuEChERS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噻氟隆和炔草隆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以酸化乙腈提取,经石墨化碳黑(GCB)净化。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0.1%甲酸溶液(含5mmol/mL乙酸铵)为流动相... 建立了QuEChERS前处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中噻氟隆和炔草隆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以酸化乙腈提取,经石墨化碳黑(GCB)净化。采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0.1%甲酸溶液(含5mmol/mL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ESI+),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进行定性,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葡萄、葡萄干、西红柿、大米、苹果、枸杞、黄瓜、小麦粉、白菜9种基质中,噻氟隆和炔草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噻氟隆和炔草隆的定量限(S/N=10)分别为0.4、1.0μg/kg,在3个加标水平(1、2、10倍定量限)下,噻氟隆的回收率为84.7%~107.7%,相对标准偏差为4.2%~16.3%;炔草隆的回收率为74.7%~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4.3%~12.8%。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灵敏、安全,适用于植物源性食品中噻氟隆和炔草隆残留的快速确证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噻氟隆 炔草隆 植物源食品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亚麻吸附孔雀石绿响应面优化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淡玄玄 李小敏 朱振华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639-645,共7页
利用酒石酸对亚麻改性,研究其对染料中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单因素酒石酸浓度、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染料中孔雀石绿浓度和吸附剂投加量对孔雀石绿吸附去除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最显著影响... 利用酒石酸对亚麻改性,研究其对染料中孔雀石绿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单因素酒石酸浓度、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染料中孔雀石绿浓度和吸附剂投加量对孔雀石绿吸附去除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最显著影响因素(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和吸附剂用量)对孔雀石绿吸附量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改性的亚麻(酒石酸浓度1mol/L、改性时间60min、温度40℃)投加量为0.60g、染料中孔雀石绿质量浓度为100mg/L、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240min条件下,孔雀石绿(MG)的去除率可达94.72%。响应面法优化实验得到最优组合为改性亚麻吸附剂用量0.40g、改性温度60℃和改性时间60min,对孔雀石绿吸附量为5.93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吸附 孔雀石绿 酒石酸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o_(12)修饰的TiO_2纳米管薄膜光电转换效率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汐璆 孙淑艳 +1 位作者 罗新泽 历凤燕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64-1768,共5页
为了抑制TiO_2纳米管薄膜发生光电转换时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该纳米管薄膜的光电转换效率,文章利用H3PMo_(12)O40(PMo_(12))修饰TiO_2纳米管薄膜,然后将修饰后的纳米管复合薄膜组装成光伏电池,最后测量该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此... 为了抑制TiO_2纳米管薄膜发生光电转换时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该纳米管薄膜的光电转换效率,文章利用H3PMo_(12)O40(PMo_(12))修饰TiO_2纳米管薄膜,然后将修饰后的纳米管复合薄膜组装成光伏电池,最后测量该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以此来研究PMo_(12)对TiO_2纳米管薄膜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利用PMo_(12)修饰的TiO_2纳米管薄膜的光电转换效率为5.4%,未利用PMo_(12)修饰的TiO_2纳米管薄膜的光电转化效率为0.36%,这说明PMo_(12)能够极大地提升TiO_2纳米管薄膜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酸 TiO2纳米管薄膜 光电转换效率 光伏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咔唑类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艳 秦元成 南光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91,共3页
以咔唑为原料,合成了新型敏化剂。产物合成经烷基化、溴代、Stille交叉偶联、甲酰化以及引入氰乙酸五步反应。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对敏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进行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和光物理性质测试。结果表明:染料敏化太阳能... 以咔唑为原料,合成了新型敏化剂。产物合成经烷基化、溴代、Stille交叉偶联、甲酰化以及引入氰乙酸五步反应。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对敏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进行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和光物理性质测试。结果表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染料敏化剂 太阳能电池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改性亚麻对模拟孔雀石绿染料废水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淡玄玄 李小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8-211,共4页
以NaOH改性亚麻原料制备良好型吸附剂,用于对模拟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染料废水的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因素对NaOH改性亚麻吸附MG溶液的影响,采用吸附等温方程和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进行机理分析,并利用SEM、FT-IR... 以NaOH改性亚麻原料制备良好型吸附剂,用于对模拟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染料废水的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因素对NaOH改性亚麻吸附MG溶液的影响,采用吸附等温方程和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进行机理分析,并利用SEM、FT-IR对亚麻改性前后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25℃、转速150r/min的条件下,MG溶液初始浓度为100mg/g、吸附时间60min、改性吸附剂用量0.1g,最大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6.13%、24.03mg/g。相比于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R^2=0.7522),NaOH改性亚麻对MG溶液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R^2=0.9597),表明该吸附为多层吸附。相比于准一阶反应动力学方程(R^2=0.858),准二阶反应动力学方程(R^2=0.999)可以更好的描述NaOH改性亚麻对MG溶液的吸附,表明该吸附反应为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孔雀石绿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秸秆对刚果红染料的吸附性质 被引量:3
18
作者 淡玄玄 李小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1-56,共6页
以辣椒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吸附剂,研究辣椒秸秆吸附剂对染料刚果红(CR)的吸附性质。研究了改性和吸附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拟合其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表明:吸附效果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吸附剂用量>... 以辣椒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吸附剂,研究辣椒秸秆吸附剂对染料刚果红(CR)的吸附性质。研究了改性和吸附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拟合其吸附热力学、动力学和等温线模型。正交试验极差分析表明:吸附效果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吸附剂用量>初始染料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最佳工艺为:辣椒秸秆1.20 g,CR质量浓度300 mg/L,吸附温度70℃、时间240 min。拟合得出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属于化学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可初步判断吸附发生在辣椒秸秆的外表面,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热力学计算表明,该吸附过程属于自发的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红 染料 吸附 辣椒秸秆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微波辅助核桃壳活性炭对酸性品红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丽娟 王宁 李小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2-215,共4页
为实现新疆果壳的资源化利用,以核桃壳作为前驱体,用ZnCl2改性,于600℃马弗炉中活化加热50min制备活性炭,以微波、光波、光波组合c1、光波组合c2辅助活性炭吸附酸性品红染料溶液,探讨辐射时间、染料浓度、活性炭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为实现新疆果壳的资源化利用,以核桃壳作为前驱体,用ZnCl2改性,于600℃马弗炉中活化加热50min制备活性炭,以微波、光波、光波组合c1、光波组合c2辅助活性炭吸附酸性品红染料溶液,探讨辐射时间、染料浓度、活性炭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综合考虑,选取吸附剂用量0.1g、染料初始浓度800mg/L、吸附时间2.5min为最佳组合,吸附量可达184.525mg/g,去除率为9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活性炭 光波-微波 酸性品红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椒蒿的腌渍工艺及食用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艺 马鹏媛 +2 位作者 瞿腾飞 吴昊 闫秀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5-18,共4页
研究野生椒蒿的腌渍过程,并测定了在腌渍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总酸含量、含盐量、水分等。结果表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腌渍椒蒿中亚硝酸钠的含量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y=0.014 2x+0.027 6,线性R为0.996 2,且亚硝酸钠含量为1.94 mg/k... 研究野生椒蒿的腌渍过程,并测定了在腌渍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总酸含量、含盐量、水分等。结果表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腌渍椒蒿中亚硝酸钠的含量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y=0.014 2x+0.027 6,线性R为0.996 2,且亚硝酸钠含量为1.94 mg/kg。水分、食盐、总酸含量分别为74.54、12.2、0.40 g/100 g。这几项指标全都满足国家食用标准。因此,对于这种时令性强的野菜,可以通过腌制的方法达到常年安全食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椒蒿 腌渍 亚硝酸盐 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