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纳米颗粒对仿生膜流动性的影响:尺寸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雷一腾 朱玉洁 +3 位作者 马兰 蔡志远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0,共7页
金属纳米颗粒与仿生膜的组装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纳米颗粒载入对仿生膜的物理性质的影响却存在争议.在本文中,我们合成了大于与小于膜厚度的疏水金纳米颗粒(LPN_(s)与SNP_(s)),系统地研究了粒子载入对膜流动性的影响.通过荧光漂... 金属纳米颗粒与仿生膜的组装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纳米颗粒载入对仿生膜的物理性质的影响却存在争议.在本文中,我们合成了大于与小于膜厚度的疏水金纳米颗粒(LPN_(s)与SNP_(s)),系统地研究了粒子载入对膜流动性的影响.通过荧光漂白恢复实验发现,LPN_(s)与SNP_(s)分别降低与提高磷脂的侧向扩散率.基于荧光光谱实验与理论分析,得到LPN_(s)与SNP_(s)分别通过空间位阻、改变磷脂有序度两种机制影响磷脂的侧向运动.研究结果对构建功能性纳米颗粒磷脂组装体,通过纳米材料调控仿生膜功能方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仿生膜 流动性 排布有序度 空间位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场下生物膜表面的金纳米棒吸附
2
作者 杨倩 雷一腾 +2 位作者 马贝贝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8,共6页
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表面的吸附对其生物医学应用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采用正置与倒置石英电子微天平及耗散系数测量实验,表征了不同溶液高度的支撑膜表面金纳米棒的吸附动力学.发现金棒在重力场下产生溶液浓度不均性.长宽比增大能够提高... 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表面的吸附对其生物医学应用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采用正置与倒置石英电子微天平及耗散系数测量实验,表征了不同溶液高度的支撑膜表面金纳米棒的吸附动力学.发现金棒在重力场下产生溶液浓度不均性.长宽比增大能够提高金棒的流体力学尺寸,延缓金棒的不均再分布过程,从而维持不同溶液高度生物膜表面吸附量的一致.同时,由于浓度不均程度差异,短棒、中棒、长棒在不同溶液高度的吸附量排序关系也是变化的.在溶液底层短棒的吸附量最大,在溶液顶层中棒的吸附量最大.研究深化考察了调控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表面吸附的物理因素,为纳米材料的医学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棒 生物膜 浓度分布 重力 流体力学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单体引起的细胞膜失稳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平 盛洁 +3 位作者 雷一腾 马贝贝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7-532,共6页
表面活性剂常用于细胞裂解、脂质体外排与膜组分搜集等. 但在临界成胶束浓度以下, 它如何以单体状态与生物膜作用的机制与调控仍存在很多疑问.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带电性对膜失稳的影响. 石英电子微天平检测发现非离子型Triton X-100... 表面活性剂常用于细胞裂解、脂质体外排与膜组分搜集等. 但在临界成胶束浓度以下, 它如何以单体状态与生物膜作用的机制与调控仍存在很多疑问.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带电性对膜失稳的影响. 石英电子微天平检测发现非离子型Triton X-100产生了最显著的磷脂膜结构三维再组装. 荧光显微观测表明膜表面生成了非稳的出芽微泡, 在机械扰动下可发生解离. 该表面活性剂溶液环境中的体外细胞也出现了活力丧失. 但是, 离子型CTAB与SDS却无法触发相似的膜失稳与细胞失活效应. 分析认为, 由于不存在后两者体系中的单体间静电排斥, Triton X-100更易高效地插入生物膜, 从而诱导膜结构再组装. 研究深化了表面活性剂与生物膜作用机制的理解, 对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医药、膜组分萃取等领域的深化应用提供了指导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临界成胶束浓度 磷脂膜 细胞活力 分子带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肽与多组分生物膜作用:电性与相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石铭芸 范荣 +2 位作者 盛洁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4,共7页
蜂毒非特异性的靶向杀伤细菌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利用荧光光谱与荧光显微考察了蜂毒肽与单组分、多组分磷脂膜的作用机制.发现对于不同电性与相态的磷脂膜,肽-膜作用呈现为稳定桶板型孔、非稳U型孔及变薄裂解等多种机制,具有显... 蜂毒非特异性的靶向杀伤细菌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利用荧光光谱与荧光显微考察了蜂毒肽与单组分、多组分磷脂膜的作用机制.发现对于不同电性与相态的磷脂膜,肽-膜作用呈现为稳定桶板型孔、非稳U型孔及变薄裂解等多种机制,具有显著不同的内含物泄露效率.多组分磷脂囊泡的泄露实验表明,泄露由肽亲和性较强的磷脂组分决定.相较于凝胶相磷脂,蜂毒肽与液相磷脂的亲和性强,凝胶-液相混合囊泡与纯液相磷脂囊泡的泄露性质相近;相较于双电性磷脂,蜂毒肽与负电性磷脂的亲和性强,双电-负电混合囊泡与纯负电磷脂囊泡的泄露性质相近.研究深化了多肽与多组分生物膜作用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肽脂比 泄露 电性与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