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以伊犁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林玲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第6期148-149,共2页
文章针对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一些调查研究,分析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差异性及教学中存在的重考试轻实践等问题,分别提出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案、靶向性学习和技能训练等改进方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因材施教 靶向性学习 课堂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Bi^(3+)掺杂CaF_(2)的合作发光及量子剪裁特性
2
作者 凌祝同 郭星原 +2 位作者 蒋中英 巴合提古丽·阿斯里别克 吐尔逊·艾迪力比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313,共7页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F_(2)∶1%Yb^(3+), CaF_(2)∶1%Bi^(3+),x%Yb^(3+)(x=0,1,3,10,15)粉末样品。制备样品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在460~560 nm波段显示Yb^(3+)离子的合作发光峰。当Bi^(3+)离子掺入后,除合作发光外,在650 nm附...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F_(2)∶1%Yb^(3+), CaF_(2)∶1%Bi^(3+),x%Yb^(3+)(x=0,1,3,10,15)粉末样品。制备样品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在460~560 nm波段显示Yb^(3+)离子的合作发光峰。当Bi^(3+)离子掺入后,除合作发光外,在650 nm附近出现Bi离子(^(3)P_(1)→^(1)S_(0))的发射峰,出现原因为Yb^(3+)离子对Bi^(3+)离子进行了合作敏化。在266 nm紫外光激发下,可观测到单掺Bi^(3+)离子的样品中Bi^(3+)离子(^(3)P_(1)→^(1)S_(0))在534 nm处的宽带发光。Yb^(3+)和Bi^(3+)离子共掺时,Yb^(3+)离子接受来自Bi^(3+)离子激发态的能量,在980 nm附近波段发光,实现近红外光子的量子剪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_(2):Yb^(3+) Bi^(3+) 合作发光 合作敏化 量子剪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远距离目标实时三维点云成像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郝丽婷 杨兴雨 +2 位作者 王贺龙 王元庆 苏金善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8,共5页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辅助进行几何设计、医学诊断、内容识别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下,针对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的关注与日俱增。近年来,已经可以通过简易的双目相机来恢复出较为完整的三维点云,但大多数研究针...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辅助进行几何设计、医学诊断、内容识别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下,针对获取三维点云数据的关注与日俱增。近年来,已经可以通过简易的双目相机来恢复出较为完整的三维点云,但大多数研究针对的都是近距离室内目标,针对远距离室外场景方面的研究较少。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远距离目标实时三维点云成像技术,这种方法通过与摄影测量技术相结合,为实时获取远距离目标物的三维点云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实现了硬件系统的数据采集,设计了软件系统对两台相机进行同步控制,并对远距离目标进行了成像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80~90 m处目标实时三维点云成像,验证了所设计的硬件与软件系统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立体视觉 同步控制 软件设计 远距离 实时点云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单体引起的细胞膜失稳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平 盛洁 +3 位作者 雷一腾 马贝贝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7-532,共6页
表面活性剂常用于细胞裂解、脂质体外排与膜组分搜集等. 但在临界成胶束浓度以下, 它如何以单体状态与生物膜作用的机制与调控仍存在很多疑问.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带电性对膜失稳的影响. 石英电子微天平检测发现非离子型Triton X-100... 表面活性剂常用于细胞裂解、脂质体外排与膜组分搜集等. 但在临界成胶束浓度以下, 它如何以单体状态与生物膜作用的机制与调控仍存在很多疑问.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带电性对膜失稳的影响. 石英电子微天平检测发现非离子型Triton X-100产生了最显著的磷脂膜结构三维再组装. 荧光显微观测表明膜表面生成了非稳的出芽微泡, 在机械扰动下可发生解离. 该表面活性剂溶液环境中的体外细胞也出现了活力丧失. 但是, 离子型CTAB与SDS却无法触发相似的膜失稳与细胞失活效应. 分析认为, 由于不存在后两者体系中的单体间静电排斥, Triton X-100更易高效地插入生物膜, 从而诱导膜结构再组装. 研究深化了表面活性剂与生物膜作用机制的理解, 对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医药、膜组分萃取等领域的深化应用提供了指导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临界成胶束浓度 磷脂膜 细胞活力 分子带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纳米颗粒对仿生膜流动性的影响:尺寸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雷一腾 朱玉洁 +3 位作者 马兰 蔡志远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0,共7页
金属纳米颗粒与仿生膜的组装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纳米颗粒载入对仿生膜的物理性质的影响却存在争议.在本文中,我们合成了大于与小于膜厚度的疏水金纳米颗粒(LPN_(s)与SNP_(s)),系统地研究了粒子载入对膜流动性的影响.通过荧光漂... 金属纳米颗粒与仿生膜的组装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纳米颗粒载入对仿生膜的物理性质的影响却存在争议.在本文中,我们合成了大于与小于膜厚度的疏水金纳米颗粒(LPN_(s)与SNP_(s)),系统地研究了粒子载入对膜流动性的影响.通过荧光漂白恢复实验发现,LPN_(s)与SNP_(s)分别降低与提高磷脂的侧向扩散率.基于荧光光谱实验与理论分析,得到LPN_(s)与SNP_(s)分别通过空间位阻、改变磷脂有序度两种机制影响磷脂的侧向运动.研究结果对构建功能性纳米颗粒磷脂组装体,通过纳米材料调控仿生膜功能方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仿生膜 流动性 排布有序度 空间位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毒肽与多组分生物膜作用:电性与相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石铭芸 范荣 +2 位作者 盛洁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4,共7页
蜂毒非特异性的靶向杀伤细菌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利用荧光光谱与荧光显微考察了蜂毒肽与单组分、多组分磷脂膜的作用机制.发现对于不同电性与相态的磷脂膜,肽-膜作用呈现为稳定桶板型孔、非稳U型孔及变薄裂解等多种机制,具有显... 蜂毒非特异性的靶向杀伤细菌具有重要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利用荧光光谱与荧光显微考察了蜂毒肽与单组分、多组分磷脂膜的作用机制.发现对于不同电性与相态的磷脂膜,肽-膜作用呈现为稳定桶板型孔、非稳U型孔及变薄裂解等多种机制,具有显著不同的内含物泄露效率.多组分磷脂囊泡的泄露实验表明,泄露由肽亲和性较强的磷脂组分决定.相较于凝胶相磷脂,蜂毒肽与液相磷脂的亲和性强,凝胶-液相混合囊泡与纯液相磷脂囊泡的泄露性质相近;相较于双电性磷脂,蜂毒肽与负电性磷脂的亲和性强,双电-负电混合囊泡与纯负电磷脂囊泡的泄露性质相近.研究深化了多肽与多组分生物膜作用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肽脂比 泄露 电性与相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微波衰减理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彦同 帕提曼·阿不都玛洪 +3 位作者 石雁祥 丁哲 李书博 吕兴宝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7-973,共7页
基于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微波衰减理论开展了微波在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中传输的实验研究.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了4~6 GHz频率的微波在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中的传输衰减,实验结果与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微波衰减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地吻合,验证了... 基于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微波衰减理论开展了微波在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中传输的实验研究.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了4~6 GHz频率的微波在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中的传输衰减,实验结果与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微波衰减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地吻合,验证了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微波衰减理论的可靠性.理论的验证对建立弱电离尘埃等离子体内部参数测量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等离子体 电磁波传播 微波衰减理论 Langmuir探针诊断 尘埃等离子体参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颗粒的表面磷脂重排对细胞内吞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颖 王平 +2 位作者 张国梁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在纳米颗粒表面包裹生物膜可以增强体系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内含物释放的可控性,但包膜颗粒与细胞膜作用的机制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不同侧向流动性的负电性磷脂膜包裹的多孔硅纳米颗粒的体外细胞内吞行为.发现,高流动的... 在纳米颗粒表面包裹生物膜可以增强体系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内含物释放的可控性,但包膜颗粒与细胞膜作用的机制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不同侧向流动性的负电性磷脂膜包裹的多孔硅纳米颗粒的体外细胞内吞行为.发现,高流动的液态磷脂包被产生了较高的内吞效率,并且它的内吞方式也与低流动的凝胶态磷脂包被情况存在差异.Derjaguin-Landau-Verway-Overbeek理论分析表明,前者的磷脂空间重排能够促进生物膜与细胞膜的融合与粒子内吞,而后者在膜融合过程中存在高能量势垒,因此只能以胞饮的方式被动地进入细胞.我们的研究深化了包膜粒子内吞过程的认识,为后续设计复杂的纳米载药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颗粒 细胞内吞 DLVO理论 膜融合 胞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场下生物膜表面的金纳米棒吸附
9
作者 杨倩 雷一腾 +2 位作者 马贝贝 朱涛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8,共6页
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表面的吸附对其生物医学应用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采用正置与倒置石英电子微天平及耗散系数测量实验,表征了不同溶液高度的支撑膜表面金纳米棒的吸附动力学.发现金棒在重力场下产生溶液浓度不均性.长宽比增大能够提高... 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表面的吸附对其生物医学应用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采用正置与倒置石英电子微天平及耗散系数测量实验,表征了不同溶液高度的支撑膜表面金纳米棒的吸附动力学.发现金棒在重力场下产生溶液浓度不均性.长宽比增大能够提高金棒的流体力学尺寸,延缓金棒的不均再分布过程,从而维持不同溶液高度生物膜表面吸附量的一致.同时,由于浓度不均程度差异,短棒、中棒、长棒在不同溶液高度的吸附量排序关系也是变化的.在溶液底层短棒的吸附量最大,在溶液顶层中棒的吸附量最大.研究深化考察了调控纳米颗粒在生物膜表面吸附的物理因素,为纳米材料的医学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棒 生物膜 浓度分布 重力 流体力学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视域物体激光三维成像系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雪峰 陈兴稣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3,共5页
以提升非视域物体激光三维成像的图像质量为目的,设计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视域物体激光三维成像系统。系统整体结构主要包括激光发射模块、探测器模块、AD转换器、数据采集卡以及计算机等。激光发射模块中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脉冲,该脉冲通... 以提升非视域物体激光三维成像的图像质量为目的,设计基于压缩感知的非视域物体激光三维成像系统。系统整体结构主要包括激光发射模块、探测器模块、AD转换器、数据采集卡以及计算机等。激光发射模块中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脉冲,该脉冲通过准直透镜的整形处理后能够抑制光束扩散的影响。激光反射透射至非视域目标物体上形成光束散射;探测器模块采集非视域目标物体表层返回的光子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传输至AD转换模块内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进入数据采集卡内,基于压缩感知原理完成激光图像重建,图像重建结果通过计算机呈现给用户。实验结果显示系统所得成像的灰度标准差最高达到0.35、边缘强度最高为0.7、信息饱和度最高为0.85,均优于两个对比系统,所设计系统能够准确标定目标空间坐标,成像结果特征描述能力与视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非视域物体 激光三维成像 激光发射 探测器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帕提曼·阿不都玛洪 王彦同 石雁祥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226,共4页
在大功率微波照射下,极区中层夏季回波(PMSE)会立刻消失,该现象被称为极区中层加热现象.在大功率微波照射极区中层时,电子在微波电场加速下产生的定向运动速度与热运动速度可以比拟,极区中层的尘埃等离子体服从双麦克斯韦分布.基于双麦... 在大功率微波照射下,极区中层夏季回波(PMSE)会立刻消失,该现象被称为极区中层加热现象.在大功率微波照射极区中层时,电子在微波电场加速下产生的定向运动速度与热运动速度可以比拟,极区中层的尘埃等离子体服从双麦克斯韦分布.基于双麦克斯韦分布下尘埃粒子充电理论给出极区中层尘埃粒子的电荷分布,比较了大功率微波对极区中层加热前和加热时,尘埃粒子电荷以及极区中层电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大功率微波装置加热极区中层会影响电子对尘埃粒子的充电进而导致电子浓度变化,这对解释极区中层加热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等离子体 极区中层夏季回波 双麦克斯韦分布 充电理论 电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加减速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绪伟 《河南科技》 2021年第31期28-30,共3页
本次试验设计了一种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对步进电机实现加减速的控制系统,以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中,以EP4CE30F23C8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将A3977作为步进电机驱动对象,编写了... 本次试验设计了一种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对步进电机实现加减速的控制系统,以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中,以EP4CE30F23C8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将A3977作为步进电机驱动对象,编写了硬件描述语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HDL)代码,经过功能仿真、综合、布线、门级仿真,最终通过了MedolSim软件仿真验证,验证了可行性。上机位将加减速算法传输到FPGA内部寄存器,实现了对步进电机的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FPGA 加减速算法 电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主流操作系统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帕力旦•吐尔逊 乎西旦•居马洪 马兰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第10期128-129,共2页
操作系统已进入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移动便携式设备等各个层次的应用领域,在几十年中各种操作系统应运而生。文章对比分析了Windows、Linux、Mac OS主流操作系统,为选型给出依据。
关键词 操作系统 WINDOWS LINUX Mac 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机电产品研发流程构建工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框架
14
作者 雷一腾 李阳 +1 位作者 地力夏提·哈依热丁 霍大勇 《中国冶金教育》 2020年第6期83-87,共5页
针对毕业设计重复率过高、创新度不足、与企业实际研发设计流程差异较大等问题,探索将机电产品研发流程引入毕业设计环节。结果证明,参与教改的学生首次检测重复率均低于30%,最高重复率为26.7%,最小重复率为0.4%,且平均重复率在两年内... 针对毕业设计重复率过高、创新度不足、与企业实际研发设计流程差异较大等问题,探索将机电产品研发流程引入毕业设计环节。结果证明,参与教改的学生首次检测重复率均低于30%,最高重复率为26.7%,最小重复率为0.4%,且平均重复率在两年内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 研发流程 工科 毕业设计 写作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物联网多频段通信的矩形微带天线设计
15
作者 范荣 《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24期21-22,共2页
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物联网通信技术成为促进各领域快速发展重要的载体。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设计新型矩形微带单级天线,可以使物联网通信技术由单频状态转变为多频状态,利用多频段通信技术,进而衍生出其它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无... 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物联网通信技术成为促进各领域快速发展重要的载体。基于物联网通信技术,设计新型矩形微带单级天线,可以使物联网通信技术由单频状态转变为多频状态,利用多频段通信技术,进而衍生出其它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以及全球定位技术等。在设计多频段通信技术时,使用一个U形槽与两个长方形槽,在地面上发射出不同的品吨,从而性矩形微带频段网络,有效扩大通信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多频段 通信 矩形 天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伽师瓜田间运输机的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雷一腾 李阳 +1 位作者 霍大勇 陈玉龙 《现代农业装备》 2020年第5期18-23,共6页
结合新疆南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特产伽师瓜的生产需求,针对伽师瓜“架子瓜田”的种植方式和特点,以解决伽师瓜采摘和田间搬运困难为目标,设计一种便于判断成品瓜成熟度、利于采摘和运输的伽师瓜田间运输机。对机械结构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制... 结合新疆南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特产伽师瓜的生产需求,针对伽师瓜“架子瓜田”的种植方式和特点,以解决伽师瓜采摘和田间搬运困难为目标,设计一种便于判断成品瓜成熟度、利于采摘和运输的伽师瓜田间运输机。对机械结构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制造了样机。通过田间试验实现了伽师瓜的采摘和运输,达到了提高伽师瓜采摘和运输效率、保障伽师瓜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子瓜田 采摘 伽师瓜 运输机 运输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