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地区杏芽瘿害螨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1
作者 于金永 吐玛热斯·图尔荪 +3 位作者 贺鹏鹏 孙康 包建红 郭子轩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4期46-51,61,共7页
随着杏芽瘿害螨的逐渐扩散,掌握其在林间的分布规律及抽样技术,对杏芽瘿害螨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关键时期的确定、防治策略的制订均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此,采用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回归分析法对新疆伊犁地区杏芽瘿害螨的空间分布... 随着杏芽瘿害螨的逐渐扩散,掌握其在林间的分布规律及抽样技术,对杏芽瘿害螨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关键时期的确定、防治策略的制订均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此,采用聚集强度指标检验和回归分析法对新疆伊犁地区杏芽瘿害螨的空间分布型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杏芽瘿害螨在杏树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对密度有依赖性,个体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通过聚集均数(λ)分析得出,聚集原因是害虫自身聚集行为和周围环境的共同影响。利用Iwao回归分析中的参数α、β确定了杏芽瘿害螨危害高峰期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77.05889/m+0.03031),序贯抽样模型为T(n)=40n±109.7√n。该研究为明确杏芽瘿害螨发生危害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田间取样调查、虫情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芽瘿害螨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新疆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有机鲜食葡萄栽培技术
2
作者 吴世芳 赵小东 +2 位作者 李东育 包建红 焦子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4期207-210,共4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种植国和消费国,葡萄总产量中约80%以鲜食形式被消费。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有机鲜食葡萄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当前,新疆伊犁地区有机鲜食葡萄产业发展受到栽培技术不够健全以及种植规模较小等因素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种植国和消费国,葡萄总产量中约80%以鲜食形式被消费。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有机鲜食葡萄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当前,新疆伊犁地区有机鲜食葡萄产业发展受到栽培技术不够健全以及种植规模较小等因素制约。结合伊犁地区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了有机鲜食葡萄栽培过程中种植及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出土管理、修剪、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环节,以期为伊犁地区乃至全国的有机鲜食葡萄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助力葡萄产业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食品 鲜食葡萄 栽培技术 新疆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克瑞森无核葡萄栽培技术
3
作者 赵小东 吴世芳 +2 位作者 焦子伟 李东育 包建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3期209-213,共5页
近些年来,受极端天气灾害、病虫草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伊犁地区鲜食葡萄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提升鲜食葡萄品质、拓展产业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了一套适合伊犁地区种植特点的克瑞森无核葡萄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建园、定植... 近些年来,受极端天气灾害、病虫草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伊犁地区鲜食葡萄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提升鲜食葡萄品质、拓展产业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了一套适合伊犁地区种植特点的克瑞森无核葡萄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建园、定植、整形修剪、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以期为大规模示范推广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瑞森无核葡萄 栽培技术 新疆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花生轮作对产量及其土壤微生物群落基因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崔福洋 张乐 +6 位作者 张云 李强 陈晓露 侯献飞 苗昊翠 顾元国 贾东海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55-1466,共12页
以花生连作(HC)、棉花连作(MC)为对照,棉花-花生轮作(MR)和花生-棉花轮作(HR)为试验对象。对不同种植模式收获期产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根际土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综合分析在棉花-花生长期轮作后棉花、花生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变化。... 以花生连作(HC)、棉花连作(MC)为对照,棉花-花生轮作(MR)和花生-棉花轮作(HR)为试验对象。对不同种植模式收获期产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根际土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综合分析在棉花-花生长期轮作后棉花、花生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变化。结果表明,花生-棉花轮作可以增加棉花、花生的产量,其增产均在1100 kg/hm2以上;土壤根系微生物群落酸杆菌门、变形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丰富度最高,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根系微生物群落功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花生-棉花轮作模式下,膜运输微生物功能相对功能富集最强;棉花-花生轮作根系微生物中糖苷水解酶家族和糖基转化酶家族基因最为丰富;不同种植模式根系微生物菌群基因蛋白功能存在显著差异性,菌群蛋白功能基因主要以代谢功能类群、调控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运输为主;棉花-花生轮作后显著提高反硝化作用。棉花-花生轮作模式可提高根系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活性、主要代谢通路的代谢活性,增加与N相关功能基因的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土壤微生物 轮作 产量 基因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多糖的酶辅助离子液体提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俊龙 蔺永刚 +3 位作者 时文盼 庞娟侠 李文文 努尔买买提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401,共14页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酶辅助离子液体对大球盖菇粗多糖(SRP)的提取工艺,纯化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均一的大球盖菇多糖(SRP-Ⅰ)。通过UV-Vis、FTIR、GC-MS、XRD、SEM、EDS、NMR表征和刚果红实验、TG、部分酸水解、Smith降解测试,探究...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了酶辅助离子液体对大球盖菇粗多糖(SRP)的提取工艺,纯化后得到相对分子质量均一的大球盖菇多糖(SRP-Ⅰ)。通过UV-Vis、FTIR、GC-MS、XRD、SEM、EDS、NMR表征和刚果红实验、TG、部分酸水解、Smith降解测试,探究了SRP-Ⅰ的结构和性质,评价了SRP-Ⅰ的体外抗氧化和降糖能力。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06 min、提取温度51℃、1-十四烷基-3-甲基咪唑溴盐质量浓度4.3 g/L、纤维素酶添加量(以样品质量计,下同)为10.4%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SRP的提取率为32.54%±0.12%;SRP-Ⅰ是1种具有三螺旋构象的α-D-吡喃构型的中性多糖,表面平整光滑,无定形和晶体共存,其在550℃时残炭率为26.34%;SRP-Ⅰ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321 kDa,主要由葡萄糖(53.31%,摩尔分数,下同)、半乳糖(43.32%)和岩藻糖(3.37%)组成,其中,岩藻糖主要存在于侧链上,葡糖糖和半乳糖较均匀分布在主链和侧链上,主链是以[→3]-Glcp(1→)和[→6]-Galp(1→)结构组成,同时存在[→3,6]-Glcp(1→)支链结构;质量浓度为2.500 g/L SRP-Ⅰ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54%、51.62%、51.57%,对应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127、2.438、2.446 g/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甘酶的抑制率分别为61.2%和71.4%,IC_(50)分别为0.970和0.24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降糖活性 食品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对腐殖酸非生物合成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康子桐 张洒洒 +7 位作者 焦子伟 高鑫 常远 张陇利 陈文杰 许艇 李季 魏雨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2-1621,共10页
有机物经生物或化学转化聚合形成腐殖质的过程称为腐殖化,该过程可由生物和非生物途径驱动,非生物途径具有环境友好、催化性能优良、反应条件可控的优势,在土壤肥力提升、污染物调控、提高堆肥质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堆肥中微生物... 有机物经生物或化学转化聚合形成腐殖质的过程称为腐殖化,该过程可由生物和非生物途径驱动,非生物途径具有环境友好、催化性能优良、反应条件可控的优势,在土壤肥力提升、污染物调控、提高堆肥质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堆肥中微生物是有机物转化的主要驱动力且占主导地位,导致非生物途径往往容易被忽视。氨基酸是腐殖酸类物质的核心结构组分,作为前体物质在非生物途径中,参与酚蛋白与美拉德体系,促进有机单体小分子物质聚合形成腐殖酸类物质。以往研究表明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普遍需要氨基酸参与合成反应,不断缩合从而形成大分子聚合物,然而,不同氨基酸种类与浓度对非生物腐殖化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使用邻苯二酚和葡萄糖分别作为酚蛋白途径与美拉德途径反应底物,对反应产物的提取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以揭示氨基酸类前体物质对于腐殖酸非生物形成途径的影响机制为目标,探究不同种类和浓度氨基酸对腐殖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结束时赖氨酸参与的酚蛋白理论体系胡敏酸类物质(HLA)的浓度最高,为120 mg·L^(-1)。在不同氨基酸参与的美拉德体系中,仅在色氨酸添加体系观测到HLA的积累,表明了芳香性氨基酸有助于美拉德体系中腐殖酸类物质的直接合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表明赖氨酸对非生物合成途径中腐殖酸的芳构化程度提升贡献更大。随着赖氨酸浓度的提升,各腐殖酸非生物形成体系中富里酸类物质(FLA)的含量也随之提升。当赖氨酸浓度为0.025与0.05 mol·L^(-1)时,酚蛋白体系在反应的第24 h就产生了HLA。在相同赖氨酸浓度下,美拉德理论途径在反应结束时FLA含量最高,酚蛋白体系的HLA产量最高、胡富比(DP)也最高。综合分析表明,酚蛋白体系较美拉德体系具有更好的基于非生物途径合成腐殖酸的效果。研究揭示了氨基酸种类与浓度对堆肥腐殖化进程的影响,为进一步调控堆肥腐殖化程度、强化酚-蛋白理论下的腐殖酸合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化 氨基酸种类 氨基酸浓度 紫外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黑鳞顶冰花鳞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时空动态特征
7
作者 张雨晴 贺炯坤 +3 位作者 祖里乎玛尔·阿力木 侯智文 施如康 韩大勇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44-2752,共9页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是植物碳元素的主要供应者,了解早春类短命植物的碳动态格局,有助于揭示早春类短命植物对区域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的常见种黑鳞顶冰花(Gagea nigra)为研究对...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是植物碳元素的主要供应者,了解早春类短命植物的碳动态格局,有助于揭示早春类短命植物对区域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机制。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的常见种黑鳞顶冰花(Gagea nigra)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物候期和海拔对鳞茎的NSC及其组分(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NSC代谢转化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间,鳞茎的NSC及其组分含量的物候动态趋势一致,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2)不同物候期鳞茎的NSC及其组分含量对海拔的响应情况不同,总体上鳞茎的NSC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海拔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淀粉含量随海拔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3)鳞茎的NSC及其组分含量受到环境因子的显著影响(P≤0.05),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对NSC的合成代谢有重要影响。(4)虽然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存在波动,但整体上NSC的代谢转化格局未发生改变,可溶性糖含量始终高于淀粉含量。综上所述,黑鳞顶冰花为适应区域环境而产生了一系列生理适应机制。这类植物因其独特的生活史特征,形成了以可溶性糖为主的NSC代谢转化格局,且这种格局没有因物候或海拔变化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早春类短命植物 贮藏器官 海拔 物候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香港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英文注释”内容及其特点
8
作者 李文龙 张维 唐泽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93,共3页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香港地区高中生物学教材的英文注释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术语,科学家姓名,科学方法、变量及推理,实验仪器及试剂以及跨学科知识。英文注释内容具备关联章节学习要点、出现必要重复、涉及多层级概念等特点,对内...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国香港地区高中生物学教材的英文注释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术语,科学家姓名,科学方法、变量及推理,实验仪器及试剂以及跨学科知识。英文注释内容具备关联章节学习要点、出现必要重复、涉及多层级概念等特点,对内地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注释 我国香港教材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肉品质及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田铸 李雪茹 +1 位作者 朱景松 程会军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1,共6页
马肉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肉类食品。概述了马肉的食用品质及营养品质,综述了当前主要的冷却肉保鲜技术及其在马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马肉的贮藏品质及食用品质,延长生鲜马肉的货架期提供理... 马肉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肉类食品。概述了马肉的食用品质及营养品质,综述了当前主要的冷却肉保鲜技术及其在马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马肉的贮藏品质及食用品质,延长生鲜马肉的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肉 品质 保鲜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不同林龄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
10
作者 王巧莉 崔东 +6 位作者 刘文新 杨延成 杨海军 江智诚 闫江超 曹敬 张敏如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43-2554,共12页
【目的】明确伊犁河谷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方法】选取4、8、10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为研究对象,以荒地为对照,分析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分布、生态指数及其类群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4和10年生树上干杏林食细菌... 【目的】明确伊犁河谷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的群落特征。【方法】选取4、8、10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为研究对象,以荒地为对照,分析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分布、生态指数及其类群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4和10年生树上干杏林食细菌线虫占比高于其他线虫类群;8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植物寄生线虫占比高于其他线虫类群。8、10、14年生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密度在10~20cm土层较高,4年生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密度在0~10cm土层较高。H’指数表明,10年生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多样性最低;4年生树上干杏林MI指数显著低于其他样地(S10除外),WI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表明土壤受到的干扰程度大,土壤健康状况良好;8年生树上干杏林MI指数和PPI指数高于其他样地,表明其受到的干扰较小,土壤环境稳定性较低。土壤全钾含量、含水率、pH和钙含量是影响树上干杏林土壤线虫类群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4和10年生树上干杏林主要营养类群为食细菌线虫,土壤健康状况良好;8和14年生树上干杏林主要营养类群为植物寄生线虫,土壤健康状况较差。研究结果可为树上干杏林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上干杏林 土壤线虫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章引言”的特点及启示
11
作者 李文龙 唐泽君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8,共3页
“章引言”是每一章开头的首要部分,可助力学生构建章节整体框架。通过对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章引言”的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色:主题之间逻辑清晰,明确“学什么”;内容承上启下,实现逻辑循序渐进;关键信息凸显,强调本章学习重点;教... “章引言”是每一章开头的首要部分,可助力学生构建章节整体框架。通过对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章引言”的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特色:主题之间逻辑清晰,明确“学什么”;内容承上启下,实现逻辑循序渐进;关键信息凸显,强调本章学习重点;教学情境创设,启发学生思考。基于“章引言”特点分析,对我国生物学教材编写与课堂教学有以下启示:借鉴主题编写逻辑,重视“承上”与“启下”;表征关键信息,凸显核心概念;巧用情境,丰富“章起始课”内涵;落实核心素养,聚焦学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教材 章引言 逻辑编排 情境创设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褐牛ELOVL1、2、4、5、6和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12
作者 再娜古丽·君居列克 王春巧 +2 位作者 张雪梅 别里克·哈帕尼 孙一宸 《草食家畜》 2024年第5期18-26,共9页
【目的】旨在探究ELOVL1、2、4、5、6和7基因在新疆褐牛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今后ELOVL家族基因功能的挖掘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在mRNA水平上对ELOVL1、2、4、5、6和7基因在新疆褐牛不同组织中... 【目的】旨在探究ELOVL1、2、4、5、6和7基因在新疆褐牛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今后ELOVL家族基因功能的挖掘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在mRNA水平上对ELOVL1、2、4、5、6和7基因在新疆褐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ELOVLs基因的结构、系统进化关系、表达情况以及ELOVLs蛋白的多序列比对。【结果】Motif分析结果显示,ELOVL基因家族有10个保守元件(Motif1—Motif10),长度处于20~41 AA之间。不同物种ELOVLs系统发育分析显示,ELOVL基因家族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中牛与山羊、绵羊的聚类更为相近。mRNA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ELOVL1、2、4、5、6和7基因在新疆褐牛各个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ELOVL1在小肠中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ELOVL2在肝脏中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ELOVL4在脾脏中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ELOVL5和ELOVL6在脂肪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水平;ELOVL7在肾脏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结论】总之,ELOVL1、2、4、5、6和7基因在新疆褐牛不同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ELOVL5、6和7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较高,推测新疆褐牛ELOVL5、6和7基因与脂肪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ELOVLs 生物信息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6份红花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13
作者 张云 侯献飞 +6 位作者 宋贤明 赵倩 于月华 李强 贾东海 苗昊翠 顾元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共11页
为筛选红花抗旱性种质资源,确定红花抗旱性鉴定指标和评价方法提供依据,以236份红花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灌水组(CK)、干旱处理组: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T1)、于初花期灌水一次处理(T2)。通过测定红花株高、单株产量和籽粒含油率,... 为筛选红花抗旱性种质资源,确定红花抗旱性鉴定指标和评价方法提供依据,以236份红花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灌水组(CK)、干旱处理组: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T1)、于初花期灌水一次处理(T2)。通过测定红花株高、单株产量和籽粒含油率,对其进行抗旱性鉴定、抗旱指标筛选及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变异系数介于0.158~1.617;抗旱系数的变异系数介于0.118~1.071,抗旱指数的变异系数介于0.131~1.104,通过综合抗旱指数排序,初步将供试材料的抗旱性分为5个等级。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处理1组拟合精度较高(R^(2)=0.9078),而干旱胁迫处理2组的拟合精度较低(R^(2)=0.6235)。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干旱处理2组的R^(2)平均变异较处理1组的R^(2)提高0.2843。此外,根据抗旱综合评价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抗旱性划分为五类:分别为强抗旱、抗旱、中抗旱、较敏感性和敏感性抗旱类型,其中强抗旱材料包括‘23A020’、‘23A042’、‘23B035’和‘23H005’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程建立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干旱处理1组(R^(2)=0.196)和处理2组(R^(2)=0.195)入选的综合抗旱指标均为株高、株高抗旱指数和产量抗旱指数。研究结果可为红花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品种选育及适宜区域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抗旱性 抗旱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花生间(套)轮作模式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14
作者 古丽西旦姆·吾马尔 高君 +8 位作者 崔福洋 张云 侯献飞 贾东海 顾元国 张乐 李强 陈晓露 苗昊翠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9-1433,共15页
研究间(套)轮作对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机制,对实现花生-棉花间(套)轮作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棉花-花生间作,棉花-花生轮作2种种植方式,分别测定花生花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和收获期的植株生长性状、干物质积累... 研究间(套)轮作对花生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机制,对实现花生-棉花间(套)轮作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棉花-花生间作,棉花-花生轮作2种种植方式,分别测定花生花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和收获期的植株生长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分配、光合特性以及测定收获后花生产量和花生品质,研究棉花-花生间(套)轮作模式下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影响。结果表明:花生-棉花间作,轮作系统中,2∶2模式因棉花密集导致花生过度生长和倒伏,影响营养积累。相比之下,2∶4模式在花生产量和品质方面表现最佳,其次是2∶6,表明适当的种植比例能显著改善生长和产量。花生-棉花间(套)轮作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响应:花生-棉花间作中,中间行花生在叶面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方面均优于边行,表现顺序为中间行>边行2>边行1。2∶4和2∶6模式的光合特性明显优于2∶2,显示出中间行和2∶4配置的优越性。与传统的2∶2轮作模式相比,2∶4和2∶6的轮作模式在多个生理和产量指标上展现了显著的优势,改进后的轮作配置不仅显著促进花生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而且更有效地增强光合作用和能量转换。2∶4和2∶6的轮作模式可以作为主要的轮作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花生 间作 轮作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蕊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15
作者 李华珍 周修腾 +5 位作者 麻淑芳 周小龙 荆聪 廖司仪 舒广文 杨新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2-610,共9页
为探究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化学成分,探寻其中的活性化合物,综合应用正相硅胶柱层析、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百蕊草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 为探究檀香科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化学成分,探寻其中的活性化合物,综合应用正相硅胶柱层析、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百蕊草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该部位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以下20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鉴定为升麻素(1)、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2)、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奈酚(4)、[7-Hydroxy-2-(4-hydroxy-phenyl)-4-oxo-4H-chromen-5-yl]-acetic acid(5)、5-carbomethoxymethyl-4′,7-dihydroxy avone(6)、香草酸(7)、反式阿魏酸(8)、肉桂酸(9)、正十五烷酸(10)、咖啡酸乙酯(11)、4-羟基肉桂酸(12)、脱落酸(13)、(+)-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4)、3-甲氧基-1H-吡咯(15)、D-半乳糖醇(16)、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17)、香草酸乙酯(18)、anacolosine(19)、(-)-5-O-阿魏酰奎宁酸甲酯(20).除化合物2、3、4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丰富了百蕊草的化学成分,为探究百蕊草的药效物质基础、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蕊草属 百蕊草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引种紫锥菊中3种酚酸类成分
16
作者 黄华希 刘芳林 +4 位作者 卢恩科 刘秦 徐世娟 陈荣 臧青民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0,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紫锥菊中绿原酸、菊苣酸、咖啡酸同时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试验对紫锥菊中3种酚酸类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参数优化,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 试验旨在建立紫锥菊中绿原酸、菊苣酸、咖啡酸同时测定的HPLC分析方法。试验对紫锥菊中3种酚酸类成分的测定方法进行参数优化,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比较蒙自市引种栽培紫锥菊根、茎、叶、头状花序和花序梗中3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3种酚酸类成分在色谱条件下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良好。经过系统的方法学考察,该法定性定量准确、可靠,可用于紫锥菊药材及制剂的质量评价。研究表明,蒙自市引种栽培生产的紫锥菊药材中3种酚酸类成分含量较高,可作为优质饲料添加剂和中兽药原料药材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锥菊 绿原酸 咖啡酸 菊苣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紫花苜蓿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17
作者 贾秉鑫 余香雪 +4 位作者 马旭杰 马悦悦 钱雯婕 张定国 郭新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6-171,共6页
干旱是限制苜蓿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难题,为筛选抗旱苜蓿品种,本试验选取20种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以0、10%、20%、30%4种浓度梯度的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地上部与地下部长、地上部与地下部鲜... 干旱是限制苜蓿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难题,为筛选抗旱苜蓿品种,本试验选取20种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以0、10%、20%、30%4种浓度梯度的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地上部与地下部长、地上部与地下部鲜重、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重8项指标,通过综合抗旱系数(B)和抗旱度量值(D)综合评其抗旱性。最终筛选出叶不落1种强抗旱紫花苜蓿品种;雷霆、可汗、雅典娜、南半球和游客5种抗旱品种;多叶王迪拉诺和皇后为不抗旱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抗旱性 隶属函数 种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旱胁迫系数对‘WL’系列苜蓿品种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18
作者 杨子玉 余香雪 +4 位作者 马旭杰 马悦悦 钱雯婕 郭新勇 张定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0,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12种美国‘WL’系列紫花苜蓿的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水培法对12种美国‘WL’系列紫花苜蓿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地上部长、地下部长、发芽率、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等7个抗旱相关生理指标...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12种美国‘WL’系列紫花苜蓿的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水培法对12种美国‘WL’系列紫花苜蓿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地上部长、地下部长、发芽率、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等7个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及抗旱性的综合评价(D)值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的抗旱性。结果显示: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10%时,D值综合排名前5为WL343HQ、WL903、WL168HQ、WL319HQ、WL440HQ;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20%时,D值综合排名前5为WL343HQ、WL440HQ、WL319HQ、WL168HQ、WL354HQ;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30%时,D值综合排名前5为WL656HQ、WL343HQ、WL358HQ、WL903、WL363HQ。研究表明,WL343HQ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干旱胁迫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多伞阿魏 FfeFLS 基因克隆与分析
19
作者 赵静怡 赵金提 +7 位作者 刘芯宇 田志佳 余香雪 李倩 陈博 木古丽 张定国 郭新勇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共8页
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具有显著提高植株黄酮含量的功能,通过从多伞阿魏中进行基因克隆获得FfeFLS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等电点为5.67,为亲水性蛋白,存在许多与黄酮类合成、激素、光响应相关的作用元件。基... 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具有显著提高植株黄酮含量的功能,通过从多伞阿魏中进行基因克隆获得FfeFLS基因,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等电点为5.67,为亲水性蛋白,存在许多与黄酮类合成、激素、光响应相关的作用元件。基因序列与胡萝卜的同源性最高。qRT-PCR结果表明,FfeFLS基因多伞阿魏因在4—6月均有表达,但在6月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伞阿魏 FfeFLS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新疆野生樱桃李多糖工艺及抗氧化、抑菌活性分析
20
作者 张玲赫 谢浩 努尔买买提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8-236,共9页
为探究新疆野生樱桃李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的樱桃李为原材料,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再对其进行脱脂、脱色、除蛋白等得到粗多糖(PCE)... 为探究新疆野生樱桃李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的樱桃李为原材料,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再对其进行脱脂、脱色、除蛋白等得到粗多糖(PCE),最后通过体外抗氧化和抑菌实验进行功效评价。结果表明:当苹果酸与氯化胆碱的摩尔比例为4:1、微波功率400 W、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70 min、液料比30:1 mL/g、DES浓度50%时,PCE得率最高值为26.38%±0.73%;PCE对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1.163、0.506、2.958 mg/mL,PCE在质量浓度为4 mg/mL时总还原能力值为0.667。质量浓度为200 mg/mL的PCE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45±1.88、16.12±0.47、17.68±1.32、17.20±1.18、12.00±0.72 mm,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能力。研究结果可为以樱桃李多糖为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生樱桃李 多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