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u-Ag串联催化剂促进CO_(2)还原制备C2+产物研究
1
作者
张蒙蒙
赵静
魏书梅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55-260,265,共7页
利用可再生能源将CO_(2)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人工碳循环的有效途径。然而,Cu基催化剂表面*CO-CO偶联过程困难,导致C2+产物活性和选择性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介绍了一种通过构建Cu-Ag串联催化剂,提升催化剂表面*CO覆盖...
利用可再生能源将CO_(2)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人工碳循环的有效途径。然而,Cu基催化剂表面*CO-CO偶联过程困难,导致C2+产物活性和选择性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介绍了一种通过构建Cu-Ag串联催化剂,提升催化剂表面*CO覆盖度,促进*CO-CO偶联过程以提升C2+产物选择性的方法,并明确了Ag添加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及原位红外测试结果表明,适量Ag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抑制析氢反应(HER),并提升*CO覆盖度,促进C2+产物的生成。对比于Cu催化剂,Cu4Ag1催化剂在-1.2V vs.RHE下,其C2+的法拉第效率(FE)由33%提升至54%,部分电流密度由52.6mA/cm^(2)提升至143mA/cm^(2),并且在反应前后催化剂形貌结构基本保持稳定。该项工作对设计和开发电催化还原CO_(2)制C2+产物的Cu基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未来电催化CO_(2)工业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CO_(2)还原
Cu基催化剂
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u-Ag串联催化剂促进CO_(2)还原制备C2+产物研究
1
作者
张蒙蒙
赵静
魏书梅
机构
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研究院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生物质资源清洁转化高值利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55-260,265,共7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D01C460)
文摘
利用可再生能源将CO_(2)电化学还原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实现人工碳循环的有效途径。然而,Cu基催化剂表面*CO-CO偶联过程困难,导致C2+产物活性和选择性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介绍了一种通过构建Cu-Ag串联催化剂,提升催化剂表面*CO覆盖度,促进*CO-CO偶联过程以提升C2+产物选择性的方法,并明确了Ag添加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及原位红外测试结果表明,适量Ag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抑制析氢反应(HER),并提升*CO覆盖度,促进C2+产物的生成。对比于Cu催化剂,Cu4Ag1催化剂在-1.2V vs.RHE下,其C2+的法拉第效率(FE)由33%提升至54%,部分电流密度由52.6mA/cm^(2)提升至143mA/cm^(2),并且在反应前后催化剂形貌结构基本保持稳定。该项工作对设计和开发电催化还原CO_(2)制C2+产物的Cu基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未来电催化CO_(2)工业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电催化CO_(2)还原
Cu基催化剂
C2+
Keywords
electrochemical CO_(2) reduction reaction
Cu-based catalyst
C2+
分类号
O646.5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u-Ag串联催化剂促进CO_(2)还原制备C2+产物研究
张蒙蒙
赵静
魏书梅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