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Yb^(3+),Bi^(3+)掺杂CaF_(2)的合作发光及量子剪裁特性
1
作者
凌祝同
郭星原
+2 位作者
蒋中英
巴合提古丽·阿斯里别克
吐尔逊·艾迪力比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313,共7页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F_(2)∶1%Yb^(3+), CaF_(2)∶1%Bi^(3+),x%Yb^(3+)(x=0,1,3,10,15)粉末样品。制备样品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在460~560 nm波段显示Yb^(3+)离子的合作发光峰。当Bi^(3+)离子掺入后,除合作发光外,在650 nm附...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F_(2)∶1%Yb^(3+), CaF_(2)∶1%Bi^(3+),x%Yb^(3+)(x=0,1,3,10,15)粉末样品。制备样品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在460~560 nm波段显示Yb^(3+)离子的合作发光峰。当Bi^(3+)离子掺入后,除合作发光外,在650 nm附近出现Bi离子(^(3)P_(1)→^(1)S_(0))的发射峰,出现原因为Yb^(3+)离子对Bi^(3+)离子进行了合作敏化。在266 nm紫外光激发下,可观测到单掺Bi^(3+)离子的样品中Bi^(3+)离子(^(3)P_(1)→^(1)S_(0))在534 nm处的宽带发光。Yb^(3+)和Bi^(3+)离子共掺时,Yb^(3+)离子接受来自Bi^(3+)离子激发态的能量,在980 nm附近波段发光,实现近红外光子的量子剪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_(2):Yb^(3+)
Bi^(3+)
合作发光
合作敏化
量子剪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膜浓度梯度对渗透压囊泡循环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琪
范荣
+1 位作者
王平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55,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囊泡在膨胀状态与孔隙状态的动力学行为,揭示调控膨胀拉伸能与孔隙势能的内在物理参量.建立递推微分方程的分析模型,该模型提供了膨胀-破裂循环特征量膨胀系数在各个循环中初始跨膜浓度梯度依赖性的定量信息.研究得出,通过...
本文通过分析囊泡在膨胀状态与孔隙状态的动力学行为,揭示调控膨胀拉伸能与孔隙势能的内在物理参量.建立递推微分方程的分析模型,该模型提供了膨胀-破裂循环特征量膨胀系数在各个循环中初始跨膜浓度梯度依赖性的定量信息.研究得出,通过增加初始跨膜浓度梯度,可加快膨胀系数增长速率(循环数为1时,初始跨膜浓度梯度增加3倍,膨胀系数增长速率增加2.65倍);随着循环数的增多,膨胀系数的增长由线性转变为非线性.此外,初始跨膜浓度梯度与循环次数密切相关,我们的模型计算预测增加初始跨膜浓度梯度可实现循环次数的增多.研究结果为靶组织以可编程方式释放活性生物治疗剂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压
跨膜浓度梯度
膨胀系数
循环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蜂毒肽浓度和磷脂组分对巨囊泡泄露的影响
3
作者
姜建功
盛洁
+1 位作者
石铭芸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4,共6页
蜂毒肽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肽已经得到广泛认知,用蜂毒肽构建载药体系攻击癌细胞研究正在兴起.基于仿生物膜模型探索其破坏机理,可以避免潜在活性细胞过程的影响.在此,我们选用细胞尺寸的单层巨囊泡膜模型,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和操作...
蜂毒肽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肽已经得到广泛认知,用蜂毒肽构建载药体系攻击癌细胞研究正在兴起.基于仿生物膜模型探索其破坏机理,可以避免潜在活性细胞过程的影响.在此,我们选用细胞尺寸的单层巨囊泡膜模型,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和操作,获得仿正常细胞膜和仿癌细胞膜在不同蜂毒肽浓度刺激下的响应.研究得出,低浓度蜂毒肽诱导囊泡泄露实验表明中性磷脂囊泡以孔模式为主泄露,负电性磷脂囊泡以爆裂模式为主泄露;高浓度蜂毒肽诱导囊泡泄露实验表明负电性磷脂相较于中性磷脂可延迟蜂毒肽作用效果;蜂毒肽色氨酸残基荧光光谱表明囊泡膜表面蜂毒肽吸附量以及泄露模式依赖于磷脂组分.此外,推断了蜂毒肽对不同组分磷脂膜的破坏作用模型.研究为蜂毒肽在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衍生物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中性磷脂
负电性磷脂
泄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Yb^(3+),Bi^(3+)掺杂CaF_(2)的合作发光及量子剪裁特性
1
作者
凌祝同
郭星原
蒋中英
巴合提古丽·阿斯里别克
吐尔逊·艾迪力比克
机构
伊犁
师范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吉林
大学
物理学院
伊犁师范大学微纳电传感技术与仿生器械实验室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313,共7页
基金
伊犁师范大学微纳电传感技术与仿生器械实验室开放项目(2016WNZD004)。
文摘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aF_(2)∶1%Yb^(3+), CaF_(2)∶1%Bi^(3+),x%Yb^(3+)(x=0,1,3,10,15)粉末样品。制备样品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在460~560 nm波段显示Yb^(3+)离子的合作发光峰。当Bi^(3+)离子掺入后,除合作发光外,在650 nm附近出现Bi离子(^(3)P_(1)→^(1)S_(0))的发射峰,出现原因为Yb^(3+)离子对Bi^(3+)离子进行了合作敏化。在266 nm紫外光激发下,可观测到单掺Bi^(3+)离子的样品中Bi^(3+)离子(^(3)P_(1)→^(1)S_(0))在534 nm处的宽带发光。Yb^(3+)和Bi^(3+)离子共掺时,Yb^(3+)离子接受来自Bi^(3+)离子激发态的能量,在980 nm附近波段发光,实现近红外光子的量子剪裁。
关键词
CaF_(2):Yb^(3+)
Bi^(3+)
合作发光
合作敏化
量子剪裁
Keywords
CaF_(2)∶Yb^(3+),Bi^(3+)
Cooperative sensitization
Cooperative reception
Quantum cutting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膜浓度梯度对渗透压囊泡循环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
1
2
作者
周琪
范荣
王平
蒋中英
机构
伊犁
师范大学
微
纳
电传
感
技术与
仿生
器械
重点
实验室
伊犁
师范大学
电子与工程学院
伊犁
师范大学
网络安全与信息
技术
学院
出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55,共5页
基金
伊犁师范大学校级重点项目(2020YSZD003)
伊犁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S2022G001,YS2022G002)
+2 种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2022D01C3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63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2022G230)。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囊泡在膨胀状态与孔隙状态的动力学行为,揭示调控膨胀拉伸能与孔隙势能的内在物理参量.建立递推微分方程的分析模型,该模型提供了膨胀-破裂循环特征量膨胀系数在各个循环中初始跨膜浓度梯度依赖性的定量信息.研究得出,通过增加初始跨膜浓度梯度,可加快膨胀系数增长速率(循环数为1时,初始跨膜浓度梯度增加3倍,膨胀系数增长速率增加2.65倍);随着循环数的增多,膨胀系数的增长由线性转变为非线性.此外,初始跨膜浓度梯度与循环次数密切相关,我们的模型计算预测增加初始跨膜浓度梯度可实现循环次数的增多.研究结果为靶组织以可编程方式释放活性生物治疗剂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渗透压
跨膜浓度梯度
膨胀系数
循环活性
Keywords
Osmotic pressure
Trans-membran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Swelling coefficient
Cycle activity
分类号
O484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蜂毒肽浓度和磷脂组分对巨囊泡泄露的影响
3
作者
姜建功
盛洁
石铭芸
蒋中英
机构
伊犁
师范大学
微
纳
电传
感
技术与
仿生
器械
重点
实验室
伊犁
师范大学
电子与工程学院
伊犁
师范大学
网络安全与信息
技术
学院
出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34,共6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0D01C266)
伊犁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20YSBS006)
+3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63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2020G302)
伊犁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S2022G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2022G230)。
文摘
蜂毒肽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肽已经得到广泛认知,用蜂毒肽构建载药体系攻击癌细胞研究正在兴起.基于仿生物膜模型探索其破坏机理,可以避免潜在活性细胞过程的影响.在此,我们选用细胞尺寸的单层巨囊泡膜模型,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和操作,获得仿正常细胞膜和仿癌细胞膜在不同蜂毒肽浓度刺激下的响应.研究得出,低浓度蜂毒肽诱导囊泡泄露实验表明中性磷脂囊泡以孔模式为主泄露,负电性磷脂囊泡以爆裂模式为主泄露;高浓度蜂毒肽诱导囊泡泄露实验表明负电性磷脂相较于中性磷脂可延迟蜂毒肽作用效果;蜂毒肽色氨酸残基荧光光谱表明囊泡膜表面蜂毒肽吸附量以及泄露模式依赖于磷脂组分.此外,推断了蜂毒肽对不同组分磷脂膜的破坏作用模型.研究为蜂毒肽在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衍生物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蜂毒肽
中性磷脂
负电性磷脂
泄露
Keywords
Melittin
Neutral phosphalipids
Negatively charged phospholipids
Leakage
分类号
O485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Yb^(3+),Bi^(3+)掺杂CaF_(2)的合作发光及量子剪裁特性
凌祝同
郭星原
蒋中英
巴合提古丽·阿斯里别克
吐尔逊·艾迪力比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跨膜浓度梯度对渗透压囊泡循环活性的调控
周琪
范荣
王平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蜂毒肽浓度和磷脂组分对巨囊泡泄露的影响
姜建功
盛洁
石铭芸
蒋中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