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河谷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布阿依夏木·那曼提 刘强 +5 位作者 赵智勇 廖必勇 达吾来·杰克山 冯国瑞 刘琪 杨明花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29-32,共4页
本文结合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实践,总结分析其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展望。该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包括选择具备良好的适应性、抗病性的优质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差异和作物品种等,调整播期及播种方式;精细整地,采用精确播种技术;... 本文结合新疆伊犁河谷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实践,总结分析其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展望。该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包括选择具备良好的适应性、抗病性的优质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差异和作物品种等,调整播期及播种方式;精细整地,采用精确播种技术;根据不同玉米品种特性合理密植,采取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或自然屏障隔离等进行种植隔离,根据玉米各生育阶段的需求进行施肥和灌溉,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诱控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治;适时采收,并进行保鲜处理。鲜食玉米在农业、工业和畜牧业领域应用广泛,其高质高效生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种植户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伊犁河谷及相关地区鲜食玉米高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高质高效 种植隔离 农产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伊犁河谷花生产业发展策略
2
作者 西尔娜依·阿不都拉 姚庆 +2 位作者 地力木拉提·吐拉洪 王杰花 崔宏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为分析新疆伊犁河谷花生产业发展现状,探寻其产业发展的策略,采用SWOT分析法对该地区花生产业发展优势、存在劣势、发展机遇、面临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区花生产业既有生态、地理位置、农牧业发展等优势,也存在规模化... 为分析新疆伊犁河谷花生产业发展现状,探寻其产业发展的策略,采用SWOT分析法对该地区花生产业发展优势、存在劣势、发展机遇、面临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区花生产业既有生态、地理位置、农牧业发展等优势,也存在规模化生产力、栽培技术、加工程度和生产机械化等劣势;有趋于完善的科研团队及产业体系建立、花生种植潜力较大等多重机遇,同时暂面临品种退化混杂及产业链方面的挑战。基于优势-机遇、劣势-机遇等组合,提出产业发展策略,包括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资源,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及市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扩大种植规模;加大品牌创建力度,以进一步提高研究区花生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竞争力;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产品研发进程。本文为促进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产业 SWOT分析法 品牌建设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罗布红麻资源调查及其黄酮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邵德义 王悦 +6 位作者 朱爱国 陈继康 高钢 陈平 陈坤梅 哈尼帕·哈再斯 喻春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62-1370,共9页
罗布红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应用潜力,但其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等系统性研究的缺乏严重限制了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开发进程。为探明伊犁河谷罗布红麻资源分布情况,评价种质间黄酮成分含量差异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对伊犁河谷地... 罗布红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应用潜力,但其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等系统性研究的缺乏严重限制了新品种培育与产业开发进程。为探明伊犁河谷罗布红麻资源分布情况,评价种质间黄酮成分含量差异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对伊犁河谷地区6个市县罗布红麻开展了资源调查,并对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共在12个点位发现有罗布红麻资源分布,海拔分布在605~1376 m,株高介于75~220 cm之间,茎总黄酮含量变幅在15.92~42.31 mg RE/g DW,叶总黄酮含量变幅在34.33~56.06 mg RE/g DW。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均高于茎,与海拔和株高无显著相关性(P<0.05)。对采集自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罗布红麻资源样品的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发现,其总黄酮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92.94%和95.15%,IC_(50)值分别为0.077 mg/mL和0.143 mg/mL,T-AOC总抗氧化能力达10.48μmol/mL。研究认为,新疆伊犁河谷罗布红麻资源黄酮含量变异丰富,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并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特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罗布红麻 资源调查 总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胡麻白粉病发生与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哈尼帕.哈再斯 张辉 +2 位作者 王振华 李子钦 肖克来提 《中国麻业科学》 2013年第3期155-158,共4页
2010-2012年在新疆伊宁市对胡麻白粉病田间发生时期、发生与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宁市胡麻白粉病始发期为6月下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胡麻白粉病呈现发病时间短,流行速度快的特点。胡麻白粉病发生流行跟当地的气象因素... 2010-2012年在新疆伊宁市对胡麻白粉病田间发生时期、发生与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宁市胡麻白粉病始发期为6月下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胡麻白粉病呈现发病时间短,流行速度快的特点。胡麻白粉病发生流行跟当地的气象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白粉病 气象因素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耐盐碱亚麻品种筛选与示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丹丹 朱爱国 +9 位作者 邱财生 赵信林 张正 守合热提·牙地卡尔 朱炫 宋喜霞 姜卫东 吴广文 孙中义 康庆华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22-228,共7页
为筛选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的亚麻品种,高效开发利用张掖盐碱地;以8个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张掖市龙纺麻业提供的山丹为对照,在山丹县位奇镇进行试验;对不同品种原茎产量、种子产量以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田间鉴... 为筛选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的亚麻品种,高效开发利用张掖盐碱地;以8个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张掖市龙纺麻业提供的山丹为对照,在山丹县位奇镇进行试验;对不同品种原茎产量、种子产量以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的原茎、纤维产量均较当地对照品种山丹大幅度增产,其中华亚5号产量居首,中亚麻3号稍逊,二者原茎较当地对照品种山丹分别增产94.83%和80.85%,达极显著水平;纤维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64.74%和147.32%,达极显著水平;华亚5号、中亚麻3号等2个品种(系)在张掖试点综合经济性状、丰产性表现较好,适应性及抗逆性相对较强,可在张掖作为纤维用亚麻品种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耐盐碱 产量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藜麦适应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姚庆 西尔娜依 崔宏亮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76-579,共4页
为研究藜麦在伊犁河谷的适应性,利用引进的藜麦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对比。结果表明,藜麦在伊犁河谷生育期为125 d左右,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等均存在差异,理论产量... 为研究藜麦在伊犁河谷的适应性,利用引进的藜麦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适应性试验,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对比。结果表明,藜麦在伊犁河谷生育期为125 d左右,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等均存在差异,理论产量差异达极显著,LM2(株距15 cm)较LM5(株距30 cm)处理产量增加31.96%。研究初步认为,伊犁河谷地区藜麦种植密度为0.67万~1.33万株/hm^2时容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适应性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春油菜华油杂62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崔宏亮 王瑞 +1 位作者 张正 那比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52-53,共2页
以华油杂62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植株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种植密度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3 802.5 kg/hm2,经济性状较好。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春油菜 华油杂62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春大豆不同播种量、行距配置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宏亮 张正 +2 位作者 王振华 海力其布 米克来依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52-53,共2页
以伊大豆5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种量、不同行距配置对植株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伊犁河谷春大豆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方式是666.7m2播种量7 kg,行距30 cm。
关键词 伊大豆5号 播种量 行距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明昊 吕振豪 +4 位作者 郑明远 黄倩楠 吴伟 刘琦 陈晶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新疆伊犁地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其年平均发生面积超过100×10^(4)hm^(2)以上。为明确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遗传结构,2021年,从新疆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县共采集到32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 新疆伊犁地区是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和重发区,其年平均发生面积超过100×10^(4)hm^(2)以上。为明确新疆伊犁地区小麦条锈菌群体的遗传结构,2021年,从新疆伊犁地区的新源县、巩留县、察布查尔县和伊宁县共采集到320份小麦条锈菌标样,利用16对小麦条锈菌SSR引物进行了群体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地区条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12%,群体内遗传变异占88%,不同群体间存在频繁的菌源交流,其中察布查尔县与新源县群体菌源交流最为频繁(N_(m)=4.7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伊犁 小麦条锈菌 SSR 群体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亚麻田高效除草剂组合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庆 李志彬 +1 位作者 崔宏亮 张正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48-153,共6页
试验以40%立清乳油、56%二甲四氯钠、17.5%双草克星乳油、8.8%精喹禾灵的不同组合,采用不同的施药浓度,对亚麻田间杂草防控进行初步研究。在亚麻株高10 cm、田间杂草为2~4叶期时施药,施药后在不同时期观察田间亚麻药害发生情况以及恢复... 试验以40%立清乳油、56%二甲四氯钠、17.5%双草克星乳油、8.8%精喹禾灵的不同组合,采用不同的施药浓度,对亚麻田间杂草防控进行初步研究。在亚麻株高10 cm、田间杂草为2~4叶期时施药,施药后在不同时期观察田间亚麻药害发生情况以及恢复情况。在施药后第1、3、7、10、15天,对采用不同药剂组合的处理进行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调查,主要调查指标为每个处理中前5位优势杂草的伤害症状、株防效以及鲜重防效。通过对施药后30、45 d的田间调查取样进行分析,得出综合除草效果以1200 g/hm2二甲四氯钠+750 mL/hm2精喹禾灵为佳,相对于空白对照(CK)总防效为92.9%。该研究为伊犁亚麻产区田间杂草的高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除草剂组合筛选 杂草 新疆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州直特早熟棉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彭云承 艾合买提江 周大伟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特早熟棉区 高产栽培技术 伊犁州 新疆 种植技术 无霜期 西部地区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州河谷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
12
作者 彭云承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0-100,共1页
1影响盐碱地棉花高产的制约因素1.1出苗保苗难盐渍化引起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种子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加上春季盐碱地地温回升缓慢,易造成烂种;出苗后又常受低温、盐分、水分等条件的影响,易造成老小苗,生长迟缓,甚至引起死苗。
关键词 盐碱地 生长迟缓 制约因素 培肥地力 棉花栽培技术 盐渍化 改良土壤 表层土壤 溶液浓度 出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水稻病虫草害研究综述
13
作者 古丽娜尔·巴合提别克 刘文静 +2 位作者 包玉青 迪衣娜·加尔肯 任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7期126-132,共7页
伊犁河谷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稻区病虫草害多发。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实现粮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测报是精准防治的关键,全面了解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以及病虫草害动态发展因素,在病虫害发生前制定... 伊犁河谷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水稻,稻区病虫草害多发。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是实现粮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测报是精准防治的关键,全面了解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以及病虫草害动态发展因素,在病虫害发生前制定好应对措施,可有效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对此,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伊犁地区主要发生的水稻病虫草害种类及其消长规律,为病虫草害的精准防治提供依据,也为集成并优化绿色防控技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草害 综述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冬小麦高产施肥模型研究
14
作者 王彩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7期42-45,共4页
为了探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伊犁河谷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产量为目标函数,对伊犁河谷冬小麦施肥模型进行研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 为了探明不同氮磷钾配比对伊犁河谷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3414"平衡施肥试验设计,以氮、磷、钾为供试因子,产量为目标函数,对伊犁河谷冬小麦施肥模型进行研究。根据数学模型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201.6kg/hm2,P2O5=144.9kg/hm2,K2O=24.3kg/hm2,产量可达9213.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肥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基因Rht-D1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育种利用探索
15
作者 姜朋 吴磊 +5 位作者 黄倩楠 李畅 王化敦 何漪 张鹏 张旭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77-2086,共10页
Rht-B1和Rht-D1基因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矮秆基因。在长期的育种选择中,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对矮秆基因的选择表现出明显倾向性,以Rht-B1b变异类型为主。为丰富品种矮秆基因类型,拓宽遗传基础,本研究尝试将黄淮麦区的主要矮秆基因... Rht-B1和Rht-D1基因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矮秆基因。在长期的育种选择中,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对矮秆基因的选择表现出明显倾向性,以Rht-B1b变异类型为主。为丰富品种矮秆基因类型,拓宽遗传基础,本研究尝试将黄淮麦区的主要矮秆基因变异类型Rht-D1b引入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以2个麦区的小麦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在后代中筛选携带不同矮秆基因的品系,并进行系统的田间表型评价,为后续育种利用提供理论及材料支持。结果表明,携带Rht-D1b的品系较携带Rht-B1b的品系在单位面积穗数、株高、穗长、叶片长宽、茎叶夹角等性状上无显著差异,而其小穗数则显著增加,是一个可利用的优势性状。但是,携带Rht-D1b品系的赤霉病病小穗率显著高于携带Rht-B1b的品系,通过抗赤霉病基因的应用,携带不同矮秆基因材料的赤霉病抗性均显著提高。本研究明确了将Rht-D1b变异类型应用于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育种能够增加小穗数,提升产量潜力,抗病基因的应用均能够显著提高赤霉病抗性,同时这些材料也可作为优良抗性亲本应用于黄淮麦区育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长江中下游麦区 矮秆基因 冬春杂交 赤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桤叶唐棣火疫病的发生与鉴定
16
作者 韩丽丽 陈卫民 +2 位作者 王杰花 雷荣 吴品珊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5-329,379,共6页
2023年6月,在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改良场果园种植的桤叶唐棣Amelanchier alnifolia,观察到疑似感染梨火疫病的症状。采集疑似病组织进行室内分离、纯化,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鉴定、致病性测定、烟草过敏性反应以及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及... 2023年6月,在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改良场果园种植的桤叶唐棣Amelanchier alnifolia,观察到疑似感染梨火疫病的症状。采集疑似病组织进行室内分离、纯化,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鉴定、致病性测定、烟草过敏性反应以及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与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一致,室内桤叶唐棣叶片针刺接种结果显示,病菌沿叶片主叶脉向四周扩散侵染,叶柄处有菌脓产生;烟草过敏性反应明显;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梨火疫病菌位于同一分支,支持率达99%。综上可确定桤叶唐棣上分离到的菌株为梨火疫病菌。此为桤叶唐棣火疫病在中国的首次发生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疆 桤叶唐棣 梨火疫病菌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杏主栽品种对梨火疫病菌的抗性评价
17
作者 王杰花 韩丽丽 +2 位作者 陈卫民 吴品珊 王洁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目的】为开展抗梨火疫病杏种质资源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菌株(编号E.a ZGXJX-1)为供试菌株,在实验室采用离体枝条和离体幼果针刺接种法,对12个新疆杏主栽品种进行梨火疫病菌的接种,观察接种后... 【目的】为开展抗梨火疫病杏种质资源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菌株(编号E.a ZGXJX-1)为供试菌株,在实验室采用离体枝条和离体幼果针刺接种法,对12个新疆杏主栽品种进行梨火疫病菌的接种,观察接种后离体枝条上的叶片、茎和离体果实的发病情况,统计接种后不同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综合鉴定评价12个杏主栽品种对梨火疫病菌的抗病水平。【结果】供试梨火疫病菌对不同杏主栽品种的离体枝条和离体幼果均有致病力,不同杏主栽品种的抗病性差异明显。离体枝条接种结果表明,12个杏主栽品种对梨火疫病菌抗性较低,其中抗病品种有赛买提杏、佳娜丽杏、明星杏和木牙格杏,感病品种有李光杏、轮台白杏、伊犁白杏、丰园红杏和胡安娜,高感品种有树上干杏1号、树上干杏2号和黑叶杏,无高抗的杏品种。离体幼果接种结果表明,抗病品种为李光杏、赛买提杏、佳娜丽杏、明星杏、丰园红杏和木牙格杏,感病品种有树上干杏1号、树上干杏2号、伊犁白杏、黑叶杏、轮台白杏和胡安娜杏。【结论】供试12个杏主栽品种中,抗病品种4个(赛买提杏、佳娜丽杏、明星杏和木牙格杏),感病品种3个(轮台白杏、伊犁白杏和胡安娜杏)。树上干杏1号、树上干杏2号、黑叶杏在离体枝条接种时表现为高感,在离体幼果接种时表现为感病,李光杏和丰园红杏在离体枝条接种时表现为感病,在离体幼果接种时表现为抗病,说明相同品种的不同组织对同一菌株的抗病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梨火疫病菌 抗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安沛 李迎春 +6 位作者 孙桂荣 曹禹 段永辉 冯慧芳 托尔洪 郭庆元 马俊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9-684,共6页
[目的]摸清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发生动态以及气象因子与该病的关系,为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甜菜褐斑病发病初期开始,采用定点定期系统调查方法.[结果]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发生时期为7月初至9月底.发生... [目的]摸清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发生动态以及气象因子与该病的关系,为预测预报和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甜菜褐斑病发病初期开始,采用定点定期系统调查方法.[结果]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发生时期为7月初至9月底.发生初期为7月上中旬,发生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害整个发展过程包括三个时期,即从7上旬至7月底为病害发展平缓期,7月底至8月底为病害快速发展期,8月底以后为病害发展衰退期,病情逐渐下降.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的温湿度、降雨量、雨日天数与甜菜褐斑病病情增长率相关性密切.[结论]摸清了伊犁地区甜菜褐斑病田间消长规律,气温是影响该病的基本因素,平均气温在20~ 25℃,对病害发展有利,与病情增长率呈正相关,相对湿度、降雨量、雨日天数在病害快速扩展期相关性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褐斑病 消长规律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伊犁地区甜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禹 孙娜 +2 位作者 孙桂荣 蒋桂英 李鲁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1期137-139,共3页
[目的]寻求适合伊犁地区甜菜适宜的肥料用量及比例。[方法]从伊犁地区甜菜肥料高效利用角度出发,设置了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根据获得的产量对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模拟,研究适宜的肥料用量及比例。[结果]甜菜产量与氮、磷、钾... [目的]寻求适合伊犁地区甜菜适宜的肥料用量及比例。[方法]从伊犁地区甜菜肥料高效利用角度出发,设置了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根据获得的产量对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模拟,研究适宜的肥料用量及比例。[结果]甜菜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的三元二次效应方程为y=3 319.323 7+297.974 9N-8.429 7P-8.860 2K-6.940 5N_2-2.628 9P2-1.159 8K2-3.060 1NP-2.987 5NK+10.100 5PK。肥料实际用量为N 250.23 kg/hm^2,P_2O_5138.15 kg/hm2、K_2O 165.73 kg/hm2,3要素比例为1∶0.55∶0.66时,获得最佳产量87.38 t/hm2;氮肥肥料贡献率为35.65%,磷肥肥料贡献率为12.04%,钾肥肥料贡献率为10.50%,限制甜菜产量提高的养分限制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氮、磷、钾。[结论]伊犁地区甜菜生产中氮、磷、钾适宜的施用比例为1∶0.55∶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产量 最佳施肥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杀虫剂对甜菜茎象甲的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安沛 王锁牢 +2 位作者 张航 曹禹 孙桂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93-2096,共4页
【目的】筛选几种对甜菜茎象甲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为有效控制甜菜茎象甲的危害提供支撑。【方法】田间试验采用喷雾方法,室内试验采用药液浸泡方法。【结果】300 g/L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1 500倍液、30%噻虫嗪悬浮剂5 ... 【目的】筛选几种对甜菜茎象甲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为有效控制甜菜茎象甲的危害提供支撑。【方法】田间试验采用喷雾方法,室内试验采用药液浸泡方法。【结果】300 g/L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1 500倍液、30%噻虫嗪悬浮剂5 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480 g/L毒死蜱乳油600倍液,药后12 d防治效果分别可达89.07%、85.52%、77.39%和75.88%。5种药剂对幼虫防治效果均较差。【结论】药剂喷雾防治甜菜茎象甲应在成虫期进行,在成虫高峰期用300 g/L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30%噻虫嗪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80 g/L毒死蜱乳油进行喷施,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茎象甲 杀虫剂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