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精油对鱼藤酮和辣椒碱在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SL-1中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温好菊 宋香宁 +2 位作者 张志祥 程东美 张清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3-459,共7页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24种常用植物精油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离体培养细胞系(SL-1)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MTT法研究精油对2种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和辣椒碱的细胞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0μg·mL-1芸香油处理SL-...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24种常用植物精油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离体培养细胞系(SL-1)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MTT法研究精油对2种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和辣椒碱的细胞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0μg·mL-1芸香油处理SL-1细胞24 h后,细胞内荧光染料碘化丙啶(PI)的荧光强度增加了53.04%,其次是松节油和当归油,细胞内PI荧光强度分别增加了34.23%和33.67%;100μg·mL-1广藿香油、松节油、芸香油、当归油、香茅油、生姜油处理SL-1细胞后,细胞内PI荧光强度增加率超过40%.鱼藤酮和辣椒碱对SL-1细胞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34.97和35.92μg·mL-1,而与100μg·mL-1芸香油联用时IC50分别为12.69和13.26μg·mL-1,与100μg·mL-1松节油联用的IC50分别为14.56和11.392μg·mL-1,均小于鱼藤酮和辣椒碱单剂用量,芸香油、松节油能够显著提高鱼藤酮和辣椒碱对SL-1细胞的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 细胞膜通透性 鱼藤酮 辣椒碱 离体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减cDNA文库技术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辉 曾永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11-2416,共6页
综述了差减cDNA文库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CDNA文库 植物抗性 基因克隆 消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昆虫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韩群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8372-18373,共2页
根据农业昆虫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资料的准备、课堂教学和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农业昆虫学双语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双语教学 实践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钙调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罗梅 董章勇 +3 位作者 宾淑英 林进添 吴仲真 李献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4,共5页
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对生物体内多种Ca2+依赖的细胞功能和酶体系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研究扶桑绵粉蚧的信号转导受体蛋白,首次克隆了扶桑绵粉蚧钙调蛋白基因PsCaM的cDNA全长序列,其开放阅读框(ORF)包含447bp的片段,编码148个氨... 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对生物体内多种Ca2+依赖的细胞功能和酶体系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研究扶桑绵粉蚧的信号转导受体蛋白,首次克隆了扶桑绵粉蚧钙调蛋白基因PsCaM的cDNA全长序列,其开放阅读框(ORF)包含447bp的片段,编码148个氨基酸。PsCaM基因由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组成。3个内含子的长度分别为73、81、72bp,分隔的4个外显子的长度分别为33、133、183、98bp。功能域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2个EF-hand结构域,有13个Ca2+结合位点;该蛋白的理论等电点是6.21,属于稳定蛋白,且没有跨膜区域;通过同源建模获得了其蛋白的三维结构。多序列比较显示,PsCaM基因相对较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钙调蛋白 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果实挥发物的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申建梅 曾玲 +3 位作者 胡黎明 宾淑英 陆永跃 林进添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7-281,共5页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收集成熟与未熟香蕉的挥发性物质,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二者的化学成分进行种类和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香蕉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成熟香蕉中共检测出30种气...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收集成熟与未熟香蕉的挥发性物质,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二者的化学成分进行种类和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香蕉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成熟香蕉中共检测出30种气味挥发性物质,而未熟香蕉中共检测出17种气味物质,且有多种化合物在成熟香蕉中存在而在未熟香蕉中未检测出。如成熟香蕉中的乙酸异戊酯、丁酸异丁酯、丁酸丁酯、2-庚醇-乙酸酯、异戊酸异戊酯、戊酸异戊酯和乙酸辛烯酯等7种物质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未熟香蕉1以上。推测这些物质可能是成熟香蕉引诱桔小实蝇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挥发物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实蝇普通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申建梅 胡黎明 +2 位作者 宾淑英 廖泓之 林进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460,共6页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GOBP)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cucOBP。测序结果表明,BcucOBP开放阅读框全长447 bp,编码149个氨基酸。氨...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 binding protein,GOBP)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cucOBP。测序结果表明,BcucOBP开放阅读框全长447 bp,编码14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及三维结构同源建模表明,此序列具有OBPs的典型特征,序列中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和6个α螺旋区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BcucOBP,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在IPTG进行诱导下目标蛋白以His-标签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宿主菌中得到稳定表达。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cucOBPmRNA在除雌虫腹节外的各个组织中都有表达,但在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另外,BcucOBPmRNA在昆虫前足和生殖节中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表达特征,推测其不仅具有普通气味蛋白的功能,还可能参与了信息素的运输过程,在瓜实蝇交配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实蝇 气味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特征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罗梅 王琳 +1 位作者 宾淑英 林进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2-396,共5页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广西、辽宁、河北、山东、广东和北京等地均发现疫情,已严重威胁着西瓜、甜瓜、黄瓜等作物的生产,因此加强该病毒的检测极为重要。目前黄瓜绿...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广西、辽宁、河北、山东、广东和北京等地均发现疫情,已严重威胁着西瓜、甜瓜、黄瓜等作物的生产,因此加强该病毒的检测极为重要。目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检测主要有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电镜显微观察等方法。笔者对有关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现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该病毒检测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绿班驳花叶病毒 检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间竞争在实蝇入侵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马骏 林进添 +1 位作者 陈洪俊 胡学难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1-364,共4页
实蝇是一类危害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的重要害虫。调查表明,实蝇由入侵引起的种间竞争,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实蝇种间的入侵具有显著的等级特征,种间竞争性替代具有强烈的方向性,其竞争作用可导致入侵实蝇种群的灭绝或者数量的巨大改变。目... 实蝇是一类危害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的重要害虫。调查表明,实蝇由入侵引起的种间竞争,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实蝇种间的入侵具有显著的等级特征,种间竞争性替代具有强烈的方向性,其竞争作用可导致入侵实蝇种群的灭绝或者数量的巨大改变。目前有关实蝇种间竞争的等级性模式既未得到进一步研究验证,也未明确其中隐含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实蝇种间竞争的作用机制为检疫性实蝇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认识农林害虫群落的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 种间竞争 生物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小实蝇二硫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发育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黎明 申建梅 +4 位作者 胡美英 宾淑英 黄华枝 廖泓之 林进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7-462,共6页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BdorPDI。测序结果表明,BdorPDI开放阅读框全长1 497bp,编码49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 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二硫键异构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PDI)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BdorPDI。测序结果表明,BdorPDI开放阅读框全长1 497bp,编码49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表明,该序列有PDI蛋白家族的典型特征:N端含有信号肽序列;在序列的N端及C端具有二硫键/巯基氧化还原位点CGHC;在C末端含有内质网滞留信号肽KDEL。进化树分析表明:桔小实蝇的PDI蛋白序列与脊椎动物安乐蜥(Anolis carolinensis)的序列(XP_003217370)一致性最低,为49.3%;与双翅目昆虫刺舌蝇(Glossina morsitans)的序列(ADD20271)一致性最高,为76.3%。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dorPDI mRNA在桔小实蝇1~3龄幼虫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且呈逐渐增长的趋势;在1d蛹中的BdorPDI mRNA表达量达到最高峰,其表达量是基准含量的536.50倍,且随着蛹的发育,BdorPDI mRNA表达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由此可见,桔小实蝇二硫键异构酶在化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二硫键异构酶 基因克隆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科尖孢镰刀菌3个专化型细胞壁降解酶的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章勇 罗梅 向梅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12-117,共6页
对茄科作物致病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FOL)、茄子专化型(F.oxysproum f. sp. melongenae,FOM)和辣椒专化型(F.oxysporum f. sp. capsicum,FOC)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 对茄科作物致病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ycopersici,FOL)、茄子专化型(F.oxysproum f. sp. melongenae,FOM)和辣椒专化型(F.oxysporum f. sp. capsicum,FOC)细胞壁降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及纤维素酶(Cx)进行比较。对3个专化型分别在寄主植物体内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表明:发病茄子和番茄体内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PG、PMG、PGTE、Cx 和PMTE,发病辣椒体内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PG、PGTE、PMG、PMTE 和Cx。体外诱导试验发现,FOC所产生的PG活性比FOM和FOL高,而FOM所产生的PGTE比FOC和FOL高,3个专化型的PMG、PMTE和Cx活性没有显著差异。通过PG同工酶薄层等电聚焦电泳分析,FOL、FOM和FOC分别产生5、5、3个PG同工酶,各有1条特异的PG同工酶条带。推测此3个专化型PG同工酶的差异可能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和寄主专化性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专化型 细胞壁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的驱避作用与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建梅 胡黎明 +1 位作者 万树青 张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挥发油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行为选择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在100和200mL/min流量下,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与对照相比,供试褐飞虱较少选择药物处理区,... 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挥发油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行为选择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在100和200mL/min流量下,药用野生稻挥发油对褐飞虱具有显著的驱避作用,与对照相比,供试褐飞虱较少选择药物处理区,且在处理区的滞留时间明显缩短。进一步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药用野生稻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份分析,表明该挥发油主要成份是羰基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4-乙烯基-2-甲氧苯酚(22.99%)和2,3-苯并二氢呋喃(10.80%)。推测含量较高的2,3-苯并二氢呋喃和4-乙烯基-2-甲氧苯酚可能是药用野生稻对褐飞虱的驱避活性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挥发油 褐飞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萎病菌诱导的节瓜抑制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永三 孙辉 +1 位作者 黎志轩 刘开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3-516,共4页
以抗枯萎病节瓜品种杂交20号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了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beniacasa)诱导的节瓜SSH-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差减杂交效率较高,质量较好。得到... 以抗枯萎病节瓜品种杂交20号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了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beniacasa)诱导的节瓜SSH-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表明,差减杂交效率较高,质量较好。得到正向差减文库的滴度为3.64×105 CFU/mL,反向差减文库滴度为6.80×105 CFU/mL;正向和反向差减文库的重组率均大于90%,插入片段在400~800bp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瓜枯萎病 抑制差减杂交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匍匐翦股颖害虫禾灰翅夜蛾生物学习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群鑫 麦艺婷 陈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3,共5页
禾灰翅夜蛾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可危害匍匐翦股颖草坪草。本试验结合室内饲养法,对禾灰翅夜蛾在匍匐翦股颖草上的发生危害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禾灰翅夜蛾幼虫取食匍匐翦股颖草的叶片及嫩茎,可对匍匐翦股颖草坪... 禾灰翅夜蛾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可危害匍匐翦股颖草坪草。本试验结合室内饲养法,对禾灰翅夜蛾在匍匐翦股颖草上的发生危害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禾灰翅夜蛾幼虫取食匍匐翦股颖草的叶片及嫩茎,可对匍匐翦股颖草坪草造成毁灭性的损害;雌蛹的体重明显大于雄蛹的体重。在广州,禾灰翅夜蛾的最高产卵量为251粒/雌蛾,平均产卵量为54.6粒/雌蛾,卵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灰翅夜蛾 匍匐翦股颖草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小实蝇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3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4
作者 申建梅 陈炳翰 +4 位作者 李森 廖泓之 柯智 柳建良 胡黎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7-772,共6页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c 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桔小实蝇SOD3基因,并命名为Bdor SOD3。Bdor SOD3阅读框全长531 bp,编码176个氨基酸,第1-20位氨基酸为其信号肽区域;该蛋白序列与桔小实蝇的另外一种SOD蛋白AGE8977...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快速扩增c DNA末端(RACE)技术克隆桔小实蝇SOD3基因,并命名为Bdor SOD3。Bdor SOD3阅读框全长531 bp,编码176个氨基酸,第1-20位氨基酸为其信号肽区域;该蛋白序列与桔小实蝇的另外一种SOD蛋白AGE89778.1序列的一致性最高,达98.7%;采用Swiss-model在线软件模拟构建Bdor SOD3蛋白的三维结构;采用半定量PCR方法,研究Bdor SOD3基因大肠杆菌诱导后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Bdor SOD3在处理与对照的24 h、48 h都有表达,但Bdor SOD3在处理后48 h表达量明显升高,结果暗示Bdor SOD3与桔小实蝇蛹对大肠杆菌的免疫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SOD3 基因克隆 半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条跳甲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成员的cDNA序列及其基因表达
15
作者 贺华良 宾淑英 +2 位作者 吴仲真 廖泓之 林进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3-468,共6页
采用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蔬菜害虫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成员的cDNA序列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一种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成员PsMFS1,其开放阅读框为1 224bp,编码40... 采用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蔬菜害虫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成员的cDNA序列及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一种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成员PsMFS1,其开放阅读框为1 224bp,编码407个氨基酸,含有2个典型的功能域,即药物分子排出系统蛋白功能域和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蛋白功能域;该基因在黄曲条跳甲雌雄成虫的不同部位中都有表达,其中头部、中肠和精巢或卵巢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触角和足部的相对表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易化扩散载体超家族 交互抗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化螟对海芋挥发油的嗅觉和触角电位反应
16
作者 刘光华 梁广文 +1 位作者 曾玲 甘泳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四臂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AG)仪测定了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Walker)对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挥发油的嗅觉反应和触角电位.结果表明,三化螟对海芋挥发油极为敏感,具明显的驱避作用,并能激发三化螟触角产...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四臂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AG)仪测定了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Walker)对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挥发油的嗅觉反应和触角电位.结果表明,三化螟对海芋挥发油极为敏感,具明显的驱避作用,并能激发三化螟触角产生显著EAG反应.在相同浓度条件下,雌虫的EAG值显著大于雄虫,表明雌虫对植物挥发性物质反应较雄虫强烈.左右触角对挥发油EAG反应并不一致,低浓度条件下[即V(挥发油)∶V(石蜡)=1∶16或1∶8],左、右触角的EAG反应差异不显著,但在高浓度条件下[即V(挥发油):V(石蜡)=1∶4、1∶2或1∶1],右触角的EAG反应则显著大于左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螟 海芋 挥发油 嗅觉反应 四臂嗅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2个生理小种P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17
作者 董章勇 秦世雯 王振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目的】构建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FOC1)和4号小种(FOC4)果胶裂解酶(Pectate lyases,P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L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质粒pMD18-pl-foc1、pMD18-pl-foc4和真核表达... 【目的】构建香蕉枯萎病菌1号小种(FOC1)和4号小种(FOC4)果胶裂解酶(Pectate lyases,P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诱导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L在病原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将质粒pMD18-pl-foc1、pMD18-pl-foc4和真核表达穿梭载体pPICZαA进行EcoRⅠ和XbaⅠ双酶切反应,回收目的片段连接,转化至DH5α进行筛选扩繁,对菌落进行PCR鉴定后抽提质粒进行PCR和EcoRⅠ、XbaⅠ双酶切鉴定。将阳性载体线性化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SMD1168感受态细胞,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FOC1和FOC4 P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pl-foc1和pPICZαA-pl-foc4,经甲醇诱导表达后分别获得了重组的PL蛋白,其分子质量约为23.4ku。【结论】FOC1和FOC4 2个香蕉枯萎病菌小种的PL基因在酵母中得到了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菌 果胶裂解酶 载体构建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Oscheius myriophila的形态和分子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喆 张正 曾永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87-92,共6页
2010—2013年在昆虫病原线虫调查中,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园采集土样,利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诱集,获得1个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华农种群HN)。该线虫雌虫的形态符合Oscheius myriophila的原始描述,测量值中除虫体宽度(70... 2010—2013年在昆虫病原线虫调查中,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园采集土样,利用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诱集,获得1个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种群(华农种群HN)。该线虫雌虫的形态符合Oscheius myriophila的原始描述,测量值中除虫体宽度(70~123 vs 57~70 μm)和口腔宽度(5~8 vs 〈4.5 μm)更宽、尾更长(138~188 vs 108~135 μm)外,其余特征值均在该种原始描述的范围内;用HN种群的18S和28S r DNA序列进行Blast搜寻和比对,结果表明该种群18S序列与GenBank中的O.myriophila(AY602176)的相似度高达99%(1512/1514=99%),28S序列与O.myriophila(U81588)的相似度达100%(609/609=100%)。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HN与Gen Bank中的多个O.myriophila种群以高置信度聚在相同的Insectivorus 支系。综合形态学和18S和28S rDNA序列特征,确定华农种群HN为Oscheius myriophi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小杆线虫 Oscheius myriophila 18S RDNA 28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Oscheiusm yriophila共生细菌菌株B1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径 张珂恒 曾永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从昆虫病原线虫(Oscheius myriophila)华农种群HN体内分离得到1株共生细菌B1。该菌株在N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圆形,白色,表面光滑,不透明,隆起,边缘整齐;革兰氏阴性,短杆状,单鞭毛,有荧光。Biolog检测结果显示Bl为沙雷氏菌... 从昆虫病原线虫(Oscheius myriophila)华农种群HN体内分离得到1株共生细菌B1。该菌株在N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为圆形,白色,表面光滑,不透明,隆起,边缘整齐;革兰氏阴性,短杆状,单鞭毛,有荧光。Biolog检测结果显示Bl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用引物27F/1492R进行PCR扩增,得到Bl的16SrDNA扩增产物大小为1445bp。Blast搜寻和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16SrDNA序列与所选的17个嗜线虫沙雷氏菌(S.nematodiphila)的相似度达97%~100%,并以高置信度(99)与这17个嗜线虫沙雷氏菌种群及4个粘质沙雷氏菌(S.marcescens)种群聚于1个单支系中。综合形态和16SrDNA序列特征以及Biolog检测结果,将共生细菌Bl鉴定为嗜线虫沙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细菌 昆虫病原线虫Oscheius myriophila 16SrDNA 嗜线虫沙雷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根结线虫Cg-1及其同源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0
作者 吴平 卓侃 +1 位作者 罗梅 廖金铃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43,共8页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首次从能克服Mi-1抗性的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中克隆了Cg-1同源基因,同时克隆了一个爪哇根结线虫无毒种群的Cg-1及其同源基因。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显示,象耳豆根结线虫中不存在Cg-1基因,即象耳豆... 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首次从能克服Mi-1抗性的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中克隆了Cg-1同源基因,同时克隆了一个爪哇根结线虫无毒种群的Cg-1及其同源基因。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显示,象耳豆根结线虫中不存在Cg-1基因,即象耳豆根结线虫中只具有不包含CAATGA片段的Cg-1同源序列,进一步表明Cg-1可能是一个无毒基因。对Cg-1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Cg-1基因可能是通过其第三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的多肽或结构性mRNA或两者共同行使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爪哇根结线虫 无毒基因 Cg-1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