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韦鸿钰 褚璇 +1 位作者 刘洪利 马稚昱 《现代农业装备》 2021年第6期65-69,共5页
农业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直接关系农业发展的未来。本文以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从创新积极性、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4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生培养策略及评价体系构建,为“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相关专业研究... 农业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直接关系农业发展的未来。本文以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从创新积极性、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4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生培养策略及评价体系构建,为“新农科”背景下农业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工程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农田环境的农业多机器人协同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邓文乾 赖颖杰 +1 位作者 张世昂 朱立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9-297,共9页
单一农业机器人工作效率不足,难以有效解决农业劳动力供应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等问题,智能化、高精度、低成本、强鲁棒性及高抗干扰能力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整体机器人系统的作业效率,满足精准农业的发展需求。从农业多机... 单一农业机器人工作效率不足,难以有效解决农业劳动力供应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等问题,智能化、高精度、低成本、强鲁棒性及高抗干扰能力的多机器人协同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整体机器人系统的作业效率,满足精准农业的发展需求。从农业多机器人系统架构的角度出发,梳理近年农业多机器人在定位、任务分配、路径规划和多机通信四种协同技术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分析农业多机器人协同的作业效率、通信受损、故障监测、资源冲突等问题,并对其在集中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协同技术、快速精准的环境感知、合理实时的任务分配、动态可靠的路径规划和多机器人通信技术等重点方向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定位技术 任务分配 路径规划 多机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ID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彬 朱立学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6期56-62,共7页
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零售、医疗保健、农业、制造业、安全和防伪等。农业领域的RFID技术常用于动物识别、农产品物流追溯与管理、种植、采摘等作业过程。本文简述了RFID技... 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生产和生活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零售、医疗保健、农业、制造业、安全和防伪等。农业领域的RFID技术常用于动物识别、农产品物流追溯与管理、种植、采摘等作业过程。本文简述了RFID技术在农产品物流管理、农产品溯源、农机设备定位和牲畜运动轨迹识别等方面的农情信息记录和目标定位应用,并针对其应用现状总结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农业 标签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力行 武孝君 +3 位作者 李金成 周广 杨涵斌 李宇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6,共9页
针对现代鸽舍环境中监控系统不完善、控制因素范围不明确、主要以人工经验控制为主的问题,研究对鸽舍环境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控制因素设计了一套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结果显示:该系统由传感器(RS485)、触控屏、Wi-Fi或局域... 针对现代鸽舍环境中监控系统不完善、控制因素范围不明确、主要以人工经验控制为主的问题,研究对鸽舍环境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控制因素设计了一套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结果显示:该系统由传感器(RS485)、触控屏、Wi-Fi或局域网、云平台组成,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鸽舍环境的调控,实现鸽舍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显示、云平台远程传输记录、预警、自动控制、远程控制、鸽舍线下控制的功能。同时将该系统用于试验鸽的饲养试验,得出在鸽舍中采用智能监控系统时鸽舍环境中温度、相对湿度、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及PM1.0、PM2.5和PM10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6.0℃、58.3%、0.01 mg/m^(3)、0.01 mg/m^(3)、424.59 mg/m^(3)、48.40μg/m^(3)、59.93μg/m^(3)、75.96μg/m^(3),光照度平均为16.6 lx,光照时长在16~17 h内,环境各因素均可控制在标准范围;在采用环境智能监控系统时肉鸽日平均采食量为30.6 g,平均日增重3.93 g/只,相对于人工控制分别提高1.80 g、2.96 g,肉鸽死亡率相对人工控制也降低2.5%。研究表明,鸽舍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在实现智能化养殖的同时,可保持鸽舍环境达到标准范围,且能提高肉鸽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舍 环境监控系统 数据监测 自动调控 云平台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源模块化蓄冷运输装备设计与性能分析
5
作者 丁力行 吕浈 +3 位作者 邝淑敏 陈宗瑜 谢如鹤 刘广海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11-319,共9页
目的解决目前冷藏运输装备能耗较高的问题。方法引入节能降耗改进技术,在综合分析冷藏运输装备能耗构成的基础上,研制新型隔热、蓄能材料,设计新型无源模块化蓄冷运输装备,并开展性能测试。结果在隔热性能方面,研制了具有高反射率的复... 目的解决目前冷藏运输装备能耗较高的问题。方法引入节能降耗改进技术,在综合分析冷藏运输装备能耗构成的基础上,研制新型隔热、蓄能材料,设计新型无源模块化蓄冷运输装备,并开展性能测试。结果在隔热性能方面,研制了具有高反射率的复合型围护结构,实验表明结构优化后的外表面峰值温度最高下降了14.9%,平均温度最大降幅达到7.6%;内表面峰值温度最高下降了5.1%,平均温度最大降幅达到5.0%。在制冷性能方面,开发了一系列无毒、高潜热量蓄冷剂,并设计了可拼接模块化蓄冷装置,提出了相应的运用模式。实验表明,在蓄冷剂使用量为1 t时,9.6 m冷藏车厢的有效控温时间可达到10 d以上,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在经济性方面,新型无源模块化蓄冷运输装备相较于传统机械冷藏车,其年均制冷成本下降了79.6%。结论可为冷藏运输装备新能源的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 冷藏运输 载运工具 蓄冷 辐射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械臂协同采摘技术研究综述
6
作者 张日红 陈德照 +3 位作者 张瑞华 林桂潮 高翔 薛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155-6168,共14页
多机械臂协同采摘技术通过集成多个机械臂,实现果蔬采摘的高效、精准和自动化,有效解决传统人工采摘面临的成本高与效率低的难题。综述了多机械臂协同采摘技术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多机械臂协同采摘系统框架。针对协同采摘中的决策难题,分... 多机械臂协同采摘技术通过集成多个机械臂,实现果蔬采摘的高效、精准和自动化,有效解决传统人工采摘面临的成本高与效率低的难题。综述了多机械臂协同采摘技术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多机械臂协同采摘系统框架。针对协同采摘中的决策难题,分析了协同采摘任务规划中的协同方式以及任务分配,综述了多机械臂协同采摘中的碰撞检测与避障策略,以及路径规划技术。最后,对多机械臂协同采摘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提出机与农艺结合、人机协作、决策大模型和多算法融合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械臂 任务规划 路径规划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行距果蔬种植环境土壤检测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张日红 陈德照 +2 位作者 王振豪 佘梓鹏 王宝娥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8,共12页
为了实现宽行距果蔬种植环境下土壤参数高效检测,根据土壤自动化检测作业需求,本文对土壤多参数检测机器人的土壤钻孔模组和检测传感器运动模组分别进行了结构和控制电路设计,配置搭载了视觉导航模组。其中视觉导航控制模组使用DS-U^(2)... 为了实现宽行距果蔬种植环境下土壤参数高效检测,根据土壤自动化检测作业需求,本文对土壤多参数检测机器人的土壤钻孔模组和检测传感器运动模组分别进行了结构和控制电路设计,配置搭载了视觉导航模组。其中视觉导航控制模组使用DS-U^(2)Net轻量化分割模型进行路径识别,通过提取分割路径感兴趣区域,获取左右边界点计算中间导航点,之后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导航线,结合实时获取的机器人航向角,利用PID算法进行行走导航控制。试验结果表明,DS-U^(2)Net模型参数量仅为6.5×10^(5),识别帧率达到63.17 f/s,平均准确率为94.68%,F1值为89.87%,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初始位置无偏差情况下,不同速度平均误差不大于0.074 m,标准误差不大于0.044 m。初始位置有偏差情况下,平均误差不大于0.085 m,标准误差不大于0.088 m。土壤钻孔和检测传感器运动模组作业稳定,能够对不同深度土壤进行钻孔松土和参数检测。研究结果可为果蔬种植环境土壤自主检测提供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检测 机器人 视觉导航 宽行距 果蔬种植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CNN和PLSDA酸枣仁真伪高光谱图像鉴别中的关键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昕 石玉娜 +5 位作者 刘怡彤 姜洪喆 褚璇 赵志磊 王宝军 陈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877,共9页
酸枣仁因其养心益肝的功效,是安神助眠类保健品和中药制剂的重要原料。目前市售酸枣仁掺假现象严重,极大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传统人工检测或基于实验室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存在效率低,推广难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 酸枣仁因其养心益肝的功效,是安神助眠类保健品和中药制剂的重要原料。目前市售酸枣仁掺假现象严重,极大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传统人工检测或基于实验室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存在效率低,推广难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提出了一种高光谱成像酸枣仁真伪鉴别方法,并对两类模型中的关键光谱特征进行了讨论研究,为后续多光谱系统和便携式仪器开发提供借鉴。提取酸枣仁及其常见伪品(理枣仁、兵豆和枳椇子)高光谱图像(400~1000 nm)中所有单籽粒的平均光谱。基于平均光谱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PLSDA建模前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挑选特征波长。在1DCNN模型中添加了自定义波长选择层,并对卷积层和全连接层输出结果应用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SNE)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了与CARS-PLSDA模型进行有效对比,构建了基于五个波长的5W-1DCNN模型。结果表明CARS-PLSDA和1DCNN模型都能获得理想的预测效果,校正集和预测集分类正确率均在99%以上。对比CARS与自定义层挑选的特征波长,670、721和850 nm附近的波长在两种模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酸枣仁真伪快速鉴别的多光谱和便携式检测设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金线莲多糖与黄酮含量的无损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谷传凯 褚璇 +3 位作者 刘洪利 韦鸿钰 牟英辉 马稚昱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234,共8页
为了无损、快速地实现金线莲叶片中多糖与黄酮含量水平的判别,本研究以在不同光周期下(10、12、14、16、18、20 h/d)栽培的金线莲为样本,通过高光谱技术获取叶片像素光谱数据,运用传统机器学习(PCALDA与PCA-SVM)与深度学习方法(1D CNN... 为了无损、快速地实现金线莲叶片中多糖与黄酮含量水平的判别,本研究以在不同光周期下(10、12、14、16、18、20 h/d)栽培的金线莲为样本,通过高光谱技术获取叶片像素光谱数据,运用传统机器学习(PCALDA与PCA-SVM)与深度学习方法(1D CNN及其优化方法)构建了相应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1D CNN模型在训练集、验证集与独立测试集上的判别准确率优于PCA-LDA与PCA-SVM模型,分别为99.99%与99.89%、99.98%与99.78%、91.62%与87.92%。通过在1D CNN模型中引入Dropout层,模型的泛化能力得到增强,多糖与黄酮含量水平在独立验证集上的判别准确率分别提升至98.92%与95.67%。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构建了多糖与黄酮含量水平的可视化图像,通过颜色直观展示了不同含量水平的判别结果。研究证实了高光谱技术可用于评估金线莲叶片中多糖与黄酮的含量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金线莲的品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金线莲 多糖与黄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驱动式茶叶采摘末端执行器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桂潮 郑晓鑫 +3 位作者 曾文勇 何子健 李汪珩 朱立学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0,共8页
针对名优茶采摘末端执行器作业成功率低的问题,对一款欠驱动式末端执行器进行优化设计。以英红九号为对象,对其嫩芽的物理和力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末端执行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根据末端执行器在初始、剪切和后抛等3个工作状态下的杆长... 针对名优茶采摘末端执行器作业成功率低的问题,对一款欠驱动式末端执行器进行优化设计。以英红九号为对象,对其嫩芽的物理和力学特性进行测定;分析末端执行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根据末端执行器在初始、剪切和后抛等3个工作状态下的杆长几何关系建立多个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以杆长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运用信赖域寻优算法将总杆长缩短25.33%;对末端执行器进行静力学分析,解得所产生的剪切力为7.0 N,大于剪断茎秆所需的极限剪切力。对夹持位置、生长角度和一芽多叶等关键因素开展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夹持位置为4~8 mm、生长角度为70°~90°、采摘对象为单芽或一芽一叶时,末端执行器作业效果达到最佳,成功率为93.30%~95.00%,平均采摘时间为0.64 s,均优于优化前末端执行器。优化后末端执行器作业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体型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采摘机器人 末端执行器 欠驱动机构 优化设计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谱成像用于罗竹竹材品质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子阮 马稚昱 +2 位作者 刘洪利 韦鸿钰 褚璇 《南方农机》 2025年第S1期7-11,共5页
【目的】实现竹材含水率水平与霉变情况等关键品质参数的快速、无损检测,提升竹材品质稳定性,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探索分析了多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罗竹竹材品质检测的可行性,系统综述了光谱及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竹木材含水率测... 【目的】实现竹材含水率水平与霉变情况等关键品质参数的快速、无损检测,提升竹材品质稳定性,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探索分析了多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罗竹竹材品质检测的可行性,系统综述了光谱及高光谱成像技术在竹木材含水率测定、霉变识别和化学成分分析等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建模与特征波长选择等关键技术。采用自主搭建的8波段多光谱成像系统,对不同霉变程度的罗竹竹材样本进行图像采集,并基于优化的ResNet模型构建霉变程度判别模型,进行了霉变程度分类模型训练与性能验证。【结果】独立验证集总体准确率达87.41%,中高度霉变识别效果显著(召回率>90%),但低霉变样本的检出能力有待提高(召回率约58%),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光谱成像技术在竹木材品质检测方面的潜力。【结论】多光谱成像技术兼具信息获取能力和成本效益优势,在罗竹竹材品质快速分类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研究可聚焦于波段组合优化、模型改进、样本类型与检测指标扩充等方面,为传统竹制品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技术 罗竹 品质检测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农作物害虫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承程 朱立学 +2 位作者 张世昂 陈家政 侯超钧 《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农作物害虫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农作物害虫防治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基于机器学习的农作物害虫检测是其防治的重要方法。首先概述了现有公开农作物害虫数据集的特点,深入探讨了K-means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和反向传播(... 农作物害虫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农作物害虫防治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基于机器学习的农作物害虫检测是其防治的重要方法。首先概述了现有公开农作物害虫数据集的特点,深入探讨了K-means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等传统机器学习技术在农作物害虫检测中的应用,这些方法在特征提取和检测精度上易受图像噪声的干扰,较难检测复杂图像中的农作物害虫类别。再进一步介绍了FasterRCNN、SSD、YOLO等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作物害虫检测中的应用,这些方法具有更强的特征提取能力,能够以更高的精确度和速度检测出复杂农作物害虫图像中的农作物害虫目标。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作物害虫检测模型仍需在小目标识别、实时处理能力、密集农作物害虫分布及复杂背景中的检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以期为实现农作物害虫的智能化防控提供更为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害虫检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D的香蕉果梳及其果指质量估测
13
作者 付函 余绍政 +6 位作者 刘烽 褚璇 佘楠 莫东颖 徐兴 金莫辉 段洁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33-343,共11页
为实现香蕉果梳及其果指质量的无损准确测定,提出一种融合彩色深度(RGB-D)图像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利用通用分割模型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完成果梳中单果指的实例分割,并提取果梳与各果指的2D图像与3D点云特征;进而构建并优... 为实现香蕉果梳及其果指质量的无损准确测定,提出一种融合彩色深度(RGB-D)图像与机器学习的预测方法。利用通用分割模型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完成果梳中单果指的实例分割,并提取果梳与各果指的2D图像与3D点云特征;进而构建并优化了多元线性与5种非线性机器学习模型,对比分析其在不同观测视角(凸/凹面)、果指位置(内/外排)和特征组合下的预测性能。结果显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模型性能表现最优:果梳整体质量方面凹面视角的预测精度(R^(2)=0.984, RMSE=77.78 g, MAPE=5.37%)优于凸面,且3D特征(点云表面积、凸包体积)在果梳整体质量预测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单果指质量方面外排果指的预测精度(R^(2)=0.794, RMSE=13.14 g, MAPE=6.12%)显著高于内排果指(R^(2)=0.668, RMSE=17.47 g, MAPE=9.07%),2D特征(如像素面积、轮廓周长)对外排果指的质量预测更为重要。评估策略对比显示,采用最优RF模型估算平均果指质量与直接推算外排单果指质量均可达到高精度水平(约80%样本相对误差<10%)。该研究所提方法能实现果梳及其果指质量的无损准确判定,为香蕉采后自动化分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机器视觉 香蕉 机器学习 质量估测 S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音频的肉鸽雌雄智能鉴别模型研究
14
作者 黄伟锋 陈品岚 +4 位作者 卫洁茹 张世昂 付晶 梁雅妍 朱立学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607,共12页
肉鸽雌雄鉴别是种鸽养殖、配对过程的关键工作。为实现肉鸽雌雄智能化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肉鸽鸣叫声的雌雄鉴别方法,并设计了基于EGLKA模块的肉鸽鸣叫声端点检测模型EGVANVAD和雌雄鉴别模型EGVAN。该方法将肉鸽一维音频信号转换... 肉鸽雌雄鉴别是种鸽养殖、配对过程的关键工作。为实现肉鸽雌雄智能化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肉鸽鸣叫声的雌雄鉴别方法,并设计了基于EGLKA模块的肉鸽鸣叫声端点检测模型EGVANVAD和雌雄鉴别模型EGVAN。该方法将肉鸽一维音频信号转换为二维的梅尔语谱图作为EGVANVAD模型的输入数据,检测肉鸽鸣叫声的音频区域,进而使用噪声门限和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过滤环境中的稳态和非稳态噪声,再将降噪后音频的梅尔语谱图作为EGVAN模型的输入数据,采用EGVAN、LSTM、GRU、TDNN、VAN模型对不同鸽龄(包括1~3月、3~6月和大于6月)的肉鸽鸣叫声进行识别。结果显示,EGVANVAD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3.4%、94.3%,每检测4 s时长的音频耗时10 ms,较其他端点检测模型综合性能最优。EGVAN模型对肉鸽雌性和雄性鸣叫声的综合识别准确率最高,分别为90.7%、90.3%,每检测3 s时长的音频耗时14.1 ms。经系统测试,对3~6月鸽龄的雌雄鉴别成功率可达99.5%,对各个鸽龄段平均鉴别成功率为89.0%。研究表明,EGVAN对雌雄肉鸽鸣叫声具有优异的识别性能。本研究为利用音频技术实现其他单态鸟类性别的智能化精准识别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音频技术 深度学习 雌雄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热解衍生生物炭稳定性及其改良土壤效果评估
15
作者 任思豪 付永坤 +3 位作者 郭春春 李欢 周宇光 魏泉源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55-264,共10页
为推动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并增强土壤肥力,该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运用热重分析仪和热重-红外联用仪,系统研究原料热解过程中质量损失特性及其挥发分动态释放规律;采用热转化技术制备生物炭,探究不同热解终温(300、400、500、600和700... 为推动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并增强土壤肥力,该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运用热重分析仪和热重-红外联用仪,系统研究原料热解过程中质量损失特性及其挥发分动态释放规律;采用热转化技术制备生物炭,探究不同热解终温(300、400、500、600和700℃)条件下生物炭的碳含量及其稳定性;并通过实验室规模生物炭土壤改良试验,评估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对土壤改良效果影响。热解试验结果表明,CO_(2)释放是热解过程中原料质量损失的主因,提高升温速率会导致热解过程受阻。与玉米秸秆原料相比,生物炭样品碳含量显著提高了35.32%~59.69%(P<0.05),且当热解终温超500℃时,生物炭的芳香结构更为发达,稳定性也得到提升。生物炭土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生物炭土壤的对照组相比,300、500和700℃制备的生物炭分别在提升土壤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方面提升效果最佳,分别提升了39.21%、39.52%和60.32%;700℃制备的生物炭对土壤总碳和无机碳提升效果最佳,分别为47.04%和30.02%;600℃制备的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提升效果最佳,为58.38%。因此,在生物炭改良土壤的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土壤的原始理化性质,并综合考虑生物炭的碳固存潜力及其对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选择适宜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炭 稳定性 农田土壤 碳固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飞机电源系统欠压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建兴 史仪凯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0-92,96,共4页
分析了飞机电源系统欠压故障的发生原因和判别,尝试了一种基于改进E lm an神经网络的飞机电源欠压故障仿真方法,在阐述E lm an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将改进E lm an网络应用于飞机电源欠压故障的诊断,分析了网络结构、学习算法、特征提取和... 分析了飞机电源系统欠压故障的发生原因和判别,尝试了一种基于改进E lm an神经网络的飞机电源欠压故障仿真方法,在阐述E lm an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将改进E lm an网络应用于飞机电源欠压故障的诊断,分析了网络结构、学习算法、特征提取和故障判别方法;网络模型应用了故障样本及专家经验知识,并通过学习使模型不断完善。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该网络模型和故障诊断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电源系统 欠压保护 ELMAN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非珠三角地区涉农知识产权培育布局策略研究
17
作者 钟天明 吴勇 +5 位作者 陈姝 丁力行 沈向阳 谢宇 曾任浩 费凯凯 《中国农村科技》 2025年第10期40-43,共4页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为落实国家战略,2023年广东省正式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为落实国家战略,2023年广东省正式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经过近3年的建设,粤东西北等主要乡村区域在经济、文化、卫生、农业发展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均取得了成效。经济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广东省县域经济中农业相关从业人数众多,但农业经济占比仅约15%,通过科技应用和知识产权创新提升农业经济活力,是广东省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和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千万工程 科技应用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技术在水果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现状及趋势
18
作者 吕秋辉 朱立学 +2 位作者 张世昂 陈逸鹏 毛顺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2期58-68,共11页
目前水果采摘存在劳动力短缺、采摘效率低和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亟须发展具备高精度感知与自主作业能力的智能化采摘装备,以全面提升果实采摘的效率和质量。传感器技术在水果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包括路径规划、果实识别、定位及抓取控制... 目前水果采摘存在劳动力短缺、采摘效率低和作业环境复杂等问题,亟须发展具备高精度感知与自主作业能力的智能化采摘装备,以全面提升果实采摘的效率和质量。传感器技术在水果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包括路径规划、果实识别、定位及抓取控制等关键任务环节。针对非结构化果园环境,视觉、触觉与激光传感器的协同应用可实现目标识别、位置感知与避障控制,显著提升了采摘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作业精度,但是现有传感器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短板,如视觉传感器易受阳光干扰、枝叶遮挡和果实密集分布等因素影响,导致目标检测困难;触觉传感器易受温湿度影响,难以量化复杂的力学反馈,因而细微抓取力控制困难;由于非结构化环境下的路径优化困难,且激光传感器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同时,单一传感器存在感知维度单一、环境适应性不足和果实特征感知不足等局限,难以适应非结构化果园环境。为此,针对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面临的数据异构性、时序同步性和计算复杂性等挑战,对传感器技术在水果采摘机器人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融合红外、紫外等多波段成像技术和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HDR)成像技术,柔性电子皮肤结合仿生结构设计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有望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视觉传感器 触觉传感器 激光传感器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农业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树机器人研究与应用综述
19
作者 林国柱 张日红 +1 位作者 张瑞华 谭勇涛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7期13-20,共8页
爬树机器人作为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在高空环境下进行作业的高技术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外作业机械人研究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从结构类型设计、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感测与控制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爬树机器人的技... 爬树机器人作为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在高空环境下进行作业的高技术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外作业机械人研究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关注。从结构类型设计、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感测与控制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爬树机器人的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爬树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旨在推动爬树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风险,为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树机器人 结构 运动学 感测与控制方法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水果采摘机器人研究进展综述
20
作者 陈天赐 张世昂 +2 位作者 付根平 陈家政 朱立学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201,共18页
热带水果是许多热带、亚热带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农业智能装备的不断发展,结合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自动化、智能化热带水果采摘机器人逐渐成为农业采摘领域研究热点。回顾了采摘机器人在热带水果产业发... 热带水果是许多热带、亚热带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农业智能装备的不断发展,结合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自动化、智能化热带水果采摘机器人逐渐成为农业采摘领域研究热点。回顾了采摘机器人在热带水果产业发展中应用和研究进展,梳理了国内外热带水果采摘现状,基于常见热带水果生长环境的复杂性与作物生长的特殊性,分析了不同热带水果采摘机械技术特点,讨论了热带水果采摘机器人各子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对当前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赋能农业装备机遇,提出了未来热带水果采摘机器人逐步向智能化、无人化采摘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水果 作物特性 采摘机器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