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基包装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作者 程峥 宁梅 +7 位作者 文璇慧 农欣梅 李怡涛 谭夏琪 肖乃玉 钟乐 陈志豪 陈奇峰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86,共13页
近年来,塑料食品包装的污染问题愈发严峻,需寻找环保型包装替代品,而纸基包装因其环保性能优良颇受关注,将是食品包装领域未来的发展主流。本文简要介绍了纸基包装的分类与特性,重点阐述了纸基包装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场景,并对其在新材料... 近年来,塑料食品包装的污染问题愈发严峻,需寻找环保型包装替代品,而纸基包装因其环保性能优良颇受关注,将是食品包装领域未来的发展主流。本文简要介绍了纸基包装的分类与特性,重点阐述了纸基包装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场景,并对其在新材料开发、性能提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纸基包装在食品领域中应用优势与挑战,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包装 食品包装 纸基材料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花生的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晶 张佰良 +5 位作者 王嘉豪 黄锆铨 曾晓房 白卫东 谢永平 杨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3-300,共8页
本研究通过测定花生的营养成分,对广东省阳江、广州、湛江、韶关四个地区的汕油红3号、汕油红4号、湛油75、汕油121、汕油黑620、汕油黑1号这六个不同品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花生米球度基本达到50%以上,水分5%以上,脂肪40%以上,总... 本研究通过测定花生的营养成分,对广东省阳江、广州、湛江、韶关四个地区的汕油红3号、汕油红4号、湛油75、汕油121、汕油黑620、汕油黑1号这六个不同品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花生米球度基本达到50%以上,水分5%以上,脂肪40%以上,总糖5%以上,蛋白质20%以上,矿物质2%以上;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70%以上,必需氨基酸达到16%以上。另外,同品种花生在不同地区种植后得到的营养物质占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汕油121在广州得到最高占比的脂肪含量达55.64%,而在阳江、湛江、韶关等含量为52.18%、44.86%、49.81%。而同一地区不同品种也具有较大差异,如在阳江地区汕油红4脂肪含量最高达54.35%,而汕油黑1最低仅为49.95%。并对花生致敏蛋白含量进行分析得到,在广东四个不同地区,湛江地区湛油75的Ara h3致敏蛋白含量最多,阳江地区Ara h2致敏蛋白含量较少,其他无较大差异。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营养成分研究为后续广东省花生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脂肪酸 氨基酸 致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肉类预制菜肴全链条风险因子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莹 钱敏 +4 位作者 曾晓房 白卫东 吴清平 杨小鹃 董浩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5-374,共10页
畜禽肉类预制菜肴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的预包装菜肴,经工业化预加工并包装后在产品标签条件下贮存、运输及销售。因其方便快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畜禽类预制菜肴从原料肉、热加工到包装杀菌的整个生产链条中,可能存在着一... 畜禽肉类预制菜肴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的预包装菜肴,经工业化预加工并包装后在产品标签条件下贮存、运输及销售。因其方便快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畜禽类预制菜肴从原料肉、热加工到包装杀菌的整个生产链条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潜在风险因子,包括原料肉带入的兽药残留、热加工产生的有毒有害副产物、食品包装化学材料迁移和微生物污染等。本文围绕原料预处理、烹制加工、包装、灭菌、贮藏和复热六个处理过程,介绍了畜禽肉类预制菜肴的生产链条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种类、来源、危害和研究现状,使其能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规避风险,更全面地预防食品安全问题,为畜禽肉类预制菜肴的工业化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肉 预制菜肴 全链条 热加工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白酒微生物多样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梓晴 刘晓艳 +5 位作者 白卫东 赵文红 魏先领 钱敏 费永涛 余元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共7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一种测序通量高、检测速度快且错误率低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白酒生产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高通量测序技术也被普遍应用于白酒微生物领域。该文对高通量测序技术特点和...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一种测序通量高、检测速度快且错误率低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研究领域。近年来,随着白酒生产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不断深入,高通量测序技术也被普遍应用于白酒微生物领域。该文对高通量测序技术特点和测序平台,以及其在白酒酿造工艺和不同香型白酒微生物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着重分析白酒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旨在为白酒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白酒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白酒 微生物多样性 酿造工艺 白酒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陈皮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晓媛 李焱鑫 +4 位作者 董浩 赵文红 白卫东 钱敏 毕思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2,共7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结合数据分析平台在线分析陈皮中71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和脂类等9类。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不同陈化年份陈皮中的化...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结合数据分析平台在线分析陈皮中71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香豆素和脂类等9类。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发现不同陈化年份陈皮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差异,并筛选出17种特征性成分,随着陈化年份的延长,异甘草苷、山奈酚-3-O-β-D-槐糖苷、百蕊草素Ⅰ含量增加,脱水红花黄色素B、补骨脂查尔酮含量减少。此方法可用于区分陈化3,5,10,15,20年的陈皮。该研究了解了陈皮中化学组成并阐明了不同陈化年份陈皮间化学成分存在的差异,对合理开发陈皮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指导意义,为不同陈化年份陈皮的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黄酮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果酒中甲醇的研究进展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淑琪 丘佳慧 +3 位作者 杜芷君 何美贤 辛璇 汪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0,共8页
甲醇是果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副产品,其对果酒的风味和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降低甲醇含量并控制其水平。该文对果酒在发酵过程中甲醇形成的机理、影响甲醇形成的因素和控制甲醇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发酵果酒中甲... 甲醇是果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副产品,其对果酒的风味和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降低甲醇含量并控制其水平。该文对果酒在发酵过程中甲醇形成的机理、影响甲醇形成的因素和控制甲醇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发酵果酒中甲醇含量的控制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甲醇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橘红活性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宏 王丽阳 +5 位作者 周杰伦 曾晓房 姜浩 梁一柱 陈学桥 白卫东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3期85-91,共7页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因其药效独特而被誉为“十大广药”之一。化橘红中含有大量的黄酮、多糖、挥发油等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抗...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因其药效独特而被誉为“十大广药”之一。化橘红中含有大量的黄酮、多糖、挥发油等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炎、保肝护肾、降脂减糖、调节免疫等功效。对化橘红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及其功效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化橘红在保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黄酮 多糖 挥发油 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内酯类化合物的来源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汪薇 王靖宇 +3 位作者 辛璇 任文彬 白卫东 毛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41-351,共11页
γ-内酯和δ-内酯类化合物是两类重要的香精香料,在食品和日化香精中应用广泛。由于分子中存在手性中心,这两类内酯两个对映体间的香气特征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使得它们在香精香料的调配中用途不同。本文综述了食品中常见的手性γ-内... γ-内酯和δ-内酯类化合物是两类重要的香精香料,在食品和日化香精中应用广泛。由于分子中存在手性中心,这两类内酯两个对映体间的香气特征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使得它们在香精香料的调配中用途不同。本文综述了食品中常见的手性γ-内酯和δ-内酯类化合物的天然来源、化学结构、香气特征及其制备方法,以期为全面认识手性内酯类化合物及对其制备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内酯 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Γ-内酯 δ-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萜类香料化合物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毛悦 汪薇 +4 位作者 白卫东 王靖宇 李湘銮 姜浩 赵文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8-213,共6页
手性萜类香料化合物具有柠檬、柏油、留兰香等香气,广泛应用于食品、日用品行业中。由于手性萜类香料对映体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加上消费者对高品质天然香料的青睐,手性萜类香料化合物的生物制备法备受关注。文章介绍了柠檬烯、乙酸香... 手性萜类香料化合物具有柠檬、柏油、留兰香等香气,广泛应用于食品、日用品行业中。由于手性萜类香料对映体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加上消费者对高品质天然香料的青睐,手性萜类香料化合物的生物制备法备受关注。文章介绍了柠檬烯、乙酸香茅酯、α-松油醇、香芹酮等萜类香料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分析了手性萜类香料生物法制备中面临的问题,旨在为更经济高效的生物法转化手性萜类香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 萜类香料化合物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辅助乳清分离蛋白糖基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泽钳 白卫东 +3 位作者 刘巧瑜 曾晓房 陈海光 郭文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8-104,121,共8页
为提高湿美拉德法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糖基化改性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的接枝度并减少反应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采用短时微波-超声蛋白改性和低温水浴糖基化的方法,考察微波-超声次数、WPI∶GOS(... 为提高湿美拉德法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糖基化改性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的接枝度并减少反应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采用短时微波-超声蛋白改性和低温水浴糖基化的方法,考察微波-超声次数、WPI∶GOS(质量比)、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对GOS改性WPI的接枝度和乳化性能的影响。以接枝度为响应值,优化WPI-GOS缀合物制备工艺。优化结果为微波-超声3次、WPI∶GOS(质量比)2.8∶1、水浴温度61.3℃、水浴时间61.7 min。该工艺下,WPI-GOS接枝度为(62.48±0.74)%,GOS对WPI结构与功能改性效果明显,WPI-GOS缀合物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反应产物白度高,褐变程度低。该研究结果可为蛋白糖基化改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 乳清分离蛋白 低聚半乳糖 湿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味”γ-谷氨酰-缬氨酸增味作用差异性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晶 麦锐杰 +3 位作者 董浩 曾晓房 白卫东 杨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9,共7页
谷氨酰-缬氨酸(γ-Glu-Val)具有多变的呈味特性,在水溶液中呈现涩味,可以增强基本味觉物质的味感强度,赋予奶酪、鸡汤、酱油等食物厚味味感。目前对于γ-Glu-Val呈味特性的机理研究甚少,尤其是鲜见它对于味觉增强效果的差异性机制的研... 谷氨酰-缬氨酸(γ-Glu-Val)具有多变的呈味特性,在水溶液中呈现涩味,可以增强基本味觉物质的味感强度,赋予奶酪、鸡汤、酱油等食物厚味味感。目前对于γ-Glu-Val呈味特性的机理研究甚少,尤其是鲜见它对于味觉增强效果的差异性机制的研究。本实验利用感官实验和分子模拟对γ-Glu-Val增味作用的差异性机制进行研究。感官实验结果显示,γ-Glu-Val对于基本味感(鲜味、甜味、咸味和酸味)均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而对于鲜味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分子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γ-Glu-Val对基本味感受体(T1R1、T1R2和T1R3)均有一定的亲和力,其中对于鲜味受体T1R1的亲和力最强、结合自由能最高,与此相反,γ-Glu-Val对甜味受体T1R2的亲和力最弱、结合自由能最低,暗示其增鲜作用强于增甜作用。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在味精存在的前提下,γ-Glu-Val可通过氢键和疏水键与鲜味受体T1R1上的氨基酸残基(Phe-274、Ser-275、Ser-300、Trp-303、Ala-147、Ala-170)相互作用,激活鲜味受体,以实现其增鲜作用。本实验解析了γ-Glu-Val增味作用差异性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验证其呈味机理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小分子物质的增味作用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缬氨酸 增味作用 差异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的品种和蒸煮次数对白切鸡卤水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燕 董华发 +5 位作者 王晓明 李凌云 曾晓房 白卫东 赵文红 董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9-287,共9页
为了使白切鸡卤水标准化,推进其高值化利用,本文以黄油鸡和土二鸡为制作白切鸡的原料,研究了两种原料鸡在不同蒸煮次数(2、4、6、8次)下产生的卤水中营养成分的变化。此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两种原料鸡在... 为了使白切鸡卤水标准化,推进其高值化利用,本文以黄油鸡和土二鸡为制作白切鸡的原料,研究了两种原料鸡在不同蒸煮次数(2、4、6、8次)下产生的卤水中营养成分的变化。此外,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两种原料鸡在不同蒸煮次数卤水中的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次数的增加,白切鸡卤水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均显著增加(P<0.05)。在蒸煮第2、4、6、8次的卤水中检测出醛类、醇类、酮类三类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黄油鸡卤水挥发性物质有52种,土二鸡有41种;醛类物质是鸡汤的主要物质,黄油鸡有31种,土二鸡有24种。综合分析,土二鸡卤水比黄油鸡卤水的利用价值高,与理化测定和风味测定结果相吻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白切鸡加工原料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对白切鸡卤水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切鸡 营养成分 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蒸煮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肌纤维蛋白糖基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泽钳 白卫东 +3 位作者 刘巧瑜 曾晓房 陈海光 黄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181,共9页
目的:改善罗非鱼肌纤维蛋白的乳化特性和溶解度,开发新型乳化剂和功能食品。方法:利用低聚半乳糖(GOS)修饰罗非鱼肌纤维蛋白(TMP),探究不同TMP/GOS质量浓度、pH值、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TMP-GOS缀合物接枝度、溶解度、乳化活性和乳化... 目的:改善罗非鱼肌纤维蛋白的乳化特性和溶解度,开发新型乳化剂和功能食品。方法:利用低聚半乳糖(GOS)修饰罗非鱼肌纤维蛋白(TMP),探究不同TMP/GOS质量浓度、pH值、温度、时间等工艺条件对TMP-GOS缀合物接枝度、溶解度、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以乳化稳定性为响应值,对TMP-GOS缀合物制备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通过内源性荧光光谱、表面疏水性、傅里叶红外光谱和peakering乳液显微观察,分析验证TMP-GOS缀合物功能特性。结果:TMP/GOS(mTMP∶mGOS=1∶1)质量浓度27.34 mg/mL、pH 11.2、反应温度79.9℃、反应时间4.09 h。该工艺下,糖基化罗非鱼肌纤维蛋白的乳化稳定性为(90.30±1.44) min、乳化活性为(4.70±0.03) m2/g、溶解度为(66.09±0.52)%。较改性前分别提升了112.97%,62.07%,129.39%。罗非鱼肌纤维蛋白糖基化接枝度为34.17%,蛋白水解程度大,蛋白结构展开,表面疏水性指数下降55.68%。结论:低聚半乳糖对罗非鱼肌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修饰作用明显,可明显改善罗非鱼肌纤维蛋白的乳化活性和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肌纤维蛋白 低聚半乳糖 糖基化 乳化特性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莲壳和龙眼壳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淇 程婷 +5 位作者 肖更生 张玲 段邓乐 白卫东 曾晓房 董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6-54,共9页
本文以废弃榴莲壳、龙眼壳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了榴莲壳、龙眼壳生物质活性炭,并探究了其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的榴莲壳、龙... 本文以废弃榴莲壳、龙眼壳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了榴莲壳、龙眼壳生物质活性炭,并探究了其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制备的榴莲壳、龙眼壳生物质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并重点研究了活性炭添加量、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和pH对其吸附亚甲基蓝(MB)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 MB水溶液在最佳反应条件(炭投入量为30 mg、pH8.0、120 min)下,榴莲壳(龙眼壳)活性炭最大吸附量为363 mg/g;榴莲壳和龙眼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分别为999.63 m^(2)/g和1377.95 m^(2)/g,平均孔径分别为2.13 nm和2.20 nm,另外榴莲壳、龙眼壳活性炭表面均有大量孔洞且具有一定的层状结构,这些孔洞的存在为活性炭吸附提供了丰富的吸附位点,与市售商用活性炭相比,具有更加密集的孔状结构,并且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壳 龙眼壳 活性炭 亚甲基蓝 活性炭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煎猪肉饼中6种氨基咔啉类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及加工条件对其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浩 徐燕 +6 位作者 吴家大 冼燕萍 杨娟 于立梅 钱敏 曾晓房 白卫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0-316,共7页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油煎猪肉饼中6种氨基咔啉类杂环胺(2-氨基-3-甲基-9H-吡啶并[2,3-b]吲哚、2-氨基-9H-吡啶并[2,3-b]吲哚、1-甲基-9H-吡啶并[3,4-b]吲哚、9H-吡啶并[3,4-b]吲哚、3-氨基-1,4-二甲基-5H-吡啶并[4,3-b]-吲哚和3-氨基-1-甲...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油煎猪肉饼中6种氨基咔啉类杂环胺(2-氨基-3-甲基-9H-吡啶并[2,3-b]吲哚、2-氨基-9H-吡啶并[2,3-b]吲哚、1-甲基-9H-吡啶并[3,4-b]吲哚、9H-吡啶并[3,4-b]吲哚、3-氨基-1,4-二甲基-5H-吡啶并[4,3-b]-吲哚和3-氨基-1-甲基-5H-吡啶并[4,3-b]吲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检测方法,并研究加工条件对猪肉饼中6种氨基咔啉类杂环胺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待测杂环胺的最优提取和净化条件为:1 g样品中添加1.5 g NaCl、10 mL 1 mol/L NaOH溶液-乙腈(4∶6,V/V)提取,StrataTM-X-C柱净化,4 mL甲醇-氨水(90∶10,V/V)洗脱。6种杂环胺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方法检出限和方法定量限分别为0.02~0.15μg/kg和0.05~0.5μg/kg,回收率为64%~91%。油煎5 min后生成的6种杂环胺含量为9.50μg/kg。选用菜籽油、复合涂层锅、猪肉饼直径4 cm加工条件下,6种杂环胺生成量最高,分别为47.62、76.83μg/kg和29.33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胺 加工条件 液相色谱 猪肉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体外模型分析解淀粉乳杆菌L6发酵豆乳对肠道菌群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费永涛 黄一鹤 +2 位作者 黄力 刘功良 白卫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57-164,共8页
通过体外发酵模型探究解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lyticus)L6发酵豆乳对肠道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首先对发酵豆乳进行模拟胃肠消化,测定其中L. amylolyticus L6的存活率,随后将该活性发酵豆乳的消化液接入人粪便微生物于37... 通过体外发酵模型探究解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lyticus)L6发酵豆乳对肠道微生物和短链脂肪酸的影响。首先对发酵豆乳进行模拟胃肠消化,测定其中L. amylolyticus L6的存活率,随后将该活性发酵豆乳的消化液接入人粪便微生物于37℃无氧培养48 h,测定发酵过程中短链脂肪酸的变化,以及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L. amylolyticus L6以发酵豆乳为载体,在体外胃肠转运后仍保持高存活率。加入活性发酵豆乳体外发酵48 h后,多种肠道有害菌属相对丰度下降,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说明L. amylolyticus L6活菌与发酵豆乳的协同作用可提高体外发酵48 h后的短链脂肪酸含量。本研究为L. amylolyticus L6发酵豆乳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乳杆菌 体外发酵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果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炳旗 杨蘅晖 +5 位作者 王宏 白卫东 赵文红 肖更生 胡海娥 李学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07-416,共10页
余甘果(Phyllanthus emblica L.)最早记载于《太平御览》,历史悠久,常用作治疗胆道疾病、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现代研究表明,余甘果的生物活性成分有余甘多糖、单宁、酚酸、黄酮、木脂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护肝、降血糖等功效... 余甘果(Phyllanthus emblica L.)最早记载于《太平御览》,历史悠久,常用作治疗胆道疾病、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现代研究表明,余甘果的生物活性成分有余甘多糖、单宁、酚酸、黄酮、木脂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护肝、降血糖等功效。目前,对余甘果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余甘多糖和余甘多酚方面,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其提取技术也逐渐向绿色、经济、高效可循环的方向发展,使得余甘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本文对余甘果生物活性成分的种类与组成、结构、提取技术和功效进行归纳与论述,为余甘果在食品和医药的研究和精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果 活性成分 提取技术 功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柚皮纤维素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志强 王彬莹 +3 位作者 章泳川 段邓乐 王琴 肖更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分别利用微波辅助NaOH与传统水浴加热法提取柚皮纤维素,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及扫描电镜(SEM)对柚皮纤维素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探讨了在不同温度、NaOH质量分数、NaClO体积分数条件下纤维素得率。结果表明:微波... 分别利用微波辅助NaOH与传统水浴加热法提取柚皮纤维素,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及扫描电镜(SEM)对柚皮纤维素的结构进行表征,分析探讨了在不同温度、NaOH质量分数、NaClO体积分数条件下纤维素得率。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纤维素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6%、提取温度60℃、NaClO体积分数1%。在此条件下,柚皮纤维素表面光滑,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柚子皮 纤维素 分离提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柚幼果膳食纤维提取优化及其在蛋白棒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悦洲 叶霞 +6 位作者 黄妙如 吴丽英 王淑雯 马路凯 肖更生 王琴 刘袆帆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4,共7页
为了高效提取金柚幼果膳食纤维,以金柚幼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分析,探讨超声时间、料液质量体积比和振荡温度对金柚幼果膳食纤维提取率影响,并将提取的膳食纤维添加到蛋白棒中,确定了膳食纤维在蛋白棒中的添加量。最后... 为了高效提取金柚幼果膳食纤维,以金柚幼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分析,探讨超声时间、料液质量体积比和振荡温度对金柚幼果膳食纤维提取率影响,并将提取的膳食纤维添加到蛋白棒中,确定了膳食纤维在蛋白棒中的添加量。最后探究蛋白棒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感官评价和质构变化。结果表明:料液质量体积比1 g∶10 mL、超声时间55 min、振荡温度35℃、提取3次,提取率最高为(56.3±1.0)%。通过感官评价,确定了膳食纤维的最佳添加量(质量分数)为4%。蛋白棒在不同温度下贮藏,随着温度越高或时间越长,硬度、胶黏性和颜色增加,风味减弱,感官评价得分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柚幼果 膳食纤维 蛋白棒 质构特性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色苷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志强 张阮冰 +5 位作者 段邓乐 张佳生 蔡哲妍 王琴 余元善 肖更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15,共7页
目的针对花色苷易降解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复合壁材对花色苷进行微胶囊化处理以提高其加工稳定性。方法以蓝莓花色苷为芯材,改性玉米淀粉/明胶作为复合壁材,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花色苷微胶囊。以花色苷的包埋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壁芯比... 目的针对花色苷易降解不稳定等问题,采用复合壁材对花色苷进行微胶囊化处理以提高其加工稳定性。方法以蓝莓花色苷为芯材,改性玉米淀粉/明胶作为复合壁材,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花色苷微胶囊。以花色苷的包埋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壁芯比、改性玉米淀粉/明胶的质量比、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对包埋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对其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抗氧化性。结果当壁芯比为8∶1、改性玉米淀粉/明胶质量比为1∶2、包埋温度为60℃、包埋时间为40min时,制备的微胶囊具有更高的包埋率。FTIR结果表明花色苷被成功地包埋。制备的微胶囊呈不规则的片层结构,整体表现光滑,表面无团聚现象。微胶囊化后的花色苷热稳定性、抗氧化能力均有所提高。结论所制备的花色苷微胶囊具有热稳定性高、抗氧化性强、壁材间相容性好等特点,在食品工业化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微胶囊 冷冻干燥 性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