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中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新华 刘其海 +1 位作者 胡福田 冯光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424-426,429,共4页
针对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薄弱的现状,根据农业院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际需要,从化工原理课程的师资建设、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科技... 针对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薄弱的现状,根据农业院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际需要,从化工原理课程的师资建设、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在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学研、科技特派员和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可有效促进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工程意识,大大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非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蒲侠 赵玉琴 +1 位作者 葛建芳 尹国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6-248,共3页
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如何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积极探索农业院校中非农学科专业建设问题,并就农业院校中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探讨,着重提出并研究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特色、专业课程休系... 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如何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积极探索农业院校中非农学科专业建设问题,并就农业院校中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探讨,着重提出并研究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学科建设特色、专业课程休系设置、实践环节等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农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化学实验室在农业院校绿色化学教育中的优势与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凌育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9279-9281,共3页
介绍了模拟化学实验室在绿色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模拟化学实验的优势与作用。
关键词 模拟化学实验室 绿色化学教育 教学实践 教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氟酸法合成Mo_(2)Al_(1-x)B_(2)(MBene)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逸钊 茅婷婷 +2 位作者 崔帅甫 廖松义 闵永刚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35-8142,共8页
由块状三元金属硼化物(MAB相)制备的MBene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其大规模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制备策略受到了限制。工作详细探索了采用氢氟酸法从MoAlB中刻蚀Al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成功合成了具有典型手风琴结构的Mo_(2... 由块状三元金属硼化物(MAB相)制备的MBene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其大规模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制备策略受到了限制。工作详细探索了采用氢氟酸法从MoAlB中刻蚀Al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成功合成了具有典型手风琴结构的Mo_(2)Al_(1-x)B_(2)(MBene)二维材料。此外,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XPS详细分析了MBene晶体结构和表面化学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谱仪分析了MBene的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在60℃下刻蚀72 h(简称60-72 h)合成的MBene具有清晰手风琴层状结构特征。当用作LIBs阳极时,60~72 h样品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的可逆比容量为228.0 mAh/g。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二维MBene良好的导电性及快速锂离子扩散通道,由此而带来高的赝电容效应,即在2 mV s^(-1)扫描速率下,赝电容贡献达到~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_(2)Al_(1-x)B_(2)(MBene) 氢氟酸法 刻蚀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立体化开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睿 阎杰 +2 位作者 蒋旭红 王新爱 宋光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804-10805,共2页
分析了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开展大学化学实验立体化开放教学模式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探讨了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立体化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立体化 开放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叶木意 陈循军 +3 位作者 郭清兵 赖锐豪 龚涛 王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35,共6页
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良好化学稳定性且容易加工的高分子材料,但环氧树脂由于其脆性大,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针对环氧树脂的增韧,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主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采用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情况,涉... 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较高强度和刚度、良好化学稳定性且容易加工的高分子材料,但环氧树脂由于其脆性大,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针对环氧树脂的增韧,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主要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采用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情况,涉及增韧材料包括橡胶弹性体、热塑性塑料、纳米材料、柔性链段、超支化聚合物和嵌段共聚物等,并对未来环氧树脂增韧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未来,研究人员可在填充方法、改性方法、增韧机理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推动环氧树脂增韧设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 改性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助剂优化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性能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姣 赖锐豪 +2 位作者 陈文杰 黄素青 尹国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155-4163,共9页
以纯角蛋白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角蛋白纳米纤维膜脆性大、力学性能差,添加化学助剂能够明显改善角蛋白溶液的可纺性,提高角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综合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静电纺丝过程中优化和改善角蛋白纳米纤维膜性能的三类... 以纯角蛋白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角蛋白纳米纤维膜脆性大、力学性能差,添加化学助剂能够明显改善角蛋白溶液的可纺性,提高角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综合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在静电纺丝过程中优化和改善角蛋白纳米纤维膜性能的三类化学助剂,包括改善纺丝液可纺性的助纺剂、增强纳米纤维膜综合性能的交联剂以及增加纳米纤维膜特殊功能的抗菌剂。阐述了以上三类化学助剂在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膜材料中的相关作用机理,对比了添加化学助剂前后角蛋白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情况,展望了化学助剂在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材料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今后化学助剂在优化静电纺角蛋白纳米纤维综合性能方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角蛋白 纳米材料 化学助剂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2
8
作者 阎杰 肖爱平 宋光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278-8279,8281,共3页
介绍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网络课程的内容与设计、网站的建设及课程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 网络课程 设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化氮化硼掺杂海藻酸钠/聚乙烯亚胺凝胶的制备及其精油缓释与抗菌性能研究
9
作者 曾嘉霖 罗焕婷 +3 位作者 殷子婷 陈锦荣 周新华 郝丽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34-343,355,共11页
为提高易挥发植物精油的利用率并延长作用时间,利用金属离子作为交联剂,将具有抑菌性的聚乙烯亚胺(PEI),通过电荷吸引进行自组装,改善海藻酸盐(Alg)凝胶的结构及性能以带逆向电荷的聚电解质自组装交联形成的水凝胶作为骨架支撑,继而掺... 为提高易挥发植物精油的利用率并延长作用时间,利用金属离子作为交联剂,将具有抑菌性的聚乙烯亚胺(PEI),通过电荷吸引进行自组装,改善海藻酸盐(Alg)凝胶的结构及性能以带逆向电荷的聚电解质自组装交联形成的水凝胶作为骨架支撑,继而掺杂蔗糖功能化六方氮化硼纳米片(BNNS),提供更多交联位点,进一步吸附茶树精油(TTO)形成缓释抗菌凝胶。通过红外、扫描电镜、Zeta电位、热重、差式扫描量热仪、流变仪等表征手段探究Alg/PEI凝胶骨架、BNNS和TTO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探究了复合凝胶的溶胀、干燥、缓释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Alg/PEI-BNNS对精油负载率达到67.91%;Alg/PEI凝胶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TTO@Alg/PEI-BNNS经过长效释放,TTO的累积缓释率仅为14.75%,能够有效抑制精油的快速挥发;TTO@Alg/PEI-BNNS同等游逸精油含量下的抑菌效果与纯精油相当,并无显著抑制TTO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体系 凝胶 复合材料 载体 交联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介电耐高温含硅链段聚碳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黄小青 李伟浩 +2 位作者 舒绪刚 陈佳志 李岱远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4,171,共7页
聚碳酸酯(PC)在5G、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通用PC材料无法满足耐高温、低介电常数等苛刻性能的要求。以三光气(BTC)、3,3′,5,5′-四甲基双酚A(TMBPA)、苯酚硅油(KF2201)等原料,通过调控TMBPA、KF2201的比例,采用... 聚碳酸酯(PC)在5G、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通用PC材料无法满足耐高温、低介电常数等苛刻性能的要求。以三光气(BTC)、3,3′,5,5′-四甲基双酚A(TMBPA)、苯酚硅油(KF2201)等原料,通过调控TMBPA、KF2201的比例,采用界面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四甲基双酚A-苯酚硅油型共聚PC(Si-PC),并通过溶剂挥发成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和介电性能测试等对聚合物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合物膜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尤其是耐高温性能、介电性能和光学性能。当KF2201的质量分数为30%时,聚合物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为163℃,热分解温度(T_(d5%))为432℃;在10 GHz条件下,其介电常数(ε)为2.530,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为0.00798;在400~800 nm波段的透光率均超过81.7%,并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这表明,TMBPA与KF2201的加入可以降低PC的介电常数及提升其耐高温性能,同时兼顾材料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及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硅油 3 3′ 5 5′-四甲基双酚A 玻璃化转变温度 介电常数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院校学生学习习惯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淑才 罗小燕 柯伟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762-14764,共3页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并结合座谈、个别谈话、听课观察等方法对广东省两所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收集、了解,从课堂学习、课外学习环节等不同方面对同学们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发现学生的自律性与学习主动性还有待加强。建立有...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并结合座谈、个别谈话、听课观察等方法对广东省两所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收集、了解,从课堂学习、课外学习环节等不同方面对同学们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发现学生的自律性与学习主动性还有待加强。建立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学习引导方法及督促措施,更好地平衡学习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是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农业院校 大学生 学习习惯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甲基联苯二酚型聚苯砜的合成与表征
12
作者 柯婷 李伟浩 +1 位作者 舒绪刚 王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聚苯砜(PPSU)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以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酚(TMBP)和4,4′-二氯二苯砜(DCDPS)作为聚合单体,经缩聚反应合成了四甲基联苯二酚型聚苯砜(TMPPSU),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X... 聚苯砜(PPSU)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以3,3′,5,5′-四甲基-4,4′-联苯二酚(TMBP)和4,4′-二氯二苯砜(DCDPS)作为聚合单体,经缩聚反应合成了四甲基联苯二酚型聚苯砜(TMPPSU),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表征了TMPPSU的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等多种测试方法对样品的热性能、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TMPPSU数均分子量(M n)与市售的联苯二酚型聚苯砜树脂(DBPPSU)相当,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M n=50030,聚合物分散性指数为1.69)。与DBPPSU相比,TMPPS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至277℃,在氮气中5%热分解温度降低至418.2℃,热膨胀系数降低至64.75×10^(-6)/℃;此外,TMPPSU刚性增强,柔性降低,拉伸强度提高至96.36MPa,断裂伸长率降低至7.02%。在10GHz条件下,TMPPSU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值分别为3.23和0.006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甲基联苯二酚型聚苯砜 3 3′ 5 5′-四甲基-4 4′-联苯二酚 玻璃化转变温度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化学技术在强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阎杰 丘泰球 任庆功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0-695,共6页
对声化学技术在强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温度、反应时间、醇种类及用量、频率与功率、原料种类等因素对超声场中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同时也对超声促进连续酯交换,水力空化促进酯交换,... 对声化学技术在强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温度、反应时间、醇种类及用量、频率与功率、原料种类等因素对超声场中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同时也对超声促进连续酯交换,水力空化促进酯交换,以及超声辅助萃取酯交换法等声化学新技术进行了分析、评述,指出采用声化学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反应快速等优点,但在工程放大、设备设计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化学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LT-SOFCs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14
作者 丁姣 尹国强 +2 位作者 龚圣 刘其海 郭清兵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1-994,共4页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T-SOFCs)阳极材料NiO、阴极材料LSCF(La0.6Sr0.4Co0.2Fe0.8O3)和电解质材料GDC(Gd0.1Ce0.9O1.95)粉体。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三种粉体成相良好,没有杂相存在。采用湿化学法合成的粉体成功...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T-SOFCs)阳极材料NiO、阴极材料LSCF(La0.6Sr0.4Co0.2Fe0.8O3)和电解质材料GDC(Gd0.1Ce0.9O1.95)粉体。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三种粉体成相良好,没有杂相存在。采用湿化学法合成的粉体成功制备了GDC膜电解质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并对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单电池在加湿氢气(3%H2O)燃料中,600℃下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384 mW/cm2,并在550℃下经历了约12 h的稳定性测试,输出电压恒定,电池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湿化学法 电池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浸渍法制备NiO-BZCYYb阳极支撑SOFCs及电化学性能
15
作者 丁姣 尹垚骐 +3 位作者 白耀辉 周向阳 刘其海 尹国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36-142,共7页
采用原位浸渍法一步烧结成型制备了NiO-BaZr_(0.1)Ce_(0.7)Y_(0.1)Yb_(0.1)O_(3-δ)(BZCYYb)/SDC/LSCF管状结构阳极支撑型SDC电解质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以加湿H_2(约含有体积分数为3%的水)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研究了电池的... 采用原位浸渍法一步烧结成型制备了NiO-BaZr_(0.1)Ce_(0.7)Y_(0.1)Yb_(0.1)O_(3-δ)(BZCYYb)/SDC/LSCF管状结构阳极支撑型SDC电解质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以加湿H_2(约含有体积分数为3%的水)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研究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热循环性能和工作电压下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电池在600、650、700、750、800℃的开路电压分别为1.084、1.074、1.067、1.058、1.046 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分别为_(0.1)2、0.25、0.38、0.54和0.70 W·cm^(-2)。单电池在700℃和0.7 V连续放电测试过程中稳定运行,没有明显的下降和衰退。单电池经历了11次热循环,输出功率稳定,能够经受住重复启动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阳极支撑 原位浸渍 电化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碳基固体酸催化合成生物基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16
作者 汤静洁 彭其达 +3 位作者 张平军 黄冬婷 秦健南 李明富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8,155,共7页
为改善碳基固体酸制备工艺并扩大其在生物基化学品合成领域的应用,利用L-抗坏血酸与对甲苯磺酸(TsOH)直接研磨共混并结合低温碳化制备了多层碳基固体酸催化剂,探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反应条件对果糖转化率和5-羟甲基糠醛(HMF)产率... 为改善碳基固体酸制备工艺并扩大其在生物基化学品合成领域的应用,利用L-抗坏血酸与对甲苯磺酸(TsOH)直接研磨共混并结合低温碳化制备了多层碳基固体酸催化剂,探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反应条件对果糖转化率和5-羟甲基糠醛(HMF)产率的影响。利用SEM、TG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酸用量的增加,碳基固体酸形貌由多层片状变为块状,且其内部含有大量多孔结构;催化剂的热分解温度随着酸用量的增加而升高;碳基固体酸表面含有磺酸基、羧基和羟基。碳基固体酸催化果糖合成HMF最佳条件为:TsOH质量为1.5 g、催化剂质量为50 mg、果糖质量为90 mg、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0 min,此时果糖转化率达到100%,HMF产率为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平台化学品 碳基固体酸 果糖 5-羟甲基糠醛 多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卡宾(NHC)配体的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易源海 毛茂 +1 位作者 周芷晴 李慧杨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现接近100%的发光量子产率,被视为发光材料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氮杂环卡宾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剖析不同配体基团的选择策略,结合分子设计原理,探讨分子结构与其光电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材料在提升OLED性能方面的潜力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金(Ⅰ)配合物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活化延迟荧光 氮杂环卡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化学反应对环氧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郭清兵 谭赟华 李翠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83,共5页
碳纤维和纳米粒子混杂填充环氧复合材料对其减摩耐磨性能的提高具有协同效用。为了研究其协同作用机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材料摩擦前后磨损面进行分析;用与扫描电镜联用的X射线能谱仪(EDS)对摩擦后的对偶面进行分析;用纳米闪... 碳纤维和纳米粒子混杂填充环氧复合材料对其减摩耐磨性能的提高具有协同效用。为了研究其协同作用机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材料摩擦前后磨损面进行分析;用与扫描电镜联用的X射线能谱仪(EDS)对摩擦后的对偶面进行分析;用纳米闪光导热仪对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分析;用热分析仪对材料磨损面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增加了基体的导热性,纳米粒子增强了基体的力学性能,减弱了分子链的氧化降解反应,混杂填料兼备两方面的因素且互相促进,在提高复合材料的减摩耐磨性中表现出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化学反应 复合材料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实验教学质量及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19
作者 陈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486-6487,共2页
通过调查研究,依据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不同,探索设计适合于实验教学的评价指标及其相关内容,并总结生成一张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评价表。
关键词 实验 教学质量 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淑芳 陈循军 +2 位作者 杜建军 葛建芳 蚁明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7-251,共5页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其中农业耗水量最多,占总耗水量的70%以上,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耗水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高吸水性树脂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高吸水性树脂用于农业生产,不但可...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其中农业耗水量最多,占总耗水量的70%以上,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耗水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高吸水性树脂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高吸水性树脂用于农业生产,不但可以保水保肥,还能促进植物生长。对合成聚合物类、生物质类、有机-无机复合类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概述,并对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指出今后重点是对高吸水倍率、高机械强度的生物基吸水树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保水剂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