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赋能——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俊康 林蠡 《广东饲料》 2020年第10期8-10,共3页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省委省政府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广东水产养殖业应如何抓住此契机,实现产业升级?又应如何布局?对于普通水产养殖户会...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省委省政府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广东水产养殖业应如何抓住此契机,实现产业升级?又应如何布局?对于普通水产养殖户会带来哪些好处?带着这些问题,《广东饲料》杂志社采访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林教授在国外有多年的留学经验,且近几年非常重视产业调研,走遍了广东21个地级市,对于广东水产养殖业有较为深刻认识。下面为本次采访实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动物科技学院 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升级 采访实录 水产养殖业 一二三产业 水产养殖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躬耕细作教书育人,深入实践促行业发展--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黄运茂教授
2
作者 周风珍 黄运茂 《广东饲料》 2020年第12期8-11,共4页
我国是世界水禽养殖和消费大国,广东省素有“水禽之乡”美誉,水禽养殖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其中年养鸭3亿只左右,全国第二,年养鹅近1亿只,居全国首位。2020年我国水禽产品价格经历了过山车似得震荡下行,给养殖业带来重大冲击。2020年是禁... 我国是世界水禽养殖和消费大国,广东省素有“水禽之乡”美誉,水禽养殖量在全国居于前列,其中年养鸭3亿只左右,全国第二,年养鹅近1亿只,居全国首位。2020年我国水禽产品价格经历了过山车似得震荡下行,给养殖业带来重大冲击。2020年是禁抗元年,我省水禽业面临重大着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技学院 水禽养殖 教书育人 过山车 深入实践 消费大国 重大挑战 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业振兴背景下依托“互联网+”的动物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伍仲平 李秀金 +3 位作者 沈栩 杨明 黄运茂 张续勐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8期117-124,共8页
《动物遗传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在畜禽繁育和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该文针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目前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效果较差、基础理论不够前沿、教学方法传统、考核方式过于... 《动物遗传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在畜禽繁育和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该文针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遗传学》课程目前存在的教材内容滞后、教学效果较差、基础理论不够前沿、教学方法传统、考核方式过于死板、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缺陷、产教融合不紧密等难点痛点问题,提出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融入种业振兴内容,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以提升课程的教学品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物遗传学课程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和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强化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以培养满足种业振兴需求的知农爱农新型农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遗传学 种业振兴 “互联网+”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甲壳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4
作者 吴倩 刘雪婷 +7 位作者 胡俊茹 潘德晖 赵怡文 叶广仁 许国斌 黄宝忠 孙凯辉 寇红岩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48,共7页
壳寡糖(COS)作为一种纯天然的活性物质,已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被应用于水产养殖中。适量添加壳寡糖对促进水产动物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增强消化能力、提高抗氧化性能、提升抗病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性能、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增加抗... 壳寡糖(COS)作为一种纯天然的活性物质,已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被应用于水产养殖中。适量添加壳寡糖对促进水产动物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增强消化能力、提高抗氧化性能、提升抗病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性能、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增加抗应激能力、改善肠道组织结构、优化肠道菌群和提升肠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壳寡糖对甲壳动物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淋巴生化指标、免疫性能、炎症因子、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壳寡糖在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甲壳动物 生长性能 免疫力 抗氧化能力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本位的《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对策分析
5
作者 李婉雁 江丹莉 +5 位作者 李冰心 杨丹丹 陈文斌 张世龙 田允波 许丹宁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的专业基础学科,实验技能的培养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创新性等,这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为促进实验教学改革、...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的专业基础学科,实验技能的培养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缺乏创新性等,这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为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学生,本研究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通过分析《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对策,旨在促进《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向能力本位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营养学 能力本位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朱喜锋 陈严轩 +1 位作者 邱建强 彭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9-1398,共10页
绿原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保护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缩酚酸。近年来发现,绿原酸能够调控营养物质代谢、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能、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绿原酸的化学结构... 绿原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保护血管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缩酚酸。近年来发现,绿原酸能够调控营养物质代谢、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繁殖性能、改善产品品质、降低环境污染。本文综述了绿原酸的化学结构和来源、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开发绿原酸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生物活性 动物健康 生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地裸胸鳝属鱼类新记录种-杂色裸胸鳝形态与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7
作者 程静 李庚锋 +4 位作者 莫德鑫 胡凯红 郜梓涵 李丰 梁日深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70,共12页
目前全球裸胸鳝属(Gymnothorax)鱼类的种质资源研究仍存在较大空白,其物种分类与资源信息亟待修订与更新。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广东省湛江海域采集的裸胸鳝属鱼类样本进行鉴定,以期为该属种质资源分析与物种名录更新提供科学... 目前全球裸胸鳝属(Gymnothorax)鱼类的种质资源研究仍存在较大空白,其物种分类与资源信息亟待修订与更新。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广东省湛江海域采集的裸胸鳝属鱼类样本进行鉴定,以期为该属种质资源分析与物种名录更新提供科学依据。以采集的1尾裸胸鳝属鱼类样本为研究对象,结合外部形态特征分析和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进行物种鉴定。形态学数据显示,该样本体色呈单一褐色,无斑纹或斑点,背鳍较高,起源于鳃孔之前,各鳍边缘呈淡灰色,下颌微弓,嘴巴不能完全闭合,齿单列,椎骨式为5-58-140,与文献记载的新种杂色裸胸鳝(G.poikilospilus sp.nov.)形态数据基本吻合。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572 bp,包含22个tRNA、2个rRNA、13个蛋白编码基因及1个非编码区,基因数量与排列特征与其他鱼类相似。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杂色裸胸鳝与奥迪萨裸胸鳝(G.odishi)、匀斑裸胸鳝(G.reevesii)及淡网纹裸胸鳝(G.pseudothyrsoideus)亲缘关系较近,且基于COI基因的进化树中,该样本与杂色裸胸鳝聚为一支。遗传距离分析显示,两者遗传距离仅为0.004,显著低于物种鉴定阈值(0.020),进一步支持其分类地位。综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证据,首次确认该杂色裸胸鳝为中国内地裸胸鳝属新记录种,可为完善该属种质资源数据库及后续分类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裸胸鳝 新记录种 形态特征 线粒体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对脾损伤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孙宗仪 周晓玲 +3 位作者 丁宇 李德军 许丹宁 刘运枫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5,共10页
通过FT-IR光谱、分子质量分布测定和单糖组成分析,确定白术多糖(PAMK)结构特性,并探讨其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脾脏的保护作用。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地塞米松组(DEX)、模型组(LPS)及PAMK低、中、高剂量组(LPAMK、... 通过FT-IR光谱、分子质量分布测定和单糖组成分析,确定白术多糖(PAMK)结构特性,并探讨其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脾脏的保护作用。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地塞米松组(DEX)、模型组(LPS)及PAMK低、中、高剂量组(LPAMK、MPAMK、HPAMK)。灌胃PAMK并腹腔注射LPS后,检测脾脏病理变化、抗氧化酶(CAT、T-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并通过qRT-PCR分析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结果表明:PAMK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吸收峰,重均分子质量为164 469 g·mol^(-1),单糖组成为古罗糖醛酸、甘露糖等。PAMK显著改善脾脏组织完整性,HPAMK组脾脏质量及指数显著升高(P<0.05),抗氧化酶活性增强,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qRT-PCR结果一致。结果表明白术多糖对LPS诱导的脾脏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结构特征 抗氧化 脾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营养保健砂对种鸽繁殖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梁雅妍 卢浩鹏 +12 位作者 张薇 张妍璘 杨梦林 郑世奇 陈益填 邱晓莉 刘延清 苟钟勇 邱志勇 宾艳芳 张治中 彭杰 黄燕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0,共7页
试验评估复合营养保健砂对种鸽繁殖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明确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试验选用96对年龄、体重和繁殖性能相近的米玛斯种鸽,随机分成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其中对... 试验评估复合营养保健砂对种鸽繁殖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明确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试验选用96对年龄、体重和繁殖性能相近的米玛斯种鸽,随机分成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保健砂,试验组饲喂复合营养保健砂。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鸽的采砂量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种鸽在哺乳期1~14 d的总体重损失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雌鸽在哺乳期第21天和休产期第7天的体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全期雄鸽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受精蛋的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但出壳重、受精率和产蛋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乳鸽平均窝重、平均个体重、蛋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雌鸽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尿酸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表明,复合营养保健砂会降低种鸽的采砂量,从而影响种鸽生长与繁殖性能,可能与复合营养保健砂的适口性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鸽 复合营养保健砂 生长性能 繁殖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柠檬酸杆菌噬菌体NM4.3生物学特性及全基因组分析
10
作者 陈煜裕 刘畅 +2 位作者 魏永谦 刘春 姜敬哲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3,共9页
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是近年来牛蛙(Rana catesbeiana)养殖中新出现的高致病性病原菌,其多重耐药性增加了防控难度。从牛蛙养殖尾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噬菌体NM4.3,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生物学特性和系统发... 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是近年来牛蛙(Rana catesbeiana)养殖中新出现的高致病性病原菌,其多重耐药性增加了防控难度。从牛蛙养殖尾水中分离出1株裂解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噬菌体NM4.3,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生物学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评估其潜在应用价值。结果显示,NM4.3为圆环dsDNA噬菌体,基因组大小为174351 bp,GC含量为38.74%,编码310个开放阅读框(ORF),包含病毒粒子结构、宿主裂解及DNA代谢相关功能基因,还额外编码13个tRNA。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NM4.3潜伏期短(10 min),裂解效率高(爆发量76 PFU·细胞−1),在60℃和pH 3~12处理1 h后仍可维持一定活性。基于基因组的核酸序列和保守基因末端酶大亚基(Ter-L)的氨基酸序列分析,鉴定NM4.3属于Straboviridae、Tevenvirinae、Moonvirus,与已知成员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低于95%,定义为该属下的一个新种。基因组注释发现其长尾纤维蛋白存在变异,这可能是影响宿主特异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氏柠檬酸杆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红色荧光蛋白鸡白痢沙门菌的构建与应用
11
作者 刘子敬 孙佳 +1 位作者 张丽 罗成龙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18-3926,共9页
[目的]构建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鸡白痢沙门菌,并探究其在巨噬细胞中的定位示踪作用。[方法]将外源基因mCherry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UC19获得pUC19-mCherry质粒,以鸡白痢沙门菌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其内源性毒力基因virK启动子... [目的]构建表达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的鸡白痢沙门菌,并探究其在巨噬细胞中的定位示踪作用。[方法]将外源基因mCherry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UC19获得pUC19-mCherry质粒,以鸡白痢沙门菌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其内源性毒力基因virK启动子,并将其插入pUC1 9-mCherry质粒以启动mCherry,构建重组质粒PvirK-mCherry并转化鸡白痢沙门菌CVCC 533菌株,挑取单克隆后通过荧光正置显微镜检测荧光表达。将感染复数(MOI)为200的重组荧光菌株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和禽巨噬细胞(HD11)共培养,经DAPI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巨噬细胞对荧光菌株的吞噬效果。[结果]pUC19-mCherry质粒双酶切结果可见720 bp mCherry基因片段和2 600 bp的载体片段,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后可见红色荧光。重组质粒PvirKmCherry测序结果显示,启动子成功插入pUC1 9-mCherry质粒,双酶切可见990 bp virK基因启动子片段和3 300 bp载体片段;荧光镜检转化PvirK-mCherry质粒的鸡白痢沙门菌可见红色荧光。巨噬细胞吞噬试验结果显示,经DAPI染色后荧光镜检可见红色荧光鸡白痢沙门菌菌株聚集在蓝色细胞核周围;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吞噬效率为88.06%,HD11细胞吞噬效率为34.18%。[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virKmCherry,转染鸡白痢沙门菌后表达红色荧光,且红色荧光菌株能被巨噬细胞吞噬。试验结果不仅有助于精确观察细菌在宿主细胞内的定位,还为研究沙门菌与宿主细胞的互作提供了经济有效的工具,对禽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 荧光菌株 巨噬细胞 吞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高浓度N-氨甲酰谷氨酸对罗非鱼脂肪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李薇 黄坤明 +4 位作者 何焕榕 江飚 刘春 黄燕华 苏友禄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1,共8页
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高浓度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体脂肪含量、血清生化指标、肝脏脂肪沉积、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360尾平均体质量为(32.56±1.12)g的罗非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 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高浓度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体脂肪含量、血清生化指标、肝脏脂肪沉积、脂肪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360尾平均体质量为(32.56±1.12)g的罗非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以不添加NCG组的基础饲料作为对照,另外设置添加高浓度2000和5000 mg/kg NCG的2种实验饲料作为实验组(NCGⅠ和NCGⅡ)。每天按体重4%定量投喂2次,共饲养8周。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NCG添加水平升高了罗非鱼的肝体指数,NCGⅡ组的肝体指数显著增加(P<0.05)。NCGⅠ和NCGⅡ组罗非鱼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NCGⅡ组罗非鱼血清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高浓度NCG的添加显著提高罗非鱼内脏脂肪含量,并显著减少内脏蛋白质含量(P<0.05)。肝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高浓度NCG添加组的肝脏细胞出现了空泡化变性和明显的脂滴富集现象,且NCGⅡ组比NCGⅠ组的罗非鱼肝脏中的空泡更大,脂滴更大更集中。在进食高浓度NCG后,罗非鱼肝脏中脂肪氧化分解相关基因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基因(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基因(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alpha)和解偶联蛋白1基因(Uncoupling protein 1)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高浓度NCG的添加会造成罗非鱼的脂肪代谢异常,使得血脂升高,并诱导出严重脂肪肝症状和内脏脂肪蓄积,这可能是高浓度NCG降低了肝脏脂肪β-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甲酰谷氨酸 脂肪含量 血清生化指标 脂肪沉积 脂肪代谢 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和山东发现草原须鼠耳蝠
13
作者 黄栩靖 何向阳 +6 位作者 黄泽双 朱俊宇 秦嘉豪 颜奥然 沈田田 李奕珊 张礼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46,共10页
2013年和2024年在甘肃和山东共捕获5只鼠耳蝠(标本号:KT13746、AC004990、AC004992、AC004993、AC005158):体型较小,头体长33.8~45.9 mm,前臂长34.0~36.2 mm;体色整体暗淡,背毛毛基深棕色,毛尖呈淡棕色;背毛与腹毛颜色差异明显,腹毛基... 2013年和2024年在甘肃和山东共捕获5只鼠耳蝠(标本号:KT13746、AC004990、AC004992、AC004993、AC005158):体型较小,头体长33.8~45.9 mm,前臂长34.0~36.2 mm;体色整体暗淡,背毛毛基深棕色,毛尖呈淡棕色;背毛与腹毛颜色差异明显,腹毛基部棕灰色,毛尖灰白色;前臂和后足深棕色,耳朵基部和耳屏黑色。头骨亦较小,颅全长13.9~14.4 mm,颅高5.6~6.3 mm,额部和枕部凸起,颧弓细弱,上犬齿齿带椭圆形至菱形,下门齿排列不整齐,第一下门齿偏离齿列线且与第二下门齿侧面不相接触,下犬齿齿冠高而厚。通过PCR扩增得到了该批鼠耳蝠标本和本研究组于宁夏捕获的2只外形相近的鼠耳蝠(标本号为LD13755、PY13769)的cyt b和ND1基因序列,基于2种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上述标本序列与数据库中的草原须鼠耳蝠Myotis aurascens聚为一支。结合形态和分子数据,确定上述标本均为草原须鼠耳蝠,为甘肃和山东两省蝙蝠分布新记录。上述标本均保存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须鼠耳蝠 翼手目(蝙蝠) 甘肃省 山东省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淡水龙虾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寇红岩 潘德晖 +8 位作者 刘雪婷 赵怡文 叶广仁 周佳怡 孙凯辉 何静 余玉娟 黄伟森 林蠡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96-105,共10页
澳洲淡水龙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经济淡水虾类。文章针对澳洲淡水龙虾的营养价值、蛋白质、氨基酸、脂类、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求和鱼粉替代物、配合饲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澳... 澳洲淡水龙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经济淡水虾类。文章针对澳洲淡水龙虾的营养价值、蛋白质、氨基酸、脂类、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需求和鱼粉替代物、配合饲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澳洲淡水龙虾的营养需求研究、饲料配方的优化和饲料品质的提升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淡水龙虾 鱼粉替代物 营养需求 添加剂 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对狮头鹅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伏志奇 邓珊 +6 位作者 钟凡淇 敖娜 梁玉文 王育川 马春平 付晶 刘春朋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3,共9页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对狮头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56日龄体重相近的狮头鹅公鹅2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5...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对狮头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56日龄体重相近的狮头鹅公鹅2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5%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的基础日粮,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85~126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85~126日龄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屠宰率及半净膛率显著提高(P<0.05);腿肌pH45 min和pH24 h、45 min a^(*)值、胸肌和腿肌的24 h a^(*)值显著提高,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胸肌水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胸肌粗蛋白、腿肌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胸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腿肌和血清总抗氧能力以及腿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胸肌和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饲粮添加0.5%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可提高狮头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狮头鹅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复合预混料 狮头鹅 生产性能 抗氧化能力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醛内酯对PRRSV-呕吐毒素联合诱导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16
作者 侯静 崔琛彬 +7 位作者 吴静 卢麒 刘世龙 张贝贝 邱月琴 王丽 蒋宗勇 杨雪芬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共12页
为了探讨葡醛内酯(GLU)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呕吐毒素(PRRSV-DON)联合诱导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本试验取30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DON组(饲喂含有2 mg/kg DON的基础日粮)和DON+GLU组(饲喂含有2 mg/kg DON... 为了探讨葡醛内酯(GLU)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呕吐毒素(PRRSV-DON)联合诱导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本试验取30头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DON组(饲喂含有2 mg/kg DON的基础日粮)和DON+GLU组(饲喂含有2 mg/kg DON和200 mg/kg GLU的基础日粮)。所有仔猪从第1天开始饲喂相应的日粮,第15天注射2.0 m L PRRSV(10~5 TCID_(50)/m L)。攻毒后每天记录仔猪粪便评分并计算平均腹泻率;攻毒3周后对所有仔猪进行取样,采用指示剂法测定仔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并进行病理学评分;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仔猪肠道黏膜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蛋白-1(Claudin-1)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技术检测仔猪肠道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ZO-1、Occludin和Claudin-1的m RNA相对表达量;运用细菌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仔猪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在PRRSV感染后,与对照组相比较,DON组仔猪平均腹泻率显著升高(P<0.05);粗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肠道损伤严重,空肠和回肠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显著降低(P<0.05);空肠Occludin和Claudin-1的m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ZO-1、Occludin和回肠ZO-1、Occludin、Claudin-1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IL-1β、TNF-α和回肠IL-8、TNF-α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粪便微生物的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DON组相比较,DON+GLU组仔猪平均腹泻率有下降趋势(P>0.05);粗脂肪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肠道轻度损伤,空肠和回肠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5),V/C显著增加(P<0.05);空肠和回肠ZO-1、Occludin的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和回肠Occludi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IL-8、TNF-α和回肠IL-1β、IL-6、IL-8的m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微生物的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GLU可以缓解PRRSV-DON联合诱导引起的仔猪肠道屏障损伤、炎症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紊乱,表明GLU可作为新型营养调控手段来应对PRRSV-DON协同作用,为GLU应用于仔猪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醛内酯(GLU)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呕吐毒素(DON) 断奶仔猪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并添加香菇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肝脏代谢物的影响
17
作者 李思杰 孙珍珠 +5 位作者 余宙霖 刘广业 周国勇 汪汉华 周萌 谭小红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并添加香菇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和肝脏代谢物的影响。试验使用360尾体重(28.83±0.01)g的大口黑鲈幼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试验旨在探究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并添加香菇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和肝脏代谢物的影响。试验使用360尾体重(28.83±0.01)g的大口黑鲈幼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CK组)饲喂基础饲料,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组(PP组)在基础饲料中用植物蛋白替代30%鱼粉,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并添加香菇素组(MR组)在PP组基础上添加30 g/kg香菇素。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中添加香菇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MR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PP组和CK组(P<0.05);MR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PP组(P<0.05)。CK组和PP组间共发现10种上调代谢物,主要包括:溶血磷脂酰胆碱、羟基脂肪酸支链脂肪酸酯、磷脂酰胆碱和大豆皂苷Ⅰ等代谢物,涉及亚油酸代谢等4条代谢通路。PP组和MR组间发现4种上调和13种下调代谢物,主要包括:L-谷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尿苷5'-二磷酸半乳糖和磷脂酰乙醇胺等代谢物,涉及糖类、脂质和核酸代谢等24条通路。研究表明,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并添加香菇素能够改善植物蛋白对肝脏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了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并降低了大口黑鲈肝脏中脂类代谢物的表达量,有效改善了大口黑鲈肝脏组织损伤情况,保护肝脏组织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香菇素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肝脏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稚鱼赖氨酸需求量研究
18
作者 朱喜锋 李诗洋 +4 位作者 胡俊茹 梁浩辉 黄燕华 周萌 王国霞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2,共8页
为探究饲料赖氨酸水平对大口黑鲈稚鱼生长性能、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水温25~30℃下,将初始均质量约为0.07g的大口黑鲈放入75L的尼龙网箱中,饲养在室外养殖系统30d,每箱120尾,分别饲喂6种赖氨酸水平为1.31%、1.97%、2.64%、3.30%、... 为探究饲料赖氨酸水平对大口黑鲈稚鱼生长性能、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水温25~30℃下,将初始均质量约为0.07g的大口黑鲈放入75L的尼龙网箱中,饲养在室外养殖系统30d,每箱120尾,分别饲喂6种赖氨酸水平为1.31%、1.97%、2.64%、3.30%、3.97%和4.63%的等氮等能饲料,试验结束后测量各试验组大口黑鲈稚鱼的生长、消化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赖氨酸水平1.31%和1.97%组大口黑鲈的存活率最低(P<0.05),随着饲料赖氨酸水平增加,试验鱼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后降,并在2.64%组达到最大值;赖氨酸水平2.64%组试验鱼胰蛋白酶活性、肠道绒毛高度、肌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达到最高值;各组鱼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赖氨酸水平3.97%组达到最大值。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出,在此试验条件下大口黑鲈稚鱼赖氨酸需求量为2.65%,占饲料蛋白的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抗氧化 肠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谷鸭对不同地区玉米胚芽粕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的研究
19
作者 王皓芸 王胜林 +7 位作者 金成龙 张亚男 夏伟光 陈伟 黄雪冰 李凯潮 郑春田 王爽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9-2156,共8页
【目的】研究樱桃谷鸭对不同地区玉米胚芽粕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方法】将70只健康、体重3.25 kg±0.25 kg的18周龄成年樱桃谷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单笼饲养。3个试验组鸭强饲分别从辽宁、山... 【目的】研究樱桃谷鸭对不同地区玉米胚芽粕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方法】将70只健康、体重3.25 kg±0.25 kg的18周龄成年樱桃谷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1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单笼饲养。3个试验组鸭强饲分别从辽宁、山东和河南采集的玉米胚芽粕与玉米淀粉按7∶3配制成的试验饲粮,玉米淀粉组的饲粮为100%玉米淀粉,内源组为禁食组。采用排空强饲试验,收集鸭的全部排泄物,测定强饲饲料及排泄物的总能、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辽宁、山东玉米胚芽粕的总能低于河南玉米胚芽粕,但粗蛋白质含量高于河南玉米胚芽粕。樱桃谷鸭对辽宁玉米胚芽粕的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显著高于河南玉米胚芽粕(P<0.05);对辽宁和山东玉米胚芽粕的天冬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真可利用率均显著低于河南玉米胚芽粕(P<0.05);对河南玉米胚芽粕中的7种必需氨基酸(苏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和5种非必需氨基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真可利用率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结论】樱桃谷鸭对不同地区玉米胚芽粕的能量和氨基酸利用率差异较大,而对蛋白质利用率差异较小。樱桃谷鸭对不同地区玉米胚芽的能量利用率排序为:山东>辽宁>河南,粗蛋白质利用率排序为:辽宁>山东>河南,氨基酸利用率排序为:河南>辽宁>山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谷鸭 玉米胚芽粕 代谢能 粗蛋白质真利用率 氨基酸真可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水禽源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20
作者 陈作鑫 潘彦林 +8 位作者 黄允真 李林林 董嘉文 向勇 徐志宏 孙敏华 黄淑坚 廖明 张俊勤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0-321,共12页
[目的]探究水禽源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 TMUV)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及其膜前体蛋白(prM)和囊膜蛋白(E)的分子特征。[方法]利用仓鼠肾细胞(BHK-21)对疑似TMUV感染的鸭、鹅肝脏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全基因克隆、测序、拼接获得... [目的]探究水禽源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 TMUV)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及其膜前体蛋白(prM)和囊膜蛋白(E)的分子特征。[方法]利用仓鼠肾细胞(BHK-21)对疑似TMUV感染的鸭、鹅肝脏组织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全基因克隆、测序、拼接获得分离株全基因序列。运用ModelFinder、MrBayes软件进行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以GenBank数据库中TMUV MM1775株为参考,对分离株prM和E蛋白进行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对prM、E蛋白的跨膜区域、B细胞抗原表位、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试验分离获得2株水禽源TMUV分离株,分别命名为FSE、ZJ2。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FSE、ZJ2分别属于Cluster 2.1.1与Cluster 2.2。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结果显示,FSE、ZJ2株prM和E蛋白中均存在多个氨基酸变异位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FSE、ZJ2株E蛋白均存在2个跨膜区;prM、E蛋白中均存在多个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与疫苗株DF-2的prM、E蛋白抗原表位氨基酸序列相比,FSE株prM蛋白存在E73H氨基酸位点突变,E蛋白存在A157V氨基酸位点突变;二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相一致。[结论]本研究从广东地区分离得到2株Cluster 2 TMUV,2株分离株prM、E蛋白均存在多个氨基酸突变位点,表明TMUV在广东地区的流行过程中仍在不断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病毒分离 遗传进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