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都市郊区城中村宅基地使用管理中权利关系逻辑与破解问题之策——以广州市白云区城中村H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曾学龙 胡佩佩 +1 位作者 邱婧彬 翁贞林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429-437,共9页
城中村宅基地权属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使用权制度的不完善,集中表现在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取得制度不合理和监管体制不完善。H村在宅基地使用与管理上出现的加建、改建、扩建宅基地房的违章问题,体现了南方都市城中村向城市化转型的特... 城中村宅基地权属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使用权制度的不完善,集中表现在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取得制度不合理和监管体制不完善。H村在宅基地使用与管理上出现的加建、改建、扩建宅基地房的违章问题,体现了南方都市城中村向城市化转型的特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健全法规,加强监管;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建设;完善城中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妥善处理宅基地使用与管理中的混乱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和改进城中村宅基地管理与服务工作。通过典型示范,结合城中村改造建新居的试点来规范宅基地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都市 城中村 宅基地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廖仲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竞业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90,共6页
从中国民主革命的整个历程来看,廖仲恺坚持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也形成了国家至上的国家发展观、重视建党的政党发展观、严格建军的军事发展观以及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其思想与... 从中国民主革命的整个历程来看,廖仲恺坚持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也形成了国家至上的国家发展观、重视建党的政党发展观、严格建军的军事发展观以及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其思想与孙中山的思想都是无愧于"最邻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廖仲恺在探索救国救民和建国安邦道路的过程中,在反对教条式地搬用西式思想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中国革命,以及在反对机械地搬用前人的既有经验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意义上,不同程度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值得后人铭记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仲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展观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5
3
作者 曾秀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50,共2页
近十多年来掀起的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的视点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主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积极品质的理念之维;以积极情感面对学生,实施正面引导教育的... 近十多年来掀起的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的视点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与主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即以学生为本,发掘学生积极品质的理念之维;以积极情感面对学生,实施正面引导教育的态度之维;通过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方法之维。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的变革,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积极心理学 积极品质 积极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心理契约结构维度的探索与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倩秋 孙海法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77,共8页
基于以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心理契约研究可以避免因"多重代理"而致雇佣关系指向不明的考虑,本文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利用研制的心理契约调查问卷,通过两个样本的调查,经由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民企高... 基于以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心理契约研究可以避免因"多重代理"而致雇佣关系指向不明的考虑,本文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利用研制的心理契约调查问卷,通过两个样本的调查,经由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民企高管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民企高管心理契约是一个包括发展型契约、关系型契约和现实型契约的三维结构,但在企业责任和高管责任两个层面上三个维度的解释力不尽相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说明以往心理契约结构研究中存在的结构分歧,可能与研究对象的特定属性有关。了解高管心理契约结构是进一步分析和应用高管心理契约的基础,也丰富了心理契约的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企高管 心理契约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与和解之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翁礼成 陶雪琴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共4页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劳动实践,提出了站在自然看自然、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人与自然和解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应有之义的... 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剖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根源在于劳动实践,提出了站在自然看自然、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行完全的变革等人与自然和解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应有之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 矛盾根源 和解之路 自然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下社会管理之应变 被引量:8
6
作者 曾秀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4-99,共6页
当今时代,公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全球化迅速发展、市场化不断深化、民主法制化进程加快、网络快速发展及公民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主要原因;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主要表现在:权利认知水平大幅提升、权利实现意识越来越强... 当今时代,公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全球化迅速发展、市场化不断深化、民主法制化进程加快、网络快速发展及公民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是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主要原因;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主要表现在:权利认知水平大幅提升、权利实现意识越来越强烈、权利救济范围日益扩大、双向权利意识开始显现。公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要求社会管理理念要从权力本位转到权利本位、管理主体要从一元到多元、管理方式要从管控到服务、管理目标要从由追求稳定转到追求稳定与激发活力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权利意识 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底线到边界:伦理场域的界限及其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竞业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底线论"和"边界论"都不能彻底解决交往行动的伦理界限问题。由底线和边界共同建制的"界线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路径。底线是伦理场域的基础界限,是自律性的自觉理性和他律性的自由理性的统一。边界... "底线论"和"边界论"都不能彻底解决交往行动的伦理界限问题。由底线和边界共同建制的"界线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路径。底线是伦理场域的基础界限,是自律性的自觉理性和他律性的自由理性的统一。边界是伦理场域的伸缩界限,是有限度的广度和有广度的限度的统一。界线是伦理场域的立体界限,是个人底线与社会边界的合构,是主体内在限度与客体外在尺度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线 边界 伦理场域 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惠利他理论的社会蕴意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饶异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6,共7页
特里弗斯提出互惠利他理论之后,艾克斯罗德和汉密尔顿合作运用博弈论研究了策略在合作进化过程中的性质,指出利益部分冲突时个体采取合作而不是背叛的策略是有机体竞争中的制胜之策,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互惠利他理论。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 特里弗斯提出互惠利他理论之后,艾克斯罗德和汉密尔顿合作运用博弈论研究了策略在合作进化过程中的性质,指出利益部分冲突时个体采取合作而不是背叛的策略是有机体竞争中的制胜之策,从而进一步发展了互惠利他理论。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基于回报的合作。这一理论有力地解释了政治和经济现象,为促进社会的合作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惠利他理论 企业盈利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制度的德育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曾秀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制度与德育的关系如何?制度对德育有何价值?概括来说,制度是德育的重要环境、制度有道德教化价值;制度可以减少德育的"搭便车"行为、制度有助于降低德育的"交易费用";制度引导人性向善、制度能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制度 德育 德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身份与权利的错配:城中村村民艰难的城市化之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6期66-71,共6页
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往往是作为承受者被动卷入,承受了许多预期或非预期的后果。城中村村民作为农民中的特殊群体,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较早享受了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遭遇了职业、身份与权和错配的伤痛由于居住在城市近... 在我国的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往往是作为承受者被动卷入,承受了许多预期或非预期的后果。城中村村民作为农民中的特殊群体,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较早享受了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遭遇了职业、身份与权和错配的伤痛由于居住在城市近郊的位置,他们首先以农民的身份经历了征地带来的职业与产业的非农化,然后是生活方式、价值观的非农化。当村民们正开始以农民身份享受城市化带来好处的时候,却又开始了城中村的转制与改造,不得不获得曾经梦寐以求现在却有如鸡肋的"市民身份"。获得新身份的市民发现作为市民福利的各种权利却依然离他们很远,增加的只是未来生活保障新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村民 城市化 市民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库切的动物权利焦虑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铭瑀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4-87,共4页
在现代西方社会,动物权利已成为关涉到社会伦理与道德的敏感话题。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在《等待野蛮人》、《耻》、《动物的生命》等作品中对该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库切否定了笛卡儿的观念,提出动物具有灵性,能够体认... 在现代西方社会,动物权利已成为关涉到社会伦理与道德的敏感话题。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在《等待野蛮人》、《耻》、《动物的生命》等作品中对该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库切否定了笛卡儿的观念,提出动物具有灵性,能够体认耻辱与死亡;希望人们充分发展同情心想象,指出善待动物是拯救灵魂的需要;然而,库切的主人公在提升道德知性的同时常伴随着社会地位的失落。我们有理由认为,同情、怜惜弱势群体是对人性的真正考验,人类能否与生命共同体融洽相处乃是对人性的深层拷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动物权利 道德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之“动”——宗白华与庄子美学的现代进程 被引量:2
12
作者 佀同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宗白华对庄子的钟情使其"生命"美学染上了庄子底色,生命之"动"的现代理念与庄子艺术精神的融合使得庄子美学具有明显的现代祈向,突出表现在:1.中国艺术尤其是绘画表现着生命之"动"——气韵生动,而其基本... 宗白华对庄子的钟情使其"生命"美学染上了庄子底色,生命之"动"的现代理念与庄子艺术精神的融合使得庄子美学具有明显的现代祈向,突出表现在:1.中国艺术尤其是绘画表现着生命之"动"——气韵生动,而其基本境界却是静的,这种"静"主要得益于庄子开拓的精神境界;2.中国艺术的空白乃生命流动之处,其渊源也是老庄、特别是庄子的宇宙观,庄子的"心游"更是中国艺术空白的生命源泉。宗白华对庄子的美学阐释别具一格,在庄子美学的现代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先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庄子 生命美学 空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德育中的制度伦理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秀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实现学校德育的目的,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需要制度伦理的价值关照。而当下学校德育中,存在制度伦理的缺失,如制度的目的性偏离、制度的程序性缺失、德福背离的现象及评价机制有偏差等。设计德育的相关制度,应以公正、效益及学生的自由... 实现学校德育的目的,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需要制度伦理的价值关照。而当下学校德育中,存在制度伦理的缺失,如制度的目的性偏离、制度的程序性缺失、德福背离的现象及评价机制有偏差等。设计德育的相关制度,应以公正、效益及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基本原则。为此,要建立学生平等表达、民主参与的诉求机制,建立实现学生德福一致的保障机制,建立促进学生自由、全面、个性发展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制度 制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由的文化”与“文化的自由”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竞业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6-182,共7页
对文化作哲学研究,要研究"自由的文化"、"文化的自由"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文化"自身的自由在于"明道"、"弘道"和"寻道"。"文化人"的自由在于塑造全面发展的&q... 对文化作哲学研究,要研究"自由的文化"、"文化的自由"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文化"自身的自由在于"明道"、"弘道"和"寻道"。"文化人"的自由在于塑造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自由人"是以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个人自由发展条件的人。"文化人"是以开放思想、创新理论和高尚道德影响他人的人。"自由人的文化"与"文化人的自由"在互渗互动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的文化” “文化的自由” 文化人 自由人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空间意识的“焦虑”与“消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抗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3,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实践的变迁过程中,"空间"从实践中不断地抽离出来,进入到民众的意识中。文章分析了民众空间意识焦虑产生的原因,并从资本与权力两个角度审视空间意识焦虑消解的可能性思路。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民众 空间意识 焦虑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家”与“战士”意识的交互显现与抑制——延安时期丁玲身份认同现象的个案分析
16
作者 颜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1-206,共6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整风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将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要求用"革命战士"意识彻底根除作家的个体意识,故延安作家身份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走向问题。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整风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将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要求用"革命战士"意识彻底根除作家的个体意识,故延安作家身份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走向问题。延安时期丁玲身份认同的复杂曲折性,使人意识到延安文人精神世界的微妙性和悲壮性,以及"思想改造"话语有可能存在的虚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作家意识 战士意识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中的预算——评Budgeting:Politics and Power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志国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4年第2期162-169,共8页
自从瓦尔达夫斯基1964年经典著作《预算过程的政治学》出版以来,对预算的政治学关注就没有停止过,预算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枯燥的技术活,公共预算必然是政治性的,是政府运作当中的核心决策过程。
关键词 预算过程 POWER 民主 政治学 经典著作 公共预算 决策过程 政府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