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优质杂交晚粳苏优2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
作者 陆建康 罗德祥 杨荣晋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5期114-114,50,共2页
苏优22(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号:CNA20040295.1)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为母本.以恢复系R1618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晚粳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5014).同年9... 苏优22(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号:CNA20040295.1)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武运粳7号A为母本.以恢复系R1618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晚粳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5014).同年9月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该组合综合抗性性优良,具有熟期早、丰产稳产性好、抗性好、抗倒性强、米质极优、适口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品 杂交晚粳 高产优质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 特性 特征 植物新品种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粳稻抗条纹叶枯病育种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荣晋 陆建康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Rise Stripe Disease)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引起的一种最严重的水稻病毒病害,它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朝鲜和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该病1897年最早发生在日本关东群马等地,我国最... 水稻条纹叶枯病(Rise Stripe Disease)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传播引起的一种最严重的水稻病毒病害,它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朝鲜和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该病1897年最早发生在日本关东群马等地,我国最早发生该病在1964年。条纹叶枯病于1964年在苏南地区始发,60到70年代在苏南和苏中地区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育种现状 展望 粳稻 江苏 苏南地区 病毒病害 苏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 被引量:3
3
作者 基国民 居会军 +3 位作者 周文军 赵俊 夏玉玉 谢仁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52-53,共2页
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对两系杂交水稻大田生长在栽后5~15 d内对发苗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栽后18 d逐步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还田后稻田中后期土壤保水供肥能力增强,绿色叶片... 两系杂交中籼机插秧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发苗动态及穗粒结构表现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对两系杂交水稻大田生长在栽后5~15 d内对发苗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栽后18 d逐步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还田后稻田中后期土壤保水供肥能力增强,绿色叶片功能期延长,对增强后期根系的活力、延长生育期和灌浆时间、促进籽粒充实、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起明显的作用,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 机插秧 秸秆全量机械还田 发苗动态 穗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秸秆全量机械还田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蔡晓卫 周振宇 +2 位作者 王美勇 周雪梅 谢仁康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55-56,共2页
在丘陵地区进行了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两系杂交稻生长初期有影响,但有利于其后期生长及干物质积累,最终穗大粒多,其实际产量可达9 084.0 kg/hm2。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稻 经济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系W006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赵成福 谢仁康 +4 位作者 张文杰 周振宇 蔡晓卫 周雪梅 王美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0期122-123,共2页
对水稻新品系W006分别采用塑盘育秧机插和旱育秧手栽稻作方式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系各生育期生长繁茂性、整齐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分蘖特性和较高的需肥特性,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综合抗性,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在仪征市沿江圩区有扩大... 对水稻新品系W006分别采用塑盘育秧机插和旱育秧手栽稻作方式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系各生育期生长繁茂性、整齐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分蘖特性和较高的需肥特性,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综合抗性,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在仪征市沿江圩区有扩大推广种植的价值。从培育壮秧和大田栽培两方面总结了该品系的旱育手栽和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006 塑盘育秧 旱育秧 生育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