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型栽培稻田杂草发生及其危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开红 李永丰 +2 位作者 李宜慰 郑红 朱普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7-49,共3页
1995~1997年通过对4种轻型栽培方式(麦田套稻、水直播、旱育抛栽、盘育抛栽)和水育秧人工移栽稻田杂草种群调查及杂草发生与危害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5种种植方式对稻田主要杂草发生频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对稻田主要杂... 1995~1997年通过对4种轻型栽培方式(麦田套稻、水直播、旱育抛栽、盘育抛栽)和水育秧人工移栽稻田杂草种群调查及杂草发生与危害差异性试验,结果表明:5种种植方式对稻田主要杂草发生频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对稻田主要杂草优势度及杂草发生量有显著差异。麦田套稻、水直播、旱抛栽、塑盘抛栽、水育秧人工移栽稻田杂草危害分别使水稻产量下降70.6%,63.5%,49.5%,47.0%,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杂草 轻型栽培 水稻 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桃极早熟新品种金山早红 被引量:3
2
作者 陆爱华 聂云 +3 位作者 柯贤良 李传德 杨丽华 朱志凌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共2页
油桃极早熟新品种金山早红是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象山果树研究所 1995年在早红宝石引种圃中发现的芽变品种。果实近圆形 ,平均单果重 174 g,最大单果重 340 g,果面宝石红色 ,不裂果 ,早果 ,丰产 ,耐贮藏 ,常温下可贮藏 10天 ,在镇江地区... 油桃极早熟新品种金山早红是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象山果树研究所 1995年在早红宝石引种圃中发现的芽变品种。果实近圆形 ,平均单果重 174 g,最大单果重 340 g,果面宝石红色 ,不裂果 ,早果 ,丰产 ,耐贮藏 ,常温下可贮藏 10天 ,在镇江地区果实于 6月上旬成熟。 2 0 0 0年 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先后在江苏、山东等 14个省 (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极早熟品种 金山早红品种 引种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能力的差异及其解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华鹤良 田银芳 +1 位作者 张建军 常立基 《耕作与栽培》 1998年第3期13-15,37,共4页
对汕优63、献优63、IR661、扬稻4号。苏协粳1号。盐粳2号等6个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产量,叶面积系数,比叶面积。产量等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严量存在差异,杂交稻最高、常规籼稻次之、常规粳稻最低,生物产量是造成产量... 对汕优63、献优63、IR661、扬稻4号。苏协粳1号。盐粳2号等6个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产量,叶面积系数,比叶面积。产量等研究表明:(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严量存在差异,杂交稻最高、常规籼稻次之、常规粳稻最低,生物产量是造成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2)干物质生产速度呈单峰有顶曲线,孕穗期出现最大值,品种间趋势一致,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间,干物质生产速度差异较大,杂交稻最大、常规籼稻次之、常规粳稻最小;(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面积系数与干物质生产速度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并就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栽培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物质生产能力 品种差异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江北丘陵小麦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洪程 陈长林 刘金明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8-44,共7页
江苏丘陵地区一直是单产较低的麦区。研究与开发丘陵地区的小麦生产,实行模式化栽培,对江苏小麦平衡增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2年秋播以来,我院与仪征、邗江等单位协作,针对丘陵地区小麦生产特点与主要障碍性因子,进行了小麦350... 江苏丘陵地区一直是单产较低的麦区。研究与开发丘陵地区的小麦生产,实行模式化栽培,对江苏小麦平衡增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2年秋播以来,我院与仪征、邗江等单位协作,针对丘陵地区小麦生产特点与主要障碍性因子,进行了小麦350~400公斤模式化栽培研究。根据连续几年的研究结果,初步提出了江北丘陵山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模式。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育特性 栽培 丰产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植水稻高效个体高产群体的技术途径
5
作者 颜景秀 陈留根 +1 位作者 李永丰 凌良振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共5页
武育粳3号单穗重和穗数与产量均呈抛物线型相关,其回归方程;单穗重与产量为y=-678.6+1307.5x-359.3x2,r=0.7476,穗数与产量为y=-1955.5+170.8x-2.94x2,r=0.7094... 武育粳3号单穗重和穗数与产量均呈抛物线型相关,其回归方程;单穗重与产量为y=-678.6+1307.5x-359.3x2,r=0.7476,穗数与产量为y=-1955.5+170.8x-2.94x2,r=0.7094。因此高产群体的单穗重和穗数都要控制适宜量,武育粳3号以单穗重1.819g,亩穗数29.04万相组合为佳。促进低位分蘖成穗,降低高峰苗,提高成穗率是建立高效个体、高产群体的基础。灌浆期光合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8548,净同化率与产量有负相关趋势,r=-0.5538,因此水稻高产栽培应把提高灌浆期光合势放在首位,并尽量提高净同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效个体水稻 高产群体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稳产简化诊断指标研究
6
作者 颜景秀 陈留根 +1 位作者 吉善良 茅弼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3-18,共6页
以培育水稻健壮个体,建立高产群体,达到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水稻植株形态、营养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着手,研究明确杂交中籼稻汕优63稻谷产量形成过程阶段性简化诊断指标:分蘖期——12叶龄期单位面积茎蘖数;长穗期——倒二叶长... 以培育水稻健壮个体,建立高产群体,达到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水稻植株形态、营养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着手,研究明确杂交中籼稻汕优63稻谷产量形成过程阶段性简化诊断指标:分蘖期——12叶龄期单位面积茎蘖数;长穗期——倒二叶长;结实期——抽穗前叶色级。培育多蘖壮秧,分蘖期适度早发,12叶龄期每公顷茎蘖数控制在309—316.5万是争取足穗的基础。长穗期稳长,控制倒二叶长在45—47cm,使孕穗期有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和良好的株型,抽穗前叶色褪淡到2级左右,有利于增加每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稳产 诊断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壮秧培育的土壤肥力指标及苗床培肥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成林 茅弼华 +1 位作者 张存銮 谢仁康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44,共3页
研究表明,扬州市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肥力指标,里下河稻区土壤孔隙度60%以上,容重1.0g/cm3以下,有机质3.0%左右,速效磷40mg/kg以上,速效钾160mg/kg以上。丘陵稻区土壤孔隙度60%,容重... 研究表明,扬州市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肥力指标,里下河稻区土壤孔隙度60%以上,容重1.0g/cm3以下,有机质3.0%左右,速效磷40mg/kg以上,速效钾160mg/kg以上。丘陵稻区土壤孔隙度60%,容重1.0g/cm3左右,有机质2.5~3.0%,速效磷50mg/kg以上,速效钾180mg/kg以上。高沙土稻区土壤孔隙度55~60%,容重1.0g/cm2左右,有机质2.0%以上,速效磷50mg/kg左右,速效钾150mg/kg。旱秧苗床以肥沃菜园地和高爽旱地为好;以施有机肥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壮秧 苗床培肥 土壤肥力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农机与农艺配套技术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谢仁康 王洪俊 +2 位作者 巫国平 居会军 贾祖勤 《中国稻米》 2002年第3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机插秧 农艺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白土淀浆板结的原因及改良利用途径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长松 谢潮生 +1 位作者 林德宝 王兴来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5-36,共2页
白土淀浆板结的原因主要是粗粉粒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田间排水不良。其改良途径主要有增施有机肥,改进耕作方式,合理灌溉,稻草覆盖及客土等。
关键词 白土 淀浆板结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农药残留与放心菜生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长松 刘桂芳 +5 位作者 杨家保 赵成福 陈莉萍 赵传琚 杨毅 孔祥英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蔬菜 农药残留 放心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钾土壤增施钾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永春 尹义平 +2 位作者 高士莘 王桂芳 刘桂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48,共2页
在缺钾土壤中增施钾肥,能提高小麦产量一成以上。钾肥施用量以基施和返青拔节期追施各占50%为宜,且在一定的范围内,随若用肥量增加,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缺钾 土壤 氯化钾 小麦 产量 土壤速效钾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旱水稻的生育变化与栽培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茅弼华 谢成林 +4 位作者 马谈斌 谢仁康 郑玉龙 徐广海 刘武涛 《中国稻米》 1995年第5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干旱 生育变化 栽培技术 生长发育 施肥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地化学除草的回归设计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云海 杨家鹤 吴家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6,共3页
小麦地化学除草的回归设计试验汪云海,杨家鹤,吴家宽(安徽省国营农场华阳河总场宿松211400)华阳河农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全场耕地面积10万余亩,常年种植小麦约占总面积的30%左右,麦地主要杂草有:自生油菜、婆婆纳、... 小麦地化学除草的回归设计试验汪云海,杨家鹤,吴家宽(安徽省国营农场华阳河总场宿松211400)华阳河农场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全场耕地面积10万余亩,常年种植小麦约占总面积的30%左右,麦地主要杂草有:自生油菜、婆婆纳、野艾、猪殃殃、牛繁缕、小旋花、小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化学除草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籼稻两优培九的优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茅弼华 谢仁康 谢成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9,16,共3页
两优培九穗型大 ,结实率相对较低 ,亩产 6 50kg指标的亩穗数宜在 16 .0~ 16 .5万 ,每穗总粒数掌握在 190粒左右 ,有利于灌浆物质的充实和结实率的提高。优化栽培技术主要有 :适期早播早栽 ,4月底至 5月 5日播种 ,可在 10月 5日左右成... 两优培九穗型大 ,结实率相对较低 ,亩产 6 50kg指标的亩穗数宜在 16 .0~ 16 .5万 ,每穗总粒数掌握在 190粒左右 ,有利于灌浆物质的充实和结实率的提高。优化栽培技术主要有 :适期早播早栽 ,4月底至 5月 5日播种 ,可在 10月 5日左右成熟 ;通过培育单株带蘖 3.5~ 4个的壮秧 ,亩栽 2万穴、7~ 8万基本茎蘖苗 ,从而保证足穗 ;合理用肥 ,亩施纯氮 17.5kg左右 ,增施磷、钾肥 ,前、后期氮肥配比为 7∶3;水浆管理上强调比汕优 6 3早 2个叶龄即 10叶期开始搁田 ,以控制高峰苗 ,提高成穗率。不能与汕优 6 3同时断水 ,掌握在成熟前 5~ 6d断水 ,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切实抓好稻曲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培九 两系杂交籼稻 产量构成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旱直条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仁康 《中国稻米》 2001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 旱直条播栽培技术 技术优势 病虫害防治 化学除草 水浆管理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不同运筹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永春 朱志凌 +4 位作者 陈莉萍 赵成福 刘桂芳 王长松 杨家保 《上海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氮肥 运筹方法 茎蘖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壮秧培育的苗床肥力指标及其培肥技术
17
作者 茅弼华 马谈斌 +2 位作者 谢成林 谢仁康 张存銮 《中国稻米》 1997年第1期23-25,共3页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明确了扬州市里下河、丘陵、高沙土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孔隙度、容重以及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理化指标,提出了旱秧苗床以选用肥沃菜园和高爽旱地为主的原则,不同类型苗床以施粗纤维性有机肥为主,...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明确了扬州市里下河、丘陵、高沙土主要稻区旱壮秧培育的苗床土壤孔隙度、容重以及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理化指标,提出了旱秧苗床以选用肥沃菜园和高爽旱地为主的原则,不同类型苗床以施粗纤维性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培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秧 旱育秧 苗床 肥力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水稻品种层次布局及其高产配套技术 Ⅰ.丘陵层次水稻生态条件及其生育特点
18
作者 刘金明 古善良 +3 位作者 凌良振 唐正元 杜文郁 郑玉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5-17,共3页
丘陵地区以岗、塝、冲田梯度分布为主要特征.岗田地势最高,长期受雨水冲刷,土壤耕作层浅,肥力低下;冲田土壤潜在肥力较高,但地下水位高,质地粘重,透气性不良;塝田则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岗、塝、冲田的土壤肥力呈梯形逆向分布.气候条件,... 丘陵地区以岗、塝、冲田梯度分布为主要特征.岗田地势最高,长期受雨水冲刷,土壤耕作层浅,肥力低下;冲田土壤潜在肥力较高,但地下水位高,质地粘重,透气性不良;塝田则介于两者之间.因此,岗、塝、冲田的土壤肥力呈梯形逆向分布.气候条件,梅雨与伏旱并存.岗田保水性差,灌溉效率低.不同类型水稻在岗、塝、冲田的生育进程、根量、分蘖消长和干物质积累等特征特性方面表现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高产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水稻品种层次布局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Ⅱ.丘陵水稻品种层次布局及其配套技术
19
作者 刘金明 吉善良 +3 位作者 凌良振 唐正元 杜文郁 郑玉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0,共3页
根据丘陵地区的土壤、气候生态特点和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岗、塝、冲田层次品种布局,分别以常规中籼、杂交中籼和中粳类型品种为主体,岗田搭配早熟杂交中籼,冲田搭配中、晚熟杂交中籼,以达到自然资源和品种优势的最佳组合.高产栽培的技术... 根据丘陵地区的土壤、气候生态特点和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岗、塝、冲田层次品种布局,分别以常规中籼、杂交中籼和中粳类型品种为主体,岗田搭配早熟杂交中籼,冲田搭配中、晚熟杂交中籼,以达到自然资源和品种优势的最佳组合.高产栽培的技术途径,岗田以增大穗型,塝田以提高结实率,冲田以争取足穗为主.穗肥比例,常规中籼、杂交中籼和中粳稻分别为15%、20%、25~30%;水浆管理,岗田以蓄为主,冲田以排为主,塝田蓄排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小麦高产障碍因子及调控技术
20
作者 陈长林 刘金明 杨毅 《江苏农业科学》 1988年第9期8-10,共3页
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岗、塝、冲田梯度分布,农田生态条件差异较大。80年代以来,小麦单产提高较快,但由于受生产条件及栽培水平的制约,单产仍徘徊在200~250公斤之间,蕴藏着很大的增产潜力。通过近几年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初步明确了... 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岗、塝、冲田梯度分布,农田生态条件差异较大。80年代以来,小麦单产提高较快,但由于受生产条件及栽培水平的制约,单产仍徘徊在200~250公斤之间,蕴藏着很大的增产潜力。通过近几年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初步明确了本区小麦高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及其调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水位 地下 丘陵地区 岗田 马肝土 高产群体结构 发苗 营养障碍 成穗 下坎 看麦娘 捧头草 禾本科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