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霉菌株对金黄壳囊孢菌的抑菌效应及机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冲伟 杨立宾 +2 位作者 邓勋 Ilan Chet 宋瑞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94,共7页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从29个木霉菌株中筛选出3株对金黄壳囊孢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菌株T-33,T-14,T-09,并对3个菌株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复筛确定T-33菌株培养液的正丁醇浸提物对金黄壳囊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4%,并能... 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从29个木霉菌株中筛选出3株对金黄壳囊孢菌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菌株T-33,T-14,T-09,并对3个菌株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复筛确定T-33菌株培养液的正丁醇浸提物对金黄壳囊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4%,并能显著抑制分生孢子萌发。该抑菌活性成分可显著提高金黄壳囊孢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病原菌蛋白质含量和SDH,PK,HK,LDH,MDH与辅酶Ⅰ的活力,同时导致Na+,K+-ATP酶,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急剧下降。结果表明:金黄壳囊孢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严重,糖酵解途径、TCA循环、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过程等代谢途径均不能正常进行,产能下降。抑菌活性成分通过破坏病原菌的防护系统和代谢途径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提取物 金黄壳囊孢菌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家禽热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齐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37,共5页
目前商品肉鸡的生产目的是持续不断地追求高生长率、产肉量以及屠体重,结果会造成更多的代谢热产生,这些内在应激源进一步加重了外在热应激对机体的损伤。过高的环境温度阻止内热散失,导致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死亡率升高。
关键词 热应激反应 商品肉鸡 应激敏感性 遗传策略 家禽 环境温度 食欲减退 生长缓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研究:历史回顾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S.Razin L.Hayflick +1 位作者 徐泽锋 蒋小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3,共7页
支原体研究始于1898年。支原体不仅是目前已知能自由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很多种类还是动植物和人类的重要病原体,加上体外培养的细胞常常被多种支原体污染,其体积很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支原体曾在最初的好几年中都... 支原体研究始于1898年。支原体不仅是目前已知能自由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很多种类还是动植物和人类的重要病原体,加上体外培养的细胞常常被多种支原体污染,其体积很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因此支原体曾在最初的好几年中都被认为是一种病毒。随后,人们发现了L型细菌,这种细菌和支原体形态相似,它也具有奇特的"油煎蛋"样菌落,于是,支原体与这种部分或全部缺失细胞壁的L型细菌混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关于支原体的文献对将支原体定义为L型细菌存在分歧。直到60年代末期,用DNA杂交技术获得的第一份基因分析数据,排除了支原体与稳定L型细菌的任何关系。现在已经认为L型细菌是有细胞壁的。尽管如此,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将支原体与L型细菌联系起来也不是完全错误的。尽管现在对支原体已不陌生,但对微生物学家来说,支原体的性质、与其它微生物的关系和分类学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谜团。因此,支原体研究越来越备受关注。本专题从支原体细胞形态学、生态学、体外培养、代谢途径、基因组测序、构建合成、致病机制研究,以及支原体黏附、抗原变异、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供兽医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自由生活 致病力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