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桃市气候变化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祖潜 廖蕾艳 叶燕平 《河南农业》 2019年第11期31-33,共3页
利用1981—2017年湖北省仙桃市常规气象资料,对仙桃市37 a来气候变化趋势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仙桃市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变暖季节主要在秋、冬两季;高温热害、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增多,低温灾害呈下降趋势。农业... 利用1981—2017年湖北省仙桃市常规气象资料,对仙桃市37 a来气候变化趋势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仙桃市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变暖季节主要在秋、冬两季;高温热害、暴雨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增多,低温灾害呈下降趋势。农业气象灾害对仙桃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呈增加趋势,整体弊大于利。通过分析为仙桃市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及为农服务中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气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 仙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桃气象条件对中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祖潜 廖蕾艳 叶燕平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2期216-217,248,共3页
2016年中稻生产期间,遭遇了梅雨期持续近1月的暴雨洪涝、盛夏持续近1个月的高温。通过狠抓田间管理和抗灾补救,中稻总体减产达10%以上。本文对2016年仙桃市4—9月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中稻生育期有影响的重要天气... 2016年中稻生产期间,遭遇了梅雨期持续近1月的暴雨洪涝、盛夏持续近1个月的高温。通过狠抓田间管理和抗灾补救,中稻总体减产达10%以上。本文对2016年仙桃市4—9月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中稻生育期有影响的重要天气过程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苗期雨日偏多、光照偏弱;大田分蘖、拔节期遭遇暴雨洪涝是导致中稻单产全面降低的原因,孕穗、抽穗开花期的高温热害是中稻平均单产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中稻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桃市日照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祖潜 彭福强 廖蕾艳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9期73-75,共3页
根据仙桃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70—2018年日照资料,采用线性方法对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桃市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四季日照时数中夏季减少最为明显。月日照时数中除3、4月呈略增长外,其余各月均呈减少趋势。同时分析了... 根据仙桃市国家气象观测站1970—2018年日照资料,采用线性方法对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桃市年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四季日照时数中夏季减少最为明显。月日照时数中除3、4月呈略增长外,其余各月均呈减少趋势。同时分析了日照变化的原因及对水稻、玉米、棉花和大棚蔬菜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变化特征 农作物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2020年气候对湖北省仙桃市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
4
作者 范桂萍 张祖潜 +2 位作者 昌文 葛永虎 韩文广 《中国棉花》 2021年第4期44-45,共2页
湖北省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全国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县(市)之一,2020年全市植棉面积1.0013万hm^(2)。2020年前期气候适宜,加之前茬作物收获时间提前,棉花早发趋势明显。但由于梅雨持续时间长,且强度明显偏强,导致棉花遭受渍涝灾害... 湖北省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全国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县(市)之一,2020年全市植棉面积1.0013万hm^(2)。2020年前期气候适宜,加之前茬作物收获时间提前,棉花早发趋势明显。但由于梅雨持续时间长,且强度明显偏强,导致棉花遭受渍涝灾害;秋季又多次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对棉花的恢复生长造成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腹地 植棉面积 湖北省仙桃市 阴雨天气 棉生产基地 棉花生长发育 渍涝灾害 优质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仙桃市降水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张祖潜 《江西农业》 2021年第6期55-56,共2页
通过统计分析2020年湖北省仙桃市棉花全育期间降水等资料,结合市气象局农气观测站和市农业农村局调查结果得出,2020年仙桃棉花生产期间棉花蕾期遇仙桃建站以来最强梅雨,吐絮期又遭遇3次寒露风天气过程,是2020年仙桃市棉花减产的关键因子... 通过统计分析2020年湖北省仙桃市棉花全育期间降水等资料,结合市气象局农气观测站和市农业农村局调查结果得出,2020年仙桃棉花生产期间棉花蕾期遇仙桃建站以来最强梅雨,吐絮期又遭遇3次寒露风天气过程,是2020年仙桃市棉花减产的关键因子,相较2019年减产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棉花产量 影响 仙桃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观测中各种棉花产量属性浅析
6
作者 刘银秀 匡晓为 +1 位作者 王星宇 张祖潜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77-80,共4页
利用湖北省各农业气象观测站棉花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的理解、分析,探讨并阐明了农业气象观测中各种调查棉花产量的属性。结果表明,棉花理论产量、地段1 m^(2)产量、上等田块产量、中等田块产量、下等田块产量... 利用湖北省各农业气象观测站棉花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结合对《农业气象观测规范》的理解、分析,探讨并阐明了农业气象观测中各种调查棉花产量的属性。结果表明,棉花理论产量、地段1 m^(2)产量、上等田块产量、中等田块产量、下等田块产量均应该调查子棉产量;县平均产量一般为皮棉产量。地段1 m^(2)产量与理论产量差别大小是当年棉花观测资料可用性好坏的衡量标准;观测人员在进行产量结构综合分析时,需要统一单位,然后通过衣分换算,将各种产量进行合理性比较,以确保资料来源无误。湖北省正常年景中等田块子棉产量一般为240~430 g/m^(2),也可以扩展为210~510 g/m^(2),倘若超出上述范围,需要考虑田块代表性差或数据采集填写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子棉 皮棉 产量范围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水白柚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及危害因子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建山 单兴佑 +5 位作者 潘汉标 潘洪祥 骆亚军 张岸奎 向晓琴 陈海鹰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3期74-78,共5页
利用1981-2011年湖北省宣恩县气象资料,从温度、水分、光照等方面对宣恩县贡水白柚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白柚产量和品质的休眠期低温冻害,花期低温阴雨、高温热害、大风及果实膨大期干旱等危害因子的影响程度及... 利用1981-2011年湖北省宣恩县气象资料,从温度、水分、光照等方面对宣恩县贡水白柚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白柚产量和品质的休眠期低温冻害,花期低温阴雨、高温热害、大风及果实膨大期干旱等危害因子的影响程度及发生率。结果表明,宣恩县低山地区具有较高热量条件和较长的无霜期,能充分满足贡水白柚对温、热条件的需求;充沛的自然降水和湿润的空气环境完全能满足贡水白柚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条件的要求;光照条件基本能满足柚树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较少发生冻害且程度较轻,使绝大多数年份白柚能正常休眠越冬。休眠期低温冻害、花期低温阴雨、高温热害及大风是影响贡水白柚产量的危害因子,果实膨大期干旱是影响贡水白柚品质的危害因子。低温冻害、低温阴雨、高温热害、大风、干旱对白柚生长发育的危害均以轻度、中度为主,仅对当年产量和品质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水白柚 生长发育 气象条件 危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冬小麦生长后期湿害分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银秀 匡晓为 张祖潜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8期16-22,共7页
选取湖北23个代表站1971—2020年50年的资料,利用历年4—5月气象站日观测资料中,2、8、20时相对湿度达到85%,14时相对湿度达到82%,且日平均气温≥12.0℃,持续30 h以上为湿段天气标准,计算各站50年湿段天气系数以及5个年代的湿段天气系... 选取湖北23个代表站1971—2020年50年的资料,利用历年4—5月气象站日观测资料中,2、8、20时相对湿度达到85%,14时相对湿度达到82%,且日平均气温≥12.0℃,持续30 h以上为湿段天气标准,计算各站50年湿段天气系数以及5个年代的湿段天气系数最大值;用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下旬的旬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时数计算各旬的涝渍指数,统计各站涝渍指数大于0.5、0.8、1.1的旬次数。湿段天气系数法、涝渍指数法对湖北省小麦生长后期湿害分区结果表明,以荆门市北部-孝感市北部-武汉市以北为主分界线,主分界线以北为湿害较轻区,且越往北湿害越轻;主分界线以南为湿害较重区,且越往南越重。鄂西南山区为湿害较重区。仙桃市2013—2020年赤霉病情与涝渍指数对应较好。在考虑地形地势的情况下,江汉平原除北部以外的地区,尤其是湖区低洼田块,为容易产生较长时段涝渍的区域;湖北偏南丘陵地区的谷地冲田,也有易涝渍地。在进行土地种植规划时,对湿害较轻地区,可尽量发展小麦种植;对湿害严重地区,最大限度地调减小麦面积。在湿害的防治上,实行排灌分家,低洼田采取明排加地下埋设暗管降低地下水位;疏理“三沟”,经常中耕松土,抑制地下水上升,防止耕作层过湿;进行作物高矮间套,提高光能利用率,降低田间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湿害分区 涝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江汉平原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帅文卫 祝学军 +3 位作者 成道 刘伟 杨琛 韩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1611-1613,共3页
以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天门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55-2015年天门市冬小麦播种期内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传统播种期内气温呈逐渐升高趋势,气候适宜... 以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的天门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55-2015年天门市冬小麦播种期内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传统播种期内气温呈逐渐升高趋势,气候适宜冬小麦播种期逐渐推迟,传统播种期内降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利用1981-2015年天门市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观测站冬小麦观测资料进一步分析了按照传统播期播种冬小麦存在的利弊,得出在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冬小麦的播种必须打破传统的种植观念,适当晚播,才有利于冬小麦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 播种期 江汉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